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古曲曲調來推導古音大致調值可行嗎,有什麼例項?

時間 2021-05-13 03:31:34

1樓:

洛地《詞樂曲唱》對明清曲唱之調值有詳盡描述。結論概覽:

漢語的聲調在歌唱的時候是如何與歌曲的聲調耦合的?

京劇韻白的聲調調值是多少?崑曲呢?

賴惟勤《漢音之宣告及其聲調》通過日本佛寺今傳吟誦調復原中古漢語調值,大體是平低,上高,去公升。

《白石道人歌曲》調值構擬:

宋姜白石詞旁譜所見四聲調型 / Reconstruction of Tones in the Song Dynasty on JSTOR

李柰:晚期中古漢語系列:聲調

2樓:UntPhesoca

可行。下面舉我自己的 3 個用來玩的小例子

根據按調填詞能否判斷嚴復《鞏金甌》使用了清末的北京音?

通過北京的單弦、大鼓、北京琴書、北京小曲、太平歌詞等傳統曲藝形式,可以很明確地構擬出 19 世紀(甚至更早一點)北京話的調值:陰平 52,陽平 45,上聲 14,去聲 31

以京韻大鼓的名段《醜末寅初》開頭為例,隨便標了一下調值,可以看到上述調值格局的基本樣子: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抬頭」、「茫茫」兩詞發生了一種連讀變調,類似 45 + 45 → 33 + 45。這在近代北京話中大概並不罕見

之前寫了一首藝術歌曲《憶江南》(本來 @山前靜子 要唱來著結果她鴿了!),旋律根據的是《碎金詞譜》上的記載,順便就看了看《碎金詞譜》這個譜子是不是依字行腔的。一看,還真是。

僅通過這一首曲子,就可以略(xiā)擬出一套調值:陰平 353,陽平 131,上聲 13,去聲 351,入聲 3

3樓:zome

將推導出的字的讀音代進歌曲中唱一下,感受是否協和、自然,應該可以起到一些輔助性的驗證作用。

參考粵語歌,像《野狼disco》一樣不倚聲填詞的話,聽起來是比較容易感受出不協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