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傳播的病毒戴口罩有用嗎,會不會從眼睛進入人體?

時間 2021-05-11 14:51:58

1樓:王靜

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治指南,增加了一條,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那就是說,具備這兩個要素:相對封閉的環境、高濃度氣溶膠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戴口罩肯定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但是除了口罩覆蓋的區域,我們的眼結膜是暴露在外的,病毒極很有可能會從結膜入侵人體。之前一位北京的專家感染了病毒後回憶,當時自覺眼睛有不舒服的症狀,猜測有可能病毒是從結膜感染人體的。

但是,結膜感染也存在條件,也就是剛才說的那兩個要素,沒必要恐慌,以至於出門就戴護目鏡。最好的措施就是盡量待在家中,少出門,注意手衛生。出門記得不要用手揉眼睛。

2樓:

瀉藥。一切拋開濃度和計量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不排除有這種可能,這種傳播方式主要存在於密閉的室內,開窗保持通風即可在室外不必擔心,這種概率極低的問題跟買彩票中五百萬差不多可以看我另乙個回答,沒有擔心的必要,正常防護措施到位即可專家稱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意味著什麼?應如何防控?

3樓:簡江

這裡說的氣溶膠傳播,一般指小顆粒氣溶膠,因為大於1μm的氣溶膠,也可以認為是小飛沫,可以被合格外科口罩或者醫用一次性口罩有效阻擋。

大飛沫像「子彈」,傳染力強,可以「一槍爆頭」。小顆粒氣溶膠像「毒氣」,只有濃度比較高的時候才會有感染力。

什麼地方會有高濃度的小顆粒氣溶膠?1.和感染者同室朝夕相處;2.發熱門診候診室。

其它地方基本不用擔心這個。還是只要戴口罩勤洗手基本就解決問題了。

通風可以大幅度降低氣溶膠濃度,使用過濾PM2.5的空氣淨化器也可以。

4樓:

主要是口罩防護,n95級別及以上,其它概率小,不到高濃度環境沒有必要。

口罩密封性是第一位的,就算戴護目鏡,也是要看是否能夠密閉。

5樓:cici

6樓:桃花島么兒

之前是說飛沫傳播,那就是別人說話、咳嗽、噴嚏帶病毒的飛沫在漂浮、下落的過程中到了其他人的呼吸道和結膜而感染。

氣溶膠,膠,高中化學就有乙個「膠體」的概念。丁達爾效應啥的,就是這個帶病毒的沫和空氣中的物質形成了乙個能懸浮在空氣的膠體。因為直徑較大的沫就落下去了,直徑小的沫才能形成膠。

它就能較長時間在空氣懸浮(具體多長時間沒去考證),進入其他人呼吸道、結膜感染。

強調氣溶膠傳播更是要重視戴口罩和手衛生。近視就戴框鏡,視力正常想安心一點可以戴平光鏡。同樣是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7樓:謙虛的孫同學丶

氣溶膠只是其中的一種傳播方式,並不需要恐懼。

氣溶膠顆粒較小,可以漂浮在空氣中,但是病毒在空氣中存活力是降低的,所以傳播性不至於恐懼。

而染病的核心點要看接觸的「病毒量」,如果沒有接觸大量病毒,其實身體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免疫力搞定的。

所以得出結論

病毒是否可以通過氣溶膠的途徑從眼睛感染人類?答案是可以的。

戴口罩是否可以有效防護氣溶膠傳染?也是可以的。

最後說一句,新冠肺炎無論是哪種方式傳播其實都不需要恐懼,但必要的重視是不能少的。以上

飛沫傳播與氣溶膠傳播區別是什麼?

方子慕 1 傳播範圍和距離的區別 飛沫是一種大於5微公尺的顆粒,它在空氣中會很快的沉降下去,所以它的傳播距離大概是1 2公尺,而氣溶膠較小,會懸浮在空氣中,它的傳播距離和範圍自然比飛沫傳播要大。2 存活時間的區別 病毒通過飛沫傳播的存活時間是比較短的,但是氣溶膠傳播,病毒的存活時間會相對較長一些。但...

攜帶冠狀病毒的「氣溶膠」是否會飄到眼睛裡導致感染?

薛丁格的狗子 1.氣溶膠作為新冠傳染源至今沒有找到證據,不是不能通過氣溶膠傳播,而是需要特定條件,證據不是上海衛健委所謂專家的外行言論。實際稍微內行的人分析一下就知道。2.病毒傳播的乙個必要條件是要是完整病毒,要是呆到細胞裡的可複製病毒,還有乙個是達到一定的病毒載量,可以理解為要傳播需要達到一定的濃...

法醫屍檢的時候佩戴口罩嗎?如果不戴口罩,如何避免惡臭和細菌?

滇中夏洛克 結合切身經歷談感受。從事法醫職業以來,檢驗過四百多俱屍體。解剖高度腐敗的屍體,無論帶不帶口罩,區別都不大,3M的口罩在惡臭味的包圍中就是乙個裝飾品而已。真正減輕惡臭程度的方法有四種 一是在抽風系統良好,配套設施優良的標準解剖室解剖,但是乙個標準解剖室的建設,資金投入至少三十萬,多則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