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競賽?

時間 2021-05-29 23:34:38

1樓:

競賽方法,英語嘛,同學有個nepcs國獎,感覺她也沒可以追求競賽,就是比別人多記了幾個詞,能讀部分英文原著的樣子(其實就是通過閱讀識詞,大體混個臉熟),再想辦法提公升一下速度而已。。。。

物理數學的話,可以參照胥肖宇寫過的一些心得,網上搜一下就好。。

順便說一句,競賽這種東西,除非研究很難的(大概指IMO這種),個人覺得對天賦的要求並不太高的。。

就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2樓:Zoe716

瀉藥~對理科競賽我不是很了解,對英語競賽還是有所涉獵。

個人覺得演講比賽值得嘗試,比如說21C或者希望之星,不過據說近年來參賽費用越來越貴,但是如果能得獎,對自招和三位一體會有很大幫助(當然,清北基本上都是要國一那種大獎。不過還是要看學校,有的學校憑英語競賽獎項可能只會分配到語言專業)。

另外,關於筆試,奧林匹克英語競賽最近好像很多學校不承認了。如果你寫作能力、詞彙量比較好,平時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可以參加下創新英語競賽。

建議僅供參考,個人覺得競賽輔導班不是很有用,主要靠自己日常積累,平時多點輸入,記記背背寫寫加深記憶。通常英音在演講比賽中比美音要吃香(注意一點是不要部分英音部分美音),所以日常多練習口語,聽聽TED或者BBC,從模仿開始。演講還是比較考驗即興應變能力、思維能力和時間控制能力的,演講的思維框架很重要(這個也是最難練的)。

當然,還有演講禮儀等等都是需要學習的。

之前說了,筆試對作文和詞彙要求比較高。今年的創新英語決賽試題主要是四六級難度。跟書本內容難道完全不一樣。

僅僅靠老師上課講的遠遠不夠。本人是通過看英文原著,摘錄好詞好句並適當記憶學寫作的(原著的表達方式等等都比較地道)。

對了,還可以在網上結交乙個外國筆友哦。

差不多就是這些,感謝!

3樓:張景斌

通過某些自主招生渠道考進名校競賽班。

這是最好的選擇。

然後其他的東西都交給高中競賽老師就好了。

一般來說考試範圍是中英數,加競賽科目。

提前接觸高中課程和基礎競賽課程,積累大量語文英語常識,提公升素養。即使考不上競賽班,中考也差了,高中在小學校也是能很有氣色的,比在初三摸爬滾打重複操練弱智問題好多了。

4樓:麟楓

瀉藥如何學習競賽?

另,貼乙個我以前的一部分回答

競賽(自招)類

如果你對理科中某個科目特別感興趣可以考慮競賽這條路。假期要做的是提前購買大學有關書籍及競賽有關書籍並進行學習。競賽與正常高考內容差別很大,一般競賽成績與高考成績沒有強關聯,所以想提高高考成績不要考慮競賽

一般各科競賽每年都會有開展,高一的成績不用太在意,一般決定性的成績都出在高二,高三因為有高考的壓力一般不會有太大提高。競賽這條路很艱辛,要做好平時成績下滑的準備。競賽的報送名額有點少,一般國內頂尖大學能得到國獎就能有自招名額。

自招的要求比較均衡,不像競賽那樣嚴重地傾向某一科,筆試要求理科都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具體難度根據不同學校不同聯盟有所不同。而面試則需要一些小技巧(這裡不多說),並且需要你對所報學校和專業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一般自主招生考試在高三陸續展開,這段時間一定要注意關注你所心儀的學校自招考試的時間。

這是原答案

上了高中應該做哪些準備?

5樓:老孫

只針對高中數學競賽的回答

1.必須學有餘力,因為數學競賽聽課用處不大,要解題,在解題中提高能力。

2.在初公升高假期就開始訓練平面幾何,可以先做初中難題,再購買競賽書學習平面幾何,一開始可以看答案。平幾拿下,一等獎可能性比較大。

平面幾何依賴解題經驗,刷題是可以學會的。注意解題方向和結論。不要過於依賴定理。

3.在高中常規課學習中,要提前學習,很早結束高中課。特別對於不等式的內容,三角的內容,要重點研究,解一些自招難度的題目

4.利用寒暑假外出學習,聽專家講座

5.考前一定模擬幾次,因為考試時有策略的問題,如二試到底如何分配時間,是個大問題,需要經驗

6樓:

英語競賽我不了解。數學和物理競賽都參加過可以稍微說一下。(寫完之後看了看排第一的回答,發現2023年離現在已經很遙遠了……北約華約都好像沒了,省二好像也沒有意義了,大家就當看個故事吧)

拿了省一之後,再拿國獎,再進冬令營、集訓隊,是可以簽約保送or簽約降分錄取高校的。不過呢,光拿到省一等獎就可以刷掉絕大部分人了,因為全省的省一不到四十人。

所以方法二,多拿幾個省二,然後拿到自主招生考試資格,然後得到降分優惠。

自主招生也不是想去就去考的,我是2023年高考生,那時候有「華約」、「北約」、「卓越」聯盟,即清華及一些高校、北大及一些高校、其他一些高校搞的,你可以去考其中乙個,然後可以拿到這個聯盟中的乙個學校的降分機會。

自主招生考試的資格獲得,分為「自薦」和「校薦」兩種。後者可以保證穩過,前者就不太穩,需要平時月考成績+競賽成績過硬。

我本人的競賽經歷:首先初高中都沒有競賽班,學校也不是競賽學校,所以自學。數學:高二高三均省二,物理:乙個省二。化學無,生物無。

我當時去考的「華約」,物理30+分,數學80+分(滿分均100),總分離中科大差了兩分,離清華差了六七分(這個可能記得不夠清楚,但是中科大差兩分記得很清楚)。總之,我沒有拿到自主招生加分。

我們班33個人,有30個人申請了自主招生,有23個人左右拿到了考試資格,最後拿到加分的有七八個,但最後真正用上加分的只有兩三個(比如有個人拿到中科大加分但去了浙大,之類的)。

最後總結一下:要麼你競賽非常強,強到全省top20的那種,再加一些努力和運氣,可以保送。要麼你隨便搞搞,多拿一些省二省三,可以保證你拿到乙個自主招生考試的機會——然後,運用這些競賽知識,考過自主招生拿到加分——然後,高考好好考。

聽上去是不是沒太大卵用……我們也這樣覺得。但是怎麼說呢,準備競賽和準備高考並不矛盾。物理我們是真的一點沒準備,隨便考考。

數學是這樣的,全班33人有29人進了決賽,於是數學老師決定給我們輔導一下,周四的數學晚自習從刷高考卷改成了刷聯賽一試題。起先是簡單一點的(當然了再簡單也是高考壓軸題難度),後來中等、難一點。

有時候太難了全班此起彼伏地嘆氣,這至今還是我高中生涯裡最溫馨的幾個回憶之一。

後來有一天老師突然從一套一試題改到了兩套。全班好不容易跟上了節奏,開始繼續崩潰。改到兩套之後,只有我乙個人有可能全部做完。

這些訓練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班是實驗班,老師一直嫌棄平行班出的卷子太差,一直自己找高考難題壓軸題給我們做(從來不讓我們做重複的題)。競賽題他也會自己先做一遍,如果涉及到太多數論這些不在高考考綱裡的東西,就不讓我們做了;所以讓我們做的那些,實際上都可以去高考題裡當壓軸題。

就是因為這種訓練,全班的數學成績秒殺全年級。月考題簡單的時候不明顯,難的時候——全年級130以上一共30人,二十多個在我們班,全年級140以上一共10人,九個在我們班。高考正好也比較難(2023年湖北卷了解一下),全班只有兩個人低於120.

我是全市第一,145. 所以雖然沒能靠自主招生去中科大,高考也不算差。加油。

如何系統地去學習競賽?

物理競賽蔡子星 建議你翻翻我以前的回答和文章,說的都很清楚。如果覺得太多,先看以下文章或回答!蔡子星 蔡子星 如何利用2周時間高效複習?蔡子星 蔡子星 抄課件 抄錯題 抄答案,你真的會做筆記嗎?蔡子星 初賽近在眼前,物競黨如何利用2周時間高效複習?如何入門物理競賽?別人的方法雖多,但是找到適合自己的...

各位競賽生在學習競賽時對其他科目的競賽生有什麼奇怪的誤解?

氧烷 化競。數競 那麼難的題都會驚為天人!佩服!物競 從心裡佩服,分析能力強,積分微分沒有他們不會的。應該很幸福吧,畢竟物理那麼好玩。化競 化學物理不分家。有機是個坑。也很好玩 信競 人在機房,稀有物種,當他們出現在教室,不是退競那就是期中 期末考了 生競 要學有機的吧,但不用成那麼多環 記憶力估計...

高中學競賽高中學競賽能夠帶來什麼除了學習成績以外的好處?

Cinnabar 怎麼說呢學競賽一定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經歷。每個人天賦不同,能力不同,擅長的領域也各不相同,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競賽這條路上走的很遠,但只要是在這條路上走過的人,都能將其中的風景領略一二。比較大眾的說法是競賽不僅讓學生學習到更深層次的知識,更能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我覺得有兩點讓我感觸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