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的書上用鉛筆做筆記是否損害公共利益?

時間 2021-05-10 14:19:58

1樓:

我有點迷茫啊,這是我從圖書館借的學習類工具書,其中遇到一些不大懂的地方,我就去網上查好記下來,已經盡量寫得工整且輕了……

一方面覺得在圖書館的書上寫字不大好,一方面又覺得我不懂的也許別人也會有疑問,會不會能幫到人家(而且自己寫一遍會記得更清楚),不知道應不應該保留……來個人給點建議吧,球球了

2樓:海綿叔叔

在公共圖書上有時候看到了別人做筆記,劃的線,真的很難受;但是話說回來,對於我這種看書就喜歡在上面標註一些東西的人,不划點啥,也真的超級難受;這也是我基本上不借學校圖書館書的原因之一,心裡很牴觸... 然後每次的結果都是買了自己的一本書,有的書看著看著就不想看了;有時候想著先去借書看看有沒有意思再買,然而,基本上就控制不住想劃線,然後乾脆就買了算了,難受的一批...

3樓:

使用公共的資源就應該把自己行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甚至沒有,因為這是公共的,不是你乙個人的,你無權處置它。而無論用什麼筆去書寫都會對書籍造成額外的損耗,顯然是有損公共利益的。而且你沒有給別人拒絕你做筆記的權利,你不能預設所有人都喜歡你的筆記。

4樓:lightning

但是我記得曾經乙個老師曾經對我們說過,你們將來做研究,要參考一本書,就要把圖書館裡所有你能找到的這本書都大概翻一遍,注意上面的批註,很可能會對你有啟發。

當時聽到這樣的說法也很驚訝,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但後來想想,古人讀書也經常在書上做批註的,這個老師好像正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也就不奇怪了。

雖然說現在網路很發達,但白紙黑字較於網際網路上的文字仍有一些優點。

我現在也挺喜歡看整潔又凝聚思考的批註的,但討厭惡意塗抹和無意義的批註。

但是作為圖書館方面,如果公開允許讀者做批註,那恐怕很快書就髒爛得沒法看了……所以就一律禁止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高質量的批註畢竟太少了,低質量的批註確實影響別人閱讀,而且「高質量」與「低質量」之間沒有明確的判斷標準。

至於我自己為什麼不批註?

因為字寫得醜並且蠢啊……

5樓:Skintobone

我可以接受,讀書就是讀別人的記號,這讓我更感覺人和人的思想是有趣的。如果以地質學年代衡量你為之憤怒的此時此刻,憤怒也會失去意義。

6樓:

看起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更多有批判傾向呢。

我只想說,用鉛筆輕輕的做標註,歸還的時候擦掉,就和你使用這本書時使其封面一頁變捲了,歸還前壓好變平一樣的。

只要不破壞書籍,保持原樣就行了。

有人說擦拭也會磨損,首先我對此表示懷疑,我相信細心的擦拭是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的。另一方面,書用多變舊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無論是寫過鉛筆字的小地方,還是整本書。

7樓:貓薄荷

嗯,我認為(╯﹏╰)這是乙個不好的行為啦。圖書館的書是公共財產,圖書館的書給了你使用權,但沒給你所有權。在圖書館的書上做筆記劃線什麼的真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閱讀體驗。

可能大家有過這樣乙個感覺:在圖書館拿到一本被劃線/做過筆記的書時,你的視線或者思維會不自覺地跟著前人做的筆記/橫線走。。。。。。

就算圖書館沒有明確要求,不在圖書館的書上寫劃,是大家都應該做到的事,我們不能只圖一時方便而給後來的人造成不便。

說話如有不妥,請您見諒。

8樓:

每次看到身邊的同學借了圖書館的資料書在上面做筆記的時候真的很不爽,有些人甚至是用簽字筆寫,你在上面塗塗寫寫,以後借的人怎麼看,而且也會形成惡性迴圈,以後借的人看到書上寫了字也會很心安理得的在上面寫,書是公用的,要愛惜,從小教到大的道理長大了卻忘了。

9樓:

我上大學後才發現幾乎借的每一本書都有劃線和筆記,當時以為是大學的特色(因為高中圖書館裡的書很少有人劃),後來在網上看到很多批評這種行為的帖子,才知道並非如此,但已經習慣了。

有一次借一本西馬的書,略難,但是書上有乙個人的筆記、劃線,我幾乎就是參照她的看下來的,好在她用鉛筆,字還寫得挺好看的。也是那時起知道書是可以這麼做筆記的。我之前是絕對不會在自己買的書上寫寫划划的,都是抄到本子上,但後來就會把感想直接寫下,誰知道本子會丟哪去,或者筆記記在哪本本子上。

現在偶爾會借到乾淨整潔的書,這一般是從未有人借過的,比方有次拿了本有關《新青年》的書,竟是90年代出版的,未被劃上任何一筆。

繁體豎版的書以前從不看,後來碰到一本,才知道豎版的書是字旁劃圈做重點的。

可惜我現在最多就是在書上劃線,蠻佩服那些做筆記寫感想的,因為自己完全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有什麼好寫,讀書讀到有感而發的狀態實在很少。

10樓:

先前答了一次,其實很醬油,很囉嗦。現在推倒重新答一遍:

1)用比方來說理,是最不靠譜的。有人把書比作姑娘,於是別人留有吻痕會怎樣,拜託這和把女人看作鞋看作襪,有什麼區別?

2)公共利益取的是公約數,但落實到每個讀者那裡,就各不相同。大部分人誠然都不期待書上有別人的標記;但其實大部分書,都不是大部分人會去看的

3)所以一般的書,不要做什麼筆記,髒人眼,討人嫌。專業裡的大眾書,也不要做什麼筆記。除非是專業裡的冷門書,你又算行家而非醬油帝,那麼你的筆記可以是對後來讀者的提引和鼓勵。

4)回應一下原題:基本上可以認定是損害公共利益。但有個例可以通融,我不諱言。

11樓:

贊成馬佳,

這個就跟「踩草坪」是一樣的……在許多國家草坪就是用來曬太陽看書用來踩的,而是中國就是不能踩,時間久了大家反而覺得踩了不正常甚至上公升到道德高度…… 我也喜歡看有筆記的書,有見地的筆記是讀者對書的尊重, 勾畫是用心看過的痕跡。 (買回來白白淨淨束之高閣的新書意義在哪兒呢?)

12樓:

對這樣的行為挺反感的。

以前在自己的一套精裝的《資治通鑑》上劃過一些線,現在回想起來各種後悔!

對自己的書尚且覺得不能如此,圖書館的書,就更不能了。

但是你真要划,就請劃你自己的書。你愛怎麼弄怎麼弄,我們管不著。

13樓:

反正看到圖書館借來的書有別人畫過的痕跡很難受,很多人看書就喜歡畫兩道,問題是很多人畫重點的習慣不是畫出重點句子,而是喜歡把一句話的主語和賓語畫出來。

而且還能看到很多人在書的前10頁畫滿了,然後後面就一片空白。

想做筆記幹嘛不在豆瓣上做,還能很多人看到。

14樓:

原來在圖書館寫畫的都是你們這些人..後人看到前人再畫,也跟著畫,如此反覆,圖書館的書到最後基本上都被畫過..我只想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我肯定不會亂畫,我也不喜歡別人在我的書上亂畫

15樓:

其實,很多大家都有這種「惡習」吧。錢鍾書就「看書時喜歡用又黑又粗的鉛筆畫下佳句,又在書旁加上他的評語,清華藏書中的畫線和評語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筆」。相信後來者如果能有幸看到這些筆記,遠隔著時間和空間的長河、生與死的距離,仍能感受到大師的睿智,該是何等樂事啊。

即便讀者不是錢鍾書一樣的大家,但只要是用心在讀,只要不是三歲小孩一樣亂畫,留下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至少能告訴後來者,曾經有乙個讀者他是這樣想這樣理解的。所以讀者的筆記什麼的絕對有利於思想的傳播

圖書館的終極目標是傳播思想和知識,它的規則本質上也是服務於這個核心的。很多圖書館都規定說不能寫、畫、做筆記,是為了讓圖書留存的時間更久,讓更多的人看到。現在書幾乎都是量產,沒那麼多孤本、絕版,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即便有損壞也能很快補充。

所以再強調保護圖書沒有太大意義,反而鼓勵讀者做筆記更能促進思想的流動,更好的服務於圖書館的終極意義。

16樓:

沒有針對性,本人也是十分喜歡讀書,平常也在圖書館借書,從來沒有在圖書館的書上留下任何痕跡,特別反感被人在圖書亂畫,因為你畫的部分僅代表了你的思維方式,當別人再讀這本書時或多或少就會被你影響!

17樓:用力生活的小寞

呃,我建議如果你真有習慣是最後在做筆記的話,在還書的時候把之前所做的一切痕跡擦掉。

而且用鉛筆寫筆跡的時候要輕,不要擦後留下很重的痕。

或者另外兩個解決辦法是,自己買書,或者不要用筆了。

原因有二。

一、圖書館書籍是公有之物,不能隨意的損壞。違反哪條規定我就不知道了……

或許你覺得做筆記是正當的,但是在書的角度上看,你就是在傷害他。

書如果經常翻就容易皺損,如果經常被寫字就很容易變舊甚至破掉。

圖書館的一本書通常都會用好久的,不能損傷圖書的使用壽命吧?

尤其是一些年份很久紙質很脆的書...

二、你做的筆記本身是在干擾其他讀書的人的思考。

很多人都不喜歡讀別人品評書的作品,因為那是以乙個人的思想再揣度另乙個人的思想。

同理,在你做了筆記之後,這本書其實就不是他原來的樣子了,你正在干擾原來讀書的人的思考。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會被干擾,反正我是總會被干擾的那乙個……

18樓:肖深刻的九叔

買個掃瞄器,500RMB的就夠用了,掃瞄之;

再裝個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不是Reader);

然後隨便劃,隨意做筆記,也方便分享;買個iPad或Kindle DXG,滿世界帶著走。

這才是愛書狂,這才是分享控!

19樓:

只考慮了自己的方便,完全不顧他人的想法。

很不好的行為。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你的筆記的。

況且書是圖書館的,只是借給你看,你沒有權利這麼做。

這種問題拿到知乎試圖尋求認同是不大現實的。

不要再畫圖書館的書了,樓主。以上。

20樓:

我又來說政治不正確的話了,首先說呢,我自己沒在圖書館的書上寫過東西,但是我不太介意在借書的時候看到一些有價值的筆記,當然,如果是隨意亂塗或者是寫一些有的沒的,可能我會不喜歡吧,其實我也不知道...

我借圖書館的書不多,但是我的書借給別人確實會有書上被畫過,如果說我的感覺,當時會有點不滿,然後就過去了,也沒有因為別人會畫我的書就去跟其他人發脾氣或者怎樣,所以我估計我看到圖書館的書被畫可能也就那樣吧...

21樓:何先龍

我是題主問題描述中提到的另乙個問題的提問者。

你還別真怪我抱怨、別怪我價值傾向很濃烈。

推薦大家去看看那個問題下的各種答案。摘錄幾個:這位回答者建議分情況,鉛筆作的筆記可以原諒,原子筆作的筆記則「喀嚓」。

並且認為:「我腳的,用鉛筆做的人還是很有素質的,窮學生,連偷書都可以被原諒,鉛筆做點筆記就要人血命,未免有失公允。」http:

借了就是我的了,至少我用的這段時間是我的了,我愛咋樣咋樣....就這麼想的」,這位回答者如是說。http://www.

這位同學是這麼認為的:「重要的話會勾上,不寫字,這也是罪過麼」http://www.

)制度是用來規避壞行為的,即便有認為出現了某些好處和利益(比如覺得圖書館書籍上的筆記賞心悅目),那麼出於整體的對大多數惡劣行為的監督和限制,那麼,這個制度就不能開口(否則是不是會演變成我筆記做得漂亮我就可以作筆記,而你字很醜,就不可以)。

怎麼看待在圖書館借閱的書上做標記這種行為?

itotop 如圖 剛書架上找的 最近準備系統的學習一下英語,感覺大學之前自己英語都是靠單詞考的。回歸正題,這本書上我大概看了一下,從開頭到結尾全是標記,雖然是鉛筆,但是你也沒擦啊,還有我感覺他標的也不是語法什麼全是單詞好像,真是奇怪了,看個語法書去標單詞。這種人就是沒有公共財產的意識,圖書館本來是...

考研在圖書館大聲背書是否合適?

小河慢慢劃 說一下我學校的情況。在圖書館各樓層的邊角裡,都可以發現拿著幾頁紙在背書的同學,他們聲音很小,不走進是聽不到的。每層樓都有室外空間,推開一扇門出去,是半露天的,在這裡正常出聲不會影響到他人。一樓大廳裡,樓梯間,也都有人出聲背書,但是沒有人是大聲背誦的。個別懶鬼,像我,坐在位置上默背,微動嘴...

圖書館本是看書的地方,但是在大學圖書館,大多數學生不是在看書而是在寫作業,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風小象 你的定義要更新了。如果只是看書,那對圖書館的利用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和知識獲取,知識創造相關的需求,都是圖書館嘗試滿足的,而且也不止於此。 板凳x 圖書館是收藏儲存人類文明並提供利用的場所,是公共學習的區域,其功能不止侷限於看書,還包括查閱文獻,自修以及研討等學習活動,其他學習功能也在隨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