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手術到底靠不靠譜?

時間 2021-06-01 15:09:07

1樓:Dina

並非所有近視者都可以做近視手術,手術前需要進行詳細的術前檢查。專業眼科醫院近視手術2小時左右術前檢查時間,10餘項術前檢查指標,嚴格篩選符合近視手術條件者,從源頭上保障每一例近視手術的安全。檢查有圓錐角膜、角膜炎、重度乾眼、眼瞼閉合不全、眼底視網膜裂孔、免疫性疾病、甲亢、糖尿病等者,不符合雷射近視手術條件。

年齡方面,18歲至50歲、近一年以上近視度數穩定、有摘鏡需求的近視患者都可以考慮手術。

市面上近視手術有很多種類,準分子、飛秒、ICL植入術等,到底哪種比較好?

個人眼部條件決定了自己適合的近視手術方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具體做哪一類近視手術,必須要到醫院術前檢查之後,根據檢查結果,聽從醫生建議。

當前近視手術大概分為兩種型別:一是角膜上的雷射類近視手術,二是ICL人工晶體植入術。一般來說,中低度近視、角膜厚度合適者,選擇雷射類近視手術。

高度近視或角膜較薄者,醫生一般建議選擇ICL人工晶體植入術。

近視手術到底安不安全?手術過程疼不疼?

雷射近視手術已經有30年歷史,手術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國內每年都有超過十萬人接受近視手術。再說,近視手術是受中國國防部公民應徵入伍體檢標準明確認可的,也是中國民航招收飛行員體檢鑑定規範明確認可的。

近視手術手術時間大概就是6至10分鐘,手術過程是比較輕鬆的,手術全程無疼,許多手術者可能還沒有反應過來,手術就已經結束了。

網上說近視手術後會產生乾眼、眩光等症狀,還有傳言說老了以後角膜脫落、致盲的風險大?

近視手術術後的乾眼、眩光,一般多見於高度近視做雷射手術的患者。由於切削的角膜比較多,術後有一段時間會有眩光,這些症狀可以慢慢恢復。現在近視度數過高一般不建議選擇雷射近視手術,可以選擇ICL晶體植入術,術後的眩光會大大減少。

至於老了以後角膜脫落,這是肯定不會的。雷射近視手術是把角膜削薄,並不會使角膜脫落。近視手術後也不會增加老來得其他眼病的風險,因為雷射近視手術是外眼手術,並不接觸眼球內部組織,你做不做近視眼手術,老了以後都可能得白內障等眼病,近視手術並不會增加這個風險

手術後大概多久能正常用眼?術後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嗎?

手術後24小時就可以正常工作和學習,只要注意不要過度疲勞用眼就沒問題了。需要注意的是,30天之內不可以下水游泳。正常的運動如跑步、羽毛球、桌球、籃球等都可以進行,但是對抗性強的運動如拳擊、摔跤等還是建議乙個月之後再進行。

2樓:茗視光

目前近視眼手術是很成熟和安全的了,主要根據患者的檢查情況確定適合不適合手術,選擇醫院可以參考醫院的資質口碑想找的手術醫生,醫院的裝置等綜合選擇的,手術方式要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最合適的方式的。根據自己的需求確定即可

3樓:呂丙月

近視手術當然靠譜了

這麼說吧如果你的近視度數保持穩定,一年內沒有較大增長。

做完近視手術後,你的視力不低於你戴鏡的矯正視力。

保持之前的用眼習慣,不會在近視的;如果做完手術後不注意用眼,與之前用眼習慣相差太多的話,會二次近視,不過近視度數也不會到沒做手術之前的度數。

私立醫院相比較公立醫院來說,裝置更先進。現在公立醫院都禁止高階裝置,醫療用品的採購,公立醫院往後只適合於基礎醫療服務。

私立醫院正在慢慢向高階醫療轉型,並且私立醫院的專家都是從公立醫院挖過來的知名專家。

個人建議選擇乙個正規的,連鎖的私立醫院,要好過公立醫院

4樓:

做過近視眼手術不能再做

個人認為手術目前已經比較成熟

去公立醫院檢查有的人能做有的人不能

這個手術各執一詞很多平常人不建議做

要不就說沒什麼事就別做

而我單單是因為臭美就做了

靠不靠譜知乎也不能告訴你

多查查資料問問醫生吧

近視手術到底靠譜嗎?

陳仙女兒 過雷射角膜手術需要術後有足夠的角膜厚度確保結構穩定性,因而度數矯正範圍比較有限,所以高度近視或者超高度近視更適合ICL晶體植入術。近視手術也不是人人能做,術前檢查還有乙個目的就是排查不適合手術的人群,確保手術安全和效果。成年人 近視度數穩定 眼睛條件適合 無其他不良適應症 如未受控制的糖尿...

高度近視做近視手術靠譜嗎?

心正大眼光明 600度以上就屬於高度近視,高度近視者平時確實要注意網脫等眼底的問題,而且目前矯正高度近視的主流方式還是屈光手術。雷射手術 半飛 全飛可以矯正1000度以內的近視 ICL晶體植入可以矯正1800度以內的近視。任何手術方式術前都要做一系列科學且嚴謹的檢查,選擇合適的方式。且最重要的前提條...

住民宿到底靠不靠譜?

有了孩子後打卡旅遊已經不適合我了,然後寶媽推薦買了半邊山下黑金卡,開始了民宿打卡之旅,民宿品質不錯,環境也好,安安靜靜放鬆個假期還是蠻好的 彥豆豆 我住過的民宿都很靠譜,前提是真正的民宿。不然你既沒享受到標準化的服務,也沒享受到好的差異化的服務體驗。國內還沒民宿概念時,我就經常在旅行時住到當地人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