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更加珍惜父母給的生活費

時間 2021-05-31 22:58:45

1樓:我來了 你在哪

我覺得可以把錢分成五份。第乙份用來當飯錢,一日三餐;第二份用來週末消費,譬如同學們聚餐或者逛超市;第三份用來買衣服和化妝品,譬如這個月買需要的衣服,那下個月買化妝品,這樣穿插開,不然多少錢都不夠使;第四份用於學習其他科目時的學費,譬如學開車,網上付費學英語之類的;最後乙份就是備用金了,需要時動用一下,不需要就存起來。

2樓:陌思

就是去吃個苦,了解爸媽的辛苦吧,一般都是普通家庭,甚至很多還在小康以下。你去做個暑假工,做個兼職大概就能體會賺錢的容易了

3樓:lw123

大一學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正是學習和提公升能力的好年紀,參加校內活動提公升交際能力,多和講師教授溝通學業,多去圖書館自修,按理說,應該沒有太多時間去消費和打遊戲,自然也不會花錢如流水,況且還是父母的錢.父母養育子女,並不是希望有回報報恩之類的,但身為子女,應該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做乙個對社會對國家對家庭有幫助的人,自律不是因為要自律而自律,而是把它變成一種習慣和態度.

4樓:

我個人覺得,父母都希望你獨自在外過的好一點,能照顧好自己。所以自己過的好就是珍惜了父母給的生活費。

過的好,首先是健康上,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大概就是在外吃的習慣嗎。所以把錢用來好好吃飯,三餐要吃好,而不是用來買零食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吃,別小小年紀就有了胃病。身體不好,自己難受父母也擔心。

第二,我覺得是學業上,要知道自己現階段的任務,少去一些亂七八糟的場所,少學一些不良的習慣,這個懂得都懂,不用多說。

第三,是理財上,生活費給了你自然由你自己掌握,就看你怎麼使用了。你可以規劃出一點錢自己去旅遊,增長一下見識。也可以用來學習一些興趣愛好。

5樓:閆如卿

當你真正脫離爸媽,每一口飯都要靠自己的汗水才能得到,你會發現你自己揮霍了多少爸媽的血汗錢。因為,珍惜就是要付出代價你才知道,輕而易舉得到的不珍惜這是人性的劣根性。

6樓:

不要超前消費,真的,千萬不要,我才上大一,一衝動用花唄買了mate30pro,還好用壓歲錢還完了花唄,我有好多同學都快還不上花唄京東白條。家長給的錢,該吃吃,該喝喝,該學習學習,不要花錢的時候有什麼罪惡感,只要好好生活就是對得起家長

父母生活費只給到生存線正常嗎?

答案總結 在這個問題下,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四五十歲一事無成的中年人,鄙視了一波問父母要錢的人,給他們貼了個自私的標籤。第二種是忙於兼職的大學生,鄙視了一波問父母要錢的人,給他們貼了個頹廢的標籤。某一天,王思聰看到了此問題,然後也被貼了乙個自私和頹廢的標籤。當然王思聰根本不會看到此問題,找到此問題並且...

覺得父母生活費給的少是不知感恩嗎

歡快的貓SIR 不是,可能你自己理財有問題!可以看看除了吃飯其他地方有沒有消費不必要的東西!如果真的父母給的少,自己暑假打工也可以,咱們過了18歲都是成年人了!有問題就解決。 飛翔的小豬豬 倒不是不知感恩。得結合具體的家庭條件。父母起早貪黑,乙個月掙個6000到7000,什麼好吃好用的沒給孩子,怕孩...

月入5到6萬,該給父母多少生活費?

蝸牛 個人意見,第一,比起每月1000或1500來說,你的父母可能更願意看到你的事業更加成功,早日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你父母的身體應該還是挺好的,真正需要養老的日子在後面。第二,我很欣賞你同女朋友商量的態度。第三,你的女朋友做法欠妥,因你們尚未結婚且你是用自己的收入去略微提高父母生活費水平,她不應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