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科目怎麼搭配通過率高?

時間 2021-05-30 17:14:35

1樓:立信USCPA

科目搭配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同學的學習基礎及接受能力等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搭配方式,這裡給大家說一下平常常見的搭配方式,綜合科目難度等的搭配方式。

一般是2+2+2,或3+3備考的同學更多。

如果是3+3組合考,科目可以在這樣搭配:

會計+稅法+經濟法;

財管+稅法+經濟法;

審計+財管+戰略;

會計+財管+戰略;

會計+審計+戰略;

等,每個組合考慮的因素不同,時間以及科目難度等可以選擇乙個適合自己的。

如果想2+2+2備考,可以這麼組合:

會計+稅法;

會計+審計;

財管+戰略;

經濟法+稅法;

審計+戰略;

等方式備考。

2樓:Sunny

2023年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搭配

搭配一:

一年兩科、分成三組

會計+稅法:

CPA6科里,會計和審計、稅法的聯絡比較大,但是明年會計和審計的難度可能都會上公升,所以會計和稅法一起考壓力會小一點。

審計+經濟法:

經濟法的難度不高,搭配審計科目是最理想的選擇。

財管+戰略:

財管和戰略是CPA6科里聯絡比較緊密的兩個科目,且戰略的難度係數預計會下降,可以為財管的公式複習提供時間。

利:無論科目之間如何分配,備考兩科的話在時間上有很大的保障,備考壓力小,利於平衡工作和複習。

弊:通過全科的時間會拉長,如果其中有一次或者兩次考試沒通過的話,想在5年內通過全部科目就會有點風險。

搭配二:

一年三科,分成兩組

會計+稅法+戰略:

這三科裡面,預計戰略的難度會下降,會計和稅法的結合度比較高,理解力強的考生適合這樣搭配。

審計+經濟法+財管:

這三科裡面是經濟法的難度預計會下降,而財管的公式比較多,記憶力好,歸納能力強的考生可以考慮這種搭配。

利:時間分配比較合理,而且一次通過的話,兩年內就能考完,和一年四科、一年五科需要的考試時間差不多。

弊:兩年裡承受的考試壓力都比較高,需要考生有強大的長時間抗壓能力。

搭配三:

一年四科,分成兩組

會計+稅法+戰略+財管: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度比較高,戰略和財管的結合度比較高,且稅法、戰略屬於難度低一些的型別,可以分解備考壓力。

審計+經濟法+戰略+財管:

這四科里同樣審計和經濟法的結合度比較高,且經濟法的難度可能會降低,通過概率大一些。

利:第一年通過4科,第二年備考的壓力會減小。

搭配四:

一年五科,分成兩組

會計+稅法+經濟法+戰略+財管:

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的難度在2023年考試中可能都會上公升,所以一年備考5科的話,可以把這兩科分開,降低備考難度。

審計+稅法+經濟法+戰略+財管:

這樣搭配同樣去掉了難度較高的會計,且第二年單獨備考一科會計,通過的概率也會提高。

利:一年考過5科,對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應屆畢業生想去四大或者內資所的實習等。

弊:保證通過率的話,可能需要考生脫產備考。

3樓:中華會計網校

注會考試的六科之間有很大聯絡,想要通過科目搭配來提高我們的通過率,首先我們要了解這六科各自都有什麼特點:

知道了各科特點,下面就是根據自己情況來選科目搭配了:

中級職稱考試的三科和註冊會計師的三科(《會計》、《財管》、《經濟法》)有著緊密的聯絡,中級的《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與注會的《會計》、《財管》、《經濟法》內容基本一樣。比如會計,中級會計和註冊會計師會計內容幾乎都一樣,只不過考試的深度、難度不一樣而已。所以,你考完中級緊接著考注會有很大的優勢。

《會計》、《審計》、《稅法》這三科從專業上來講聯絡比較緊密,而且你又是會計專業,懂得會計相關知識,學這三科,在知識點上來講有些東西是相通的,便於你去記憶。

《會計》是注會考試的基礎,也是難倒了好多考生的科目,想考注會,先把《會計》拿下是最穩妥的。《會計》和《審計》、《稅法》、《財管》等都有聯絡,考下《會計》再考其他的科目相對容易一些。但是《會計》和《審計》最不建議放在一起考,這兩個科目放在一起考對零基礎考生來說要背的東西太多了,而且《審計》晦澀難懂,對於零基礎考生來說真是難上加難。

最建議搭配的是財管和戰略,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很多東西放在一起記憶,找出區別點,找出相同點,便於應試。

以上科目搭配,華華是根據網校考生反饋+科目特點總結來的,雖然看著都不錯,但是報考科目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定。2023年注會考試時間調整到了8月份,備考時間縮短,我們可不要再拖延啦!中華會計網2023年注會課程已經陸續開課,趕快加入,與網校小夥伴們一起學習注會吧!

戳這裡pick你的心動課程吧》

4樓:小魚兒學姐

只靠科目搭配還不夠,一定要在了解各科目的學習重點和難度後,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基礎,更科學的搭配適合自己的科目,才有可能提高通過率!

比如,你是擅長記憶的零基礎在職考生,CPA的備考計畫是2+2+2,第一年如果選擇會計+審計,那計算量就太大了,用會計+經濟法更合適;但如果你是全職備考,或者想過兩科CPA進事務所工作,那第一年能過會計+審計是較好的選擇。

備考模式四象限

CPA6科大致的劃分

科目搭配建議

小魚兒學姐:2021CPA怎麼從零基礎小白到拿注會證書?

注會備考需要多少小時(正常智力學力)?

@小魚兒學姐 一條零基礎在職2年過6科的 ~專注CPA備考經驗分享

5樓:周老師

強烈建議大家一門一門的複習,一開始不要貪多,報太多科目不僅給自己帶來學習壓力,達不到目標的時候也會有心理壓力的

針對小白,建立每天能靜下心來學習2個小時

每科的內容不同,備考時間也不一樣,給個備考時間參考

會計知識點繁雜,建議備考3-4個月;審計:2個月;稅法:2.5個月;經濟發:1個月;財務管理:2個月;戰略:1個月

會計耗時和難度最大,但它是所有科目的基礎,所有先考會計,能為後面的考試加分的。

科目組合建議:

另外,一定一定要多加練習。自己看的課程講義和官方教材。強力建議按照學習順序進行筆記記錄和整理,梳理出自己腦圖。

看網課的時候會計、財管一定要多聽、多看,建議邊聽邊記筆記。做模擬考卷,分析錯題和不確定的題目,複習對應的知識點,最好有自己的錯題庫,這樣複習的時候也能知道有哪些題目是自己掌握了可以粗略看的,哪些需要加強聯絡的。

努力看到了甜頭就不想停下來,大家用心練習,爭取一次過

6樓:粉紅豹S99

熟知各科目難易程度,考試方向,科目的搭配方法;

根據學習射間+學習科目給出複習備考方素,引導到對應的斑型產品根據自己的複習時間來制定下自己的備考計畫,比如幾年考完,每年考哪幾科(建議報考科目, 難易搭配),這樣備考相對輕鬆些。有大體的複習計畫後,就需要細化下每月,每天的複習計畫,然後按照制定的學習計畫執行,

2科目搭配建議:四年計畫,第一年會計,第二年審計+戰略,第三年財管,第四年稅法士經濟法;三年計畫,第年會計+經濟法,第二年審計+稅法,第三年財管+戰略;兩年計畫,第一年會計+審計+經濟法,第二年財管+稅法+戰略

在制定各科複習計畫的時候,不建議各科分階段複習,比如說12月和1月複習會計、財管;後邊兩個月只複習稅法、審計,建議每天都給各科分配-些複習時間,最主要的原因看過的知識點,隔一-段時間不複習會遺忘的。可以根據注會各科的需要的複習時間,來制定各科複習的先後順序。會計、財管、審計,都需要單科的300小時:

稅法250 小時;經濟法200小時;戰略150小時。耗時較長的科目可以先開始複習,基礎知識複習的差不多(不要超過複習計畫的時間)就可以開始每天分大部分的複習時間去複習下一科。

7樓:藍橋幻想

首先是報考幾科的問題。

很多人低估了注會的難度,第一年就報4科,更有甚者報6科,結果呢?有的一科都沒過。為什麼會這樣?

不是每年都有一次性過6科的嗎?對,每年的確有幾十個一次過6科的。但是,我覺得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①自己實力很強,像哪些清華北大的,他們的學習能力沒話說。

②能吃苦。

光有第乙個條件還不行,因為注會6科內容太多了,必須拿出時間來多看幾遍。其實,據我了解,每年過5-6科的人有一部分是之前就報考了,只是沒過而已,有一些科目就是回顧一下就是了。還有一些是法律專業的,人家的經濟法根本不用怎麼看。

所以,我的建議是:第一年最好不要超過3科。

其次,科目具體怎麼搭配?

1、兩科

(1)最推薦會計+稅法

會計和稅法聯絡很緊,比如進項稅轉出計入存貨的成本,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樣做,其實稅法裡有專門的知識,學了稅法就會恍然大悟。我第一年就報了這兩科,都過了。

(2)會計+戰略、會計+經濟法

這個搭配是為了給一些時間不太夠或者不想一開始就學稅法的同學,這個搭配難度小於(1),但不是最佳選擇。

2、三科

注會最難的是會計審計財管,這三科不能同時報,其他那幾科都是雞肋,可以和前面三科混搭。

(1)最推薦會計+稅法+經濟法

尤其是對於文科出生的,尤其推薦這個搭配。難度適中。經濟法屬於理解性的,和稅法同屬於法律類。

(2)會計+財管+經濟法

對於理科生尤其推薦這個。財管是計算類的科目,對於理科生而言不是特別難。

3、一科

不推薦一科,注會要求5年考過專業階段6科。第一年只考一科,後面壓力比較大。

8樓:秀財網

注會考試有難度,如果合理搭配科目,會得到較好的複習效果~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貼在下面:

如何快速考上註冊會計師?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9樓:貝貝

考試如打戰,也是要有戰略的。對於考試,總體要求是投入產出比要低。追求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有了投入產出比這個原則,一些問題自然而然就有答案了。

比如一次報幾科?6科還是2-3科甚至只報一科?科目怎麼搭配?

基於投入產出比這個原則,我的建議是學做「笨人」。慎重報名考試科目。對於極少數的牛人學霸,這一點除外。不在乎考試能否通過的人也除外。

我們的目標:要有產出,產出大為佳,因此能過一科是一科,而不是碰運氣。今年這一科過了,那明年暫時就不需要再投入重複的學習時間和報名費資料費。挖100個坑,不如挖一口井。

早先自己也不懂得這個道理,一下子報好幾科。結果成績出來,基本都是55分以上,可惜的是沒到60,也即意味著產出是零,別人問起來也只能回答一科都還沒過。於是,來年再報名,再學,再考。

幾年下來,還不如一年只報1到2科穩紮穩打的考生過的科目多。

如果認同這個原則,我的報考搭配是:

1、難易搭配。公認較難的是這幾科(會計、審計、財管),相對容易的科目是戰略、稅法、經濟法。關於這點,網校的建議很專業,建議參考。

2、計算類科目和識記類科目搭配。計算類科目是指:會計、稅法、財管,識記類科目是指戰略、經濟法、審計。搭配備考,不至於複習時要麼背得痛苦,要麼算得痛苦。

3、考試時間搭配。報考科目建議分兩天考試,建議分上下午考試。考試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如果報考三門,一天考3門會比較累。

同樣地,CPA證書和其他證書之間如果有較大的關聯性,建議一起報考。沒有的話,建議搞定乙個再考另乙個證書。

貝貝:我的方法可以複製(如何高效備考註冊會計師CPA?)

PMP考試通過率怎麼樣

嘣嘣拉力給 根據之前官方公布的資料全球的PMP認證考試通過率平均才只有百分之30,國內普遍高於國際上的成績,一般是在百分之60左右,而優秀的PMP培訓機構可達到百分之85甚至是以上。但在PMP培訓市場上不乏有零零散散的百分之百通過率的呼聲,在我看來這個還是太誇張了,可信度不是很高。再就是PMI方面對...

瑞達法考的考試通過率怎麼樣?

知足常樂 只用了只用過瑞達的免費課,覺得,書真的厚,課超級長,很浪費時間。有人說第一階段的精講基礎課就要,好好學打基礎,打結實了,但其實內部講義也能達到紮實的程度。即使用的是精講,也不能保證你學的很紮實。瑞達我用過老鐘和楊帆的四個階段,不能說老鐘講的不好,但是法考他畢竟是乙個考試,老鐘以前說過對待法...

招警考試中 ,心理素質測試 考什麼內容,通過率高嗎?

Howard 據我所知,心理測試採用的是 mmpi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主要是測試心理健康,精神疾病類的。mmpi 最權威的乙個心理測試,目前主要應用在醫院的精神科門診部,也有很多企業單位採用,作為入職體檢。其中民航業,司法,軍警,基本上都是採用mmpi 建議一定要提前了解mmpi,自己多練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