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乙個幼師該怎麼和小朋友家長交流溝通,班裡的小朋友玩耍時稍微有點傷,家長追問不停,怎麼回答啊?

時間 2021-05-31 09:46:37

1樓:輕肥的輕

不邀自來,受到委屈來吐槽的。

吐槽還是要吐槽的。

不吐槽的話憋得慌。

前面的人提的意見都沒有問題,可以學習。大概也是我溝通方式有問題。但我自認為,家長問題更大。

有個家長揚言要打我[微笑]

起因是他家孩子臉上受傷了,孩子說是另外乙個孩子抓的。(可明顯不是抓傷)

對,就幼兒園經常能出現的那種傷。隨便拉十個小孩子出來,一兩個都會有的傷。

可真是抱歉,我不知道他家孩子如此嬌貴。

大概是個豌豆王子吧。

我就找曾祖父溝通了一下:(曾祖父管的孩子)孩子嘛,在幼兒園出現這種事情很正常。況且我這兩天也留意把兩個孩子分開,但是根本分不開,兩個孩子老在一塊兒湊,玩的很開心。

所以你不用過分在意兩個孩子之間發生的這種事。

曾祖父生氣了:你在幼兒園裡就是看孩子的,你的意思是就讓他把我家孩子打?

我一臉懵逼:我沒說過讓他把你家孩子打呀,我的意思是讓你把心放到肚子裡面,幼兒園出現這種問題是很正常的。3、4歲的小孩子,他的行為還需要老師去引導去規範。

沒有人專門會欺負你家孩子,有人欺負你家孩子,有老師在管在主持公道呢。你家孩子也會打人的呀,所以,要相互理解呢。

曾祖父:我都80了。

我更懵逼???

最後又爭執幾句,他依然說的是,我推卸責任,縱容其他幼兒打他孩子[微笑] 我的辯解如上。

對方扭頭便走。走之前最後一句話是該理解的,我會理解。

隨後老頭喊回了他的孫子,孫子跑到學校,(周五我已放假回家,後面的事情由其他老師轉述。)要找校長。我佔理,不怕他找。

對其他老師說我說話難聽,對他爺爺不尊敬。要是他在當場,肯定會扇我兩巴掌。[微笑]

真的我超級害怕。

沒想到再幾天就2023年了,當個教師還要貢獻出臉來給家長練練手。

中國教育的缺失,可見一斑。

起碼在某個年代,某個時間,某個家庭暴露出整體素養的那個瞬間是極大的缺失。

2樓:崔冕

建議用外交手腕跟家長溝通~

巴別塔 2018-01-03

要說師生關係總存在不對付,家長和老師之間其實也一樣。我們一起先來看看下面的案例。

Luca,男,美國外交官一枚。家長會後,妻子怒髮衝冠,向 Luca 抱怨老師開會的態度極不友好。出於職業關係,Luca 並沒有擁護自己的妻子,反而一語中的,直擊問題要害。

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妻子在懷揣答案的同時繼續向老師提問,老師沒有給到她想要的答案,便生氣。

隨後,Luca 向妻子分享了自己作為外交官和他人進行有效交談的五個訣竅,為了能夠更好地和老師進行溝通,妻子認真地學習了起來。

1 不要繞開禮節

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上,禮節無處不在。不要覺得禮節顯得客套,繁文縟節也有它存在的意義。在某些層面上,說話直截了當是好事兒,但這一定不是絕對的。

就像外交官,他們從來不會越過法則辦事,一切指令都是有跡可尋的。家長們也應如此,懂禮數,尊老師。沒有人不喜歡被誇讚,沒有人喜歡被不停地質疑。

老師也一樣,家長應該相信老師的專業性,給予老師應有的誇讚,老師們自然也會感激家長,雙方溝通自然也會更加愉悅。

2 尋找共同點

一切交流都搭建在某一具體點上,找到那個具體點,那個雙方都契合的點,再開始交談。也許家長會認為每天記憶20個單詞對於還在念小學的孩子而言太過困難,但至少家長應該端正心態,就「多記憶對於單詞學習是百利無一害的」這一觀點,不得予以否認。有時候,家長也許會對老師的方法產生質疑,但質疑之前,請一定想清楚老師的出發點,尋找雙方能夠平心靜氣的交流點。

3 謹慎措辭

外交官在走近談判室前一定是會仔細斟酌好措辭的。家長與老師溝通時也是乙個道理。開口前,一定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問什麼,友善提問,不吐髒字。

對於問題做好建設性架構,做到有條有理,邏輯清晰。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明白,家長是真心誠意來請教的,是來尋求解決方案的。

4 找輸入,重傾聽

成功的協談總是在雙方的努力下共同促成的。談判的目的向來很明確,外交官的目的便是盡可能如何創新地讓目的達成。家長雖然是孩子的談判家,但孩子在校的大多數時間還是由老師教導的。

所以,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成長、學習方式及技巧,老師是占有很大話語權的。想要有效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必不可少,有時候,老師的建議甚至更佳重要。老師輸入,孩子輸出,找到輸入口,傾聽老師的意見,效果一定會更好。

5 肢體動作需注意

很多時候,肢體動作會透露出很多隱藏的資訊,一名出色的外交家是一定不會放過任何細節的。你可能生來內斂,或者僅僅只是一種習慣,總是習慣在和人交談時抱緊雙手,翹著二郎腿。但是,在和老師交談時,請一定要避免這樣的舉措。

還有一些人,當聽見與自己意見不符的觀點時,便會怒火中燒上眉梢,這同樣也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交流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時刻保持乙個好的心態,適應的肢體動作和友善的表情對於融洽關係的建立必不可少。注重細節,贏得關鍵。

3樓:Giraffe

家長來接孩子時就要向家長說明小傢伙受傷的原因及傷口的大小之類的,說實話雖然受傷的是小傢伙,這時候需要安慰的更多的是大人的心,班上那麼多孩子不可能每個小孩都被照顧的面面俱到,何況乙個班裡不乏有那麼幾個調皮搗蛋派,不要給自己太大心理壓力,向家長說明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就行,大多數家長還是都能理解的.

4樓:北爸那些事兒

剛剛關注知乎,還不熟悉,比如我現在分不清是幼兒園在提問,還是幼師再問?不過,出發點是好的。看了之前很多朋友的回答,感覺都很到位。

那麼接下來我就從身為家長的角度來表述一下自己的想法,身為乙個父親,雖然知道知道孩子有時磕碰很正常,但內心也一定是很難接受,很心疼的。想緩和父母的情緒,一定是讓父母感受到他孩子的生活在對幼兒園的重要性,比如,一.受傷無論大小,第一時間重視,關愛,請記住,是關愛,不是對孩子說你怎麼那麼不小心之類的閒話!

二.孩子告訴家長前通知,講明原因,道歉,以後如何防止。三,追蹤情況,詢問孩子回家後的表現,是否還感覺疼。

只有讓家長感覺到幼師真心為孩子著想,愛孩子,問題自然很容易緩和!

5樓:騖遠

首先我們要知道教師在這些事情中的定位教師是家長與家長之間的紐帶是幫助和解的而不是把事情搞大的

知道定位之後我覺得交流的話可以多交流一些幼兒在家裡的事情(指一些生病的或者特殊情況的兒童) 可以問昨天吃的多嗎還發燒嗎昨天按時睡覺了嗎睡得好嗎等等這些交流也就是在每天早上家長送孩子的時候進行的當然很多家長會主動跟你交流說他的孩子怎麼怎麼樣這就很舒服你就隨意跟他們交流就行

以上是我的拙見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6樓:西瓜

主動的、詳細的講清楚事件過程。不要等到家長來問你,會顯得你不關心小朋友。說清楚怎麼受傷的?

自己的原因還是其他小朋友的原因?這個比較重要。比如說在外面玩,自己不小心磕到了,和小朋友推不小心磕到了在家長心裡是完全不一樣的。

還有就是一定要表達歉意!一定要表達歉意!一定要表達歉意!

說聲不好意思,大部分家長都會表示理解的。(同行抱抱吧~做這一行太不容易了~)

7樓:萱萱莞爾

這個需要提前做功課。在新生入園時,或者新學期開學時,開家長會。在會上除了介紹班級教師及幼兒情況,學期教育目標等等以外,花費較多時間,向家長講解幼兒階段社會性發展的專業知識,讓家長理解孩子之間的交往特點,知道不要放大擔憂。

再就是如果是孩子發生小傷後,一定要跟家長提前說清楚,不要等到家長發現再解釋。當然,歉意是一定要有的。體諒家長的心情很重要,同時也要指導家長正確對待。

怎麼樣找到乙個幼師女朋友?

怎樣找到乙個幼師女朋友,我覺得很好找啊,只要你徵婚簡歷往那一放,我需要找幼師專業的女朋友就可以了。去徵婚的大部分都是會計呀,文員啦,幼師啊,之類的。你可以讓身邊的朋友介紹啦,如果身邊朋友有幼師行業的話,哇,你這樣子賺翻了,乙個幼師,你知道有多少幼師的同學朋友嗎?其實不難,只要功夫深,不怕有心人。 求...

求助,幼兒園小朋友,討厭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可以在小朋友開學前家長帶領小朋友參觀幼兒園,熟悉環境,告訴寶寶這兒是你吃飯的地方,這兒是你睡覺的地方,讓小朋友心中產生對幼兒園生活的憧憬,開學之後家長再和老師一起配合,平常與幼兒的對話中也可以多多誇讚幼兒園,讓幼兒產生積極的情緒,而不是恐嚇孩子說你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去幼兒園。 老師打他?罵他?揪他?是...

孩子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相處不好,家長應該怎麼辦?

張吉的吉 從你的描述看,目前是比較孤僻,不太會與人相處,不會找自己的圈子。一般來說,應該是在幼兒某個階段沒有建立好與人社交的能力。如果現在孩子年齡小,父母接到身邊教養。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陪伴也是孩子與人相處的底氣。如果年齡比較大,可以找乙個愛好,最好是運動相關的。不一定能改善與人交流的能力,但至少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