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形式真的很重要嗎?

時間 2021-05-30 19:14:56

1樓:進擊的滷蛋

勸酒,已經成為中國式飯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些人認為,飯桌上喝酒才有氛圍。

所以總會出現使用"軟暴力"的形式,通過勸酒詞和威逼利誘的各種方式強迫對方把酒喝下去。

這種行為使得勸酒漸漸成為了一種為人所不喜的土匪文化

大家是否常常會聽到這些話語?

感情深,一口悶

"感情深,一口悶。"

"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

"啥也別說,一切都在酒中。"

這都是什麼邏輯啊?

大家不知道了吧,"包藏禍心"的勸酒人這樣做,其實是為了進行測試。

其一,服從性測試

就是勸酒人通過勸酒的方式,看你是否會服從繼續飲酒的指令,以此來判斷對其的服從程度。

扭曲不?

其實這是一種最典型的權力彰顯方式

服從,堅決執行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勸酒者喜歡將威脅換裝成利誘,"這杯幹了,這個合同就是你的了",如果不喝,你就出局了;部分勸酒人喜歡將利誘換裝成威脅,"不喝不夠朋友啊",意思就是喝了就是朋友。

指鹿為馬

就跟"指鹿為馬"乙個道理。

對世人皆知的荒謬依然表示服從,便是服從性測試的核心所在。

其二就是誠意測試

三顧茅廬,請諸葛

維繫一段關係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而在酒桌上,醉酒就是代價。

勸酒人會觀察被勸者是否會放下心防和體面,向勸酒人及旁觀者展現醜態。

所謂的"喝到位"就是在說這個。

一頓飯,"沒喝到位"便顯得不夠有誠意。只有當你喝到胡言亂語,將自身的形象徹底放下,才算有誠意。

但這種測試有根據嗎?

不論是用身份壓制,還是打著兄弟的名義去忽悠,所有這些形式的勸酒都是耍流氓

過度勸酒

過度勸酒是道德綁架,根本不是一種交際。

敬酒——看似習俗禮節,實則道德綁架

其實嚴格地說,敬酒才是勸酒的起源

敬酒是宗法制流傳下來的舊俗,因而具有有社會等級區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級敬上級,晚輩敬長輩等。而種類也很多,有文敬、回敬、互敬、罰酒……

敬一杯酒,哥倆好

可本該是表達敬意的喝酒方式,卻與面子掛上了鉤

不敬酒就成了不禮貌、甩臉子?

誰說的?

開開心心、輕輕鬆鬆地吃頓飯不好嗎?

分享喜悅的酒宴

還有高考結束後的"大學酒",雖然帶了個"酒字",但並非一定得喝酒啊。

為啥就得刻意寒暄,敬杯酒才算OK呢?

難道要步入大學了,就該會喝酒、敬酒嗎?

誰規定大學生就該八面玲瓏了?

就好像去吃飯如果只是規規矩矩地坐著吃飯,就有很大問題一樣!

說的是吃頓飯呀!

又不是說是喝酒去的咯。

真有事兒,敬酒表示祝福或者感謝當然沒問題。但是為了喝酒而喝酒,真的沒必要。

像國外,他們喝酒講究的是品酒,而不是拼酒。

喝得開心就好

聚會中,他們關注的從來也都是自己杯中的酒,而不是對方的酒杯。

能喝就喝,從不強求。

對於他們而言,酒是助興之物,而非必要之物。這與國內的氛圍格外不同。

很多人認為,喝酒以後說的話比清醒狀態更值得讓人相信。

所以會先從酒桌入手,了解情況,再談後續事宜。

酒桌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差。

可這樣的酒桌真的有幫助嗎?

酒桌談事真的能成功?

怎麼可能!

如果真的可以,那不是有啥問題去喝一頓就好了。

可現實中哪有那麼簡單的事。

酒桌上最多看的是乙個人的行為舉止,然後根據這個人的行為舉止去判斷這個人的為人,了解公司的氛圍、關係,加深了解。

真正促成交易的還是利益分配。

商人皆重利。

如果一樁生意沒有利益可言,為什麼要繼續呢?

只有雙方都能接受,甚至是滿意才能最終落實。

想想看,如果合作方在醉酒的情況下,簽約了。

事後認為自己籤的利益不夠最大化,必然會對企業有看法。即使按原定計畫進行了,下一次的合作卻也變得岌岌可危。

還有就是酒桌上一切都說好,但到了第二天卻翻臉不認人,一切要從頭再來,將責任推給酒。那先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嘛。

2樓:黎黎

作為乙個中中國人,酒桌、會議桌上的形式都很重要。酒桌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你說得很對,這一次喝酒喝舒服了,不一定事情就能辦成,但如果這次沒喝舒服,錢花了,最後事情還一定辦不成。

當你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想一想你去喝酒的目的是什麼?你們公司去喝酒的目的是什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員工,要把公司的目的當成自己的目的。

明確了目的,就知道自己在酒桌上應該怎麼表現了。

3樓:一醉蓮花

禮貌。喝好了不一定辦成。喝不好一定辦不成。

未來的路再遠。也不會給乙個不懂酒桌禮儀的人半點機會。不賭錢不賭地。

喝個酒還畏畏縮縮。誰還願意跟你有什麼話題可談。

早些年的廣東。都是喝酒確定合作關係的。那個年代流行吸毒。毒品就和酒相沖。喝多了就會休克。和乙個酒鬼合作無所謂。和乙個毒癮患者合作就很心慌。

如果你是乙個有原則的人。不喝酒。少喝酒。

健康喝酒。那麼。請你離開。

酒對人的傷害是莫名的。是潛在的。不喝酒就代表著不願意承擔風險。

你守身如玉。我們合作人怎麼想。投資人怎麼想。

說明遇到危險的苗頭。第乙個跑路的就是你。商場上本來就是波詭雲譎。

你太穩了。做個小買賣更適合你。

話說回來。還是。這一次喝酒。

無足輕重。你連乙個酒桌的交流方式都不重視。你還會重視什麼。

你可以把工作處理得游刃有餘。你可以把將來的前景呈現在現場所有人的面前。但。

你是乙個連酒都不願意喝到底的人。沒有責任。沒有擔當。

你可以對著惡勢力拔刀相向。你可以不為威脅而虛與委蛇。但。

這麼小而簡單的事。你終究不願做。你覺得無所謂。

好吧。那麼公司。團隊。

工作室。你這個人都無所謂。服從組織領導的人永遠比業務能力突出但自承一詞的人要好得多。

沒有雞蛋就做不成槽子糕了?

4樓:柒王爺.小茜

說實話沒太看得懂你要問什麼。中國飯桌文化,酒文化,所以酒桌上的形式還是重要的。

如果和朋友吃飯都要有起碼的禮貌和尊重,更別說很多事情是在酒桌上談成的,如果是談生意接待什麼的確實要注意方式方法。

英語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嗎?

茜茜不叫西西 高中的時候,身邊的人說英語差點沒關係,我信了,於是高考的時候我的英語跟班上平均落下十來分,只能無奈選擇省內高校 大學的時候深知英語重要,想辦法去學了英語專業,告誡自己不能再聽信他人,後來我還是信了別人的邪,師範類的能拿到教師證拿到畢業證就好了,不用在乎英語能力 到了工作崗位,普通二本院...

學歷真的很重要嗎?

未來的能力圈 上學,上學,一定要上學。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外面的聲音所影響,學歷不重要,讀書無用論。甚至更有你看碩士生被初中生所領導的言論,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在現在社會是極少數。這是一種認知偏差 說這些話的大部分是低學歷的人在自嗨 是的,學歷它不是決定性因素,最後關鍵還是取決我們個人綜合能力,但他是個...

嫁人真的很重要嗎?

厭歸人 每個人的決定都是個人的權利 至於說重要與否 和社會關係組成有非常大的關係 如果這個世界就是你乙個人,那麼你真的就是隨便的但是你畢竟生活在人群中 教導處小隊長 為什麼要嫁人?嫁人是為了後半生得到的保障,不會孤單,或者和是想相愛的人生活在一起,結婚了心裡比較踏實。但我認為嫁人不重要,如果不是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