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不會的數學題應該獨立思考多久?

時間 2021-05-11 23:22:14

1樓:

我覺得吧,如果是興趣方面的,應該著重培養興趣,如果認真學習了,看看是不是沒有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呢?或者說數學學習還沒上路?

我學習數學的方法是多多做筆記,這個對學習數學很重要,不僅僅要記下老師教的經典例題,平時呢做練習遇到好的例題也記乙個,然後分類,註明出處,適當縮減題目,把過程寫詳細點,這樣複習時就方便的多,還要多練習,我是每天都花半個小時做習題,學到哪記到哪,從來沒落下過。

我還有聽樂學高考的修於寧馨老師數學課,這位老師學員超出1萬吧,講的內容很深刻,但是我能很輕鬆聽懂她的課,還可以根據乙個題型做n多個類似題,在上學期期末考試裡,我考出了145 分的好成績,可能都跟我的學習方法有關吧

作為乙個曾經的數學差生,所積累的經驗就是只要用對方法,還是可以有補救餘地滴

2樓:張式文

我覺得看自己做題的感覺吧。。有思路的除非算到最後發現思路錯了肯定是不會放棄的,沒啥希望做出來的題目想一會兒應該就能感覺到沒啥希望了不問別人天上總不能自己掉答案下來。。

3樓:

想起來大一的時候做高數題目,由於學習的知識確確實實是囫圇吞棗,加之沒有建立起稍微完備的知識體系,對於一些簡單的變形與技巧都一無所知(我也很絕望啊,不過高數考試卷子大部分都是那種教材中的知識掌握了就會做的題目,倒也無所謂)

所以遇到不會做的高數題目往往是想個兩三分鐘,想出來就會做了,想不出來就看答案,然後把這種方法記住,就這種方法把教材和習題集裡的題目都做了一遍,考試遇到的題目也差不多看了一會兒就會了,最後也拿到了比較好的成績。

4樓:小說讀者

不建議長考。數學就像登山,沒有適當的準備,不要貿然出擊,只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才適合很難的題。另乙個極端,很少做題,只喜歡談論數學,武功盡廢。

5樓:

條件一,先完成必要完成的作業

條件二,記得睡覺吃飯

然後開始,先腦子想,有兩到三個方向即可,心算,失敗了,用紙,還不對,放棄,但記得寫下收穫

問題不在於是否獲得正確的答案,而在於你如何去思考,這對於小孩子的我們來說,猶如培養優雅的世界觀一樣,這就足夠了

6樓:

該思考多久並不是重點。

如果你是在職場上,碰到問題了,思考乙個小時,解決不了那會耽誤工作進度,影響到協作,你就得問同事。

但你是學生的話,出現問題代表你的知識體系有缺陷,你應該深入思考下去。你在思考的過程應該觀察你的思路,是否從題中發現了所有的已知可利用的條件,是否已經把所有的已知條件放到了合理的邏輯鏈條之上。如果你無法構建乙個完整的邏輯鏈條,那就要觀察自己是對哪些已知條件存在疑問,再回頭重新學習一下,直到想清楚乙個完整的邏輯鏈條。

這是乙個完整的思維訓練,在思考中發現自己知識體系的缺陷,在思考中學習並彌補它。這才是做題的意義。構建乙個完整的心智模型。

什麼時候問別人?

1. 你構建出完整的邏輯鏈條,但是並沒有解出題目2. 你解出了題目,但希望有更好的解法

7樓:

這個問題,我覺得好面熟因為之前考研的經歷讓我有很多感受。數學題寫不出來不要著急翻答案、搜答案、問學霸(如果他是乙個粗線條的學霸)因為他可能沒法給你講解,他為什麼這麼思考!以上的做法不建議的原因是這樣就等於這道題對你的思維上的提公升很少。

用自己的經歷為例子,想得最長的數學題是...我都記不得用了幾個月,寫不出來我都會硬憋,那種感覺就像自己被困在房子裡無法出來一樣。當然我不是持續想那麼久,乙個題你心裡肯定也有個底,難度到底是多大,有的題一看條件、知識點就差不多知道什麼水平,如果中等難度及以下建議多動腦,實在沒有思路了,或者總感覺要做出來卻遲遲無法推出來結論就去看書,把書上相關知識點、定義、類似的習題全都找一遍,在腦子過一下,醞釀一會。

我想如果還是沒有思路也會對你提高你的數學思維和水平有很大的幫助!親測有效(≧≦)如果是很難的題(多為證明題)實在沒招了就丟一丟,這種題最好用來消磨平時那些無聊、零碎(雖然有人建議零碎來學英語(*^_^*))的不要錢的時光了,而且我多數是在這種沒有壓力沒有束縛的時候想出這種題的解,無心插柳柳成蔭,如果你真的愛數學,吃飯、走路、等女朋友的空隙都是你練腦子的好時光!

總結—數學最好不要走捷徑,如果覺得想不出來,也無法克制自己看答案的心,請你看完答案之後寫一篇深思(或者至少在腦子裡想想這樣點),大概反思這些東西:1、這道的思路為什麼要這樣,2、用了哪些定理和推論(記公式一點毛線用都沒有)3、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是什麼,4、關於這個知識點的其他題型是怎樣考察的,他們的側重點是什麼,有哪些不同,5、出題人怎麼這樣出題......

如果你能想出這些東西,我想這個題你已經滾瓜爛熟,以後再也不會懼怕這種題,再也不會遲遲沒有思路,對你整體的數學思維的操練我想是十分有必要而且是很有效的方式!祝好~

8樓:「已登出」

基礎牢固嗎?定理會證明嗎?

不會的話,還是先打好基礎吧!

牢固的話,我覺得嘗試近十種方法和可能還是必要的,至於要多久,那看你每種方法花費的時間了。

9樓:天野遠子

看你是啥專業的了。

對於數學系來說,乙個題十幾分鐘想不出就問別人,我覺得會很不利於自我提公升。乙個問題想好幾天的情況挺常見的,就是吃飯走路上廁所都會想一想,反正我們那時候是作業一周交一次。

不過你好像不是學數學的,那你就看看這種題是不是技巧性的,是的話就問別人後,學會並熟練使用這種技巧就好了。如果是那種…嗯怎麼說呢…沒有一般規律而言的吧,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多想想肯定有好處啦,覺得浪費時間想問別人也問題不大,就記得多想想這個過程中你是卡在了什麼地方,再遇到類似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加油。

應該以那種心態做不會數學題?

馬琛思考著 對於高考這種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的一錘子買賣,我試著用乙個解決問題的思路來說說我的想法 認清自己,題主對自己的認識還是比較清晰的,這是乙個好的開始,你知道自己的位置 接下來問問你自己是否知道目標,比如希望達到90分?或者對某幾個章節和知識點加強掌握?這個不僅要自己分析,一定要找任課老師給...

數學好的人在思考數學題時的一般流程是怎樣的?

紫海藍鯨 實際上做題的時候一眼就找到了知識點,然後代入組合就完了。也就是說沒想過要怎麼思考,就好像答案就在那裡一樣。理論上猜測是對各種理論做成了自己非常熟悉的知識,變成了和呼吸一樣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應用的程度。看到題後就自動篩選對比後,直接找出了答案 澤錦 啊,先看完題目,然後看題目需要是什麼,也就是...

你遇到的最難的乙個數學題是什麼?

Riemann hypothesis,RH 這是數學界見過最難題。歷代數學家想證明Riemann hypothesis,RH 沒有乙個數學家是成功。 自學生 我發現 1 1 2和1 1 0正反一對和正中各半定律01 10 11 2 9 都是一對統一存在的正反和正中各半定律 11 2 5.5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