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題一聽就懂,一做就不會做怎麼辦?

時間 2021-05-12 05:48:48

1樓:風不息

一聽就懂:你的數學水平高到能輕而易舉的理解別人的解法一做就不會:你的水平高度又不夠自己解出來。

二者一結合,說明你的數學水平就是個半—吊—子,記憶力還不太好的那種。

辦法很簡單:

解不出來就拼命解……

痛苦之中能增加你的解題水平。同時你的內心一定充滿悔恨,為什麼沒有把老師講的記下來?

於是,你的記憶力也上去了!

2樓:

聽課要抓重點,要聯絡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題,進行思考,不是單純的聽聽就可以了,每次上完課,要從最基礎的題開始做,如果基礎題和中檔題做的都很好了,可以適當的拔高難度。所以聽課很重要,會聽課更重要,只有會聽課,才會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3樓:cx104

聽懂真的不等於理解了。

學習是「學」和「習」的結合,學是學了,但不一遍遍自己反覆琢磨就永遠不可能學會。這就是做題的必要性。

4樓:

所有的科目一聽就懂,實做就不通是非常正常的事。因為一聽就懂是"知易",而實做叫"行難",根本上知易行難比較普遍,所以學任何科目,不只數學題,學習時不能只聽講必要同時操作,印象才深刻,才是真的懂和成功貫通。

5樓:村上樹樹825

這種情況其實是相當常見的,所以樓主也不必過分擔心,只要找到原因加以改正就行了。

「數學題一聽就懂、一做就不會」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自己親自動手操刀過一遍。因為是這樣的,數學題,特別是那種比較難的題,一步一步聽老師講,聽懂了,是完全懂了,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因為步驟比較多,而且有些步驟還不容易想到,所以當時聽懂之後,馬上讓你自己重新做一遍,都不見得做得來,更別說隔一段時間了。

所以,當你聽懂之後,特別是對於難的題,下來(比如放學後自己做作業的時候),必須把這些題拿來重新自己再做一遍(可以不具體運算——假設你運算能力沒有問題的話,只理思路)。很可能自己做的時候又卡在某一步進行不下去了。這個時候你就又去翻答案.....

直到最後自己完整的能夠做出來。這樣才真正進到了你腦子裡(因為最開始聽老師講題的時候,你是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的,雖然聽懂了,但不是自己主動在思考。相反,當你自己做題的時候,就是自己開動腦筋在思考,這樣才能「入腦入心」(づ)づ。

剛才說的是對於那些難題。那麼不難的題呢?也存在這種情況。

特別是考概念的題。因為初中很多題就是專門考概念的,雖然是單選,但是它可以列10個選項出來,問你對的有幾個,相當於就是多選了。對於一般的概念題,如果你知識點掌握得牢固,那麼聽懂之後就記住了。

但是有些概念題很奇葩,你必須想一些特例。而這些特例往往不容易想到。當時老師講的時候你可能聽懂了,也知道了這個特例,但是過一會兒就很容易忘了,更不用說等過了乙個多月月考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就又變得不會做了(想不起那些特例了)。所以,對這種題在聽了老師講之後,最好還是下來自己動手再做一遍,看選得對不。

比如你看下面這個選擇題:

你看你選得對幾個?

這種特例有些就不容易想到。所以聽懂了之後一定要下來再自己做一遍。

這是最主要的原因。次要原因是你沒有「反覆」反覆相當重要,這一點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所謂反覆,其實就是把錯題拿來重複做(理思路,不計算)。因為人都是有遺忘率的,這很正常。在開學你學的知識、你做的題你懂了,會了,但是過了半學期一學期,你肯定就搞忘了,這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學霸會在每次月考、半期考以及期末考這種大考前,拿出專門的一段時間(比如一至兩周),來把這學期所學的知識點重新再過一遍,把積累的錯題重新再做一遍(理思路)。這樣很多遺忘了的知識點和題在考試前又回憶起來了,所以到了考場上自然是信心滿滿,那道題就開做。而沒有這個過程的同學那道卷子覺得滿篇卷子的題都「似曾相識」,但就是不會做。

(現實生活中很多同學積累了大量的錯題,不過真正拿來做的.....咳咳.....)

「數學題一聽就懂、一做就不會」主要就是是由於上面兩個原因。如果你照此去改進,一定會改變這種狀況的。

祝你學習順利。

6樓:北瓜

我們知道做題的過程是演繹推理,那麼可想聽課的過程實際是對知識的歸納總結。所以在聽課後把聽到的知識再規劃,理清是從聽課方面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

7樓:心緣

自己多在紙上寫寫,因為不寫出來,你發現不了問題。直到真正去寫的時候,才會發現有很多小問題,都是你沒想過的,自然就不會了。

你想的只是大體思路,不是詳細步驟。詳細步驟跟大體思路兩者之間還是會有很大的乙個鴻溝的。

8樓:5號程式設計師

我一般把學習分為3個層次。

第乙個層次,理解

這裡的理解不是說聽懂了,而是同一道題在聽懂以後再自己做一遍。這個過程是需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才能完成的,聽懂的知識永遠是別人的,別人的講解是帶動你的思維一起運轉,實際上自己的思考並不多。就像走迷宮,別人帶你走出來和自己走出來是不一樣的,做題是自己做,不是別人帶你做。

第二個層次,講解

講解的意思是,假如有人問你這道題,你怎麼能讓他明白這道題怎麼做。這個過程中你像老師一樣在授課,嘗試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別人。要做到講解能力需要大量的訓練,同樣的題多做以後你就能夠總結出其中的規律,知道解題的精髓在哪,也就擁有了講解的能力。

第三個層次,出題

這個層次最難,但也最能體現能力。出題的過程中你像出卷人,思考的東西更廣了。比如這道題的難度大不大,考察的知識點是什麼,應該值幾分。

要達到這個層次要求你對知識點非常熟悉,看到題就知道考察什麼。

圓的切線這個知識來舉個例:

2、講解:切線的特點是和圓心與切點的連線垂直,確定P點和圓以後,這條切線是唯一的,通過點P和斜率可以求出直線方程。

3、出題:對於P在圓上的理解已經很深入了,那如果點Q(x, y)在圓外呢,是不是就提高了題目的難度?或者來個逆向思維,如果已知切線和圓心,是不是可以求圓的方程?

這個方法是我一直以來比較喜歡用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我原來也總是複製別人的方法,但慢慢的發現很難堅持。所以這裡只是供你參考,最好根據自己的思維習慣來學習,而不是刻意的以某種模式來思考。

9樓:半墨染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一聽就懂,一做就不會」,是很多人的通病。這主要是乙個知識輸入與輸出不對稱的問題。在聽他人講解的時候,你的思路是跟隨他人的思路。

打個比方,就好像你被困在某乙個地方,自己找不到出路,他人領著你,繞過某個地方,避免某個陷阱。跟在他人的後面很容易走出困境,也就是所謂的「聽懂」。

然而自己在做題時,就是自己摸索著找出路,如果當時沒有記好找出路的方法,每一步的位置,每一處的細節,也很難做出題目。

所以我認為,可以有這麼幾個措施。

聽他人講的時候,思考為什麼他選擇這一條路,不走那裡呢?是這條路走不通嗎?可以自己嘗試一下那裡走不通。

然而多數情況他人直接講下去,你沒有時間思考。不妨記筆記,記過程,記注意點。事後多揣摩。

自己可以多次以筆記為依託,多次跟隨思路,理解吸收。

當然,也可以跳過自己思考,直接做新題,參照著舊題的方法,按部就班,也可以把題目做出來。多做幾道題,多找感覺,以後自然而然就能夠自己找到出路。

最後,多數數學題題目是有固定的那個方法,做這些題目差不多夠用。理解那個方法就能夠做出題目。可以自己總結,估計老師也會總結,把他總結的記下來理解就好。

10樓:風之痕

這是學習數學最正常的一種現象。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聽講,懂得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過幾個小時後再做這道題,只是自己做,別參考任何東西,當你能做出來的時候,說明你掌握了這種題型,如果你不會的時候,再次看資料,再往復,直到可以自主解決。

最後再做幾個相似型別的題目,數學題就會做了。

11樓:

我大學是數學專業的,我的老師告訴我,數學是做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也不是聽出來的。記得有乙個實驗,乙個事實,你聽到的僅僅是這個事實的80%。另20%遺漏掉了。

12樓:生如夏花

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你在上課的時候特別專注認真,然後老師講的時候你能夠跟上他的思路,但是一下來做題的時候題形是靈活多變的,希望你結合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點。再來做題。

13樓:亮貓

歸根到底在於聽懂和會做要求的核心能力不一樣。

聽懂體現的是理解能力,別人所進行的解釋你能聽懂,說明你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和語言理解能力;而會做體現的是問題解決能力,是面對複雜問題,利用自身知識技能自行尋找解決方案進行解決的能力。

所以,不會做表示你缺少一些所要求的核心技能,往往就是「為什麼要這麼做」、「怎樣想到這樣做」的知識技能。老師給你講題,往往只會講「此題怎麼做」,但是並沒有講出「為什麼這麼做,怎樣想到這樣做」,這就會造成你現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

解決辦法是,要麼你自己琢磨,尋找方法與規律,明白具有某種特徵的題應該用某種方法做的有關知識,並且弄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的道理;要麼就是爭取外援,比如重點關注老師講的為什麼這麼做的部分,(如果老師不講為什麼的話)讓你們老師改進教學方式不要照本宣科,或者自己去買參考書(某些參考書會有這種講解)。

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是沒有出路的,教書也一樣。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善於歸納能夠創新,才是真正的人才。

14樓:數學果實能力者

這怎麼這麼像我學生說的話

首先,聽懂是乙個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當然,講的人也要能講明白)。

其次,想把聽懂轉化為會做,那就要做題,先從最基本的題開始,然後做變式,再做綜合。這是乙個無法跳過的步驟,除非你有萬中無一的數學天賦。

已經7月份了,還在逃避做數學題,一做就錯,毫無思路,我還有救嗎

try 又乙個來尋求心裡安慰的,讓我們說有救,然後心安理得的逃避。有沒有救取決你自己,如果你還這樣逃避,還尋求心裡安慰,以目前狀態繼續下去,必涼 首先,逃避是不可取的,早晚都要面對,應該去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問題,然後去解決。結果是值得期待的,更重要的是過程,現在還沒有到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時候。其次去...

數學概念 公式都能理解,但一做題就不會靈活運用,特別是需要複雜的倒來倒去的。這樣的人適合學數學嗎?

Dawn Li 你自己認為你理解了那些概念與定理 然而從結果來看 顯然,你並沒有.給你舉個具體點的例子吧 高中數學的圓錐曲線部分 經常會讓你求離心率 你肯定知道離心率 可為什麼非要求這個比值 而不是別的呢?比如為什麼不是 標準方程裡明明是 和 啊 或許你又知道橢圓與雙曲線的第二定義 知道這個e代表到...

為什麼一做數學題就分心,有時意識到分心還更煩躁了

pluto 給這位小慌亂的高三學子 高三學習相較於之前的學習肯定會多了一些緊張和焦慮 畢竟高三這一年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很重視,當然也包括你自己。當你之前比較穩定的科目出現了一點問題,心裡就會開始想很多東西,如果不是高三這一特殊環境,我相信你會自己盡快調整好心態的,其實一兩次的失敗說明不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