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醫學生想知道,學習是生活的全部嗎,如果到畢業乙個社團都沒有參加,沒有成就,只是單純的學習?

時間 2021-05-11 20:02:17

1樓:JoeyLou

看你自身了,如果覺得沒有這方面的單純或者複雜的慾望,就好好學習,好好玩耍。因為醫學生的大學可能是學醫生涯最輕鬆的時刻了。畢業了那些社團的成就往往沒有什麼用,最重要的是提公升自己。

那些所謂的社團成就甚至連虛名都算不上。

2樓:遙望風霜

醫學生的話還是以學習為主吧,你要知道你讀完本科幾公尺厚的書,畢業之後甚至都沒有資格當醫生。醫學這門專業實在是太廣太深了,深到你可能要用一輩子不停地學習新的知識。無論是基礎知識還是實踐操作,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

作為醫學生,總有一天要上研究生的。現在多積累多學習,以後就會少浪費很多時間,少走許多彎路。

我想不僅是在學習的時候,工作的時候也一樣。忙到幾乎沒有閒暇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終日與病人和病歷為伴。少許休息時間不是補覺就是科研,畢竟文章才是職稱晉公升的基本標準。

讀醫,注定是走上一條修羅之路。

3樓:木魚兒

醫學是乙個容不得半點差遲的行業,自己的命和病人的命,都握在自己手中。

大學輔導員說:「入了這行,就等於乙隻腳踩在天堂,另乙隻腳踩在地獄。」

天堂有路,地獄無門。

救活了,入天堂,被同事被病人捧在手心裡;治死了,所有努力功虧一簣,可就只能進監獄了。

選擇這行,相當於選擇扎扎實實學習。

也許書本理論知識學起來略枯燥,可是當有一天,你能運用所學知識挽救更多生命的時候,喜悅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內心會感到從未有過的堅定,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於社團,在不影響課程學習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參加,幫助你調節情緒,能豐富大學生活,多交些朋友……

如果以後不打算從醫,那就另當別論了。選一條想走的路,在社團盡情奉獻、燃燒、釋放自己吧!

不過,選擇學醫,怎麼著也希望你不後悔投入到學習中去,幾年認真學下來,哪怕畢業後不從事這行,自己、家人、朋友的健康方面都能跟著受益。祝好~

4樓:蘭瓜哥

學習不是全部!

大一大二想參加什麼就參加別想那麼多,沒他們說的那麼恐怖好吧!

人家說了專業選的好,期末勝高考

期末,劃重點。。

平時不到考試月或者考試周,你想幹嘛幹嘛,我就這樣幹的,但代價是快考試那幾天要經歷死亡複習。

雖然熬夜通宵真的很苦,但是我前兩年也沒做什麼改變,你以為平時很刻苦,每天泡圖書館拒絕參加任何課餘活動,期末就會輕鬆嗎?答案並不會。。。因為你發現你平時學的越多到期末要複習的越多。。

你以為醫學可怕的是背嗎?不是,是忘!

當然四六級這些考試,還有平時專業課,是應該認真對待的,如果你很喜歡參加各種比賽活動,參加科研類專案更好一點。到了大三就應該減少社團之類的事務了,你要認真想想自己以後的路怎麼走。

5樓:vera

首先說明我不是醫學生哦,在這裡只想說下我乙個很好的朋友。

因為是同乙個社團,我們是大一認識,大二關係賊好的。

怎麼說呢,她和我一起臨危扛起了瀕臨解散的社團,並將其發展壯大。招新的繁忙勞累也好,社團上課演出也好,她基本沒有缺席過。

再說學生組織,如果我沒記錯她在學生會也是做到了部長一職的,辯論賽、演講比賽她能參加的也沒落下過。

哦對了,還有最重要的學習,年年獎學金拿到手軟,國獎也是人家的戰利品。看得我只能饞的想哭。

這樣的生活精彩嗎,有意義吧?

那她是怎麼做到的呢?作為乙個旁觀者,我發現她其實過的很充實,很辛苦。

我和她打趣說,你這悲慘的醫學小書包跟了你四年還沒斷是真的堅強。天天重的要命的書包是她從不離身的裝備。每次我叫她不是從圖書館出來就是從自習室出來。

她是乙個很樂觀又充滿力量的人,遇到事情第一時間永遠是想著去解決而不是逃避。執行力強,從不拖延,這大概也是她能完美的做乙個時間管理師的原因吧。

說起來,她的自律是我望塵莫及的,很多人會覺得醫學生這忙,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其實不是,她向來都是堅持健身,健康飲食,良好的形象管理,以及濃密的秀髮????!!!!

疫情期間,比起我的浪到晝夜顛倒,她在健身,學做飯,學習,參加比賽。

所以呀,醫學生的確是會比我們其他專業辛苦的多,不參加社團或其他活動大學也的確會很枯燥。那麼或許你可以向你的這位學姐一樣,兩者兼得?

她可能總是沒有意識到在別人眼裡,她是一顆多麼閃耀的星光。

祝願希望你也可以成為那個閃閃發光的存在!

6樓:Blackrose

可以不參加。

但還是講講我的感受吧: 同醫學生,我是大一大二參加了大量活動的,什麼社團學生會統統報了名。上大三的時候覺得該以學習為重,就退了,都退了。

然後讀大四的時候,我後悔了! 我大三一年可以認識好多有趣的朋友的,可以參加好多活動的,我為什麼沒有堅持呢?

當初自己以學習為重的理由退了所有活動,其實留給學習的時間真跟以前差不多。反而我在那樣忙碌充實的時候更會努力的擠出時間來學習。當什麼事都沒有了我反而覺得我的時間非常多,就會變得比較鬆散。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感受,樓主可以參考一下。

7樓:赫頓

當然不是。

參加社團的話可以認識許多有趣的人,大學最鐵的朋友都是社團認識的。而且會有很多附加的機會和證書,對保研加分及入黨都是有用的。

但是如果真的喜歡學的話也未嘗不可,因人而異吧。我只是不喜歡一棵樹上吊死,而且覺得生活只有學習未免太單調了,哪怕讀點書也是好的。

8樓:

沒必要有這種負擔,無論怎樣,學醫都是咱的主業,社團什麼的都是鍛鍊鍛鍊,增加的是其他方面經驗。只是可能以後有一天回想起來還能吹吹牛什麼的,哈哈。當然,如果你以後專精學術,成了某領域大牛,這些許校園裡的小事,如果有那就不過是錦上添花,沒有也絲毫不會影響你的榮光。

選擇了醫學,也就是選擇了一條終身學習的道路,以後我們可能會忙的顧不上自己、家人,哪有時間回顧這些事情。那個時候,參加過社團的經歷也比不上你幫一位患者恢復健康快樂。

9樓:ruby

先聊聊社團的本身。

據我所知社團應該是一群有著共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情,加入社團就是為了交朋友發展愛好,本質上是自願。

其次聊聊學習。

醫學生確實辛苦,但醫學院的學生每年也有掛科的補考的重修的,也有得獎學金的獲各種獎的發文章的,所以能有多辛苦也看自願。

明白了嗎,不會有人真的因為參加社團就能拿到多高成就的,除非你在綜合院校,且參加的社團是年年都能得年度金獎的、參賽的、有科研的、有技術成就的,一般醫學院那仨瓜倆棗都不能看,答應我千萬不要把社團想的太高階好嗎。

過得開心就行了,大部分醫學院校都是唯成績論,好好學習業餘時間幹點喜歡的事情就行。

10樓:三島群生

這還是看你在哪種醫學院校吧。反正我們本校保研面試,老師面對學霸都會問:你是不是只會死讀書呀?

如果你只會學習,那不好意思,會學習的人多了去了,和你排名差不多,但是有社團、學生會或者科研經歷的,肯定比你有優勢多了。

去外校保研複試和考研複試,除了專業素質和臨場應對能力,別人在意的不只是你書面成績有多少分,他們還會讓你寫(或者展示)你的社會實踐以及科研能力,那些欄目如果空著,你還有什麼競爭力可言。

所以,在本科幾年,你要找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想要在醫學生中只靠學習取勝,這種辦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大多醫學生都不缺乏學習能力。當然,學習同樣是重要的!

你可以加入乙個社團,或者乙個部門,在那裡勤勤懇懇得到乙個職位(或成果),這都說明你的工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是可以肯定的。

如何做到學習、社會實踐和科研都不耽誤,才是你應該思考的。

11樓:

醫學生,還是多學習吧,對於醫生,點滴的積累真的很重要,多看看專業知識,多看看文獻,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都會提高,將來的你會受益匪淺……社團之類的,可以偶爾去玩玩,也算是放鬆一下,沒必要付出太多的精力

12樓:燚燚森森

社團的參加,有的人為了學分,有的人為了興趣愛好…大學綜合性大,可以多方面發展,也可以單方面的學習。但一般人能力有限,且不可貪多,要目標明確。不然類似在社會中,迷失方向。

13樓:上海大寶球

都不重要,你想想未來你怎麼賺錢靠什麼吃飯最重要,想當醫生搞科研就好好學習,成績最重要,不想從事醫學早日轉行,否則學醫又浪費時間又賺不到錢你又不喜歡就廢了。社團都是一群裝x的人發號施令的地方,始終想想你畢業想幹啥工作,有啥能耐

14樓:是阿芃呀

學習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對於醫學生而言,學習是我們的主要矛盾。不管是對專業課來說開始對其他品質的一些培養。其次,我認為有學習以外的生活不單單指參加社團。

你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好,大學的課外時間其實還是挺多的,好好利用這些時間。交一兩個知心的朋友,等等有很多。

15樓:

參加社團應該是為了興趣,而不是成就吧。我覺得培養乙個興趣愛好是好事情,不過這個看你自己。

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事是:

學好英語,學好專業,寒暑假去附屬醫院或者家附近的醫院見習、實習(之後再學課本會更有方向,抓得住重點),主動接觸學校裡或附屬醫院裡優秀的老師(有可能能帶你接觸科研)。

這些才是咱們學醫的日後安身立命的根本。以上所提及的我有一部分做到了,另一部分後悔當初沒有勤奮一點,臉皮厚一點。希望你能不留遺憾。加油

16樓:歐巴哆啦A夢

建議有錢多買書看書放假多出去旅遊,學生會就是個過家家的玩意兒除了浪費自己的時間真沒啥用,不要聽什麼人脈人脈,人脈是你的老師是對你以後學習工作有幫助的大神,不如找找關係沒事去醫院轉轉病房也比學生會過家家好

17樓:為yi消得人憔悴

希望你周圍的大佬們拿了獎,發了文章之後你還能保持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是你必須接受你的選擇帶給你的影響。當然你要是真的覺得可以鍛鍊你的能力,那也還行吧。順便先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在被人割韭菜也是很重要的。

18樓:Ark小舟

這個……我其實也沒想很明白

有個學姐在我們問她要不要競做主席助理時回答了"要!"這樣她更願意主動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抓住有限的時間更投入地學習。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但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自己是覺得參不參加社團無所謂,多去和身邊的老師同學們交流吧,同學們也有相同的問題,向優秀的同學學習,可能重要的不是看到的表淺的學習,而是深藏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能力。

19樓:雨過山青

首先你覺得你的生活的全部就是學習?不需要吃飯,睡覺,娛樂?肯定不可能一直的學習。那樣既不可能也沒有效率。

學習永遠只可能是生活的一方面,而不可能是全部。而對於醫學生來說,學習肯定是最重要的事,課程很多,和其他專業相比,醫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習時間都要多很多。所以,對於你來說,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掌握。

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不是一味地學習。這一點應該在以後會更加重要,因為,大學時還相對簡單,除了課程以外並沒有太多的雜事,你可以用很多的時間去學習。

效率不高,可以時間來湊。但當你走上工作崗位,時間少,任務重,不可能讓你有大量的時間去學習,這時候效率就更加重要。我覺得這方面應該是你五年大學要注意培養的東西。

對於你說的成就,並不一定參加社團就是成就,不參加社團就沒有成就。所謂成就,無非是想在簡歷上多出幾行來。看你的特長在哪一方面,你就可以向那一方面發展。

如果擅長交際,可以參加社團,多交朋友,培養自己溝通表達的能力。擅長運動,可以參加運動會,獲得名次這也是成就。動手能力強,可以去做實驗,寫文章,這也是成就。

所以,在大學取得成就,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不一定非要是去參加社團。看自己的興趣與特長。並不需要因此而糾結。

或者說,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無論自己怎樣,去見識見識總不見得是壞事。如同小馬過河,自己去試過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再談學習,有一句話,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學習與鍛鍊二者缺一不可。以後,走上臨床,工作繁重,好的身體更加重要。

也是支撐學習的重要基礎。大學的時候還是應好好鍛鍊,有乙個好的身體。

加油!學醫不容易。且行且珍惜。願不忘初心。

想知道醫學生的大學生活是怎樣的?

瑾然 課多,但是對於乙個討厭社交的人來說是很好的。你有理由逃避很多沒必要的活動。課雖然多,重要的就那麼幾門,其他的水水就過去了。平時理解內容就好,不用背。考試前乙個月開始複習,早6 30晚十二點,大概過三輪,成績不會差。剩下的時候該吃吃,該睡睡。 Retro 座標 歐洲某醫學院 學期中是這樣的 週中...

作為乙個全科醫學生,我想知道全科醫生真的有未來嗎?

不甘示弱的小傲嬌 相較於專科類臨床專業,全科醫學專業在國內起步比較短,全科醫學學科建設 人才培養 畢業後培訓與使用等目前都屬於早起階段,處於摸索過程中。自2009年深化醫改以來,國家始終把強基層作為醫改的首要任務,分級診療制度構建大勢所趨,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全科醫學人才恰恰是真正提公升基層服務能力...

大佬們好,我是臨床醫學(女)的一名醫學生,想知道英語是四六級重要還是醫學英語重要,我們應該怎麼學習呀?

Ms.Z 四六級我有個病理的老師,在醫院也擔行政方面的職務,他閒聊的時候提及自己面試新醫生時,提到 乙個個六級都過了但是我一問XX居然回答不上來 可見,雖然醫護英語很需要掌握,但還是看四六級成績為主 陳數羊cfs 四六級只是最初級的英語水平,要在工作中熟練使用的話,還是有比較遠的距離。如果目的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