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說過 普通學生用 5 3,優等生用實驗班 ,這是真的嗎?孩子的教輔我該怎麼選?

時間 2021-05-06 02:22:57

1樓:didadi

按知乎慣例,這類題目下總會有很多「學神」表示教輔書沒用,中考高考有手就行。

畢竟,這裡是人均清北,遍地院士的知乎。

但由於老師的水平參次不齊,所以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輔書還是挺有必要的。

53我感覺適合期末衝刺,刷題用。

實驗班可以跟著課堂進度一章一章來(其實53也有課堂同步類的),找出知識漏洞。

53就是中考題,也就是說大約20%有難度的題。

實驗班有基礎、提優、拓展三部分,差不多就是分別對應5:3:2的中考題難度分布。另外實驗班每一章有個競賽章節,這是跟中考無關的競賽題。

總體上實驗班難度更高一些,但實際上也沒高多少,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只刷拓展和競賽的題。

2樓:黑江

實驗班以及五三都有用

題目是自己看著發現不會寫的再寫的。難題需要思考的才寫的。如果把時間浪費在自己已經會的題目上沉湎其中不思進取那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提公升。

從這個方面說,教輔都是一樣的。應該是自己選擇題,而不是說讓教輔把題塞給你寫。

但我真的寫不完一本練習。學校像不要錢一樣印卷子。

3樓:人鬼秀我挨揍

隨便翻了一下回答,除了個別回答以外,不是營銷號就是根本不了解實際情況的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雖然成績不算好,高考也就勉強上了650,至少還是嘗試捲過的。

我猜,這個問題下基本沒幾個53寫的比我多的人。有圖為證:

高考完整理時拍的

實際上,就我自己的感受,包括問過考上清北的同學,教輔書有就行。用哪個區別真不大。你刷天利、金考卷,用所謂「狀元筆記」都沒啥區別。

(甚至大部分老師都沒啥用,到複習後期他們水平還不一定比得上你)

學習還是自己的事情,對於應試教育來說,重要的是啃知識點,刷題,來來回回就那麼點東西,比起競賽和大學知識少多了。關鍵是你真的去寫完,而且掌握命題規律,記一些答題技巧,記題目在高考的多數科目意義不大(理科)。

當然,不了解教輔書直接買53也行。我高三主要用的是五三高考、五三題霸、天利真題以及學校的各種資料。

(你真的強應該去卷領軍博雅或者競賽)

4樓:無語

高考642,也算上了個985吧,老師留什麼作業就寫什麼作業,其中大概一半還是直接抄的答案,有時間多看看書,把書學熟練了比什麼都強,至於教輔那玩意看看就得了,別被忽悠瘸了。

5樓:函谷關剛剛好

在高中前我沒有用過教輔,但是在高二高三期間還是抱過佛腳的。

對於高考總複習來說,我試用過三四種教輔,最後還是選擇了五三。

五三總複習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一本書涵蓋了高中三年幾乎所有的知識點,並且都配有例題、習題和講解。

我當時語文使用的是五三A版,而其它科目選用的都是五三B版。就我而言,我感覺五三理綜B版的難度對我來說恰好合適,而五三數學B版對我來說有些過難了。

對於提問者提出的說法,我認為理綜280,數學130應當不能算作普通學生,因此我認為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6樓:song222

不是因為用了實驗班才成了優等生

是因為是優等生才用實驗班

就像實驗班裡都是優等生

不是實驗班讓他們變成優等生的

是因為優等生才能進實驗班

7樓:Von

首先,我想宣告一點,如果你不做,買再多、再好的教輔,或許也不及別人一本作業本

教輔,顧名思義是教學輔助工具,它能代表乙個人的做題水平和自律程度,但不能代表乙個人除了刷題以外的絕大多數品質,好教輔不等於好學生,作業本不等於普通學生

我以我初中三年舉栗,我在初中自己買的教輔除了好題基本空白,而且其中的知識點也基本是可以悟到或者推理出來的。相比於班上其他同學,我的書本可謂是」雪白「,但這不影響我考上重點高中,因為我吃透了知識點。

綜上,教輔乃身外之物,唯有認真才是不破秘籍

8樓:一路感恩

沒買過實驗班,孩子班級的配套練習冊是53,其它我都是自己給孩子出題。

但是不管什麼教輔導,首先都得以課本為基礎,最好把課本吃透(知識點要融匯貫通)上來刷題是不可取。

家長也不要為教輔選擇而焦慮,與其焦慮不如選擇一本直接學。

這個假期讓孩子自學了因數和倍數以及分數的加減乘除,就以這個為例題說一下吧。

學習因數和倍數就是為了學習公因數和公倍數,然後再找出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時有兩種方法:分解質因數和短除法。

短除法:左邊的數相乘是最大公因數,左邊和下邊的數字相乘是最小公倍數。

學習求出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幹什麼呢?

是為學習分數的加減乘除做準備。

約分約分是為分數乘除作準備,用到最大公因數直接將分數化為最簡分數,

分數乘法的本質就是約分,將計算結果化為最簡分數。

分數除法的本質是分數的乘法。

通分

通分解決的是異分母分數加減的問題。

異分母分數加減,先要找到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將它作為兩個分數的公分母通分。

分數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又用到了三年級學習運算定律,以前沒用熟的運算定律現在可以再翻課本複習強化

加法交換律 a + b = b + a

加法結合律(a + b )+ c = a +(b + c)

乘法交換律 a x b = b x a

乘法結合律 (a x b )x c = a x(b x c)

乘法分配律 ( a + b)x c = a x c + b x c

看了這些,有沒有覺得數學的學習是一環套一環的。

課本上的練習題出的也很有針對性。以分數和百分數解決問題為例,舉幾個課本上的例題:

萬柳小區去年有480戶家庭擁有電腦,今年比去年增加了3/8,今年有多少戶家庭擁有電腦?

機械廠去年計畫生產7500臺農用機械,實際比計畫多生產了12%,去年實際生產了多少臺?

學校九月份用水800噸,十月份比九月份多用了15%,十月份用水多少噸?

大家看這些題目是不是同一道題?是不是只換了以下場景?

很多孩子把作業完成了,有多少孩子去把這些題目放在一起比較呢?

有多少孩子會把這個用方程和普通算是兩種方法解呢?

又有幾個孩子會把題目變換一下做呢?

萬柳小區去年有480戶家庭擁有電腦,今年比去年增加了3/8,今年有多少戶家庭擁有電腦?

機械廠去年計畫生產7500臺農用機械,實際比計畫多生產了12%,去年實際生產了多少臺?

學校九月份用水800噸,十月份比九月份多用了15%,十月份用水多少噸?

變換一:把增加了、多生產了、多用了改成減少了、少生產了、少用了,是不是就變成了另一題?

變換二:改變提問方式,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家庭電腦多少臺?

實際比計畫多生產農用機械多少臺?

十月比九月份多用水多少噸?

最後如果把題目中的分數和百分數換成增加的家用電腦台數多生產農用機械台數、多用水噸數,

萬柳小區去年有480戶家庭擁有電腦,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80臺,今年有多少戶家庭擁有電腦?

機械廠去年計畫生產7500臺農用機械,實際比計畫多生產了900臺,去年實際生產了多少臺?

學校九月份用水800噸,十月份比九月份多用了120噸,十月份用水多少噸?

是不是馬上就變成的小學二年級的應用題了?

孩子從學渣20,30分提公升到90分以上,沒上課外班,沒做課外題,就一直用自己的學習方法抓住課本不放,因為我一直認為課本是基礎。把課本的概念搞懂,在例題中理解概念,做到知行合一,非常重要。

普通學生怎樣考上清華?

我不是混子 普通學生想考清華?我想說 不可能!考上清北的那些學生,根本就不普通。考上清北的有三類 1.裸分大佬2.競賽大佬3.保送大佬 首先從裸分大佬講起,高考滿分750,考上清華至少裸分要到670分以上吧 這還不說那些高考煉獄,我們河南的想考清華要拿到700分 670分以上是什麼概念?意味著你每科...

普通學生美術成績不好怎麼辦?

枍璇 1.端正好自己的心態,一是不要覺得藝術生就比文化生更優越,對於學校裡的老師要求一定不要產生逆反情緒。在自己學的很煩的時候,用合理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往人堆裡鑽通過放聲大笑或者隨便刷刷手機來掩蓋自己對於未來的不確信。你可以嘗試運動或者讀點什麼讀出聲來。2.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普通學生在社會上如何趕上清北學生

halibote123 這個提問很好,很有意義!首先,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聯合非洲和拉丁 呸呸 聯合眾多受壓迫的普通學生,大家集思廣益,一致對外。就算是小日 子過的還行的日本選手,只要能認同我們,攜手合作,我們也應該逐步接納。其次,我們要發現自己,未來世界的競爭是綜合國力 劃掉 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