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博士在高校,企業,研究所,選調生之間如何取捨

時間 2021-05-05 21:55:14

1樓:

說一點心裡話,大家別噴,針對房價這一點。

本人比較在乎城市,首選還是會考慮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廣州………等城市,高校,企業,研究所,選調生不是明顯坑人的就行,至於房價的問題,不用因為房價高而拒絕去這個城市,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有很多解決問題。

暗戳戳地想一下,自己歷年攢下的錢,一開始工作幾年的錢,掏空爸媽的錢包(開玩笑,沒到那個程度),還怕付不下小面積的房子的首付,還有七大姑八大姨滴,借錢結婚買房其實還是很普遍的,相信我,父母輩都能理解,因為他們那是結婚也是這樣的。

(ω)hiahiahia,感覺自己三觀有點不正

2樓:沒內涵的粗人

羨慕你三區都能畢業,我乙個雙非研究生都要一片二區以上才能畢業(乙個延畢的後來發了10.0因子的sci才拿到學位證),太羨慕你了,大哥抽菸。

3樓:

其實寶雞文理待遇不低了。你可以看看他們的科研獎勵,一篇三區就1.6萬。之前開會遇到寶雞文理的老師,還是挺不錯的。並且寶雞文理附屬學校還算不錯的

4樓:敬業湖

老油條告一聲,你這個歲數,最好去高校,前提是給編制。進可攻,退可守。

其它的嘛,研究所很多不給編制,是勞動合同了。如果是軍工的,錢少不說,還有一些麻煩。

企業和公務員嘛,就那樣了。

5樓:這裡說求職

1、我覺得可以有乙個分類,其實三大類就是去企業、研究院所和選調生。我個人覺得你還是要結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性格來分析,因為你的文章不算很好,感覺你應該對科研的興趣其實也不是很大,所以你求職高校其實文章上會有些吃虧,如果你性格本身比較佛系,然後也比較喜歡有寒暑假的生活,家裡也能支援一二線城市購房首付的話,我還是覺得選擇沿海發達地區的院校,長久來看會更好一些,一定要提前了解好房價,很多人才房票看著很多,但是一問房價就清楚了,所以城市的選擇上還是要有側重。

2、如果去企業的話,其實你拿到的offer都不算是很有優勢的,而且也的壓力比較大的,後期發展其實也看你自己的個人能力,博士能夠給你帶來的晉公升其實是比較有限的,當然在技術序列等同的條件,肯定會優先考慮你,但是企業後期的發展,還是結果導向的,看你的技術能力和專案貢獻。

3、研究院所的話就建議選擇行業內比較強勢的所,或者是所在行業是上公升期的所(比如做電子資訊、人工智慧、先進製造方向的肯定更好一些),因為事業單位改革已經是乙個大趨勢了,改革後有編制的老人可能還是無限期的合同,但是具體收入就要看單位自己的效益了,然後研究所的話,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比如中電系的所一般收入高的加班也多,你的那個說給你博后的所可以問清楚一下,具體是什麼政策,我當年也有遇到了乙個,可以在職做博后的,也是前兩年其實你是有兩份收入的,這種還是比較爽的,但是有的就只讓你拿乙份收入。

4、如果去選調生的話,就目前的情況看,選調期到了博士一般還是能夠有比較好的機會的,但是公務員跟研究院校不一樣,可能需要你有乙個比較好的情商或者「政商」,其實我蠻多同學並不能完全適應,技術學久了,不做這個總覺得心裡空空的。當然,相對來說地位和收入還是要比大學教師要好一些(大學教師的優勢是空閒時間比較多,而且做副業也相對要環境寬容一些。)

我個人覺得,博士去企業還是慎重一些,因為一方面博士帶你的支撐會相對弱勢一些,另一方面要判斷自己在象牙塔待了這麼久,還能否適應狼性的職場。所以其實大類選好很重要,因為大類裡面你其實還是有二次選擇的機會的,但是跨類會比較麻煩,祝你好運!

這裡說求職:畢業後選擇體制外還是體制內的工作?

6樓:tom zhang

題中說中電那些所不見得多好,我上半年拿了四五家,深入了解一一拒之。表面高大上,其實mmp。至於寧德時代這些私企,可以了解下漢能最近的處境,以及之前某光伏材料巨無霸企業的後續。

恕我直言你的文章不太給力,但是學緣還是OK的。如果是我,我選個穩定帶編制的,如果所長或者所愛是學校那種氛圍就去大學,否則可以去選調。地點的話,選個房車壓力不大的地方。

7樓:

人在catl,來可以,只推薦去研究院做基礎材料研發,加班沒說的那麼恐怖,而且績效不會差;如果你被聘的部門是非研究院的,那麼有的你加,8106常態,8107也是會發生的,而且績效還不一定有閒職部門高

8樓:

寧德時代不要去,8106,而且給你的工資應該都不是保底工資,他們應該只會跟你說乙個七八千的基本工資,五六千的績效工資,再加上一堆補助之類的。還會給你承諾如果績效正常或者優秀分別能拿多少錢。都不是準數,進去還是得瘋狂加班拿好的績效才能拿到三四十w。

9樓:

趁年輕賺大錢的話996拼一拼倒是有意義,然而你現在博士畢業差不多也快30歲了,996實際到手連30W都不到,這樣的崗位有什麼意義呢?還不如找個地方混口飯吃,清閒不一定,起碼穩定是真穩定。

10樓:

不建議去沒編制的高校當炮灰。

因為你去的高校,你能招的研究生水平一定比你差,意味著他連三區水刊都出不來。

沒編制意味著要過考核,必然很吃力。

11樓:

幾個企業綜合收入前途和工作強度考慮:長江儲存。

你的這幾個研究所都不是好所,都不建議去,實在想去挑乙個錢多的去。

平平淡淡享清福:大學老師。

會做人,有關係,或者有當官的夢想:選調或者公務員。

沒編制的直接pass,包括博后。

12樓:七海千秋

建議排除那些不給編制的高校,除非你確定預聘期結束後肯定能拿到編制。現在高校的編制是僧多粥少,而且政策朝令夕改,存在預聘期結束後仍然不給編制的可能性。去高校如果沒編制,就沒多大意義了,不如去企業。

去軍工研究所要慎重,因為進去了之後不太好跳槽出來。如果你幹得開心,願意在那裡幹一輩子,那其實是不錯的,職業穩定,待遇也比較好(以材料圈子的標準而論)。如果你幹幾年之後想走人,可能會有些麻煩。

寧德時代應該是中國大陸材料圈子裡待遇最高的公司之一了,不過那裡加班很嚴重,就看你願不願意去了。你找的這些公司,待遇上可以說是中國大陸材料圈子裡最高的一批了,如果想拿更高的待遇,只有改行去網際網路、諮詢、金融行業。

選調生的話,你也可以試試。正經科研路線出身的博士混官場,最大的問題在於性格和價值觀是否和官場合得來,畢竟公務員的職業思維方式和科研人員是兩個平行線。

13樓:千里一醉

急需賺錢去企業,中庸平衡去研究所,對賺錢需求不高去高校,不建議從政。

先說企業,博士在企業的發展路線基本都是走技術+管理,真正能幹的博士在企業公升職空間很高。另一方面,企業招博士是要踏踏實實解決問題的,老闆/領導會很關注你的工作,這種關注帶來的後果就是,如果乙個博士在企業無法做出與其職位相匹配的成果,等待這個博士的只有走人,當然,你要是幹的特別好,公升職會比別人快很多。

再說研究所,對吃技術飯的人來說,非一線城市,研究所可以說是最好的事業單位之一。首先收入在當地妥妥的屬於高收入,比如洛陽,是乙個普通人月工資3-4k的地方,你年薪20w,在洛陽橫著走。除去收入,研究所工作性質也較為穩定,你可以在研究所踏踏實實搞一輩子技術,也可以等技術成熟了跳槽去企業賺高薪,還可以自己開公司,如果文章發的好還可以跳槽去高校,進可攻退可守,是非常不錯的選項。

再說高校,不建議非公升即走,說說帶編制的,高校是乙個豐儉由人的地方,你可以瘋狂申專案出成果走學術/工業大佬路線,也可以選擇划水摸魚享受生活,水水文章講講課輕輕鬆鬆過日子。高校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是高校的時薪是企業、研究所、高校三個選項裡最高的,你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最好說說選調生,從政這潭水太深了,博士學位並不能給你提供太大的幫助,如果家裡沒有相關傳統的話不建議貿然從政。

————更新分割——————

資訊不足無法判斷,多給點資訊唄。

成果怎麼樣,哪個高校,哪個企業,什麼研究所,具體職位是啥。

你這啥也不說上來就愣頭愣腦的提問,沒法答啊。

14樓:

從個人發展來看,現在企業是最好的選擇,特別是能給你高薪的;而後是研究所,其次是高校。

不建議考公務員,選調生,如果你不是公務員家庭出身,也不是後備幹部,沒什麼機會

博士畢業去高校好,還是去研究所好?

毛派極左刺蝟 說真的,個人更喜歡研究所。高校還得上課帶學生,哪怕是科研崗,識人多時是非多,研究所的生活純粹一點。至於寒暑假,我們這行 生化環材 在哪也沒寒暑假啊 抱住大佬才是最重要的,團隊最重要。我們研究所的某大佬團隊只要進去,博后到手都有17k 18k稅後,不包括獎金。副研啥的年薪50w起妥妥的。...

積體電路設計,在研究所還是企業?

STAR 建議去企業。研究所的優勢劣勢,你已經分析的可以了。這裡不做描述。企業的優勢劣勢 優勢 就是學到的東西很多,專案經歷經驗能夠快速積累,對於自身增值很有必要。劣勢 壓力大 在你沒有完全成長起來的時候,陪伴家人的時間少,自己的閒暇時間也少。目前我就是這樣的狀態,996偶爾997。剩下的時間就是應...

在研究所讀研和高校讀研有什麼區別?

yswyx 研究所讀研的價效比超過大部分985。雖說要看具體跟的老闆,但我說的是大概率的情況。原因很簡單,研究所學生在讀研期間接觸的硬體條件和專案機會,大概率超過很多985。而且在學生補助方面,一直比大部分985多很多。缺點是沒有所謂的校園生活,但這一點絕大部分企業都不關心。至於招聘,有人說沒有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