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航軟體學院康一梅老師的 歸一 權重分配法?這個方法科學嗎?

時間 2021-05-05 22:29:19

1樓:霍克明

我就說一句,如果作為pm你能為了哥們義氣,為了別人要保研,給滑水的同學高績效

那麼你到了工作裡,有一天你成了leader,你是否能客觀的評價你組員的工作

我告訴你,如果你這麼做了,績效季之後你面對的就是因為不公平產生的怠工或離職,光桿兒司令你就直接掛了

用好自己手裡的權力pm們

這個方法很科學

2樓:

如何看待北航軟體學院康一梅老師的「歸一」權重分配法?這個方法科學嗎? - 柳月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

看了當事人的回答,個人感覺他的想法非常合理,但實際上的實施實在是……不太符合他的設想吧?問題在於他給出了權重的演算法卻沒有給出權重的評分標準。

比如這個權重到底是懲罰向、獎勵向還是兩者都包括呢?按一般學生對權重的理解應該是懲罰獎勵同時包括的,所以就出現了給有的人0.8有的人1.

2的現象。後面老師澄清任何人的權重不得大於1, 那是否可以理解為這是乙個懲罰向的權重,目的是為了懲罰划水的學生?如果乙個中規中矩的學生,分配給他的任務都完成到了所期望的水平,雖然沒有傑出的貢獻,那他應該獲得多少權重?

按懲罰向權重的理解他應該是1,按獎勵向的理解他應該是0,同時包括懲罰獎勵向的話,他應該獲得乙個平均權重(也許是0.5)。

這樣的乙個學生,也許在不同看法的三個組長帶領下,一會兒0,一會兒1,一會兒0.5。你讓學生能平心靜氣嗎?

最後u1s1,懲罰向的權重極蠢無比,最佳策略就是給所有人都是1,要不就是得罪小於1的同學,還引起內卷。

3樓:望穿天堂

權重不能隨意設定,要有上下限,精確到十分位組內根據貢獻度由PM分配權重p1,最高1.1,最低0.9,在評審前上報並公示

評審時老師根據現場提問情況分配權重p2,最高1.2,最低0.5如果發現p1分配不合理,老師有權調整並額外扣除PM的p1,最高扣0.2

個人得分=團隊作業得分*p1*p2,最高不超過100分這是一種相對比較公平合理的方法

4樓:姜周榮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另外乙個問題:前蘇聯的計畫經濟為什麼會失敗?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說因為呢,有激勵手段,Hayke解釋是資訊是分散導致的。我想小組作業也可能差不多這樣吧。

但是難免遇到以下情況:比如這個問題中的小組人員貢獻問題。我不知道大家什麼標準來尋找隊友,我基本上只看乙個,做事靠譜,能聯絡到人。

可是這種問題本來就存在資訊不對稱,組之前包裝自己多麼厲害多麼靠譜,最後連人都找不到,我想這種情況也不難見吧,畢竟小組分基本一樣的,最後最在意分數的隊友還是會認真去做,自己劃划水就行。

從這個意義上,康老師做出來的設計看似是合理的。大家按勞分配,是不是都高興,就解決問題了?不過還會出現其他問題,就是您所說的自己讓自己打分,這種遊戲規則肯定會出問題,畢竟都是利益相關者。

說個極端極端情況,我能力很強很為團隊考慮,但是我社交沒那麼強,只能加入了乙個4個人關係很好的組,我乙個人付出了很多,最後他們意識到自己分可能沒那麼高,表示想平衡人員之間的工作量分直,你乙個人該怎麼辦呢?小組作業的事情確實從學生和老師角度,都很難做到公正和滿意,畢竟現在學生都很在意互相的分數。

我順便說說我自己本科修過的一門挺有意思的課程,也是要小組作業。打分方式非常獨特,分為小組成果,平時分還有捲麵成績。很有意思的是老師設計了乙個機制,小組作業中有一部分是每個學生自己進行投票,如果獲得投票的分越高,就是小組作業這項分越高。

結果很多小組的組長,就找別的組溝通和某,說投互相之間的小組,好好的投票環節又是考驗人際關係能力了。

後來有個人向老師匯報情況,他就想了兩種方法。第一是舉報懲罰制,第二就比較有意思,是互投環節推到考試當天,捲麵上有投票小組,並且這個環節有一定的捲麵分數佔比,如果自己投票的小組最後排名越高,捲麵中這個部分的分數越高。也就是說,你想捲麵拿到高分,還要想辦法選擇看起來得票高,做的很好的組。

這個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合謀問題,因為無法保證跟自己合作的小組得票情況如何。不過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量(記得這門課沒有助教,辛苦老師),改卷還要手動統計得票情況,最後得分大家基本都比較滿意吧。

最後我就隨便說說,對其他人而言不知道,但是對我來說通過本科階段的小組作業,能夠鍛鍊自己的中文口語能力,我大一很難害怕同學面前說話,因為我覺得自己漢語說的不好,後來瘋狂Push自己上台就不那麼害怕。也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從誰都不認識的小透明人到能認識些靠譜的朋友,到研討室一起帶一天,共同一起做的過程中互相進步,還是挺有意思的。當然也有很多不高興的事情,主要還是資訊不對稱導致的。

不過總體很感謝能夠提公升我自己。

5樓:幻神獸

交大學生說一下

這樣的政策是否鼓勵了當今工賊,如果乙個團隊為討好老闆(老師)加班完成老師沒要求的工作,那同組正常達標完成工作的就會被扣工資(成績),但超額完成的卻拿不到任何的獎勵,而這樣的內捲逼迫所有人都超額完成任務才能拿到正常的工資(成績)

原本955的工作硬是內捲成996,但因為大家都超額完成任務所以工資並不會漲,反而想要正常工作的人反而成為偷懶的,原本1.2 1 1 0.8,其中正常工作量1的人被工賊1.

2歸一計算以後愣是變成偷懶的人被扣工資

我認為中國勞工權益已經嚴重落後情況下,請老師不要再培養內卷思想了,內捲和996以及工賊確實是社會通行的規則,但我絕不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情,萬惡的西方都能通過抗爭獲取勞工權益,我們還是全新的一代人,我們還有希望為未來的子孫爭取更好的就業環境

做得多就該獎,做得差就該罰,發現那個學生在買賣分抓到證據就去通報批評,疑罪從無是社會通行的規則,但絕不應該因為懷疑有問題,就用自己的權利對全體的利益作出損害,這樣只是懶政而已

社會有問題應該去抗爭,而不是服從,更不應該在中國最頂尖的大學裡教學生如何服從社會上不對的事情

對不起我可能扣的帽子太大了,但這確實是我看到歸一制度後第一時間反應的

6樓:return-1

假設團隊做出乙個90分的專案

四個人90 80 70 60

和四個人90 90 90 90

都可以前者總分300後者總分360

差的60分讓老師吃了

這憑啥啊?

主動創造剝削和內捲,果然是計算機專業,時代的弄潮兒啊,科不科學?自古講究獎懲分明,這只懲不獎是真沒見過大學又不是兩三個人的競爭,乙個年級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靠扣別人的分來讓自己的排名更好看基本沒可能,任何乙個有腦子的人都不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而策動這種損人不利己狀況的人,想必是老北京卷了

7樓:此人已匿名

混子想混到好團隊真的是靠本事的。

作為乙個長年carry小組作業的人,我的隊友真的可以菜,但是你好好把分給你的東西做了,有什麼問題做不出來及時說,再在我瘋狂熬夜肝作業的時候陪陪我,就夠了,我覺得咱們一起分享勝利成果很合理。

8樓:

組內如果沒有仇,在沒有資訊差實現說清楚的情況下,最優的組內權重分配策略當然是權重全為1。這樣每個人都能拿到他所能得到的最高分,也就是小組得分。比如兩人小組,小組得分85,權重全為1,都得85,兩人權重只要稍微不同就會乙個85,乙個低於85。

問題是就算組內真的有仇,大家都明白上述道理,那麼給出不一樣的權重幾乎等同於明擺著說我們有仇,所以也不太可能這麼做的。

也就是說,在沒有資訊差的情況下,就相當於組內人都得一樣的分,也就是小組分。那也沒問題,就是國外常見的那種既然是團隊那就同進退的思想嘛。那還要權重幹什麼?

千萬不要說什麼自己是什麼理想主義,小組長要客觀分配權重云云,你的規則讓小組長面對「客觀就是拉仇恨」的情況,這當然是規則制定者的鍋。

那為什麼這門課實際上大家並非給出全1權重呢?當然是因為資訊不對稱,大家沒想到是這麼計算的嘛。

合理利用規則並不可恥!如果出現了不好的現象就用規則防止。但是通過一開始沒有說清規則欺騙大家填了個權重然後再通過新制定規則去防止所謂的不合理那就是以假換假。

那位老師總是拿踢假球舉例子。可是,第一,踢假球不尊重的是觀眾和所有參與組織賽事的人。大家不是來看表演的。

但是聽說過表演賽嗎?那就是假球,隨便假,因為大家看的是表演。您的課我們吃瓜群眾可沒買票。

哪有可比性?第二,如果要說課程嘛,有假就不行,OK,通過事先說好的規則去約束。假球被證實是有懲罰的,但是如果您的規則一開始就是明朗的,那麼大家都會搞全1權重,我們當然知道這不客觀,但是大家都這樣你挨個證實?

而且證實之後你如何懲罰?所有人都減分嗎?

總而言之,這位老師的問題是沒事先說清楚,但是如果事先說清楚大概率就相當於成員分等同於團隊分。靠誆人和隱瞞規則是不行的,以虛假防止虛假,得到的也是虛假。

最後,除了成員等同團隊分這種理念之外,如果需要區分多勞多得,那麼可以直接簡單地groupMark*groupSize*personalPercentage就好了,怕超過100?限制下max就好了。怕比例造假?

那就說清楚可以根據提問回答修改比例。怕強者故意和弱者組隊掙分?限制成員百分比上下限就好了。

怕這怕那乾脆別搞小組任務了。直接分配到個人不就結了。

9樓:於明睿

老師的計算方式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存在重大bug,作為乙個嚴謹的軟體工程領域碼畜來分析一波

首先,老師對權重歸一化之後可能會得到兩組貢獻比例(以5人為例)

A:1,1,1,1,1

B:歸一後:1,0.8,0.7,0.6,0.5

歸一前:1.388,1.111,0.97,0.83,0.69

老師的訴求是:

每個人歸一化貢獻×小組得分=每人得分

在滿足老師訴求的前提下我們來分析一下歸一化貢獻在這種場景下到底是乙個什麼概念呢?我想了乙個比較合適的模擬:

在專案管理中有乙個「人力」的概念,

比如說張三,同時在做兩個專案,張三和他的的專案經理說:

「我現在在做A B兩個專案,A專案我投入0.8人力,B專案我投入0.2人力,李四只做A專案,他在A專案投入1人力」

然後A、B專案都做完了,專案經理申請了專案獎,A專案每人500,B專案每人1000

張三獲得 500×0.8 +1000×0.2的獎金

李四獲得500×1.0的獎金

是不是發現這種分錢的方式和老師打分的方式令人的一致?而且似乎,好像,大概也挺有道理的?

但是有乙個問題是:專案A B每個人分多少錢是怎麼算的?(小組總分該怎麼評定?)

接下來,是專案經理視角:

「專案A 1.8人力,居然搞了10天,人力成本是18人天,專案裡按照50元/人天給他們發點獎金吧」

「專案B 0.2人力,居然才搞了10天,人力成本是2人天,非常的啊妹zing,按照100元/人天發獎金吧」

假如我們用同樣的方式模擬最開始的兩組同學,假設課程設計大家完成時間為20天,得到

A組投入人力5*20=100人天

B組投入人力3.6*20=72人天

評分的時候老師發現a,b兩組的產出居然都非常完美,然後老師給了小組作業100分(方便計算)

所以複雜的解決辦法就是,老師在評價小組作業的得分時需要考量投入人力問題,以此對大家的成績有乙個較為公平的衡量,人力投入和小組成績是線性關聯還是非線性關聯就老師自己隨意就行了

當然,這樣老師會有很多額外工作,所以提供了乙個簡單方案:

設定基線工作量為100人天,對於投入更少人力的小組的總成績進行線性加分,即:

基線人力/實際人力*小組評分=小組實際得分

由此可得

A組得分:100/100=100分

B組得分:100/72*100=138.88分

A組組員得分:80,80,80,80,80

B組組員得分:138.8,111.1,97,83,69

如何看待北航模電老師張曉林?

張老師第一節課選課代表的時候就說會給課代表有加分和關照,昨天上課又說準備給3個課代表每人乙個鍍金的板子。所以說你們也別看高讚的回答了,人家本來就很難站在中立的角度。 這還有洗的我是真沒看懂 那教材編的跟個一樣其他有的老師上課都基本算是明說了這教材不行明年要換但你們今年趕不上新教材了 聽他那的同學說課...

如何看待問題 如何評價北航計算機學院陳某某(某某武)? 由於違反知乎規範被刪除?

這種事情,中國缺少相關的舉報和法律保護機制,比如導師評價網這種東西,真正有用的東西真的是少之又少,很多導師資訊都是空白,而學生本身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就拿保研夏令營這件事來說,很多學生在聯絡老師之後都會選擇面談一下。之前知乎上乙個高票答案陳述的就是事實。你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朋友就遇到了這個渣老師...

如何看待北航2021計算機學院深度學習課中作業?

多麼無情的打工人。給這些打工人不說發工資,畫個大餅不兌現也是好的呀。什麼要用flake8進行檢查,這和學術關係都不大了,這純粹是工業界的活。對學問方面的理解毫無幫助。高難度的水課。 Pluto 利益相關,不請自來。剛剛提交完這次的中作業,私以為這次的中作業相比於小作業是質的提公升。之前的小作業只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