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清華附小的學生用資料分析蘇軾的詩詞?

時間 2021-05-30 03:54:22

1樓:

挺有趣的。寫的還不錯(嚴謹性有問題除外)

這個其實是教學生搞點資料分析來結合人文學科,培養創新思維。無可厚非。

但我個人認為文史研究最需要的是辨偽存真的辯證思維,對手中的材料做出判斷和取捨,而不是對查到的東西完全的吸收,否則仍然是填鴨子教育。當然,小學的孩子能做成這樣已經非常不錯。這跟階級固化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學校教育和個人興趣使然。

2樓:中文百人一首歌牌

我就是想知道,動不動把階級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放在嘴邊,到底是高階級人群的優越性還是低階級人群的自卑心。不就是玩下資料分析麼,至於上公升到階級高度麼?

誰小孩的時候,毫無顧忌的年華里,沒乾過一點在大人眼裡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天才的方面不一樣罷了。

當然孩子做出來的成品和遺傳,家長的教育方式引導支援分不開的。這些會給孩子未來的人生造成很大影響。高階級人群確實容易出人才,但難道人才的長成不需要自身努力?

另外高階級人群也會出混賬富二代的。

3樓:阿廖沙謝克諾諾瓦

學習統計學所需要的資源和其它學科相比起來真的非常大,在現在這個階段,講真,寒門學子真的沒機會在早期就接觸和學習統計知識。

去年我學了統計教育課,寫了乙個關於教學程式培養統計思維,了解統計分析過程的報告。估計那些統計教學軟體過幾年就能在紐西蘭的高中的統計基礎課上推廣,哦不,好像已經開始推廣了。。。

順便貼幾個紐西蘭統計教學程式和課程的的鏈結, 其它國家也有很多相似的東西,上網搜一下statistics visualizing teaching tool 什麼的就能找到。

(Pfannkuch 好像還做了個什麼程式,我忘記什麼名字了但是是乙個專門培養統計思維的程式,非常好用但是得花錢購買)

我估計這個蘇軾分析也就是大一統計入門課的作業水平,在小學的時候做的話其實也是可能的。但是其中及其正規化的統計用語肯定是那位學生的父親手把手教的,因為我改過大一的作業,他們自己寫的時候都寫的一塌糊塗,剛開始只能給他們標準的範本,讓他們自己改數字抄下來,學會了後就能獨自寫出乙個很好的報告。

所以說,那位孩子的父親肯定是花了很多時間慢慢教他的小孩這些統計知識,引導他寫出來這個報告。其實統計報告一點都不難寫,難的是寫的好寫的正規,寫到重點,如果有受過正規統計教育的父母邊寫邊教的話,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至於什麼學術問題,水平問題,你們真的放得下臉去批判乙個小學生嗎?不想提公升自己的水平反而想盡辦法拉低別人的水平,我真的無話可說。不知道國外的小學生(7-10歲)也做過差不多的醫學統計報告吧?

據說他們還準備出文獻了,因為這是紐西蘭馬努卡蜂蜜第乙個正規的醫學統計報告。結果嘛,紐西蘭特產,幾百上千人民幣一罐的馬努卡蜂蜜被證明根本沒用。

不用說,那個清華附小的小朋友以後他要是上大學統計肯定非常好,小學就開始培養統計思維,單憑這一點就能玩虐99.5%的統計大一新生。

統計和數學的關係真的不大,沒有正確的統計思維,小時候數學再好也沒用,統計的計算不會用筆慢慢算,都是用打碼計算的,我的統計同學大部分數學並不怎麼出眾。

如果你們想培養自己孩子的統計思維,自己也可以花時間教他們啊?贏在起跑線上根本不是花幾百塊錢送孩子去個培訓班,就能做到的,試問有幾個家長能每天晚上犧牲自己的時間教育孩子呢?

4樓:

蘇軾代言景區的具體品牌價值?!

我承認,我不懂什麼高大上的大資料。

但我想,不管是什麼景區,都配不上可以讓蘇軾代言。

我知道蘇軾的魅力很大,我本人也是蘇軾的小迷妹,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回答這個問題。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能懂蘇軾,是因為我用感情去分析了蘇軾的詩,而不是用什麼大資料去分析的。

我想,蘇軾用飽含真情實感的詩詞就應該用我們的真情實感去分析。而不是什麼大資料。

我不懂,但我真的很不願意看到人們用大資料去分析的男神的詩。

感覺…很難受。

5樓:zlphhh

家長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呀。

競選家委會事件不也正是如此。

現在的教育已經不只是孩子的競爭了。它包括了家庭經濟實力,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的資源,等等等等。

現在的家長太不容易了。

現在的小孩太可憐了,從小就被區分開了,慢慢的就會分等級,分層了。可是,他們還小啊!

6樓:布林

自古以來,就沒有生而知之的存在。

寒門早就沒有貴子了,因為牛人沒有機會,也不願意當老師。

光靠課本你能學到什麼,就算應試你也天生差一截,沒有人給你解惑。

7樓:伊芸

如果以大資料作為階層固化的標誌,就讓他固化好了。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寫的什麼玩意兒,研究蘇軾的詩詞居然連一句蘇軾的詩詞都讀不到。

反正在知乎,大資料是絕對正確。

你工資高你了不起。

8樓:Davy Zhu

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學習機器學習的時候,驚訝它的神奇。無論是否能學到什麼,這種思維的訓練、考慮問題的方式別說對小學生了,對乙個成年人都是有益的。這就和去參加乙個workshop、嘗試一些新鮮事物一樣。

可能未來不會成為他們踏入某個世界的門,至少也是一扇窗。

9樓:

首先,中國的階級固化我能說一直都很固化麼?其次,教育資源的差距就跟貧富差距是一樣的。這兩者都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

好在現在的社會更具開放性,機會更多,父母只要努力,可以給孩子提供相對多點好點的教育,而且現在很多知識都是共享的。重點取決於孩子自身對學習的領悟力,當然還離不開父母的影響。大資料這個詞並不新鮮,現在職場上動不動就要資料分析,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我覺得小學生大資料分析蘇軾詩詞並無不妥,他只是有興趣去做了這件事。

大資料流行了幾年,但除了一些工作需要的專業人員在研究自己本職工作的大資料之外,我們還沒有看到過其他方面的大資料研究。所以小學生做了大資料研究這個事,很多人就覺得不可思議,分析是種能力,不管這個分析主要是他的父母,還是怎樣,我看中的是,「興趣」和「執行」,這才是最重要的。

10樓:袁野

我們老闆最近開會時說,他兒子(剛初中)最近要在班上做個今年諾貝爾獎物理學家獎的科普,講講引力波是什麼。。。

反正我初中的時候,還不知道諾貝爾獎怎麼回事。

11樓:

《馬說》 韓愈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那些酸葡萄的人自己就是只驢子,自己只能吃一斤,所以非常擔心人家千里馬吃一石糧食會撐死。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網上很多文章說「為什麼中國學生缺乏創新能力」。上面這段話就解釋得很好了。中國的千里馬多得是,但是教育者卻不給喂夠糧食,到頭來還抱怨中國學生創新能力不足。

我小的時候充滿了求知慾,什麼都想學,精力非常旺盛。可是沒有人指點,也沒有學習資料,只能按部就班跟著課本學。我本來能吃一石糧食,卻只吃到一斤,人生也就注定平凡。

比起這些清華附小的學生,我只有羨慕的份。

最後吐槽一下「大資料」。能放進乙個電腦的記憶體的資料都不是「大資料」。蘇軾的詩詞散文加起來也就幾個MB吧,離「大資料」差了起碼 倍。

12樓:梁竹西

其實就是r或者python的乙個包而已,沒那麼神啦 ,背後的演算法都封裝好了,孩子要做的就跟玩四驅車沒啥區別,組裝組裝,按個開關,走你

13樓:DavidLee1207

先寫結論,並不會。

我94年上小學,我們小學作為當時本市最好的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就學logo語言,三年級就學office,我目前還記得當時存個檔案還要軟盤,3.5M的那一種。

我的小學同學基本沒有從事與計算機相關的職業。

我的大學同學大多都是高中甚至大學才開始接觸電腦,大一上學期學計算機原理的時候我基本不聽課就看教材就明白99%,到了學c語言的時候幾個有天賦的同學已經可以吊打我了。

畢竟中國還有雖然不那麼公平但已經是現有體制下相對公平的高考。。。高考不考計算機,不考大資料。。。

14樓:越女箭

我是乙個支教老師,今天隔壁班單元測試了,這是部分試卷答案。我想說的是,同一方藍天下,有人用大資料分析蘇軾,可有的人,連四大名著都沒見過~

15樓:幽·笙

其實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哪怕是初中學校不好,高中學校不好,再或者是小學學校不好但是沒有任何人的命運,是被天定的 。哪怕學校比他們差,但也會有不甘心去爭一爭。沒有多少人甘心做弱者,你預想過,你努力後,拼命拼命的努力後你的樣子嗎?

每個人小時候初中,高中,都會有夢想 ,幾乎都會在夢中主宰一切,不用想那些,傷心的難過的。但既然我們有夢想,那就請不要為你的放棄去找藉口。

16樓:遊魂

不知道具體情況,貧富差距一直都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也在,階級固化到沒有想到那層面,只能說我也想象不到。

話說,那個為什麼用大資料分析蘇軾的詞?

17樓:

孩子挺棒的, 不管這篇分析做的如何,誰提供了怎樣的幫助, 至少給孩子能提供一些的啟發。

我至今還記得我小學計算機課用LOGO語言畫的小方塊,還有老師當時飛一般的盲打。不能確定是不是給我現在當碼農提供了啟發,但至少讓我知道了計算機是個啥,還能打幾個字就畫出個圖。

最怕的是現在這種宣傳方式,會不會把孩子們限定在一些大人預設的條條框框裡... 比如"以後都做個資料分析師「, "當個科學家" 或者孩子大了說 「你現在還不如小的時候」 等等等等。。。

18樓:葉舟

說兩句。

一、階層固化是個筐,但別什麼東西都往裡面裝。

二、即使階層固化又能怎樣,與其在這裡感慨,不如好好努力,改變一下自己的階層吧。

我大學一老師是哲學博導,女兒十六歲保送北大,後保送北美一頂級名校。做教育的都知道,父母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因素。視野、格局都會耳濡目染。

很多時候階層固化不了什麼,但父母的思維能力的確挺固化下一代的。

三、這個事和教育資源過度集中其實沒多大關係。但教育資源集中是個比較大的社會問題,且基本無解。教育均等化提了很多年,三四五線城市、大量的鄉村,均等的最多是硬體,優質師資大部分流向一二線城市頂級名校。

中國TOP100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和能力大的你無法想象,甚至不是普通大學能夠比擬的。

十四年前,東北某頂級附小五年級的學生就會C語言程式設計,當年大學生考C語言的也不是太多,想想這其中的差距吧。

人往高處走,資源也往發揮價值的地方集中。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清華大學學生高中時用的什麼複習資料?

素月墨羽 講道理,我們做的題跟大家做的都一樣,也都是書店裡能買到的比如五三,金考卷,高考必刷題,小題狂練等等重在態度,重在掌握和總結吧 其實一直覺得我們自己總結歸納的東西比做的題更有用 載酒客 來自大內鬥省。從來沒見過除了江蘇專版以外的高考資料和外省的考試題2333課外資料 被老師強制買過語數外三科...

怎麼看待中學生用香水

別要驚 本人上海虹口高階高二黨一枚。由於最近剛回答過類似問題,我就把鏈結放在下面了。我在下面的回答中詳細寫了噴香的目的,香水香調的介紹以及如何噴 噴多少。希望對各位有幫助。高中男生能噴香水嗎?周圍同學覺得和女生一樣怎麼辦?我是Dessry,乙個理想的現實主義者,感謝閱讀 現在高二 香水真的是讓人保持...

怎麼看待清華教授王晶「考上清華核心是智商」的言論?

小奧 他說的是對的,我也贊同他的觀點。不是人人有了好的教育資源加玩命努力就能上清華北大的。人和人天賦是不同的。就跟身高一樣,人與人智力的差距還挺大的。智力差距稍稍大一點靠勤奮努力就無法彌補了!勤可以勝懶,但補不了拙。 高小熊 知乎首答。因為自己對這個問題也確實有感受。中中國人還普遍信仰著公升學上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