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中的漸進超負荷如何平衡訓練量與訓練強度

時間 2021-05-30 08:03:43

1樓:

因為神經比肌肉更容易疲勞,恢復得也更快

所以先安排中等重量高容量的訓練,保證增肌效果的同時神經不容易疲勞

然後用高強度低容量的來鍛鍊神經系統

2樓:歐陽狗蛋

上回100做6個,這回105想做6個做不了只能做4個,然後做些輔助,這不叫漸進超負荷,這叫沒完成訓練,得分析原因,是100累積的量不夠啊還是沒恢復好啊,然後針對性調整計畫,不是多做一組就完事了,訓練量不是這麼增加的(除非你的計畫裡就是105做4個,那就是週期計畫了,訓練量就要以週期為單位了,也不是跟前後的訓練這麼比的了)。上回100做6個,這回100做7個,或者105做6個,這叫漸進超負荷。

訓練量的增加是指同一強度,100×6到105×4這不是漸進,這是換了個強度。上回100是80%的強度,這回105也應該是80%的強度,而不是85%的強度做4+2。

漸進的意思就是進步,是你之前的訓練帶來的刺激產生的超量恢復,這個進步是已經發生了的,然後下次訓練的時候你選擇適合進步後的你的重量,強度是不變的,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訓練量的增加,而不是為了增加而增加。訓練量的增加是結果,人們反過來用它去監測和規劃訓練,使訓練更高效,不是訓練量增加了你就進步了,而是你進步了訓練量自然就增加了。

訓練量這個概念在大眾健身這塊總被提及,本意還是讓大家不要懶惰訓練,是說給過分注意動作個數,花式,幫浦感而不喜歡增加重量的人聽的。而乙個正經計畫的訓練量安排是很有技術含量的事,尤其是有一定水平的訓練者,想要把訓練量安排的合理高效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你要是沒有懶惰訓練,那其實這個數字究竟是多還是少並不重要,要是就想搞明白點,那推薦一本馬克瑞比托的力量訓練計畫看看。

3樓:不羈的瓶子

長期看訓練容量的遞增確是增肌基礎前提。

但身體不是機器,不可能絕對精準的反饋。每天的狀態還有起伏。衝重量的那天總容量降一點沒什麼。 但長期的平均訓練容量不能減少。

如果想精準量化,以你的舉例,解決辦法就是。 平日100*6,衝力量時如果105*4那就再加一組至少95*2,這應該不難做到。

另外其實我感覺如果100可以6下,僅加5kg,5下應該也能做到。循序漸進少量加重,容量相差一般不會有那麼大。

關於「漸進超負荷」的乙個疑惑?

1.漸進超負荷不只是加重,還可以增加每組次數 減少組間休息。2.孤立動作練小肌群就是這樣,想要肉眼可見的進步?不可能,不存在,別做夢。小肌群單關節孤立動作只是雕蟲小技,大肌群多關節復合動作才是最重要的。3.類似側平舉這種看似簡單的實則有難度的高危動作,不是健美就盡量不要練。做不好很容易破壞正常的肩肱...

如何在力量訓練中測試自己的極限?

於司晨 測試前的熱身很重要,不要擔心這些組數會讓你疲勞,次數才會讓你疲勞。間歇一定要足夠。上次測深蹲嚴格按照這個來,比計算極限多了5公斤。 kmlover 試舉動作完成輕鬆 流暢 快速,動作不走形,上舉過程中無減速和兩側不平衡現象出現。二 心態調節 這部分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兩種預先思想動員方法 1 ...

作為中後衛如何訓練自己的防守能力?

張曉勇 個人防守能力取決於兩個方面 乙個是身體素質,能夠逼住對手,把他逼迫到遠離球門的位置為上,能夠造成他的失誤最好,如果不能就要跟上對手,不讓他傳出好球甚至射門為目標,注意千萬不要吃晃!再乙個就是頭腦意識,選擇最佳的防守路線位置,使對方無處傳球甚至射門!始終處於球與門之間的防守麵內,不可莽撞搶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