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可樂安全,那是否可以從用無糖可樂的原材料代替日常的甜點?

時間 2021-06-09 04:24:33

1樓:張喵喵喵喵喵喵

甜品涉及烘焙等熱加工。

糖是美拉德反應的半條腿你等於卸掉了甜品的半條腿。

甜品本身除了糖也使用了大量碳水化合物,此處用代糖替代新增糖,除了控制血糖者之外意義不大。大部分代糖(阿-三-安)的使用群體都是體重控制目的而不是血糖控制目的。

2樓:RD老孫

既然甜味劑用遠低於ADI(每日允許攝入量)的用量就可以達到感官滿足的甜味,那這裡先把甜味劑的毒性問題放到後面,我們先說感官水平上,甜味劑能否替代真正的糖。

我當然也沒有全部嚐過全部甜味劑,只不過以我知道的一些來舉例子說明一下,有我自己的主觀感受。

糖精鈉,就是經常說的糖精的鈉鹽,易溶,第一代人工甜味劑。經常有人說糖精有苦味,實際上是糖精的離子有甜味,糖精分子是有苦味的。糖精帶來的甜味很扁平,就是甜,但是很假的甜,不過這股甜味因為確實很強,可以用來掩蓋其他不和諧味道。

所以留意一下平時有糖精鈉的食品,會品到一股搶蔗糖味道的甜,甜過以後也不至於有蔗糖的酸口感,那就是糖精的味道了。就算現在,復合配方中有蔗糖,有酸味劑,豐度了口感,即便如此也還是可以嚐到糖精的味道。目前在涼果蜜餞食品中,甚至一些牙膏或者化妝品中還是多見糖精鈉的出現,不妨感受一下。

在處理過程中,部分蜜餞存留的糖精鈉過多,全部吃完以後確實有隱隱的苦味從舌根泛來。

安賽蜜,有清涼味的甜味劑,甜味不至於那麼扁平突出,比較易於接受和融入食品口味之中。我個人的感受是安賽蜜具有一定的停留感,下嚥後咂嘴也可以嚐到存留的甜味,只是不能細品,因為安賽蜜也有後味,是接近金屬味的苦腥味。這個原理類似於糖精發苦,相對高濃度溶液下就會出現。

但是不愉快的味道只容易出現在飲料中,在蛋糕,雪糕等食品中不容易出現,且可以很好地融入綜合口味中而不凸顯。

甜蜜素,甘甜味。吃甘蔗,吃甜葡萄,吃完甜得很,卻很齁和發蟄(口腔表皮區域性產生了脫水),甜蜜素的味道卻不會這麼發乾。一些人總說喝白酒有甜味,這個甜味有時候並不是恰到好處濃度的酒精的甜,而是甜蜜素的味道(比如一些黃酒也新增甜蜜素以增加口感,這個做法是違規操作)。

大於0.4%的溶液開始有苦味出現,飲料中現在少見到了(或許有,我沒太多印象了),所以多見於白酒黃酒中的新增以調節口感,起到掩蓋酒精苦味的作用,是比較糟糕的手段,也是違規的。

阿力甜,沒感受過,不好評價。

羅漢果苷,接近阿斯巴甜和安賽蜜的混合前味,後味和阿斯巴甜一樣是回甜的。但是一樣是因為甜味遠遠大於蔗糖,口味上非常突出,是明顯的非糖口感,因為沒有合適的酸味出現。

甘草酸鉀鹽,因為具有甘草的味道,在調味品中常見,比如醬油,我還沒看到過哪種食品有新增這個。

三氯蔗糖,也有叫蔗糖素的。這個是蔗糖的衍生物,同樣是沒有後苦味,但是甜度極高,甜死人不償命(括弧笑)一般是食品中用量最少的甜味劑。汽水中非常常見,這也是很多無糖配方汽水喜歡的甜味劑,除了我回答提到的阿斯巴甜和安賽蜜復配的甜味,後甜味的貢獻也有三氯蔗糖的份。

糖醇。首先被人熟知的是木糖醇,用於口香糖。而作為甜味劑來說,糖醇反而不怎麼甜,不論是經常有感受的木糖醇,還是現在的飲料新貴赤蘚糖醇,甜味均不明顯。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你的問題也就有答案了。不管甜味劑如何甜,如何模擬蔗糖,它能夠被我嘗出來,哪怕是加了酸味劑模擬蔗糖口感,它們的存在也是衝進口腔復合味道裡最亮眼的一顆星。只要有這種區別存在,它們在口味上就不會完全取代蔗糖的地位,因為人的舌頭對於味道是非常挑剔的。

古人講「膾炙人口」,烤肉其實不那麼健康,但是它香啊,人們不會為了完全的健康而放棄感官的享受。

所以說,雖然蔗糖吃多了上火也好,吃多了齲齒也好,哪怕有糖尿病的風險,但是我為了口味,我還是選擇蔗糖的味道。

無糖可樂中的代糖物質阿斯巴甜對身體有害嗎?

Kommune Galaxy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和甜味劑的結合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https new.qq.com omn 20200308 20200308A08HZ900.html斯多葛醫生 有哪些為了健康你一定不吃的食物? 成分菌 作為某段時間的無糖可樂愛好者,市面上的各種品牌的無糖可...

用吸管喝無糖可樂,這樣是不是除去對胃的傷害,就能無傷狂喝了?

學醫的醜麻啾 也不能狂喝吧,白水喝太多了都會水中毒。而且無糖飲料使用的是代糖,就是人工甜味劑,有實驗表明它會增進食慾和對甜食的渴望。過多的攝入人工甜味劑,因為甜度過高,會讓人對天然的甜味劑興趣下降,比如水果之類的。這些會讓你去吃更多高糖的食物。還有,像阿斯巴甜啊,攝入後會分解出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的...

零度可樂等無糖飲料中的代糖會引起身體水腫等症狀嗎?

兩把傘 水腫,不是飲料的問題,是個人的原因,跟個人的其他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我之前做大健康產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種提問和質疑,其實每一種產品都只是一種方案而已,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效,不然為啥還要不斷的研發新的藥品,就像北方人吃廣東菜會覺得索然無味,上海人吃四川菜會覺得辣的冒火,但是你也會發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