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當代部分中文詞彙在人們的大腦中被英文單詞代替的現象?

時間 2021-05-12 16:30:47

1樓:「已登出」

大多數剛開始系統使用一門外語的人,容易對自己外語的進步過度興奮,而忽略了母語的退步。

在日常交流的總量大致不變的情況下,語言一般會呈現出用進廢退的現象,有點類似於當今很多人習慣了電腦碼字所以常用漢字不會寫的情況。

粗略量化來說就是:經常說外語的人常常認為自己是1+1或者1+0.5,但其實大多數時候是0.

7+0.5甚至是0.5+0.

5。 後者常常反映出來就是不同語言混說,某個詞彙不知道用某種語言如何準確表達,或者無法持續使用一種語言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思。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外語從0進步到0.5甚至是1的確很值得高興或自豪,因為這是努力的結果。但中文從1退步到0.

7甚至0.5其實更應該重視和反思。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反而會炫耀自己中文的退步。

2樓:

哈哈,作為一名英語專業學生,乙個小插曲可以說很形象了。

一天好友突然來一句「有現金嗎?」,突然懵逼,反應良久都沒明白是什麼,啊,什麼?

現金什麼現金?

於是好友怒吼,有沒有錢?才恍然大悟,原來是cash哦。

3樓:Echo

個人認為很正常,並不是炫耀。因為有的時候想要表達某個詞彙時,腦子裡想到的就是英文,中文反倒一時記不起。這可能跟個人的思維,或者第一次接觸某些詞彙時的情形有關係。

4樓:在南極找不到南

確實有些情況下,中英文混說會被認為是裝逼。

但是,如果交流雙方都能理解中英兩種語言,在乙個更大的語料庫裡調動詞語交流,確實能提高交流效率,促進雙方溝通。

5樓:

並不一定是代替哦——

比如WiFi這個詞,相信大多數人都會使用它而不使用「無線網路」(雖然嚴格意義上說兩者並不等同,但生活中基本是同義詞)。至少對於我本人來說,WiFi相比無線網路能夠更加準確地描述「由特殊裝置傳送的,可以讓其他裝置連線的無限網路」,並且腦袋裡能直接跳出來WiFi訊號的圖樣。

再者,兩個音節和四個音節,哪個說起來更朗朗上口呢?

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在中文裡面夾雜English? - 知乎 https://www /question/19582937

6樓:OLDriver

乙個是以英文為基準詞的專有名詞,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國際慣例,算是文化問題,就像中文也有詞入侵到其他語言,沒啥好說的。

另乙個是對於雙語使用者而言,兩種語言會在組織表達時相互競爭,首先達到閾值的詞會優先得到表述,算是心理學問題,有實驗和理論支援。

還有乙個嘛……你我都懂。姑且算是社會學問題吧。

7樓:ReadEnglish

有些詞翻譯成漢語要一長串漢字,而用英文的話就特別簡潔,比如wifi、SD卡、5G、IT等等,所以用在日常會話中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8樓:美言使者

正常,這種現象一直存在著不是當代才出現的。語言是用來溝通的。不論那種語言在相互交流中無法用本國語音詮釋的都可以直接引用對方的語言。然後,融入到自己的語言中。

以前,就有比如「坦克」「吉普」「浪漫」「咖啡「」巧克力」「撲克」「馬拉松」「木乃伊」「沙發」等。後來還有「麥當勞」「肯德基」「部落格」......

這些已經融入到漢語言中的外來語誰開會感覺它不是漢語了。是吧。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如何看待郝蕾在《十三邀》中說當代年輕人擠破頭進娛樂圈都只是為了錢?

梁山好漢 現在娛樂圈門檻多低啊,只要有人喜歡長得好看就能賺錢。有流量就是商業價值。就連那些以前認真演戲的演員也等著翻紅蹭一波熱度和流量。不然 浪姐 這種節目是為了啥呢。 天空是灰的 有可能,但是有很多人是真的喜歡這一行業喜歡演戲喜歡唱歌。當然同樣一部劇,我看到的只有劇情,不是演戲的這個人不是他的演技...

怎樣看待部分人將支援漢族文化的不同意見者視為「大漢主義」「皇漢」並加以抨擊和批判的行為?目的是什麼?

烟花未剪 毫無理由的地圖炮式辱罵現在的滿族,那是這人的問題,他有錯誤應當改正。但如果是連清朝都不能 罵 了,那看來全中國都是 極端皇漢分子 了,滿清前期大搞民族壓迫,後期喪權辱國,斑斑劣跡,載於史籍,這種反動政權不能批判了? 對您的遭遇表示不幸 不過在這個問題下您也看到了,國內的風向只能是越來越右越...

怎麼看待( 絕大部分人都是在抽泣著生活)這個觀點?

美好祝福 Franzi 感覺應該改一下,是絕大部分人都會在生活中暗自抽泣。這是正常的現象,人生本來就是悲喜交加,正所謂大小相對,高下相傾。有悲的事情才能對比出好事的喜悅,如果都是一樣的,活一輩子多沒有意思。本人是每個月都會有那麼一兩次大哭的人。但哭就哭吧,哭完後擦乾眼淚,好好面對生活,因為那些不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