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研究生是不是含金量不高?

時間 2021-05-31 16:34:59

1樓:澈澈

一堆人在那辯論…無論現實中還是網上,其實你們認為含金量高不高毫不重要,關鍵是國家教育部和企業認不認可,學習前難道不是先看看以後想就業的企業給不給師兄師姐offer?你認為不水,或者水有什麼用麼?

2樓:

有太多太多這樣的問題了,起初我在出國留學之前也是有這樣的疑慮,在我看到我身邊的學長學姐留學回來,有自主創業的,有在國內名企的,還有在外企的,發展得都很不錯,而且也不像網上說的那樣水,當然不能以偏概全的說每個人都能有所成就,個人努力還是很重要的。我問了學姐關於留學的經歷和體驗,她跟我聊了好久,說每天忙到飛起,課程也是安排得滿滿的,接觸到的教授、助教都很負責。我也向我的機構老師了解了相關問題,老師用案例給我分析,聽了確實放心很多,後來就放心申請啦。

成都加美澳留學這個機構的老師很認真負責,給我建議申請院校,準備文書,修改細節,現在拿到乙個offer,再努力吧。

3樓:Bai冰

英國碩士好不好,更多看個人狀況!

很多人對英國碩士有一種跟風式的偏見:

一年能學啥?在國外鬼混唄!

英國學校隨隨便便都能進,文憑好拿的不得了!授課型碩士(Taught postgraduate courses)

授課型碩士就是大家普遍認知的一年制碩士,這一類碩士主要以授課為主,而考試也多以eassy, report, presentation, team work為主,但是英國不光是只有這一種型別的碩士。

研究型碩士(Post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s)

這一類的碩士一般為兩年制,學生要求能自己自主的確定課題進行研究,更加強調了對某乙個領域研究的深度。這一類碩士可以說是博士的學前班了,基本選擇這一類碩士的學生,都是想直接讀博士的。

有「小可愛」可能要槓了,那美國碩士普遍兩年,理工科的一般三年,那別人不比你一年學的多多了!其實不然,授課型碩士和研究型碩士除了授課方式不同,實際上的內容是沒有絲毫壓縮的,這就意味著:

英國一年制碩士的學習強度特別,特別,特別大!

在英國一年的時間內要經歷聖誕節與復活節假期,兩個假期把這一年劃分成了3個學期,除復活節假期後5月到9月需要完成畢業淪為外,另外的兩個學期每個學期都有4-5門課需要上,乙個學期要趕最少8個deadline的同時,還得保證不能掛科,這個強度不天天熬夜到2,3點是絕對拿不下來的。

再來說說文憑,國外和國內不同,國內大學是考核制,屬於嚴進寬出,而國外基本都是寬進嚴出的型別,更別說英國G5,哈佛耶魯等名校了,想進去也是需要很嚴格的要求的。

在英國想拿乙個Diploma確實容易,一張結業證確實能證明你在學校讀過書,但是這也同時表明你至少有一門或兩門掛科,並且補考還沒通過。不過要說能拿到學位證的,不管是什麼等級的學位,頭髮基本都多不了了。

所以你要是問我英國碩士水不水,我只能說,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水,有的學校你可能可以更輕鬆畢業,有的學校你甚至一不留神就要復讀一年,但是累都是真實的。在英國大部分靠自主學習,如果你真的很自主,你是一定可以學到東西的。

而被很多人吐槽的一年制學制,恰恰是很多人選擇英國碩士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如果你想找乙個可以快速拿到研究生學歷的方法,以熬夜+掉多一點頭髮為代價,拿乙個英國碩士的同時也可以學到東西,這才是申請英國碩士最大的優勢所在!

4樓:彬彬英國留學

因為英國碩士一年制,所以水?

因為英國碩士申請門檻低,所以水?

因為回國就業不認可一年制,所以水?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到底水不水?

這在知乎上是乙個永久持續存在且不斷有小夥伴關心的話題,其實彬彬分析過很多有關於英國碩士一年制;到底水不水等這一類話題,今天還是想說一說~

英國授課型碩士是一年制,跟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雖說是一年結業,但分為三個學期,課程安排很緊,基本上都是以授課為主,如果想在碩士期間有很多的研究機會,其實是比較少的。且目前牛劍等G5院校的碩士,授課型也是一年制,這僅僅只能是代表的學制...

英國某些碩士很水嗎?

其實留學只是一段經歷,我們可以考慮這段經歷對自己的實質意義,不應該過多在意別人是如何看待 「 海歸 」 的,尤其是不要把留學看作是 「 鍍金 」。

留學畢業證是乙個不錯的敲門磚,能夠讓你拿到更多的面試機會,但是具體的職業發展和起薪多少,是學校不能決定的,而是還得看個人的實際能力。

一年碩士在國內的認可度,也可以看下彬彬之前的回答:

英國一年碩士在國內的認同度如何?恰恰相反,英國碩士申請卡本科院校和績點,卡的很嚴格。眾多周知,英國院校申請:

本科背景+均分,是他們卡的最多的,尤其是商科和傳媒專業,對於院校背景和均分要求尤其嚴格,英國傳媒專業有單獨的list,只要院校不在名單上,那麼就不會被考慮申請。

尤其是2020fall和2021fall,英國留學申請人數逐漸增加,留學申請競爭力也在增加,很多熱門院校也都提高了申請要求,要不調整GPA,要不調整學校自己的名單,可以看下G5院校的申請要求:

牛劍不用多說,Top 20要求均分90+,雅思7+;

LSE要求top30均分85+,top31-top100的985/211均分90+;

IC要求top30均分85+;

UCL要求top100的985/211均分85+...最主要的是儘管達到了G5院校的申請要求,也不一定錄取你,因為申請G5院校的,大家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條件...所以軟性背景和文書也是尤其重要的。

每個人留學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重學業,有人重體驗。

英國留學讀研到底值不值?

如果你去了英國,沒有想過試圖融入,也沒有想過學業上一定要達到怎樣的目標,一味抱團同胞,該吃吃,該喝喝,該旅遊旅遊,一年的時間很短,在你甚至都沒有感覺到英文有了質的提公升時,臥槽,簽證要到期了,再不走就非法滯留了...

那其實,含金量根本不重要了...

5樓:April學姐

含金量高不高,改革開放都40多年了,還有人拿時間衡量的??

絕大部分國內學生本科想讀研也就三條路走:美國讀研,國內考研,Continental讀。

第一種:美國讀研。一般是GRE英語好,績點高,本科學校不錯,還有錢的人去,當然如果你能直博,那更牛皮了。

第二種:國內考研。績點一般本科一般家境一般,但耗得起時間吃得起苦不畏懼考試的人選這條路的比較多。

第三種:英國留學。除去牛劍或者專業上的學霸求深造的,絕大多數都是績點湊合學校不差(英國大學都有自己的list,學校太差也進不來),家境也不算太差的孩子來刷學歷。

第一種的,貴,賊貴,但是認可度高,回國來人一聽,高大上的感覺。

第二種,便宜,賊便宜(除去補助,相當於免學費),雖然時間長,不好考,但是國內人思維:時間長=學得多,不好考=含金量高,所以認可度也不低。

第三種,貴,時間短,申請簡單(相對於國內同等排名下的學校來說),留學生扎堆,用國內學生的話來說,就是水。

水不水的問題先不提,現實的確是第一種第二種都走不了的人才會選擇走第三種,再加上學費往上一提,時間往一年一縮,回來QS100名的競爭力只能跟國內QS500往後的211碩士比一比,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在花錢買文憑的感覺。

其實呢,並不盡然,從學校排名及回國就業競爭力來看,大部分的學校可以分為這麼幾種(不考慮專業因素,也不考慮個人因素的差異,僅從一般情況下來看)

第一檔賊優秀的學生:國內能保研清北的,出國能讀藤校能讀牛劍的不管什麼時候都是no.1的精英,人家競爭的崗位我們夠不著也摸不到。

第二檔:國內能保研個985/211,或者有實力能考上個不錯的學校讀研,去英國也能申個G5(除牛劍),或者愛寶KCL這些學校的。

第三檔:國內考研能考個一般的985/211碩的,去英國也能申個華威格拉斯哥利茲這種。

第四檔:考研考個弱勢211碩甚至只能上個一本碩的,去英國能申個利物浦拉夫堡這種。

所以,學校處於不同檔次的學生,只要你是和同檔次的對手競爭,不管你是在國內讀還是在國外讀,獲得的效益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些人辛辛苦苦國內考研競爭力還不如英國讀研回來的),只是選擇的方式不同罷了。

那些懷疑英國碩士文憑含金量的,也不是人家含金量低,主要你得看跟誰比,本來你是第四檔的,你非要跟第一第二檔的比,那能不低嗎?

如果你對自己認識清晰,你會發現英碩不僅含金量不低,甚至比跟你乙個檔次的國內碩士要高得多。

首先第一點,雖然同乙個檔次出來的學生收益是差不多的,但是國內考研,早六晚十,起早貪黑,專業書起碼得背個五六七八遍吧,1000題來個三四五六遍,但是你去英國,雅思能考出來績點不是不能看你就行,管它是不是門檻低,申請容易出來後認可度一樣,還不算bug嗎?

第二點,國內碩士絕不大部分都是三年的(最近幾年也有了兩年的專碩,但是體系還不成熟,說他讀博不如三年碩,就業不如一年碩),英碩只需要一年,如果你以後是想快速就業的,時間成本簡直不要太重要。國內碩士剛畢業,你已經在職場打拼了兩年,業務熟了,也是個小leader了,上海戶口也到手了,不香嗎?

所以,你要說英碩的含金量怎麼樣,我只能說相對於你能走的其他幾條路來說,絕對不水,你要是能保研清北能讀藤校能直博誰還去英國讀碩士啊是吧?

你要說對你來說含金量怎麼樣的話,那我只能說,因人而異了。留學生有兩種極端(特別是英國的),好的那是真好,distinction畢業,一年回來口語說的溜溜的,簡歷關一過,後面殺瘋了似的咔咔拿下幾大offer,自己隨便挑;差的混混就畢業了,靠個學歷過個簡歷關,後面了無音信,查無此人。

所以,機會給你了,能不能抓住,看你自己。

至於回國就業時的認可程度如何,請看這篇:英國一年碩士在國內的認同度如何?

6樓:flyer

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每屆才半年左右時間就畢業了,後來人才輩出,學習不在於時間長短,夠用就行,國內碩士3年畢業,但據說現在有7萬碩士在送外賣

7樓:英國曼城小管家

英國碩士的特點是「短平快」,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含金量會降低。

因為在這1年的時間裡,密集地安排了各種教學課程.一年三個學期,學習8-12門課程,學生基本上沒有什麼假期,相當於把兩年的時間濃縮在了1年,學生在1年的時間裡學到的東西並不少。

用咱們的話說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既能幫學生減少時間還能夠節省費用。

英國研究生預科是不是騙人的?

LERANING GLOBAL 不負責任的話怎麼說都好說。存在即是合理,有他存在的意義。只是過度的承諾會誇大結果,但是,全盤的否定也是大言不慚。反對,讀預科的。無非給的意見就是 申請兩個碩士,先讀乙個不太好的,再申請名校。兄弟,如果這事真的這麼容易,這麼簡單,舉一大堆成功案例來聽聽。說都是很簡單事的...

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高不高?

獅子愛吃巧克力 我覺得挺高的,前提是你已經工作。帶著問題讀書的態度是值得欽佩的,自己職業也會進一步發展。如果應屆生不建議鑽空子,知乎上這樣的回答很多了。畢業的校招也會是個大問題。 從今天開始早睡早起 哇看了一下上面的回答,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答案哦,可以參考一下。第乙個例子是我好朋友,被34所調劑去川大...

英國研究生Accounting and Finance專業和ACCA學習內容有什麼掛鉤嗎?

長耳朵的小小天 因為ACCA本身就是英國會計體系為主的,所以就研究生的AF專業來說一定是會有一定幫助的。但是,不同的學校專業課程設定也不盡相同。雖然有些學校在中國這兩年大熱,AF申請難度非常非常大,但是通過對比,竟然課程設定還不及世界排名60 70的某校。也有某排名QS60 70的學校,我咋懵懂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