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些自私,該怎麼教育?

時間 2021-05-11 17:20:43

1樓:小V子

為什麼會評判乙個人自私?我認為是因為那個人沒有分享你認為應該要分享的東西。

那麼你認為應該要分享的東西,孩子就必須要分享嗎?

那就要看看孩子對這個物品是否擁有自主權(永久或者暫時的物權)。如果有,那我是不會去評判孩子自私的,因為她有這個權利去選擇是不是要去分享。

我的經歷是孩子會分幾個階段,第乙個階段,物權確立期,這個階段我會持續的跟他玩,你的,我的遊戲,也就是把身邊的東西告訴他哪些是你的,哪些是我的。第二個階段,自主決定期,當他已經有物權概念後,如果是我的東西想給他,我也會強調,我的東西是如何分享給你的。有一些玩具一起玩的時候,我會教她怎麼和人共享玩具。

逐漸的,孩子對陌生人,或者合不來的人,是不願意分享的,但是對她選擇的朋友,同學,就能特別大方。

所以,可能對陌生人來說,我的孩子就是「自私」,但是,這難道不是陌生人想要而不得的一種怨念而已嗎?

2樓:大尾巴喵

孩子自私,主要表現為不愛分享,不懂感恩。家長要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引導孩子愛分享哦~

分享是社會交往的重要形式,乙個愛分享的人往往能交到很多朋友,乙個不愛分享,獨佔意識很強的人,很難與他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分享意識,讓孩子享受到分享的快樂。下面給大家講乙個關於分享的小故事。

分享快樂

小兔子小白期末考試考了個好成績,爸爸為了獎勵他,給他買了一件他一直都想要的遙控小汽車,小白高興得不得了,拍手叫好。

回到家裡,小白把門關起來,乙個人玩小汽車。沒有人看,沒有人鬧,沒有人說,沒有人笑,小白玩了一會兒,就感到沒趣了,他怏怏在放下遙控器,雙手捧著臉,兩眼瞅著牆直發呆。

爸爸下班回來,看見小白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問:」怎麼啦?出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兒啦?」

小白噘著嘴巴嘟噥說:「沒有夥伴跟我玩。」

爸爸說:喵喵他們都在外邊等你呢!把小汽車抱出去跟大夥兒一起玩吧!」

小白從凳子上溜下來,抱著小汽車出去了。小夥伴們一下子圍了上來,乙個乙個輪流玩小汽車比賽看誰玩得最好。大家有說有笑又叫又鬧,玩得開心極了。

「噢,快樂只留給自己,快樂就少了;快樂分給大家,快樂就多了。」小白今天又明白了乙個道理呢。

家長們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分享的重要性。那麼,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要怎樣才能培養孩子愛分享的意識呢?

一.不要溺愛孩子

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乙個孩子,在家裡完全就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寵著孩子,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給孩子,家長們並沒有意識到培養孩子分享意識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孩子會認為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給自己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孩子在家裡受寵慣了,到了幼兒園,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注意教會孩子學會分享。

二.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

家長可以營造乙個充滿分享意識的環境,比如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同享用,避免孩子獨佔食物;給孩子講分享的故事,讓孩子明白分享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事講給孩子聽,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憂傷,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得到情感分享,慢慢地孩子也會分享自己的情緒。

三.在與同伴交往中,學會分享

孩子最喜歡也是最適合的陪伴物件,不是老師,不是家長,而是同齡人。多讓孩子和同齡人一起接觸,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哦!

3樓:悠遊大少

如果只是不願意分享,

那可以和他談談對他人的看法,

溝通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都與眾不同,獨一無二,

你要表述一下,你覺得孩子自私的事情。

具體事情要具體分析。

4樓:

評判他人本身就是傲慢的,尤其對乙個孩子,你為何說他自私?他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給朋友?她花錢如流水不考慮父母經濟情況?

凡事都有兩面性,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當他(她)還在襁褓之中,就能感受到大人的內心投射,這種投射包括善的,惡的,美的,醜的,勇敢的,懦弱的……當你節儉過度,愛時刻把錢掛在嘴邊,會讓孩子內心產生空虛感,這種空虛會成為一種習慣,用不斷的索取來填補內心深不見底的黑洞。這種自私難道不是大人造成的嗎?很多不是富裕家庭長大之後的孩子自信且從容源自於原生家庭給予更多的是內心的富裕,這是種力量。

作為養育者,先做好自己,再教育孩子。從內,豐盈自己的心,從外,以身作則。所有果,皆有因。

5樓:梨公尺TALK

其實吧,我覺得,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下什麼叫自私?什麼程度的自私是應該被糾正的。

比如,父母親戚朋友家的小朋友來家裡玩兒,孩子有乙個很喜歡的玩具不想給別人玩兒,這樣叫自私嗎?

比如,家裡孩子喜歡的水果剩的不多了,都給孩子吃,這樣正常嗎?

再比如,在學校的時候打掃衛生,他做完自己的部分就走,別人沒做完不會去幫忙,這樣錯了嗎?

我們先說一下上面的問題。我認為,首先,孩子不想分享玩具並不是自私,東西是他的,他就有權利選擇是否進行分享。如果他是看到別人的東西喜歡就一定要搶過來這才需要教育。

第二,如果物品是屬於大家的,那就要給他建立「東西是大家的,應該一起分享而不是自己獨佔」這樣的觀念。第三,做完自己職責範圍的工作是本分,選擇幫忙是情分,不需要強迫他樂於助人。

說回到話題,在我看來,教育孩子無非是讓他有乙個健康的人生觀,而不是一定要成為乙個所謂的「好人」,更多的時候我們都說你的善良要有鋒芒!

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是要強迫他必須做的事情,乙個能夠承擔自己責任的人,可能不是乙個善良的人,但也不會是乙個壞人。

而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這不需要強迫他去做,而是要父母身體力行地感染他。父母出門的時候可以在乘電梯的時候稍稍等一下別人,孩子就不會對鄰居太過冷漠;父母在別人問路的時候可以耐心解答,孩子就不太會覺得別人的事情和他完全無關;父母有隔段時間就把家裡的閒書捐出去或者送給想要的人的習慣,孩子就會知道在力所能及的程度裡為別人提供方便

都說孩子是一面照著父母的鏡子,這話真的沒錯,你是乙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小的時候多半就是什麼樣的人。希望大家都可以把孩子教育成遵守規則又內心純良的人吧!

6樓:旭日家教

要教育孩子做人做事要大度,不要因為小小的一點事情就斤斤計較。作為父母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教育:

1.不要溺愛孩子

2.不能讓孩子搞特殊化

3.對孩子進行分享行為的訓練

4.給孩子分享的實踐機會

5.自己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經常撒謊該怎麼教育?

新東方家庭教育 造成孩子不誠實的可能性原因有 一 孩子語言表達不明確。孩子還不會用語言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加上孩子本身記憶力就不精確,於是表達的事情就和事實不相符。例如 別人問玩具是誰送的,明明是奶奶送的,孩子可能會說是爺爺送的。這個孩子本身的思想無關,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情況也會逐漸減少。二...

孩子不願去社交該怎麼教育?

Dr老爸的育兒經 粑粑麻麻們,請準備好小板凳,今天,我們要講乙個很重要的話題 寶寶的社交。什麼,小屁孩也需要社交嗎?Of course.人是一種社會動物,需要和他人交往,寶寶也不例外。現在雖然放開了二胎,但獨生子女還是占多數,而且,如果家裡的兩個孩子年齡差距比較大,也不容易玩到一起。但是,讓小寶寶們...

該怎麼教育孩子學習,習慣

一二三低年級 課前 第一節課下課就做好第二節課課前準備,左上角放書,依次放鉛筆橡皮 數學 尺子 抱臂坐正。預備鈴響了之後,喊口令 鈴聲響進課堂,安安靜靜等老師,說三遍,抱臂坐正。課中 要發言先舉手。非常重要,可以喊口號反覆訓練 別人說話不插嘴。別人 老師和其他同學,有補充要舉手,不允許隨意打斷他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