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享高中書法集訓時的經歷嗎?

時間 2021-05-31 09:34:11

1樓:王崇欽

書法是得靠練。但是也不完全。 站在今日,往前去看,前人任何一名書家,或者自己沒有把自己定義成書家。

他們對於書法,都是把這項學問放進時間裡,時間的跨度是一生。 假如只能活一月了,那就帶著著一月的經歷,感悟,和骨子裡的細膩去書寫。 一月也罷,一日也罷,十年也好。

統統歸於時間。但是現在的人。什麼都想速成,或者都想得一結果。

可是書法作為一項隱學,她就沒有結果。 但是反過來講,你要考試,還是應式。 所以.......

剛剛打個差忘了你提的問題是什麼了。 那我就按照自己印象裡的說吧。 考試嘛。

那就練唄,只要老師的路子是正的,不是江湖體,或者展覽體,那就老老實實聽老師的話去練。 集訓很苦,你要做的就是比別人更苦一些。然後去體會,在煎熬裡,去一點點細膩起來。

多思考,有時候乙個小時的思考,比一天的書寫作用大,還有就是提高效率,在書法裡有沒有捷徑可循,唯一的捷徑就是不走彎路。 還有最大提高效率的方法就是,不要重複錯誤。

2樓:Yemjooo

你在機構的日子過的問心無愧嗎??

是的話考不上不怪你,但是我想說,書法高考考什麼,臨摹,創作,篆刻方面,還有個別院校考國畫,線描…

所以說,對形狀敏感的人寫書法是佔的先機的。

如果沒這方面天賦,那就加倍努力,但不是說通宵來練,有什麼就互相聊一下

3樓:桃花島的黃藥師

三門記看起來確實更穩重一點,膽巴碑是學了李邕之後的作品,所以比較險,其實根據傳統「初求平正」的觀點,它不適合入門。

但膽巴碑筆法更豐富,你按老師的安排練,重點學好筆法沒錯的,以後可以比較順利地學行書。

執筆的問題是不可以一概而論的,得看你寫多大的字,寫什麼字型。曹全碑用五指撥鐙法或許可以,但我認為寫趙孟頫還是更適合三指執筆。

至於筆畫怎麼寫厚重,我建議你可以體會一下手腕轉動對紙面產生的壓力,類似於把筆甩上去。先不用太關注手指。

最後可以看一下孫曉雲的《書法有法》

4樓:DaMeng

咱倆同一屆

我在河北題主在山東吧?

我是三體創作,《雁塔》《曹全》和公尺芾行書。如果可以重來,楷書我要選墓誌,元氏墓誌。墓誌出效果還好寫,是我覺得好寫哈

關於執筆的問題我也想說執筆無定法舒服就好握筆用點力氣是應該的。

老師說你審美不對什麼鬼,每個人審美不一樣的好吧,跟吃飯口味乙個道理。

那老師說的「沒殺進紙裡」說的就是不入紙。寫字的時候逆鋒試試看,逆鋒角度越大,摩擦力越大,越入紙。 (毛筆與紙面垂直是九十度,逆鋒要小於九十度,我覺得四十五度的時候摩擦力最大。)

臨帖的時候先顧大體,再摳細節。還有可以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加強理解。

有一次我寫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每個字都精臨,耗時兩個多小時,可是寫完整體氣息就不像。老師過來給我做示範,講背景,說顏真卿寫的時候悲痛憤懣至極,急就而成。自己寫的時候可以情景代入,想像自己就是顏真卿,侄子被殺了… 或者想自己的一些不開心的事。

書法本來就可以表情達意的嘛。然後老師給我做了示範,四十分鐘寫完,沒有乙個字是精準臨摹和原帖一毛一樣的,但擺到地上和原帖一看,是《祭侄文稿》的氣息無疑了。

好好努力吧,好好學習。

一月六號考川美,我得去做印稿設計了。

心好累。

可以分享你的跨考經歷嗎?

As well 本科sdu,生物資訊學專業,跨考本校電子資訊。初試430,總成績第二。我們本專業只教高數,線代,數理統計,C語言,都是大三之前自學。大三上自學了電路,模電,數電,就看了一遍。時間來到七八月,我還沒決定好考哪,之前也是猶豫不定,現在保研失敗,我又不想留下遺憾,就決定在本校跨考了,也是保...

兄弟們可以分享下自己打籃球時的經歷嗎?在菜鳥時期的?

Izu 初一才接觸籃球,原因是當時個子比較高,08年初一170cm,然後就去打中鋒了。學校自己打著玩都是半場,所以不存在跑位之類的,就拼命搶板然後隊友要求就給不要就自己跳起來扔。運氣好,從最初的打球開始投籃姿勢就比較正,後期沒怎麼矯正。後來初三因為大家都長高了,內線都是185以上,對沒錯我也好奇他們...

可以分享一下自己高中的暗戀經歷嘛

高一下學期暗戀過乙個男生,當時在我眼裡,他Sunny,有禮貌,有教養,看到女生幹不動的力氣活會主動幫忙和很多男生不一樣。他長得很白,有點奶奶的,超想捏他的臉,可當時他有女朋友,我的心意只能暗藏心底。他的嘴唇顏色很好看,每天都像塗了潤唇膏一樣,感覺很好親的樣子。他坐我斜後方,他很活潑,和班裡同學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