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讀研究生?求解答?

時間 2021-05-09 18:13:14

1樓:考研學霸說

如果你是乙個普普通通的,一直靠讀書一路走來的學生,且符合以下的某幾種情況,那麼,去考乙個研究生是個不錯的選擇。

1.想搞科研,對創造知識很感興趣

我本人有乙個學長,他本科就讀於北京某211高校,學習自動化專業。他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是,高考填報志願時他的父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一門手藝。

可是他不喜歡工程和技術,他熱愛物理,經過了三年多的本科學習依然沒有改變。因此他決定考研,並且報考自己喜愛的物理學專業。

可由於基礎不行,他第一年考研沒有考上。而我也是在他二戰的時候和他結識。他是我見過對於科學知識真正稱得起「熱愛」的人之一。

考研期間,他把備考的物理書教材從頭到尾抄了一遍。(此處不談該行為本身對備考是否有幫助,僅表達他對物理的熱愛。)最終,他如願到某985高校讀研,後來又到北大攻讀物理學博士。

如果你也像他一樣,真心地喜歡某乙個專業。那麼,我建議你利用考研的機會,保持你的初心,學習你喜歡的專業。

當然,難的或許不是考研,難的是如何判斷是否喜歡乙個專業?其實很簡單,當乙個人遇到自己心愛的人或事的時候,他的雙眼就會發光。如果你不想讓這束光熄滅,那麼就勇敢地去追求吧。

2.本科學校較差,希望提高「出身」

不可否認,無論是招聘還是招生,用人單位都或多或少地在意「出身」。而許多本科院校不佳的同學也因此對報考「著名」院校帶有恐懼,順便對考研也帶有恐懼。

我本人我見過太多雙非院校考研到985/211學校的學生,並且和他們中的許多有著不錯的友誼。

其實也很好理解,高考地域的差異性導致了本科入學的「不公平」,而考研是對這種不公平的一次糾偏。

我舉個例子,比如河北省的考生和天津市的考生。由於不同學校在兩個地區招生人數的差別,很多河北的考生即使真的努力學習,也只能進入乙個強差人意的學校;

而天津市高考本科錄取率(87.24% 2023年),大約是河北省的(36.91% 2023年)兩倍多。

(這裡沒有瞧不起天津人的意思,我本人就是天津人,我只是描述事實,並且警示天津人不要因為本科考上一所不錯的高校而沾沾自喜。)

而國家組織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統一命題,消除了地域間的差別,這樣給本科院校「不佳」的同學們提供了乙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的舞台。

而且我相信,這樣的同學們如果能夠得到乙個不同平台和資源,他們可以做得更好。

不得不認,無論是招聘還是招生,用人單位都或多或少地在意「出身」。而許多本科院校不佳的同學也因此對報考「著名」院校帶有恐懼,順便對考研也帶有恐懼。

我本人我見過太多雙非院校考研到985/211學校的學生,並且和他們中的許多有著不錯的友誼。

其實也很好理解,高考地域的差異性導致了本科入學的「不公平」,而考研是對這種不公平的一次糾偏。

我舉個例子,比如河北省的考生和天津市的考生。由於不同學校在兩個地區招生人數的差別,很多河北的考生即使真的努力學習,也只能進入乙個強差人意的學校;

而天津市高考本科錄取率(87.24% 2023年),大約是河北省的(36.91% 2023年)兩倍多。

(這裡沒有瞧不起天津人的意思,我本人就是天津人,我只是描述事實,並且警示天津人不要因為本科考上一所不錯的高校而沾沾自喜。)

而國家組織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統一命題,消除了地域間的差別,這樣給本科院校「不佳」的同學們提供了乙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的舞台。

而且我相信,這樣的同學們如果能夠得到乙個不同平台和資源,他們可以做得更好。

3.想通過考研改變自己的專業

我在第一點中提到的事例也可以作為這一點的輔症。而就我本人而言,我本科學習的是生態學專業。大家可不要以為生態學僅僅是生物學下面的乙個分支。

不是這樣的,生態學是乙個一級的理學學科,雖然由於定量規律發現得還不足,我認為難以稱之為「學」。而由於生活經歷的影響,我本人對工程性的或者管理性的內容更感興趣,我更喜歡解決問題。

所以我在考研的時候轉專業到了環境科學與工程。這是乙個以問題為導向的專業,不研究某單一原理或者功能,而強調各種方法的互相協作和配合。我在學習該專業尤其是接觸並嘗試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收穫頗豐。

類似地,如果你由於各種原因在進入本科或者本科階段轉專業的時間點上沒能如願以償學習你想要選擇的專業,考研是你一般說來的最後一次(因為之後再轉確實難度極大)機會。一次屬於你的選擇你未來三五十年與它打交道的內容的機會。我也曾見過一些從工科跨考到社會科學,或者從理科跨考到商科的同學,無論是因為興趣還是現實需求,他們都抓住了考研的機會,獲得了自己滿意的結果。

當然,跨專業考研是有風險的,因此跨專業考研前需要經過認真的比選。你需要認真審視你的興趣或者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與你將要選擇的專業契合?

你的基礎能否勝任現在再學習一門專業?尤其地,我堅決反對因為學自己現在的專業學不下去而轉專業考研的行為。

4.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讀研

這一點是我對自己的觀察而總結的現實理由。

我有乙個高中的朋友,是個女孩。本科就讀於一所普通雙非院校,因為想當高中老師而意向學校的招聘標準要求研究生學歷,所以報考了某雙一流大學並最終成功被錄取。

一年之後,她遇到了自己現在的老公,老公是中部地區某高校的博士後。她曾經為如何才能兼顧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現在的家庭的穩定而苦惱。

最終還是選擇了繼續讀博,以便能夠盡可能地接近自己老公的交際圈。而這個決心的關鍵建議是我向她提出的。

我會這樣考慮,如果我是這個女孩,自己的老公常年在學術圈打交道,而每次帶著他的老婆坐在一旁什麼也不懂,久而久之會不會對兩個人的感情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

當然,不同的具體情景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演化可能。但是在經濟條件允許、已經(或者將要)結婚的前提下,提高到和自己戀人相同的學歷也是對自己戀人的一種尊重。這個道理也是適用於考研的。

由於種種原因,如果你的戀人已經讀研而你面臨選擇,這個時候我的建議是最好得到乙個和自己戀人相同的學歷。

一方面可以繼續享受幾年的學生生活,為使雙方的感情持續增長提供乙個時間的前提;

另一方面學歷雖然不能代表愛情本身,但是學歷的積極的現實作用可以減輕一些來自生活的負擔(比如雙方父母的不理解,未來的經濟壓力等)。

第二無論是讀書還是工作,設計好你和你愛人的情感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但也不可忽視經濟、文化這些部分。魯迅筆下的涓生,就因為經濟的壓力而放棄了後來他言中只剩下「飼油雞、飼阿隨」的子君。

第三尤其對於雙方年齡相近而女性學歷高而男性學歷低的情況,比較建議男性提高學歷。

5.年齡不大於28歲

這個問題或者會更加有爭議,尤其28歲這樣的乙個定量表達。我也僅僅提供自己的一些理解。

現代社會帶來了人的心理年齡的普遍偏低。大學生無能,畢業等於失業現象也屢見不鮮。而如果把學習看作一種投資,回饋是相對較高的。

當然學習也不一定等於提高學歷等於考研。但是這個社會往往將二者混為一談,於是結論就變成了提高學歷或說考研是一種回饋相對較高的投資,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奈。

因此與其毫無目的地到社會上打拼,不如繼續學習或者說提高學歷。

而考慮社會因素,如贍養父母,結婚生子等,28歲可以說是乙個分水嶺;考慮生理因素,有學者指出男性的各方面能力平衡的最佳點在28歲,女性身體在28歲以後呈現加速衰落的態勢。

另外,還由於社會上大多用工企業對博士畢業的年齡要求也卡在35歲,反推碩士畢業應該在31歲,碩士入學應該在28歲。因此28歲作為乙個質變點。

只要你的年齡還沒有達到28歲,你就可以選擇考研——選擇這樣乙個投資方式還不算晚。反之如果超過28歲,這樣的選擇會帶來其他更多的壓力,要更加慎重。

2樓:Rex

讀必須讀有條件還可以去國外讀

不要去對比這個社會人與人沒有可比性

像我這麼帥的人都毅然決然的選擇繼續(真實)你呢?總結:啥也沒有有機會的話必須讀

3樓:Ivan Han

emmmm說一下個人觀點吧

首先,總有一部分人,他們靠自己的情商和能力,加上一定機遇,在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在這其中的一小部分,可能會有「讀書無用論」。但我認為,現在社會,能力和學歷的相關性越來越大,雖然目前學歷不可能百分百反應乙個人的能力,到絕對可以反映出乙個人很多能力,比如:接觸新事物的學習能力、逆境承受力、承受壓力能力……讀到碩士博士後,會讓你豐富這些能力。

所以,我覺得如果暫時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平台,或者沒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我建議還是繼續讀研究生。

其次,後不後悔是自己主觀想法,每個人都一樣,選擇了一條路就一定後悔當初沒選擇另一條。但我感覺現在的社會形式,研究生還是讀一讀比較好。

最後,讀書絕對要同時注意培養自己的能力和彌補自己的缺點,確實有一些大佬,本科畢業就完全可以混的風生水起,我周圍有一些大佬,本科學歷創業挺成功,但從他們口中,經常感嘆自己的學歷不夠,想要繼續讀讀。

4樓:黃浩東

突然看到這個問,一下子有了共鳴。

我跟你情況差不多,我是考上了但是不準備讀了,目前還在猶豫,準備先進去看看再說,同時12月備考公務員進刑偵科。

我考研目的很簡單,3點。第一:去浮躁。

第二:換平台。第三:

去德國。 可是我突然發現,我自始自終從來沒考慮過學術上有何建樹,我只是想出國貼個金。很不現實,但是又不是難以企及。

去年7月備考,那段時間經常自省,從小到大唯一沒斷過的愛好就是分析,洞察事物。我很喜歡刑偵,從書本到電影到生活,這幾天這個想法愈來愈大,甚至到了不可推翻的地步。但是不得不考慮到家人,讓我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我甚至會想,這會不會是我只是想裝一下,作一下?我覺得有點這個成分。

因為我現在什麼都沒有,做的東西全是儲備,一進社會跟別人打交道,他不會看你學歷多高,儲備多麼好,只看你擁有什麼。

導致我想迫切的擁有乙份財富,擁有乙份社會地位,但是我又覺得,我這樣做值得嗎?

不知道有沒有人感同身受,包括我在這寫,也是一遍遍的樹立觀點又一遍遍推翻,無法想象最近有多糾結,可能是太閒了。

我也想求乙個解答

專碩的研究生該不該讀?

波侖伽 碩士學位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型兩種 專業學位 professional degree 中國學位型別的一種,與之對應的是學術型學位 academic degree 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各自有明確的定位。學術型學位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

研究生該不該領證?

濤濤的柒 首先,領證對研究生影響不大。學校對婚姻狀況沒有要求,只有學分不夠 規定發表的文章沒被接收 科研任務沒完成會影響畢業。結婚可能惹部分老師不高興,怕分心,不能專心做學術。不知道你是不是集體戶口,如果是,領戶口卡可能需要導師簽字,如果不是,領證結婚也不過導師那一關。但沒必要刻意隱瞞,因為撒乙個謊...

土木該不該考研究生?

劉小萌 小兄弟,作為過來人,我想好好跟你談談考研的事情。我的本科跟你一樣,就讀於一所雙非的院校 建築新四校的一所,當地還算有些影響力 大四上學期家裡勸說我考研,但是當時自己就想出去上班,出去闖蕩,也就沒認真準備,結果錯過了秋招,研究生也沒考上。之後簽了中鐵的乙個工程局,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技術員生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