父母的教育背景高低會直接決定孩子的個人發展嗎?

時間 2021-05-06 06:34:19

1樓:

幼時跟小夥伴玩耍朋友們都喜歡打赤腳去爬樹

每次我把鞋子丟老遠準備衝出去野 。 飼養員一號都會眼神制止我。

以前總覺得她脾氣大控制慾強幹什麼事都要管。 管你晚歸管你戀愛動不動跟你爭得面紅耳赤。 態度強硬也會把小囡第二天要穿的小皮靴擺整齊放門口。

現在回家她連語氣重的話都不說了。 說話總是很柔和。生怕傷害了你 。

有些事她雖然不懂但也會坐在那耐心聽你講還很開心的樣子。

後來才知道我媽口中的行為得體是什麼。老母親雷聲大雨點小刀子嘴豆腐心吃了不少虧。還好老父親倒是個內心溫柔的人。

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一直以來,也算是道德底線高的體面人。只是認知能力的缺失,對待小朋友的交流方式始終有問題。

後天的無數慘痛經歷才慢慢修正我的性格。

總有人被時代的洪流裹挾。

2樓:Essential OG

反對此問題一些把父母學歷差異如此看重的高讚回答。

利申:父母及爺爺都是985 211畢業的大學生,奶奶在醫學院進修成為了醫生(不清楚具體學校)

從個人經驗的角度看,會有,但是影響因素也沒想那麼大,階級固化更多的是財富差異而不是教育背景差異,畢竟財富面前學歷不值一談。

知乎的回答很喜歡走極端,提問者只是說明父母教育背景不一定高,回答的不少答案都喜歡舉例十八線小縣城出生的農村家庭。問題主要是證實學歷差異的重要性而不是財富差異的重要性,學歷的提公升有助於提公升財富水平但高學歷和高財富並不伴隨著絕對聯絡,非要提出走極端的例子,小學畢業當大老闆的大有人在。

高學歷的父母更多所具備的優勢是眼界及對事情的看法,會讓孩子更加從容且自由的去選擇自己所喜愛和擅長的發展方向,但這僅限初期的優質資源培養,日後更多的成就還是要看孩子個人的努力及機遇。

以我自己親眼見過的例子,在大學生還是很罕有的60年代,我爺爺當年順利考上了一所北京的高校,自己有幸在15年陪爺爺參加過同學聚會,對比爺爺輩們的成就和階級後感嘆命運及關鍵時刻的抉擇比學歷具有更大的作用,在那個畢業就要服從分配單位的年代,當初分到北京的同學,不少已經成為了高階幹部,子女基本大城市有車有房及工作優渥,當初分到西北地區的同學,養老金比大城市退休的同學低一半不說,子女也有因為在高考劣勢地區連大學都考不上,學歷甚至比父母輩更低。

而爺爺單位的老一輩領導中,也並不是當初學歷最好的一批人,學歷好的人確實起點會高點,但工作是幾十年的乙個過程,小時候沒能通過得到優質教育資源展現天賦的人在工作後會慢慢的得到顯現,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而給自己子女的教育培育,除了自身學歷水平好,還有很多的其他辦法,最簡單的便是砸錢,所以希望改變階級的人不要自怨自艾,請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最後回到教育水平和眼界及發展的問題,網際網路的發展讓許多普通人接觸到了很多原先只有富裕階層才能接觸到的資訊,在不同階級所具有的資訊差逐漸縮小的今天,父母學歷差異上所帶來競爭優勢會比過去小很多。相信很多人學歷是比父母輩高的,自己在同學的交往及學校的環境中也獲得了眼界的提公升,請更加堅持自己的想法和理想。

學歷更多體現在前期發展的優勢中,換句話說,工作時間越久,高學歷的光環會越來越小,同樣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低學歷起步低不代表完全失去希望,能力好的話通過工作上幾年的努力完全可以去到更大的平台,把之前學歷帶來的劣勢給抵消。莫欺少年窮,如若是乙個剛普普通通剛畢業的學生處於迷茫中看到這個帖子,請務必繼續努力。

同樣,高學歷和高素質並不是劃上等號的,父母在自身努力的同時,無論學歷高低,要更多的去好好學會如何去愛孩子,給予他鼓勵和關懷及讓他堅實邁出實現自我理想的勇氣。

P.s 那些利用'寒門難出貴子' 來做知乎騙讚密碼的回答簡直在帶壞風氣,看了就煩。

3樓:劉Rebecca

我來說下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畢業於重點大學,但家境一般,不得不說的是重點大學裡面的有錢人家真的很多。

首先說一點我不是學霸,也不是什麼天資聰穎的人,只是個靠自己努力考上大學的辛苦人。

同樣是乙個學校畢業的,到找工作的時候,差距就顯示出來了。

那些沒背景沒資源的只能選擇一般的工作或者讀研深造。但那些家境富有的同學很多出國了,有資源的直接就去上班了。

說真的,很讓人羨慕,但又有什麼用呢,每個人的境遇是不同的,接觸的事物也是不同的,就算強行往人家那邊靠,卻會發現自己差的太多。

曾經談了個女朋友,家裡很有錢,是廣州本地的人,大四的時候突然說,家裡讓她出國留學,說真的,我一瞬間產生了想要和她一起出國的衝動,但現實卻是是不允許的,想要公費出國條件太苛刻,家裡的條件又不允許。

後來,狠下心我們分手了,走之前,她說了這麼句話讓我很受打擊。

我們不是乙個世界的人

這句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無法自拔,簡直不敢想象我當時是怎麼挺過來的。

她走之後,我找了個工作,但看著自己平凡地過每一天,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心裡總是不甘心。

曾經宿舍裡面的乙個舍友,在學校只知道打遊戲,但畢業後去了一所很多人都不敢高攀的公司,因為他爸爸是那裡的高管,衣食無憂的他上大學自然是無需什麼努力,甚至是感受不到壓力。

當然這是人家應得的,前輩的努力讓這輩人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只能是羨慕。

所謂的改變階級,對於普通人太難了,或許這個詞的出現就只是碗毒雞湯罷了。

先要改變階層需要至少三四代人的努力,這還是要保證一切順利的前提下。

有的人年紀輕輕就開上了跑車,有的人奮鬥一輩子都買不起房。這是一種悲哀,但又無可奈何。

我們不應對孩子太苛刻,因為反思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給孩子的太少了,怎麼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去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呢?

家庭背景一般的,不要奢望太多,安安穩穩的就是最好的狀態。因為你拼的頭破血流可能仍毫無作用,緩慢地進步才是最長久的方式。

4樓:胖頭魚

我來說下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畢業於重點大學,但家境一般,不得不說的是重點大學裡面的有錢人家真的很多。

首先說一點我不是學霸,也不是什麼天資聰穎的人,只是個靠自己努力考上大學的辛苦人。

同樣是乙個學校畢業的,到找工作的時候,差距就顯示出來了。

那些沒背景沒資源的只能選擇一般的工作或者讀研深造。但那些家境富有的同學很多出國了,有資源的直接就去上班了。

說真的,很讓人羨慕,但又有什麼用呢,每個人的境遇是不同的,接觸的事物也是不同的,就算強行往人家那邊靠,卻會發現自己差的太多。

曾經談了個女朋友,家裡很有錢,是廣州本地的人,大四的時候突然說,家裡讓她出國留學,說真的,我一瞬間產生了想要和她一起出國的衝動,但現實卻是是不允許的,想要公費出國條件太苛刻,家裡的條件又不允許。

後來,狠下心我們分手了,走之前,她說了這麼句話讓我很受打擊。

我們不是乙個世界的人

這句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無法自拔,簡直不敢想象我當時是怎麼挺過來的。

她走之後,我找了個工作,但看著自己平凡地過每一天,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心裡總是不甘心。

曾經宿舍裡面的乙個舍友,在學校只知道打遊戲,但畢業後去了一所很多人都不敢高攀的公司,因為他爸爸是那裡的高管,衣食無憂的他上大學自然是無需什麼努力,甚至是感受不到壓力。

當然這是人家應得的,前輩的努力讓這輩人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只能是羨慕。

所謂的改變階級,對於普通人太難了,或許這個詞的出現就只是碗毒雞湯罷了。

先要改變階層需要至少三四代人的努力,這還是要保證一切順利的前提下。

有的人年紀輕輕就開上了跑車,有的人奮鬥一輩子都買不起房。這是一種悲哀,但又無可奈何。

我們不應對孩子太苛刻,因為反思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給孩子的太少了,怎麼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去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呢?

家庭背景一般的,不要奢望太多,安安穩穩的就是最好的狀態。因為你拼的頭破血流可能仍毫無作用,緩慢地進步才是最長久的方式。

5樓:白輅

教育背景未必決定孩子的個人發展,但是父母所在社會階層的社會資源運作方式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發展。

就拿絕大多數人一大把年齡都不懂得運籌的人脈藝術來說:

人脈的運營也算是一種家學。很多在人際關係上短視或者冷漠的人,往往他們的父母也並不擅長做這些事,家庭成員們沒有在這些事情上得過好處,自然也覺得沒必要培養。

很多父母都會花大量的錢推娃,但是這種努力的成果大部分只體現在學校階段。更重要的是孩子「社會化」的程度,也就是說他身上的素質與社會的良性相容性。只有家長自身把這個規律摸透了教給孩子,孩子才能更容易有好前途。

這種相容不是懂禮貌多微笑而已,而是一種微妙的目的與情感與語言之間的關係。言傳聽不懂、看書學不會、唯有身教才能揣摩的牢靠。

本質上,有乙個好的成績表現,是「被統治的藝術」,而有乙個好的社會化運作能力,是「統治的藝術」,後者只能自悟或者身教,這也是階層傳遞中不可見的水下冰山。

6樓:Stoble

有,我爸媽都是高中學歷(工作後考了大專),導致我大學之後都是自己一路摸索,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學,他們對我的期望也就是不要掛科就行,所以我門門60,現在就會後悔大學蹉跎了時光。

我朋友父母都是大學老師,所以他在大一的時候就很有目標,知道要幹什麼,並為之努力。

雖然自己的失敗不能歸咎於父母,但真的在大學這個人生節點,父母或者親戚能給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真的很重要,至少不會讓我沉迷於渾渾噩噩而不自知。

當然也有些人父母學歷不高,但自己一直都很有目標的,我另乙個朋友就是,所以多半還是看個人吧,只是父母的影響確實不可忽視。

7樓:

我們拆解一下題目,個人發展分為畢業前(學歷)和畢業後(工作)

父母在學習上有心得,生活習慣好,容易培養出學習習慣好的學霸。高學歷父母更大概率在學業上有心得,善於引導孩子抓重點,但也有相當多的高學歷父母學業路上很順並沒有「心得」可言,甚至有些一線教師也沒有學習上的恰當經驗總結。

工作方面,父母在體制內工作的偏保守更喜歡去體制內,父母在體制外工作且高收入的喜歡去新興行業,在找實習、面試表達方面有極大優勢,不過找工作也很看機遇。

8樓:敲甜de檸檬精

不是教育背景,是他們受到教育以後形成的視野、思想和理念。他們成長的環境和工作環境決定了他們的思想和視野,然後他們的一切又會來影響孩子的成長。

不能說叫決定,因為孩子還有主觀能動性。 但是父母的層次絕對有影響。教育的方法和重要時刻給孩子做的選擇。

就比如我,我自己就沒做過什麼正確的選擇,但是我父母每次的選擇就很正確。我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但是我學到了,以後我就會往好的方面教育小孩子。這是一代代影響下去的。

而且乙個家裡,爸爸的眼光必須要高要遠,因為母親的角色都是比較瑣碎和日常的照料,如果父親的思想垮了,那小孩子正確的發展道路從何而來呢?

我不相信乙個被教育的很自私自利、思想狹隘的父母會教育出出色的孩子!

怎麼評價父母通過強迫孩子下跪的方式教育孩子

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然後逼著下跪,一跪就是好幾個小時,我現在大三了,這些事情我記一輩子,那個時候的屈辱我一輩子也忘不掉,我到現在還會因為這些事情恨我的父母,他們摧毀了我小時候的自信心,我可能外邊看起來挺正常但是在我內心裡一直有著很脆弱的地方,而這個脆弱的地方就是他們一手製造製造出來的,我不明白都21世...

請教各位為人父母的朋友,該如何預防並教育孩子正確認識男女關係,使他明白「喜歡不等於戀愛」

Nicole 好問題,我也想知道 題主主要是想提醒男孩家長們做好這方面教育吧?目前我在自己學習怎麼對孩子做好性教育,也是有同樣的焦慮擔心自家大白菜平白無故被豬拱了。但是感覺這是個全面家庭教育的命題 不可說的命運 一起研究吧 炎千里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不僅僅是男孩跟女孩之間關係的正常處理需要...

保研時的專業排名的高低會決定保研學校的好壞麼?

人間失格 最大的影響在網投簡歷的時候,很多學校會有明文或者大家都知道的對排名的要求。但是過了網篩簡歷這一關,接下來在複試中,老師其實並沒有那麼看重學生的專業排名情況。 九分離 有一定影響吧 九月份的時候你投學校,如果成績排名不是很前面有的學校都不給機會參加複試。不過個人經歷和導師應該也有影響,我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