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中焦母為何如此反感劉蘭芝?

時間 2021-05-06 00:35:26

1樓:與我無關

焦沒有父親,他母親戀子。

18歲結婚,劉也是個孩子,當然有些自由散漫,愛打遊戲,和焦母有矛盾很容易。我結婚我28我老婆26,那我老婆還是年輕氣盛,再加上我母親有時不太注意,現在也不是封建社會,所以我和我母親的關係很讓我頭疼,好在我丈母娘家離得很近,後來乾脆我老婆帶孩子和我丈母娘住,再後來又買了房子,我和老婆單住。這還是社會主義新社會,還是我倆都奔三的情況下。

焦當時20 21歲,當時封建社會,當然不敢頂撞母親。

殉情也可以理解,三四十歲誰tm殉情啊,只有20歲小孩能。

2樓:夜深火微明

其實就是因為劉蘭芝生不出孩子,你想想,兩人結婚兩三年了,古代又沒有避孕措施,怎麼會兩三年都懷不上孩子。老人沒啥期盼,就是想早點抱個孫子,所以只好刻意刁難媳婦好讓她早點離開她兒子,這樣就能讓兒子明正言順的再取了。至於隔壁的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這個體無比,估計就是屁股很大,一看就很會生孩子的那種吧

3樓:

我記得有個電視劇集是潘粵明和誰演的,焦母反感劉蘭芝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秦羅敷是官家小姐,而且她爹很賞識焦仲卿,所以可能是因為真的有什麼大官賞識焦仲卿,想把女兒嫁給他,所以佔了位置的劉蘭芝才會被看不順眼。

4樓:張曉

因為沒有活成焦母想要的樣子,千年的媳婦熬成婆,在焦母的眼裡,這位小姐姐是無禮,舉動自專由,反正就是沒有達到她心目中的標準。由此可見,焦仲卿的奶奶應該是為難過她的,焦母肯定是妥協的,在上一輩的磋磨下達到的好媳婦的標準。然後接著磋磨下一代,這個沒毛病,誰又不是這麼過來的,但偏有人就是不服從這些個世俗的規定,能怎麼辦?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

我現在讀這段的時候覺得很爽,自請下堂婦的是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前去辭行也是她,沒有一點被嫌棄的狼狽,焦母生氣了,急了,在我看來,這就是一次珍珠和死魚眼珠子的正面剛,慶幸劉蘭芝還是美麗的珍珠,就是付出生命的代價未免過於沉重。

開個腦洞,如果劉蘭芝是生活在現代,婚姻生活會幸福嗎?

大概率不會幸福,這位小姐姐的寧折不彎個性不適合婚姻,或者說,對她,單身的生活比婚姻生活會收穫更多。

5樓:趙璐

可能是因為沒有孩子吧,畢竟結婚六年了,還沒有孩子,在過去也夠得上休妻的標準了。再加上焦仲卿比較寵老婆,護著老婆,婆婆看著就更不順眼了。

6樓:沐顏幻辰夕

因為劉蘭芝嫁給他家這麼多年也沒生個一兒半女啊……在古代不是一直都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嘛,就衝著這個你再能幹也沒啥用啊……況且都說了他倆都結婚這麼多年,感情這麼好。覺得說嫉妒啥的高讚個人覺得只是一點小小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沒孩子

7樓:

應該是沒有生兒子出來吧。

嫉妒劉蘭芝也有可能,但應該不是主要原因,在古代有個心靈手巧的女人當老婆是很難得的一件事。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劉蘭芝加入焦家三年沒生兒子。

個人理解,純猜測。

8樓:撿破爛的詩人

看了這麼多答案,我感覺不靠譜,千百年來社會都是一樣的,只是換了外衣而已,現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婆婆會討厭優秀的兒媳,我想應該是生不出孩子

從蘭芝剛離婚就有人提親,說明蘭芝不差,而且文中說的蘭芝初來時小姑始扶床,現在小姑跟蘭芝個子都差不多了,說明結婚年頭不少了,這麼久了沒有孩子,文中也沒提及。

就算現代社會,你結婚四五年懷不上孩子,你看看婆婆對你這個優質女會有什麼樣的態度。

9樓:

這個看原文就可以了。

首先從焦母多次對焦仲卿的訓斥來看,焦母是乙個主導和控制慾望很強的人,而在當時的禮法背景下,孝道是基本的價值觀念,加上性格問題,焦仲卿也只能遵從。這麼一來,焦母的這種心態就更為強化,家裡的晚輩和事務,必須掌控在自已的手中。所以她的行事風格是霸道的,批評焦仲卿的時候也毫不留情面:

小子無所畏。在焦母的心目中,就算兒子結婚了,也是乙個「小子」。

另一方面,劉蘭芝和焦仲卿夫妻倆的關係非常好。乙個習慣了主導家庭的母親,看見兒子親近媳婦與自已有所疏遠,心理上就會有落差。這種心態在現代家庭中也很常見,譬如做父親的看見拱了自家大白菜的豬不舒服,做母親的覺得自已養的兒子娶了媳婦不認娘,由此產生了多家庭矛盾,現代社會婆媳關係不和,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這種心態,加上當時的傳統和社會背景,問題就要比現代社會嚴重得多。

從「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這一段,不僅僅證明了劉蘭芝的優秀,其實也說明了劉蘭芝的性格。這段有自我認同的意思:我是乙個知書明理,兼通音律,家務也精通的女子。

總之就是我很優秀,很賢惠。這樣的乙個女子,又怎麼會如焦仲卿一樣畏縮在母親的羽翼下呢?禮節上肯定是不缺的,但不能做到焦仲卿那樣無條件無原則。

如此就產生了反差,在劉蘭芝看來,自已是: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而在焦母這邊看來,卻是: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就像現代社會一樣,很多兒媳婦總覺得自已對婆婆很有禮貌,衣食穿著一樣不缺,但婆婆總是不滿意。

10樓:魚人語教師

我來給講個真實的故事:

春秋時代晉國的宗族叔向要娶親,未婚妻十分漂亮。她的夫親是從楚國來的申公巫臣。母親則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大美女:夏姬。

按理說娶了個如此美豔動人的妻子,叔向的母親該替兒子高興才是,可是非也。叔向母親說:

「吾聞之:甚美必有甚惡。昔有仍氏生女,發黑而美,光可以鑑,名曰玄妻。

樂正後夔取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惏無厭,忿纇無期,謂之封豕。有窮后羿滅之,夔是以不祀。今三代之亡,共子之廢,皆是物也,汝何以為哉?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

"三代的滅亡,和晉太子申生的廢立,禍端都是出在美女,你為什麼還要娶美女呢?天生的美人足以迷惑人心" 可見從古至今惡婆婆從來不缺,還都理直氣壯

11樓:萌系笑花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封建禮教吃人的地方,就是所有受害者都覺得苦不堪言,一旦得勢卻迫不及待要當那個施暴者,所謂「屠龍成龍」,焦母就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媳婦熬成婆,付出的不只是時間還有不知多少血淚,心理上,必須有代償。

惡婆婆和乖媳婦,是《孔雀東南飛》的基本設定。焦母和劉蘭芝都不是個案,劉蘭芝是年輕的焦母,而焦母是未來的劉蘭芝。

就像納粹可以窮凶極惡地毀滅世界,但在自己國家彬彬有禮,日本兵燒殺搶奪但在本土可以稱為紳士,大家都在遵守乙個規則。

婆婆和媳婦是規則,是花一輩子時間忍辱負重,到老了再有後續人做補償。

焦母並非反感劉蘭芝,她要履行禮教的規則,相反劉蘭芝是規則的破壞者,假如焦母憐憫劉蘭芝,後果就是會受到封建禮教的制裁,首先就是同宗族長的訓斥,沒有長幼之序成何體統?那麼,焦母乙個孤老婆子,又該如何自處?

婆婆和媳婦,都是禮教的受害者,即使關係倒置也是如此。

《孔雀東南飛》絕不是抨擊焦母的殘忍,也不是同情劉蘭芝的悲慘,而是在聚焦這個規則為什麼如此喪失人性,還能一代代相傳?而且,依然在當下氾濫。

為什麼有些人面對領導就像乙個乖媳婦,轉身面對下屬時,就像惡婆婆?

為什麼有些人面對權威就像乙個乖媳婦,轉身面對無名之輩時,就像惡婆婆?

是他們打心裡就討厭這個「乖媳婦」嗎?

不是,他們都想熬過來,不當「惡婆婆」怎平心中之懣?

12樓:麋鹿

我們老師上課的時候提供了乙個觀點,說焦母討厭劉蘭芝可能是因為劉蘭芝沒有孩子。其他的例證我記不清了,只還記得一條說劉蘭芝嫁給焦仲卿也有幾年了,可是她離開焦家時的描寫裡提到了很多回憶,連小姑都提到了,唯獨沒有孩子。而乙個母親的回憶裡孩子是不太可能缺席的。

13樓:追尋浪的極限

實名反對高讚,都在藉著婆媳/男女矛盾糊弄人心,吸引流量,經不起推敲!

個人猜測是因為兒子兒媳生育問題。

看這一段,「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關鍵句「共事二三年」,結婚已經過了兩年,快三年了,這個時間放在現在看來並不算什麼,但是在缺乏避孕措施並且沒有計畫婚育理念的古代,是明顯有問題的,並且全文很多地方可以看出,焦劉夫婦恩愛異常,以此推測,二人並不存在房事不和諧的問題,大概率可以推斷出,夫婦兩人的生育存在一定問題。

要知道,古代,家族都是極為看重傳宗接代的事情,對男性來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女性來說無後乃是七出之首!

有了孕育障礙這件事,那麼一切就順理成章了,身為母親和婆婆,這種事上必然向著兒子的,儘管事實可能是自己兒子的問題。那麼對焦母來說,解決的方法只有兩個,乙個是讓兒子娶小,乙個是休婦另娶。

從文章看來,我的推測是焦母先建議兒子娶妾,但是兒子因為深愛劉蘭芝,拒絕了,然後焦母只好設法為難兒媳,排擠她出門。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個。

一是緊接著共事二三年的這一句——「始爾未為久!」諸位設身處地試想一下,你媳婦找你告狀,說她明明十分勤勞,但你母親卻嫌她懶,你去替媳婦辯駁,是不是重點在於說理「媳婦並不懶」這跟結婚時間長短是沒有關係的,那焦仲卿為什麼會說出「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這麼一句來?如果焦母見兒媳遲遲不孕,私下催促、詢問過焦仲卿,那麼段話是不是順理成章?

含蓄地向母親辯白:我們才結婚兩三年而已,母親你不要著急。

另外焦母給兒子物色的物件是什麼「可憐體無比」,是從體態的角度去考慮的,為什麼不是「可憐貌無雙」?因為生養是看體態,不是看臉蛋。

以上!另外實名反對高讚的幾種型別:

其一:嫉妒論,說焦母嫉妒劉蘭芝是真搞笑,你要扭曲到乙個母親因為兒媳漂亮優秀,就要兒子休妻另娶?

其二:婆媳矛盾論,一方面,文中無論正面、側面多次描寫劉蘭芝勤快、知禮儀,焦母不是無理取鬧的話,不至於婆媳難處;另一方面,姑嫂關係是很好的,乙個未成年的女兒,會跟乙個自己母親矛盾很大的人關係好嗎?也可以大致推斷出,剛開始應該大家相處的都不錯,焦母後來開始「挑刺」!

其三:什麼鳳凰男,孔雀女,漢代是「舉孝廉」的時代,遊俠兒為孝、為義殺人都是可以被原諒的,孝道甚至都在忠君、律法之上,焦仲卿本就是吏員,他怎麼取違背母親的意思?

脫離時代背景強行嫁接當下部分現象、概念,糊弄人心,吸引眼球,恰爛錢的營銷號,實在可恥!

望題者和諸位謹守本心,勿讓謬言大行於世。

馬伯庸的《破案 孔雀東南飛》可信度有多高?

創客星辰 以前上學時學習 孔雀東南飛 這篇課文時,看到文中的時間設定是 東漢末年 那個時候正是三國亂世,我就在想焦仲卿劉蘭芝他們可以找個城池自立為王啊,馬伯庸的那篇文章我很喜歡。 臥看游絲 馬親王都說那是遊戲之作了 嗯 提出考據上的一點可能的錯誤 對那個羅敷她老公的考證 本來把兩個羅敷聯絡起來就是很...

《孔雀東南飛》中,被小吏的母親嫌棄的劉蘭芝,為什麼卻被太守看中了?太守為什麼不去找秦羅敷?

一一 不是太守看上了劉蘭芝,太守不想娶媳婦,也不想找秦羅敷,是太守家的兒子看上了劉蘭芝。這是 孔雀東南飛 原文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丞籍有宦官。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譯文 縣令的媒人走了幾天後,不久太守派郡丞來...

如何看待孔雀東南飛裡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故事?

已登出 我覺得這兩貨活該。男的是個媽寶,娘讓他休妻就休妻 女的也是個兄寶,哥哥讓她改嫁就改嫁。男的把女的害苦了,女的也把縣太爺家兒子害苦了。婚禮中新娘投河自盡,你想想這心理陰影吧。 不惑 問焦仲卿真的是搞不定母親的態度嗎?是搞不定啊,那個時代宣揚的是封建禮教。個人的力量是很薄弱的,當然做不到違反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