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究竟有多大用處?

時間 2021-05-31 10:16:46

1樓:Li Jun

自動控制離不開控制理論,控制理論肯定有用,控制理論本身沒有對錯和優劣之分,控制理論更多的是為工程實踐的探索指出乙個方向,方向是否正確?就不得而知。探索分2種,在理論指導下的探索行為和自發的探索行為,比如將ADRC運用於火電機組過程控制實踐屬於前者,在火電機組過程控制實踐中發明出一種新型基礎控制器(NFC)屬於後者;控制技術有優劣之分,現實看,控制理論研究與控制工程實踐之間並不密切相關,這反映出乙個問題,工程實際問題難以通過理論研究來解決,學術界根本想不到工程師能夠發明出NFC技術。

2樓:wise

已經有很多專業回答,不多說。

如果搞研究理論的,從理論多提出一些方法肯定是好的,我不是搞理論的,這方面不懂不多說。

對於做實際應用的來說,如果要控制比較好,對於控制物件的理解永遠是最重要的,那麼現在對於任何乙個行業來說控制物件模型是不是最優的呢,這個很難說吧!這個待你去深入研究,對於採用何種控制方法,我覺得並不是關鍵,而且模型出來後,如果時間成本允許,方法你可以都去試,最後比較結果嗎?

3樓:And1

1.控制(自動化)多是從系統需求的角度看問題,是巨集觀的、抽象的;

2.但控制系統其所需的系統模型必須由專業背景(如電氣工程等)構建,是例項化的;

3.而控制系統的實現則需要計算機和電子類專業,是片段性的、具體的。

如果你是學自動化(控制)的,需要有1、2、3,才能把專業學好,吃透;因為脫離了2和3,控制根本就是空中閣樓,是玄學,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學控制的感覺沒有用,你們研究的問題本身就是很難用物理意義去解釋或者就是瞎想的。

具備1的是數學家,具備1和2(或者3)的是乙個出色的工程師,具備1、2、3的可以當總工了

4樓:

只想說一點。很多先進的控制理論看起來沒用,是因為你不知道它產生的過程而已。實際上,現在的魯棒控制,自適應控制等等都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提煉而出的。

只是等你學的時候,就只有那些數學公式了。工作了的還覺得沒用,那是因為你的控制物件不需要這麼先進的控制理論,但並不代表別處也沒有用。

總而言之,我感覺控制這們學科是易學難精,想要理論和實踐結合,需要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都不是一星半點的。

5樓:wade Jane

這麼說吧。製造業是乙個民族、乙個國家的脊梁。製造業現在從某種意義上已經分化為三個部分,傳統機械製造業、機電自動化行業、智慧型製造業。

不管是那一部分都脫離不了兩部分:電機(硬體)和控制(策略、方法)。所以你的問題,我給的的答案就這些啦。

講真!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有聯絡,出現發生發展繁榮消退衰亡消失,這或許是萬物的真理?!嗯,世界是物質的,精神受物質影響制約,人的精神也會超越物質,但是實現卻無法超越。

所以,你要問精神未實現算什麼?在我看來,那也是人類長河中基於當前物質所做出的正常的精神產物,人類的思想和精神以及文化,從本質上說,是精神上的物質。

不懂?那簡單說,知識和物質化的書算物質麼,指導思想和物質化的操作說明書算物質麼,詩和歌曲算物質麼?( . )寶寶懵逼了,十臉懵逼。

( _)其實以上說的東東會讓人感覺身心愉悅,多巴胺作祟,你說算物質麼?!

6樓:方扣扣

本碩都是自動化,畢業一年,已經完全不記得學了什麼,徹底轉行了,同學中幾乎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大多從事IT相關的,沒辦法,人家給錢多,上海房價又辣麼高!

7樓:豬頭博士後

國外很少有自動控制系,一般都放到ee或者cs和me裡,只有個別國家設立了自動控制系。國內自動控制系一般設立六個研究專業如控制理論、模式識別、導航制導與控制、系統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電氣工程等。

這幾個方向都學控制理論,但是控制論本質上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就已經很成熟了。

控制理論有什麼用?計算機理論有什麼用?

從事乙個行業獲得高的收入,既要熟悉生態,就是實現技術,又要學習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熟悉生態掌握技術的程度決定下限,理論掌握程度決定上限。

8樓:霍森布魯斯老爺

從事機電裝置監控行業

對於現在的商業建築來說,有一套完善的自動控制系統很重要。

專業繁多的機電裝置如果完全依靠物業人力去管理操作化,費用成本是高昂而且持續的。

舉個最普遍的例子,乙個帶五層裙房,10+高層,兩層地下車庫的商業辦公綜合體來說,按照目前的暖通水電設計慣例,裙房每層至少3-10臺,標準層1-2臺,以及配套冷熱源(螺桿或者熱幫浦機組)地下車庫每層不少於3臺送風排煙風機。

首先,如果是完全靠人員操作的話,每天早晚的定時巡檢開關機,確保90%的機電裝置是正常執行,而且最關鍵的是,沒有自動控制系統的話,空調你無法根據空間內的溫度自行調節,當然你也可以進行滿負荷運轉,這樣的成本是個天價。

再則,你無法第一時間得到裝置故障報警的反饋,尤其是在人員密集的區域,因為裝置過載或者操作不當而發生的災難性事件不在少數。

最後,因為各種機電裝置涉及的專業範圍比較廣泛,物業作為乙個代管理部分,根本無法完全掌握整個建築的機電裝置實施狀況。以往參與過的改造專案,在物業部門工作了幾年都不知道自己手底下有多少裝置人不在少數。

這只是在應用層面上的乙個很淺顯的例子。

9樓:Yuxiao Chen

我本科是清華機械學院的,現在在密大作控制。很多人學控制從pid開始,然後到極點配置,然後到優化控制,lqr,然後mpc,然後根據領域不同,有很多其他的理論。關於控制有什麼用,我想說控制理論要學很久才能真正理解他到底有什麼用。

如果你停留在pid的程度,你會覺得控制就是調引數;學了極點配置之後,你起碼對穩定性有了理解;學了lqr之後你對怎麼處理擾動,怎麼track reference有了理解;學了mpc之後,你就會怎麼處理約束;學了robust和adaptive時候,你懂uncertainty怎麼處理;而現在的control研究已經進展到與傳統control完全不同的程度。比如機械人這種十幾個自由度的非線性系統如何穩定,如何讓他穩定地走路,比如乙個系統的可控域和winning set可以直接算出來,比如給乙個spec,我們可以直接synthesis出來乙個symbolic的控制器等等。總而言之國內本科對control的學習完全是入門,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

如果你對自己數學有信心,學control是個不錯的選擇

10樓:高斯白乎

先不說各種journal,conference,單看看兩個magazine吧: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IEEE Xplore: Control Systems, IEEE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Magazine

IEEE Xplore: Robotics & Automation Magazine, IEEE

11樓:十月羽

其實我也覺得自動控制不知道如何用,因為在單位,實際工程中絕大部分問題可以用簡單的PID搞定,而一般過程控制企業的各種感測器和執行器也不是質量很好,控制精度也不一定有多高,所以只能控制幾乎不會用到,不過現在也還是有很多優化控制的公司,沒去過,不過應該會需要智慧型控制才能實現控制的優化吧。其實真正的優化控制對企業的經濟執行和節約成本是有利的,但是一般企業倒是不大認這些,而且在運用過程控制的企業裡,公司一般也不太重視自動化的人員。

12樓:偶爾

自動化專業畢業,從事自動化行業自動控制工作,說直白一點就是開發自動裝置替代人工批量的作業。當然這個行業只涉及到自動控制中很小的乙個領域,可是這個只佔自控很小領域的口號卻是:讓更多人失業。

13樓:

這個問題很難簡單的回答,就象自動化這個專業本身的特性一樣。自動控制涵蓋的數學定義太多,多到乙個本科根本學不到和專業領域相關的深度知識,只能了解乙個概論。想學習自動控制的內容,一定要讀研究生,如果要深入了解控制理論和優化控制方法,就要給自己選好乙個博士方向繼續研究。

雖然說所有工業領域都要涉及到自動化,但這個說法給自己造成了乙個前提,所談到的物件必須是有"被自動化"的需求的。所以這種有限制性的說法其實不準確。自動控制其實必須從它的基礎專業談起,也就是電機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學習了EE,才可以了解各個電子元器件的特性,才能為今後更好的理解控制迴路中的元件做準備。因為乙個電容充電放電所做的功就是自動控制過程,乙個彈簧發生形變的做功也是自動控制過程。

既然自動化領域這麼複雜,涵蓋的東西這麼多,沒有人可以詳細了解每乙個分支,又怎麼會沒用呢。欠缺的往往是從EE開始的基礎部分,又缺乏中段的融會貫通,高階看不到,所以容易造成覺得沒用的困惑。

自動控制又往往會在後期分化為兩個方向,乙個是以數學研究為方向的控制理論,乙個是以"自動化的"過程為方向的工業控制。前乙個方向大部分情況下是純研究方向 (Research)。後乙個方向大部分情況下是工業領域 (Engineering)。

也有例外,比如汽車行業裡的制動系統,重型卡車或電力機車的動力系統(包括磁懸浮列車),微電子領域裡的晶元製造,還有機械人感官識別,這些是兩個方向結合的,所以這些領域裡很常見博士讀完之後出來在企業裡做研究專案。

純研究方向還請懂得自己在談什麼的專家來講。

工業領域,比如工廠,參見Patrick Zhang的回答,就不重複了。

14樓:

中國沒有西門子,沒有通用,沒有ABB,沒有庫卡,沒有洛馬,沒有波音,沒有空客,沒有spacex……上哪去找工作……所以嘛……自己做乙個好了……

15樓:觀星

自動化是乙個很大的領域,我是搞過程控制的。簡單的談談我的心得。

過程控制面對的是很多物件,籠統的分可以分為測點和執行機構,測點是執行機構的動作依據。我們控制人員,主要關心的是測點與執行機構、執行機構之間的聯絡,通常情況下,他們之間的聯絡是非常簡單的,最常見的是「過程值到限值—啟動裝置,過程值回到回位值—停裝置」這類方式。

當然,還有稍微複雜一些的控制迴路,比如需要將過程值穩定在某個限值附近,這時我們才會使用PID控制策略。單純用PID調節達不到精度的, 我們會建立數學模型,引入多個變數來模擬擾動。因為在過程控制中一切擾動都是能找到原因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提煉模型來找到那個根本原因,從而提高控制精度。

所以,我個人的感覺是:工程師和學者走上了不同的提高精度之路。工程師走的路是學者們走不了的,而學者們走的路,也只有部分特殊行業的工程師會踏足。

AI 在 IoT 行業裡面有多大用處?

cr4fun 當弱智能形成規模後,可以形成強智慧型。這種群體智慧型也稱之為湧現。它的特點是 個體智慧型基本上智商為零,只會條件反射,即當條件為A時,觸發B行為。但是它廉價。iot裝置,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算力。所以它也很廉價。但廉價的東西,加上廉價的智慧型,形成規模後,弱智能就會變成強智慧型。這就是我認...

醫學生聽老師講課有多大用處

擁躉醫學思維導圖 醫學知識,細化到某個點,不難。難的是,醫學知識有很多。而且相互有聯絡。比如講激素對水鹽代謝的影響。單學乙個醛固酮,誰都能記住。但是雌激素 雄激素 孕激素 ANP 糖皮質激素呢?就特備容易混淆了。還有相似的易混知識點 橫跨真個生理的知識點 橫跨整個生物化學的總結 嗯,聽聽老師講解還是...

現在開始自學掌握程式設計還有多大用處?

黛錦 現在對職場人來說,未來大量的工作都需要在網際網路上展開,所以掌握一門程式語言對於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公升,以及擴充套件自身的能力邊界都有比較明顯的促進作用。要跟說世代 SICILYMonicaRose 看你學什麼了,自從程式設計火了一后,各種轉行學程式設計的人大有人在。同樣的培訓機構也是如雨後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