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MIT的MFin專案希望大嗎?

時間 2021-05-29 23:44:46

1樓:Hiseniors

先回覆你的問題,衝擊MIT的mfin大有希望,但是唯一需要的就是彌補「計算機背景接近於零」的硬傷。

MIT MFin專業官網上先修課明確要求了線性代數、微積分、概率、隨機過程、統計學/計量經濟學,以及計算機。

因此你未來需要增強計算機背景,補充相關的實習或是科研。

你可以通過MIT官網的Self-study Resources Programming課程來彌補資料科學和程式設計。同時學校官網提供了Self-assessment for mathematical background。雖然你有自學Python,但最好按照學校建議的方式來學吧。

官網上的這些資訊和內容,都是你需要去認真看的和要去補充的。

除此之外,你的本科背景是符合要求的。恰好MIT官網上公布了mfin2020屆的錄取資料,供參考:

2020就讀人群的本科專業分布為:

數學和科學(39%)

經濟學(24%)

商科(23%)

工程(7%)

電腦科學(5%)

法律(1%)

也就是說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錄取者是經濟學專業

而你的硬體條件,我認為GPA以及未來的GRE325算乙個很保險的數字,因為MIT官網的數字是:「mfin專案2020總共錄取132人, 92%的國際生比率,分別來自23個不同國家。平均績點3.

82,GRE數學成績範圍在165-170,GRE語文成績範圍在155-164。」

除了該項目的申請要求外,我還整理這個專業的專案資訊,課程安排,教職員工,職業發展,學費,在讀學生資訊等一系列你未來申請時能用到的內容,全部展現在乙份未加工的專案報告中。當然還有MIT、哥大、耶魯、紐大、杜克、康奈爾、達特茅斯等TOP100院校熱門專業的解析報告。

知乎營銷平台

2樓:此間

有希望的,並且如果接下來的實習很好的話,希望很大。

但是這個專案真的是乙個圍城,在裡面的人想出去,卻又放不下種種光環,挺折磨的。想好再來吧,如果確定走quant,可能CMU的MSCF這類專案更適合你。

3樓:Jerry師兄

樓主背景很棒呀,必須申請呀!

我認為還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做到以下幾點:

繼續保持/提高GPA。

努力考出高分的GRE成績。

奪去尋找跟申請專業相關的實習,擇優選擇實習機會,並且留心記錄工作內容、學到的東西。

參加課外活動或者志願者活動。

思考文書內容,積累申請素材。

4樓:張思遠

以現在的背景幾乎是不可能錄取。MIT的金融非常看重數學和計算機背景。還好現在大三還有機會補一補。從課程,實習,科研專案,推薦信都需要做提公升整合。

5樓:宅小嘻

MIT還是非常喜歡數學背景學生的,我們去年錄取的學生GRE只有322 無big name實習,學生的數學專業背景是我們認為是乙個優勢,當然我們的文書和面試輔導發揮了很大作用,MIT是選拔面,到了面試階段競爭依然很激烈,我們給學生做模擬面試時學生的面試禁忌被我們及時糾正了,非清北復交、非美本top30 全校唯一錄取。

沒時間輔修,強烈建議做段數學領域的research,拿個數學教授牛推。

請問哥大的金融經濟學和MIT的mfin哪個更好呢?

第九卦限 這兩個我都被拒了 哥大的金融數學和MIT的operation research。標化是gpa3.95 gre324 乙個實習 XXXX 這兩個很難一起比較,內行人看的話,哥大的金融經濟肯定更硬核,錄取率5 資源各方面肯定更好。但是哥大這個更多是給phd準備的,很難說industry對其認可...

MIT的金融碩士(MSF 專案特點以及申請難度有多大?

MIT 2018 Fall 我覺得MIT給面試蠻多的 且面試才是關鍵 講道理,你都復交的學生了,怎麼還上知乎問這種問題 自己的校友隨便問問不比底下一群強答的中介強?實在不行你上個cd問一波申請群也行 本來想說一下offer holder群的標化,後來想想你這找資料能力,和中介盜資料能力,我就只能說領...

清華 MIT全球MBA專案如何申請雙學位,需要達到怎樣的要求可以獲得?

蕭楠學長 商務分析科學雙學位課程直接與雲計算 大資料以及AI等當下最具發展動能的領域對接,並且和MBA專案中所學習的管理知識形成互補,非常適合有志於在高科技及相關領域深耕的同學。課程設定上有很大的靈活性,一半以上的學分是選修學分,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為自己量身定製課程,可以享受到哥大在管理和金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