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八年制是個什麼體驗?

時間 2021-05-30 00:07:27

1樓:miss 摩羯

我說的是以前那種本碩博8年連讀 。能考上八年制這個學生一定是優秀的,相當於高考狀元或前幾名那種級別。就算到臨床來一開始和本科學生差不多。

但是很快會和本科生甩開差距,尤其是臨床思維,科研能力等方面

2樓:

放下很多執念(比如去頂級三甲當名醫/博導/教授)八年制是真的舒服,所有專業最快拿博士文憑

靠著醫學博士的title,去低一檔的醫院/體制內/企業是香餑餑關鍵還是放下執念

3樓:蘭多夫

前幾天丁香園不是還發了一篇文章,說了一下現在八年制的困境麼。

在14年以前八年制還是很有優勢的,然而,自那以後八年制每年都會受到各類傳統博士的衝擊。最關鍵的兩個點,一是規培的硬性要求,二是sci越來越受重視。這兩個要求從臨床和科研兩個角度夾擊八年制,才導致現在八年制尷尬的局面。

要我說,八年制要麼改成純臨床模式(4年通識和醫學基礎教育+3年規培+1年院總),在臨床方面盡可能達到極致的培養,發專業型博士學位,要麼改成純科研模式(4年通識和醫學基礎教育+4年科研博),在科研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發科研型博士學位。培養過程中省去那些沒用的pbl,tbl,專注在某一方面,才能讓八年制擁有自己的特點。現在這種兩頭兼顧的模式,中間還有這麼多沒用的步驟,實在是對不起他們入學時的高分數,也不符合現今各大頭部醫院對於人才的需求,更偏離了開設八年制專業的初衷。

4樓:

八年制唯一優勢就是收分高,學生素質高,所以各大醫院會比較青睞。

八年制本身屁的優勢沒有,重科研的,出來能力跟學碩差不多,臨床一塌糊塗。

重臨床的,和專碩能力差不多,科研被學博吊打。

除非再進個博后站,專門練幾年臨床或者科研,要不然八年畢業直接工作,確實能找個好醫院,但是在工作裡還是會被5+3+3的人吊打。要麼科研比不過,要麼臨床比不過。

5樓:lion13

我來講一下國內8年制的區別,總的來講分兩類:

1、協和。協和8年制和其他的國內八年制有很大差別,更類似於四加四。協和建校始於美國醫學教育改革時期,美中國人要建一所國際一流的醫科大學就有了協和,而且採用了新的學制,就是8年制。

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大家覺得醫生的基礎知識顯得太薄弱了,駕馭不了新的技術,所以在常規的5年制醫學院前面加了3年的預科,就成了協和的8年制,預科內容以大學生物為主。後來隨著計算機等技術進步,美中國人認為我們索性就不要什麼預科了,我們直接在本科畢業生裡招醫學生,這樣學啥的人才都有,但這班車協和當時由於國內的戰事就沒有趕上。之後美中國人也給這種畢業生學位起了個折衷的名字叫M.

D. 以區別一般的科學博士Ph.D.。

因為他們並沒有進行研究生的科學研究的訓練。協和早起畢業生拿的學位也是醫學學士學位。到最後一次復校,學位才開始叫醫學博士,所以協和是沒有研究生階段的,就算因為一些原因你只能拿學士,你也要讀8年。

2、七年制演變的八年制,七年制是新中國學習蘇聯老大哥的產物,本科加研究生七年,後加3年研究生變八年。所以有本科階段,有研究生階段。總的來講是和一般的5+3+3是一樣的,但壓縮了時間。

3、各種四不像。為啥第二部分篇幅比較短,因為絕大多數8年制都屬於四不像這一類。辦學都是既要又要的思路。

我們八年制就是牛天下第一的思路。前面有要加預科課上的要全,後面有要做有深度的課題,要達到一般科學研究生水平。但你想時間就那麼多,最後就是各種糙。

希望未來大家不要這麼浮躁了。

學醫建議選擇八年制嗎

八年制是一條速成博士之路。但是時代的變化,他們的優勢也逐漸被抹平了。我哥是最早的一批八年制,12年26歲畢業,去哪都是香餑餑,去了他學校的附屬醫院的外科王牌科室 全國前10的 幹了三年,後面因為家庭原因,回了家鄉三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完全是被捧著的,安家費,房子直接聘用,34歲主任醫師。我弟12年入學...

學醫的話如果選擇臨床是五年制還是八年制更好?那個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呢?

就算考上八年制,如果中間計畫有變,通常也可以調到五年制的,在一些學校八年制如果在讀成績不夠優秀,也是有被降到五年制的可能的。題主是高三在讀,未來有很多可能性,不過真的提醒你,優先考慮211,我知道,有的211醫學院確實不如一些非211的,但是,如果你不確定以後出不出國,那就優先考慮211 澹臺 五年...

學臨床該報五年制還是八年制?

圓窗閒坐 八年制。作為乙個對以後沒什麼想法,喜歡閱讀教材,而且長期比較教材之間區別的五年制,深刻體會到,五年制和八年制至少教材編寫層次上的巨大區別。可讀性邏輯性比如三版八年制和八版五年制的 生理學 豐富性比如 組胚 這本書大一完了我直接扔了五年制的,八年制的用完接下來三年。這本工具書是我的最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