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應該走鼻還是咽?

時間 2021-05-30 00:05:06

1樓:

「任何音都不應該走鼻」

既然要決定聲音走不走鼻腔,首先要搞明白,當你認為自己的聲音「走了鼻腔」時,發生了什麼。

第一種情況,別人聽著有鼻音,這是鼻音,舌根高時就容易有,但實際上舌根高時,演唱者自己的感受,並不一定走了鼻腔。

第二種情況,自己感覺走了鼻腔,自己聽自己的聲音,呈現出更有力度和清晰感。這種情況,除非自己故意使用,否則在演唱中應儘量減少甚至避免這樣的發聲,因為實則是動用了顎咽肌的力量,也就是高喉位擠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用一下方法檢驗,自己是否動用了這個力量:

1,將手指放於喉頭上,發長音啊,過程中逐步加強走鼻腔的感覺,此時甲狀軟骨與舌骨之間的間隙會逐漸變窄,直至擠卡。

2,將手指放於喉頭,在中低音區發長音啊,逐漸轉變成氣泡音,此時主觀上,發聲位置也會自動轉變為鼻腔,同時,甲狀軟骨與舌骨之間的間隙也會逐漸變窄。

以上兩條用來幫助你驗證,你認為的走鼻腔,是不是實際上動用了「顎咽肌」這個額外抬高喉位,增強擠壓的力量。

長期「走鼻腔」的壞處:

聲帶的閉合依賴「擠壓」來維持,自身的閉合能力便會越來越難以主動充分工作,這一情況,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長,在唱高音時,聲音越發變緊,腹部更加用力,但音量大小失控,同時續航能力變差,從他人的聽感上來說,更傾向於「喊」。

解決辦法:先學會拋開這一擠壓力量,尋求聲帶本身的閉合能力,能滿足日常歌曲的演唱後,再去訓練這一特殊的技能,因為這一力量在對閉合要求極強的情況下,也起到輔助作用。

2樓:北陌老師

首先,鼻腔的可塑性低。鼻腔的長度大小相對固定,不像咽腔口腔形狀那麼多變,因此用鼻腔的程度相當於發聲的自由度犧牲的程度。

第二,鼻腔會吸收聲音能量。鼻腔裡面都是黏膜組織,實際上會把聲波吸收掉一部分,效率不如其它腔體高。

第三,鼻腔容易堵塞。假如感冒了,或者鼻炎,鼻子堵住了之後你怎麼辦?

最好還是充分開發咽、口以及其他高頻共鳴腔的利用。鼻腔最好作為一種改變音色的手段,而非主要手段。

3樓:「已登出」

既不要掛鼻也不要貼咽,應該往頭頂走。你的聲柱在垂直方向應該是很豎直的,氣越往下扎聲音就越能往頭頂衝。慢慢的你的高音就會很通透很開闊,隨著共鳴加強你的鼻腔和咽腔都會產生共振。

看你描述你還在學習初期,你這時候的「高音」應該是中高音,如果你急於求成灌鼻或走咽,你以後高音可能會不通透,音域也拓不了多寬

4樓:格物聲研

就不能因地制宜嗎?開口音走咽,閉口音走鼻。靠前集中的亮的色澤走鼻,靠後的暗的敦厚的色澤走咽,更高的kEY只能走咽,掛靠蝶竇方向,無法走鼻。

為了換聲點補充力度,有時候氣還需要走一部分胸。

5樓:VBS聲音平衡

都可以用。本質上音色選擇的問題。如果出現選擇困難,才是技術問題。音高主要還是受控於聲帶張力與空氣之間的配合。

題主描述的民俗與美聲區別,感覺應該是喉位高低、咽腔大小的區別,而不是走哪個「通道」帶有主管色彩的描述。

從發聲效率上來講,高喉位會一定程度影響閉合,影響擋氣能力;置中的喉位則更有效率。實際演唱中,把喉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音色改變,不過高過低,都是健康安全的。

6樓:流行聲樂阿昊老師

不管是走鼻或者走咽,都只是高音共振的感官結果這個結果不能作為高音方法的參考

或者說高音的感覺是乙個複雜的產物

好的高音走不走鼻?走,

走不走咽?也走

高音還走嘴巴

高音既上提,還下拉,

既放出來,也要吸著唱

高音說,你把我搞的這麼複雜,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7樓:楊榮祥

唱高音的話,首先嗓子是不能夠加勁的。不能夠高音!一定要放鬆,把喉嚨開啟,把軟顎跟笑肌興奮地抬起,聲音先走到後腦勺,然後,再翻到前面來到眉心處集中發出來。哼出來!

8樓:腦殼有頭髮

鼻和咽的關係,就像是汽車方向盤往左往右的關係,不同的路況需要不同的轉動角度,不同的音不同的字,也需要有不同的鼻和咽的調整,有的時候往鼻靠,有的時候需要往咽靠,使聲音能一直走在正確的車道上。

至於你聲音是整體偏前靠鼻還是整體偏後靠咽,這取決於你喜歡的、你所選擇的聲音型別。

但還是回到剛才的比喻,無論你喜歡在公路上開左側車道,還是右側車道,方向盤都需要既能向左調整,也能往右調整。

人應該隨著社會走還是隨著本心走?

飛雪 什麼是社會,什麼又是本心,假如社會是只豬,你理解的本心就是鏡子裡的豬,你以為你是鏡子,其實你就是豬,豬就是你,哪有什麼鏡子 卜可卜言 就一般人而言,為了生存,人必須隨著社會走,不然你就無法在社會立足 但當個人面對具體事件時,則應隨著本心走。不過,這裡所說的 隨著本心走 不是任意而為,也不是固執...

應該選擇踏實工作還是照著自己想法走?

醫護二人組 踏踏實實工作不就是照著自己的想法走嗎!難道年輕人不應該踏踏實實的工作嗎?人活著無非就是一步一步的慢慢來,不可能有哪乙個人一入職場就順風順水,也不可能只要有個工作就會得心應手。你說的這些雖然有點亂,但是大概能理清你的想法,你的想法或者你對工作的看法其實就是想無拘無束,並不是哪個工作適合哪個...

到底走投行路線還是應該走研究所行研路線啊。。

拒絕吃番茄 我來提供乙個新思路。除了看個人興趣 能力特點之外,還可以考慮一下更落地的因素 薪酬競爭力及其概率。不論是投行還是研究所行研,做到頂尖都可以拿到傲視群雄 極具競爭力的薪酬。但問題的關鍵就是自己能成為這個top梯隊的概率有多大。研究所乙個蘿蔔乙個坑,工作量大 首席席位就那麼幾個,能上去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