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誰才能得出最終的真理?

時間 2021-05-12 16:58:54

1樓:小哈A8

道德經裡所謂假名的道是真理,道德經只是工具,假名方便,不可執著工具(各種經各種方法),要通過工具找到真相。這個道要親自證實,悟道。不然只是老子的發表理論。

唯物唯心是同一,少乙個就不全,解釋不了,人們是自己的爭鬥思想要分個高下,它們本無爭,人類自糊塗多情。就像硬幣一定要兩面才能使用,少一面就不能交易。

怎麼感悟,要知道道也就是真理,萬物本有,平等。

真理超越物質和意識,心要靜,道法自然,按照大自然的特點行事就接近道,上善若水,就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大地母親,水利萬物,這樣就接近道,還要親自感悟道。心不靜就行善修德,思考宇宙人生萬物真相,不要下定義之思考,不要設定真理是怎麼怎麼樣,真理無形無相,一切皆是。放下慾望,身體只是載體不可執著,用載體做事而已。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真相。

2樓:嗷頭

這三者如果都是真理,不管相對,絕對真理。就算是真理,也是錯的,因為沒通過你來實證,對你來說只是模型,還沒造出來。就像你看書學游泳,但是下水會游嗎?

真理只有自身體驗,體驗的是一切的真相。老子、佛陀體驗到了,說了出來就是工具,我們借工具來體驗,工具不是體驗本身。

3樓:

真理何為真理

我說的是真理嗎

你知道嗎

我知道嗎

道德經知道嗎

你按照他的做過嗎

有效果嗎

唯物唯心你試過嗎

我沒試過

我不知道

別人試過

我沒試過

我不信別人說的

我沒試過

真理好遠

4樓:TeslaCN

我猜想樓主所謂加重的最終兩字,所指的真理應該為絕對真理,事實上如果接受唯物主義的觀點,受人的思維機能的侷限性影響,絕對真理是不可達到的,只存在在一定條件下成立的相對真理.所以唯物主義範疇下不存在絕對真理.

而如果樓主從唯心主義的觀點上看,唯心主義的真理是不存在客觀性的,只有主觀性,也可以說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一套不同的真理.失去了客觀上的普適性,這樣你還認為是你所指的真正的真理嗎.除非你一出生到現在就只知道唯我而不知道什麼叫客觀,不然你也會認為這是不妥的.

至於道德經,我感覺並不能和前兩者相提並論,事實上哲學觀點上世界觀只分為唯心唯物兩大類,然後再往下細分,道德經是中國傳統的哲學,因為措辭較為不直白,而且成分揉雜,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事實上往唯物靠或者往唯心靠都是說得通的,亦或者是兩者的辯證統一.

我個人偏向唯物主義的真理觀,即認識相對真理就夠了.不要覺得相對真理沒有意義,事實上相對真理你可以理解為數學上的極限,極限等於一併不是說明這個數只能作為趨於一的標誌而沒有現實意義,如果我們給的乙個誤差範圍或者其他的前置條件,在某個框架內這個數就等效於一,真理也是這樣,在你作為乙個人存在於這個世界某個發展時間段內的框架內,別人所告訴你的相對真理(例如自然哲學的基礎原理)在各個方面是與絕對真理等價的,這也就夠了.當然你要說你不屬於這個時空,是遊歷於時間線之外的超維生物,那麼我們的真理對您可能不具有真理性.

問題您是嗎.

至於唯心主義下的真理觀,作為乙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乙個在客觀世界上存在的人能把自己剝離出來,認為個人的意識決定物質,主觀先於客觀,並認為這種觀點存在合理性.就像我打這段文字的時候,你已經事先想象了我打字用的是左手還是右手,好嘛問問你自己的意識,我用的是左手還是右手呢?

好嘛,你不知道.既然你不知道,你所得到的所謂真理,到底包含了什麼真呢.

5樓:StevetsMo

「一切(包括「自身所認識的世界」)」都可以是「相對」的(或者通俗地說:「萬物皆空」),也就是說:「任何命題」都有使得「其」得以成立的「前提條件「—不管怎樣:

「資訊(或者說「思考」)」是「真實」的—要知道:連主流的「物理理論」都不是「普遍適用」的(或者說「不是真理」)」,更別說「基礎概念不清晰或者邏輯關係不嚴密的學說(=玄學)」

6樓:h7wW

不認識數字時不可能學會使用直尺量距離

沒有精確測距需求時,不會需要游標卡尺

沒有精微的測距需求時,不會需要螺旋測微儀

沒有各種型別的製造需求時,不會需要水平尺,高度尺,深度尺,內溝槽尺,奇數尺…

啟蒙之後…需求是什麼則工具就會具有對應的形態

那麼,古代經典對應的社會環境與需求是什麼?

前現代經典對應的社會環境與需求是什麼?

現代經典對應的社會環境與需求是什麼?

一直演進和變化的是什麼?對測量尺度的需求越來越精細,任何乙個領域都是如此

現在這個時代模仿聖經/道德經/古蘭經…的行文寫一本書…只能被歸為奇幻文學好嗎…從這類經典中延伸出來的解讀當然是多的…可問題是…我家兒子看奧特曼也能分出一大堆的名字,對應能力,互相關係,各種譜系…

唯心與唯物並不衝突,唯心只是當時沒辦法實證(永遠沒辦法實證)的唯物主義,為何這樣說呢…廣義相對論提出假設到驗證用了一百年,那廣義相對論算是唯心主義嗎?那麼,唯物主義不允許假設嗎?

簡述一下我家日常對話

他說…奧特曼身高40公尺…我說…地球生物長不到這麼高的,體重會壓垮自己的…他說不會的,他身體是很厲害的金屬的

他說…奧特曼從老家飛到地球只要一天…我說最近的地外恆星有3光年,超出光速做不到的…他說不會的,他飛的很快的…我說…屁的很快…靠屁股噴氣嗎…噴出別的來咋辦…

不了了之…下次又再講一遍…哈哈哈

7樓:步社行悟

你這題目簡介已經很民哲了,所以作為民哲的我聊兩句望有啟思。

唯物是種描述,在共識中對應實體,唯心是種解釋,在模擬中言說聯絡。道德經……它就是本書。哲學對真理的追問是愛智慧型的體現,因為求知是人的本能,而我對於道德經的感悟就是……智慧型不教,僅與自己有關,說出來的都是知識不是智慧型,真理何用?

在於實踐,好比普天之下都是道路,任選而行必有所及,這便是道體觀。

8樓:袁立巖

。。。還是沒明白《道德經》再寫什麼。

《道德經》描述的就是本來的你,就是那個控制肉身的你。如果這個參明白了,那麼唯心唯物,就是同出而異名。

文章寫起來很麻煩,如果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話,先從《清靜經》開始看吧,一本經書看明白了,就再也不需要經書了。

袁立巖:序章《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9樓:Aleph

任何一套理論,邏輯自洽是最基本要求。而真理不僅要求合邏輯,更要求可實證檢驗。因此任何關於自然的命題,所涉及概念必須存在可觀測本體,哪怕本體真實性超出人類可測能力,其相關命題、推論也必須一一得到實驗證實。

乙個理論只有各項推論都得到實證,它才具備完整的真實性。即是如此,只要找到真實反例,這個理論就可能要被修正。人類就是這樣不斷實驗探索-建立理論-實驗檢驗-提出修正……如此不斷提公升對世界的認識--沒錯,這就是科學認識世界的方法,科學就是這樣的實證真理。

10樓:

唯物主義直接踢掉吧,沒它什麼事;唯心主義這種稱呼方式也需要改一改——不如把問題改成西方形上學和中國道家學說(中國形上學)哪個更接近真理,當然,答案目前是沒有的。

唯物主義者眼中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者眼中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不是不同呢?

唯心主義是相信物質第一的唯物主義者給傳統以意識第一思想貼的標籤 同樣的,唯心主義者就是給那類相信意識第一的人的標籤。被貼標籤那類人不會承認自己是唯心主義者,也不認可有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分,他們眼裡自己相信的學說才是宇宙間唯一正確思想,其他都是異端邪說。 於鬻菊 人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了。唯...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哪個先出現

QAQ emmm 哲學上來說,唯心,馬恩在 德國古典哲學的終極 一書中提出唯心唯物概念,並斥責康德,黑格爾的等人為首的為為唯心主義,而唯物是這之後的概念。如果是教科書上的,唯物,畢竟那種唯心主義在世界上沒真正存在過。 劉哲 唯物和唯心誰先出現,這誰也找不出依據,但按推理,是沒有先後之別,都是人類對世...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哪個正確?

freesoul 說實話,我不知道回答的問題的人中間到底有多少人理解唯物和唯心這兩個概念的,以及題主是否知道自己問題最重要的這兩個概念如何定義和理解。回答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是什麼,其次再回答正確與否。 雁引愁心去 沒有絕對的正確和不正確。只能說唯物主義更加符合當今世界的實際。而唯心主義雖然不能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