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明確表示心裡第一位永遠是自己母親,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6-01 17:33:00

1樓:圖圖

對我完全沒有問題。

在我心中最重要的是我爸,有了子女以後是爸和子女並列。老公可能排家裡養的狗後面,最多並列。因為狗也是我一手養大的寵大的家人。

因為前面都是我不能換,是我最重要的,也是寄託最多感情的,是絕不會丟棄的。老公隨意咯,反正可以換,開心就好好過不開心冷漠一點,再不開心殘暴一點咯。

我的錢也不會給老公保管的,多少都不會告知也不會讓他察覺的,最多給點共同生活資金和零花。

如果這個不接受那就找能夠接受的,世上長的帥的男人懂事的男人又沒死絕。

2樓:一去二三里

他媽放第一位真沒啥,然而你老公不是他媽放第一位,老婆孩子第二位啊,你老公是老媽第一位,財產第二位,可能孩子第三位?你還不知道多少位呢……防你防賊一樣……

3樓:

因為即使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還是有你這樣的人聲稱自己「挺愛我老公」。

即便「從與他相戀到現在的每年生日,我從來沒收到他的禮物過。一次也沒有」,你也願意和他結婚,更心甘情願在「無休止的吵架鬥氣中生下了我家娃兒」呀。

你倆這事兒本就是你情他願,哪來的「怎麼辦」啊?

既然你自己不想離那還能怎麼辦,繼續過唄

4樓:

要排位其實很難,你婆婆在你和老公吵架的時候裝睡,我覺得很正確啊,你們的事她管就更不對了。你老公不願意為你和孩子花錢,只能說他不愛你,或者不夠愛你們,解決方法,我想如果你能讓他更愛你,應該婚前就能做到吧?明確表示婆婆是心理第一位,還有處事方式啥的,只能說明你老公幼稚且情商低,這樣的人,只有成熟了會好點吧。

但往往很難的。

5樓:小象的朋友

母親放在第一位可以理解,尼瑪連兒子都不放在第一位,去他大爺的。財政大權這事我是不能忍的,可以不放老婆這,但放在婆婆那絕對不行

6樓:張華

愛他,不讓勸離,房子想加名加不上,想管錢又摸不著。

那你爭你跟他媽誰重要幹嗎?反正爭也爭不過來,不如自己掙錢去啊!

房子沒名沒安全感。。。他媽有沒有安全感,從哪來的?你也是有兒子的人,也是奔著好好過日子來提問的,那就別窩裡鬥了,到外面去奮鬥。

7樓:無關

勸你還是先愛自己吧!你這種就是石沉大海的愛,對他付出越多他反而越覺得理所當然,而且你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外去花錢對他好,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這種愛只會讓你對他來說越來越廉價!可以看出來你老公真的是不太愛你的,你們家還是那種可以隨時換了女主也對男主沒什麼影響的模式。

這種情況還想要很好的過下去的話,就很有必要跟你老公溝通長談了,比如家裡的實際情況,他在外面的情況,還有你自己掙錢養孩子所付出多少的具體情況,給他算一筆賬!作為女人在家庭裡要有自己的底氣!

8樓:不耐受

這種夫妻相處方式我是不能接受的。財務完全保密,溝通效率為零,一方索取大於付出,答主不讓勸離,那還有兩條路,一條忍,一條改變你老公。

9樓:墨不經心

平靜接受,同等相待。

心裡的第一位是母親無可厚非,但是題主不知已經排到了第幾位。丈夫心裡別說母親,金錢都比你重要。

既然願意相信丈夫是愛自己的,覺得他對自己好就行,那其實怎麼勸都是沒有用的。這畢竟也是一種婚姻的形態。睜乙隻眼閉乙隻眼,一輩子很快就過去了。

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活法,那這樣其實也沒什麼不可以。

10樓:

不能肯定是不是媽寶男,但他鐵定愛你愛得有限。

我老公在精神上就更靠向我,因為他媽沒什麼文化,跟他很難思想上有共鳴,而我能,他就更對我有依戀。

所以還是先檢視一下你們倆的內部關係吧。

11樓:皂皂

這就是媽寶男好吧!媽媽永遠放在第一位,財產也交給他媽媽處理,如果可以跟他媽結婚生孩子,他肯定是不會要你這個老婆的。感覺你就是個外人,他和他媽是一家人,其實你自己什麼都明白。

為什麼補碼第一位是符號位

仲一 為什麼有補碼?如何計算補碼?要明白如何計算補碼,首先要知道計算機是如何表示正數和負數的。首先明確一點,在計算機中負數存的是補碼,正數屬存的是原碼。無符號數轉有符號數 看無符號數的最度高位是否為1,如果不為1 即為0 則有符號數就直接等於無符號數 如果無符號數的最高位為1,則將無符號數取補碼,得...

導師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第一位博士?

我導80年,director 加AP。曾經半路接手了個菲律賓師兄,但現在還沒有畢業。我應該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乙個博士生。他本身有很多行政工作和課題,對我屬於放養吧哈哈哈,畢竟乙個月見一次,但我喜歡這種節奏。作為乙個獅子座,工作狂加有點控制欲,對我的規劃還是很明確的。反正我不擔心畢業吧 珞珈惟正 今年算...

他們都說學習是第一位,學習真的很重要嗎?

Chris Wong 第一位談不上吧,因為我們一生都在學習,只是這個學習過程中個人能力,知識密度,知識結構不同罷了。如果把它放在第一位,生活中的其他事怎麼辦? corb 學習不重要嗎,學習是認知世界的過程。我們到死的一刻都在學習,只有學生是認為學習為了考試。你試試用 認知 的視覺去看待那些繁瑣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