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類聯考的前世今生及如何更好的去備考?

時間 2021-05-30 20:59:36

1樓:高頓考研

管理類聯考初試分為管理類綜合能力測試和外國語測試

初試考試時間,8:30-11:30管理類聯考綜合;14:00-17:00外國語

1、管理類綜合能力測試主要包括:初數、邏輯和寫作

初數考察內容:問題求解、條件充分性判斷,分值75分

邏輯考察內容:邏輯推理,分值60分

寫作考察內容:論證有效性分析、論說文,分值65分

2、外國語測試:英語二,分值100分

備考計畫:

備考初期到3月份,屬預熱階段。

備考199管理類聯考的考生在該階段主要以回憶並掌握基礎數學公式、邏輯思維為主,能建構大體結構框架。

4-6月為奠定基礎階段,此階需全面複習數學核心概念,把握邏輯基礎題型,積累寫作素材。

每年3月底到5月是大多數高校集中進行複試的時間段,199管理類聯考複試佔比較高,如果條件便利,建議同學們可以去自己感興趣的院校感受一下複試氛圍並適當結識學姐學長們。

7-9月為強化階段,此階段也是大多數同學彎道超車的好時機。

強化階段同時也是考研大綱公布的時間。很多同學為了備考選擇留校或參加教育機構補習,也有部分同學選擇回家過暑假。暑假是備考階段中極少的一段完整沒有學校課業干擾的時間段,暑假階段知識儲備的牢固程度直接影響後階段整體的複習進度。

10-12階段為衝刺階段,此階段的同學們一定要平和心態,抓住衝刺時機,對所學內容有一整體掌握,結合名師講評與串講、押題,在模考及真題演練中將各知識點、技能技巧融會貫通。

2樓:閉口禪中

作為乙個失敗的過來人,給你一些失敗的感悟和備考經驗吧。

先明確管理類聯考考察的重心是什麼?考察的是是你的熟練度, 而不是你會不會,同等時間下,你能更快的做完題,熟練度更高,就能拉分。

以下五個經驗,做到了有七成把握可以考上。

1 少刷手機,少看B乎

2 多做真題

3 多做真題

4 多做真題

5 多梳理和歸納總結錯題

3樓:管理類聯考黃老師

我就說說備考的問題

這幾個專業,筆試都是199加英語二

199叫管理類聯考,考初數,邏輯和大小中文寫作英語二考完型,閱讀,翻譯和寫作

4樓:大江清澈

很多小夥伴都在回答自己當年如何學數學以及英語的,我目前關於筆試的都忘了,就記得面試的場景。

我是2012級的,我們那一年開始,北大和清華改革,全面開始「先面試,後筆試」,面試不過,沒有筆試機會。筆試只要過線就行,目前我了解的是考北清的沒有頭疼筆試的,實話實說。

到目前已經8年過去了,這套方式在選拔上也越來越難。它考核的是人的綜合素質,而這種抽象的,非簡單知識積累的選拔方式,也是變相的越來越難。

總之,面試備考需要梳理自己的優勢,並且能夠清晰的闡明自己的觀點,在溝通中展現自己的風采,能很好的掌握面試中微弱的談話心態,才能有機會通過面試的選拔。

5樓:199master

一、管理類聯考的前世今生

1.前世

管理類聯考的前世是十月聯考,最初並沒有加入普通研究生的全國統一考試,而是在每年的十月份有一次聯考,針對各個學校的mba mpa專業,是一次十分簡單的考試,基本參加了就能過,考上了叫在職碩士,然後去學校拿乙個單證碩士(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由於是單證,這種社會認可度很低。

由於十年前教育部將碩士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為會計、審計這些專業碩士提供了管理類聯考這種考研的方式,如果想拿雙證必須參加管理類聯考,mba mpa mta mem 這些需要工作經驗的專業也逐漸加入到管理類聯考中來。

2.今生

自從2023年以來,教育部取消了十月聯考培養的單證碩士,現在已經沒有在職碩士這一說了,改為非全日制碩士,統一參加12月的研究生考試,至少也需要通過國家線(一般是170左右,滿分300),難度提高了不少,但是由於非全日制也是雙證,社會認可度在逐漸提高。

現在的管理類聯考,涵蓋會計、審計、圖書情報、物流工程與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這幾大專碩專業,不管是考非全日制還是全日制碩士,都是參加全國統一碩士研究生考試,拿雙證(畢業證、學位證)。

二、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碩士的區別

1、含義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內,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錄取,在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2、學習方式不同

全日制的研究生主要是指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內在校區完成研究生學業。非全日制是指學生可以選擇固定的時間去學校進行學習,凡是在規定期限內滿足畢業要求的便可以畢業,大多數是一些工作後想提公升學歷的考生報考。

課程一般安排在週六日,也有一些學校會安排在晚上,也有的學校會集中安排在暑假進行上課,一般學校不會提供住宿,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是選擇同城或者就近擇校,不同學校安排不同。

3.學制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學碩一般是3年,專碩一般是2年,但越來越多的學校全日制是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習時間一般都是3年及以上,因為平時上課的時間比較少,為了更好的進行學習,整體的學習時間相對來說會比較長一點。

4、學費不同

全日制學費低(一般是8000/年),非全日制較高,基本上都過萬,4萬、6萬、有的專業(如MBA)甚至一年交十幾萬。

5、學歷認可度不同

學歷認可度方面,雖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畢業的時候,都會按照國家規定頒發相應的畢業證書,但從含金量上看,全日制畢業證書的含金量更高一些。如果是考研,考公務員,或是評級的時候,全日制學歷和非全日制學歷的效力是一樣的。然而,雖然國家認可非全日制學歷,一些單位招聘的時候卻不認可

6、招生方向不同

非全日制主要面向一定工作年限和經驗的在職人員;全日制主要是面向應屆本科畢業生。

三、如何備考管理類聯考

本人已經上岸,針對管理類聯考有一篇經驗乾貨分享貼,非常詳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移步下面的知乎專欄:

6樓:geif

管理類聯考過國家線確實不太難,但是要是考全日制會計審計之類的確實很難,普通本一都實打實的付出努力才能考過。管理類聯考乙個特點就是,乙個人什麼都不學直接寫他的分可能也不是那麼低能答出來不少,訓練一兩個月後分數有所提高,等著在學學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上不去了,比如你從國家線的水平學到220的水平用了三個月可以再給你三個月時間你可能提高不到230分。七八年考到180左右都去了南開天津大學之類會計專碩的,現在這個分如果全日制都沒學上也就剛過國家線,如果過幾年國家線沒準都比這個高。

7樓:上岸小哥

因為管理類聯考偏文科,並且總分300分,所以想拉開分數也不容易,想考高分更難,但由於考管理類聯考的人數比較多,考研也會變得大很多。

管理類聯考包括數學部分,邏輯部分,作文部分,也看你考的地區和學校吧,難度也會隨之而來,數學比較基礎而且面積廣,多做題,心態放好,邏輯部分有點偏虛環幻,多做題,多感悟比較好,作文這一部分挺考驗文采的,如果寫作水平好,相當有優勢。

配管綜類書籍。

8樓:田然考研

聯考zhi分為普研與專業類聯考,專業類聯考主要是MBA、daoMPA、MEM、MEBA等相關專業。那管理類聯考的分數是怎麼設定的?

捲麵結構:數學、邏輯推理、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論說文),共三大部分,其中數學佔75分,邏輯佔60分,寫作佔65分,滿分為200分。

分值分布:

①數學(共25道單項選擇題,問題求解15題、條件充分性判斷10題,每題3分)共75分;

②邏輯推理(共30道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③寫作(共兩篇,論證有效性分析1題30分+論說文1題35分)共65分。

2. 英語二

捲麵結構:語言知識運用(即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閱讀理解第二部分一篇、翻譯(英譯漢)、小作文、大作文,共六個部分。滿分為100分。

分值分布:

(1)綜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題0.5分,共10分;

(3)英語翻譯:英語翻譯成中文,共15分。

(4)英文寫作兩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總共25分。

在聯考中,數學還是很重要的,數學能不能考高分直接影響著聯考能不能通過,數學的筆記佔比在三分之一,都是選擇題,

最近幾年時間,聯考的難易度越累越大,主要是聯考人數越來越多,聯考通過的分數也是越來越高,如果畢業多年的考生,最好的方法還是需要提前做好複習計畫,找好的培訓機構進入學習。

9樓:段晨丹

先說個題外話,我想問一下提問的小夥伴是不是知乎考研或者是輔導機構?

首先,談一下2023年第一次備考北大光華MBA的經歷。

08年7月,我開始第一次備考MBA,目標就是北大光華MBA,當時沒有提前面試,需要筆試考高分才能有複試資格,我三次模擬筆試成績,基本都在複試線上(205左右)徘徊。

09年1月(現在都改為12月)聯考,當天考完自己覺得還不錯,覺得應該剛好能上線。但是意外發生了,第二天晚上我們得知,在綜合科目的數學試題的第二項,即充分必要性條件判斷題中,因命題組校對失誤,遺漏了第二大題解題說明,導致試卷中16至25小題無法解答,或者說我們雖然答題了。但是都無效,命題組決定這30分作廢!

簡而言之,就是出題者犯錯,考生買單。

而且眾所周知,綜合科目題目繁多,絕大部分同學不能把所有題目做完,我當時的做完就是先做數學,再寫作文,最後寫邏輯,但因為沒時間把邏輯題目都做完,最後有5道題目都是蒙的,而數學作廢的題目反而都做對了(前題是解題說明存在的情況下),但是題目作廢。所以我以3-5分(具體記不清了)的差距沒有達到北大光華複試線的要求,同時也放棄了調劑。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第二次備考經歷,備考清華MBA專案。

2023年7月,我決定再次報考MBA,幸運的是,當年,清華和北大都有了提前面試,我們可以同時申請多所院校MBA專案的提前面試,極大降低申請者「一考定終身」的風險。

於是,我制訂了筆試面試同步準備的申請計畫。我準備了2個月的材料和面試,然後在9月(也有可能是10月,當時懷孕傻傻記不清具體日期了)申請並通過了清華的提前面試,並且面試成績是優秀(第三批次的第五名,我們那個批次只錄取了30人,其中前五名是優秀)。雖然清華提前面試通過,聯考筆試只要達到國家線就可以擬錄取,但是因為清華招生老師說,清華去年提前面試通過的考生平均分是200分左右(具體我也記不清了),所以,我當時就給自己訂了乙個筆試小目標,就是不能考到國家線,而是200分。

11-12月時,我參加了三次模擬筆試,成績基本在200-210分,我當時想,應該這次筆試能上200分。但是考試當天,意外還是發生了,當時懷孕七個月的我,在考場上一是大著肚子坐一天,特別不舒服;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有好幾道題做對了,但是答題卡塗錯了,所以最後筆試成績公布時還是沒到200分(195或197?記不准了,我們當年分數線是150分)。

第一,選擇有提前面試的院校,盡可能選擇提前面試通過後,筆試達到國家線即可預錄取的院校和專案,最大化降低筆試難度。且可以同時申請3所左右的院校,給自己更多的選擇餘地;

第二,目標要高。無論是提前面試,還是筆試,設定目標都要高於自己當前就能達到的最低要求,要選擇自己可以通過一段時間(例如2-6個月)努力達到的目標,這樣才能申請到更好的院校;

第三,要有風險(意外)意識。從主觀上,我們要做到全力以赴,而不是半途而廢或者隨心所欲;從客觀上,如果意外發生,我們要有應對措施。比如,我08年備考時,就沒有想到聯考題目作廢的考試事故會發生;11年第二次備考時,就預想了幾種現場可能發生的事情,提前做了預案,雖然筆試分數差幾分沒有達到預期,但遠超國家線(45分+)被清華預錄取。

第四,永遠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以我為例,兩次聯考筆試經歷都證明,我沒有臨場超常發揮的能力和運氣,更大可能是等於甚至略低於備考時的平均分。所以,回到第二點,目標要定高,即使你已經拿到面試通過的offer,也不要把筆試的目標定在國家線,而是至少國家線+10分,同樣的道題,適用於複試中的政治考試、英語聽力或口語考試,無論哪個環節,每年都總有申請者最後止步於自欺欺人的僥倖心理。

199管理類聯考如何備考

可愛多 去年199管理類聯考考了204分,畢業10年,網際網路做開發,工作996,備考時間很少,總結了一些備考心得。六月份開始肯定夠了,何況你還打算辭職備考。我大學英語四級考了6次才過,應該不會比我更差了吧。我也差不多6月備考,還走了不少彎路,這考試如果過線是很簡單,考高分還是有些難度,看你報考院校...

199 管理類聯考如何拿到 240 ?

Joey 就是英語分數不能低,數學不能有短板就行。英語二你要保證六七十分,數學最多錯兩三個。這個都是通過學習比較容易控制的,然後邏輯錯三四個以內,這個一般也好實現,每年都會有難題但是都不多,所以這個一般也可以。作文這個說實話,尤其是大作文,是不在你控制之內的,畢竟非常主觀的東西。 李達三樓的公尺望 ...

如何準備MBA管理類聯考的筆試?

千里 對於一開始想要備考MBA的人來說申請材料絕對是乙個老大難問題,我也如此,但是我在MBA百科大師上遇見了徐彥超老師,作為業內著名的老師,就是聽了他的申請材料課,在簡歷 申請材料上幫了我的大忙,成為材料中最為突出的兩點,不得不說老師的講解和分析獨具一格,很容易使人理解掌握,突出自己的風格,感謝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