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有太多的髒,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時間 2021-05-29 23:49:41

1樓:葉醫生談心

簡單來說,就是保持意識的覺知。

做乙個濁世中清醒的觀察者,讓意識之光照見黑暗和骯髒,突破對痛苦之身的認同。

聖保羅優美地說出了宇宙的原理:「萬物在光明下無所遁形,同時,萬物在光的照耀下都會轉化成光。」

就像你不能向黑暗宣戰一樣,你不能向痛苦之身宣戰,這樣做只會引發內心的衝突並創造更深的痛苦。所以觀察它就足夠了。觀察它意味著接納(世界的骯髒)它並成為當下時刻事實一部分。

痛苦之身由受困的生命能量構成。這種能量是從你總的生命能量中分離出來的,它通過思維認同的反自然過程暫時地取得的自治權。它變得反對生命,就像動物試圖去追自己的尾巴一樣,你知道我們的文明為什麼已經變成一種自殘的文明嗎?

但是即使自殘的力量也仍然是生命的能量。

當你開始不再認同痛苦之身,而成為觀察者時,痛苦之身還會繼續掙扎一段時間,同時還會試圖讓你再度認同它。雖然你不再通過認同它而給它能量,但是它還是會保持一定的動能,就像轉動的輪子一樣,即使你不再推它,它也會因為慣性繼續轉動一會兒。

當你的思維被痛苦所控制時,你就會再次與它認同,而痛苦之身就會再次通過你的思維獲得生存。

比如說,如果憤怒一直左右著你的思維,你不停地在想別人對你做的事,或你將要對別人做的事,這時你無意識地被痛苦所控制了,痛苦之身又成了「你」。

在有憤怒的地方,通常就有痛苦埋藏在其下。或者,當你心情不好時,你開始有了很多消極的思想,並不斷地想你的生活是多麼糟糕,這是你的想法就會和痛苦之身結合,你就會無意識地被痛苦所控制,也很容易遭受痛苦之身的攻擊。

此處所說的「無意識」,是指對某個思想或情緒模式的認同,它隱含的意思是:觀察者的完全缺席。

內容和靈感來自艾克哈特·托利《當下的力量》

2樓:聽雨聲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點不太可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的。

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就得適應社會,社會是乙個大染缸,不管你是多麼純粹,掉進去出來總會帶點髒的。

除非斬盡三千煩惱絲,遁入空門,悟道參禪。但是不太現實,因為沒有人能真正做到,聖人都做不到,何況凡人。只能說,盡量保持自己的初衷不改變。

3樓:妄之愚者

乙個人很難改變世界,如果你是個普通人,那你活著就只剩下兩個選擇:要麼被世界改變;要麼,你逃避這個世界。

想要完全乾乾淨淨,徹徹底底地活著,活不長的,沒有實力(指身份地位權力之類的)支撐,你基本上是涼在路上,而且很累。

4樓:

這個世界沒有非黑即白,什麼都是相對而言。侷限於狹窄的自我感知去感受世界,會被世界搞到你到處碰壁頭破血流。但是我依然喜歡這句話: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我來過,我看見,我走了。

5樓:優婆夷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

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

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6樓:程曦

識別髒然後才能談不沾染。

有些髒容易識別比如嗜血。

但又有些髒不容易識別比如對嗜血的討厭。

畢竟厭惡這種心態也是髒。

識別髒而能笑對髒不怕髒。

也沒什麼髒不髒的!且也沒什麼美不美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能這樣子才叫荷花。

7樓:陸小呆漫想

知其黑,守其白,僅此而已。社會的黑暗骯髒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就算到了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也一樣會有黑暗,但是我們不可能消除這些東西,要學會與之和解,共處,知道黑暗的不好,才能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我們應該堅守的美好

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黛研琪 說乙個自己的例子吧 本人以前是市裡的乙個重點初中的學生。那個時候被分配到了乙個整體成績比較差的班。乙個年級有三十個班,我們班就大概25左右,甚至更差。那時候也沒有說有重點班之分,反正你被分到了哪個班你就要待三年。那所學校也是相當於貴族私立學校,所以走後門的還挺多。我們班就幾個吧。那時候人比較...

如何打破女友等著被哄而不主動聯絡自己的這一瓶頸?

題主都說了妹子是第一次談戀愛了。誰第一次談戀愛就分得清矯情和情趣的?妹子多半是愛你的,只是沒意識到談戀愛跟單身的區別。失個戀就什麼都懂了。沒有教人分妻的意思。 也許就是不夠喜歡你吧。我都是對男朋友粘到不行,老想時時刻刻和他說話,是因為很喜歡很喜歡!但是對以前不是那麼喜歡的男朋友,就沒有這樣。不過也不...

有個人他告訴你,這個世界是假的,你如何證明這個世界是真的?

劉先軍 假的是黑暗的影子,真的是實事的亮光。綠色的印鈔機。有乙個紅心透明的心。改不了前進的眼光,分明真假,科學效能性執最好不過的真假。他是一清二初理想我們的道路。 趕棟在野 這個問題帶有古代哲學的味道,但我們可以用現代科學來驗證。我們設想一下你剛穿越回地球,你睜開眼看了看周圍的一切,你摸得到地上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