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無明緣行?難道有明就不會行了嗎?

時間 2021-05-08 03:41:42

1樓:洪權

這個問題,沒有實修的人不可能知道。實修沒有達到九心住5層的人,不可能接觸到。

無明,是覺察與覺察之間的黑點,斷裂處。

行,是指因為這個斷裂而產生的各種懷疑,猜測,分析,理解,等等的流動與執行。

如同乙個屋子裡幾人中的乙個,放下茶水出門五秒。回來後,敢喝茶水嗎?

於是,各種猜測,分析就會自動氾濫。

2樓:79人生

無明是指沒有證悟無我實相的狀態,因為認為有我,為了我而造各種業,造業為行,從而流轉於輪迴。

破除無明,證悟無我實相,成為光明,真如,實相,在這種狀態不會造業,既沒有行。

3樓:「已登出」

這種內在的修持,我也不知道算不算高深,你們講的都有那麼點道理,但是都不太在點子上。

斷無明,斷行,這個斷行,行陰指的是什麼? 佛說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指苦,壞苦指樂轉變而生苦,行苦就是不能止息,貪愛無明妄想一直在運轉不能止息的苦。

當無明破除,你會感嘆內心如此寂靜安穩無所畏懼不可動搖,無明滅則行滅。 而如果是修止而尚未破除無明,就是某種定,讓心不要行,破除行苦。純定是沒有智慧型的,所以不得解脫,也叫做痴,思煩惱。

要知道,阿羅漢不走動嗎,不吃飯嗎,不說話嗎,不是的,無學大阿羅漢都可以做,但是內心寂靜安穩。

總之,行苦,主要是思維運轉,貪愛妄想的運轉,不得解脫。 修定修慧,不論大小乘都有很多種法門。 但是斷除見思二惑證阿羅漢是果上事,多聞思修,戒定慧。

4樓:梵夫

假設有個聚寶盆,它是空的。但我們想什麼,它就出來什麼。這意味著我們只要守著這個聚寶盆就行了。

有一天,我們想吃蘋果了,聚寶盆也如願出來個蘋果,伸手去接,沒接住,蘋果啪地掉地上,滾了好遠。

照理說,不用去管它,反正再想,聚寶盆裡就會出現。但因為吃蘋果的心有些急切,我們就把聚寶盆往哪一擱,起身去追蘋果了。

這麼做其實也沒什麼錯,撿回來也就幾秒的時間。聚寶盆仍然是我們的,蘋果也是我們的,這不會改變。無非心暫時脫離了聚寶盆,放在了蘋果上。

然而正是這個小小的差別,就是佛教所說的「一念無明」。

它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嚴重的。追完蘋果馬上回頭還好,但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以前從「聚寶盆」里化現出來的許多事物,散落了一地,又喜歡上這些自己曾拋棄掉的舊東西,當成寶貝似的。

結果,慢慢就忘記了自己還有個聚寶盆,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得一切的事實。

究竟的空呢,就相當於那個聚寶盆,能生萬法,一心化現。然而心有時候會被自己化現的某些法所迷,暫時忘記了自己能生萬法的事實,去追逐那些法了。及時回頭還好,結果往往是愈發沉迷。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已經懂了。本來我們是萬法的源頭和主宰,但如今變成了萬法的奴隸。就這麼簡單;我們也從沒有失去過「聚寶盆」,差就差在乙個轉身。

秒懂之喻:無明是如何產生的

5樓:雲上雪

這個問題問的好!

無明是指凡情不解永珍皆虛的真相,妄執諸相為實,猶如墜於大夢中,歷夢中種種生死悲歡,虛度人生,緣此無明,而有種種錯亂行為,或痴或顛或貪或嗔,煩惱隨行,顛倒輪迴。

相反,如果實見諸相虛偽之真相,不再顛倒困頓,實知自己在無邊大夢中,所遇種種不過是過眼雲煙,了無可得,各種迷亂妄想自然停息。既然一切不可得,則貪嗔痴自滅,諸行隨緣。此即,信解真空,行契幻有

故而明心見性者,諸行契幻。如我演法,當作『幻人演幻法』,應為如是觀。

6樓:

你可以試著搜尋一下,類似「無明滅故行滅」的句子在佛經裡面出現過多少次隨便摘一段: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由何滅故彼諸法滅。

既思惟已便自了知。

由不如理作意滅故而無明滅。

無明滅故諸行便滅。

諸行滅故乃至純大苦聚滅。

舍利子。若能了知如是法智。是則名為緣起善巧。

7樓:齊天大聖

斷無明之後雖然也有行,也會造業,但是造的業都是無漏業或者無記業,這種業是不能產生輪迴的推動力的,因此十二因緣法中的無明緣行的行唯指有漏業,不包括無漏業,尤其指有漏的善惡業,因為導致輪迴的直接原因就是有漏的善惡業,這才是行支的真正含義

8樓:馬克思主義佛教徒

先宣告以下僅是個人理解。

佛教的輪迴理論本質上是一種積分輪迴論,你行善,積1個善分;你行惡,積1個惡分。你有善分,你在輪迴後,或者可能這一生之間,就會得到乙份善報,得了善報後會消掉你的積分。反之同理。

同時,佛教表示,想要脫離輪迴就必須要無餘涅盤。而無餘涅盤有兩個條件:一是消掉所有的輪迴積分,二是成就阿羅漢果。

現在我們要進入正題了,佛教的十二因緣法,實際上是描寫了人是如何不斷輪迴的,而十二因緣法的第一條「無明緣行」和最後一條「生緣死」其實形成了乙個首尾相連的邏輯閉環。

因為我們死去,所以我們無法回憶起以前各世的所為,所以我們無法理解今世所遭遇之事的因果,故曰「無明」。無明即無知。

因為我們無明,所以我們會盲目行動,我們會追求無謂的貪愛,我們遭遇天災會感到憤怒,我們被傷害會報復別人,等等。

因此就會造下無謂的業。我們的輪迴積分表上就會一直有新的積分出現,而這些積分如果到死都沒能得到果報,那麼就會讓我們繼續下一輪輪迴。

而「有明」則像釋迦摩尼本人一樣,釋迦摩尼因吃了被信徒供奉的毒蘑菇而死。按佛經的說法,釋迦摩尼是知道蘑菇有毒的,但他知道這是他要承受的業報,因此選擇吃掉來承受果報。

「有明」後,我們不會盲目行動,而是可以追求消掉輪迴積分,進入無餘涅盤。進而我們就可以了斷因緣,跳出輪迴。

9樓:Mr hongyu

無明緣行說的是身語意行沒有覺知,沒有照見,隨五蘊生滅而行。叫無明行、業行。

十二緣起說的就是整個無明行的過程和輪迴。接著說是行緣識,識緣六入……去了無明,緣起就被斬斷,就不會隨五蘊六識的業行,有了覺知和智慧型,叫明行足。這就是有了明,不是什麼都不做,是內明外覺,覺行圓滿!

如同明眼人與盲人!

10樓:

無明跟貪嗔痴的痴同義。

「痴」顧名思義知道的病了。

因為無明會讓人分不清楚是非黑白,像是一頭口渴的鹿,將蜃景誤認是水,追逐而去卻徒勞無功。

因為無明會讓人分不清楚危險與安全,像是乙隻飛蛾認為是光而撲向火焰,遭遇厄運。

因為無明會讓人分不清楚虛幻與真實,像是乙隻猴子試圖從池中漉月而被深水淹沒。

無明會讓人閉上眼睛駕駛汽車,到處撒野,到處衝撞。

因為無明會讓人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不知道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不能作如理思維。

有明是指睜開眼睛,有了正見,如實知道什麼是善與不善。什麼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什麼應行踐與不應行踐。什麼是低劣與高尚,什麼是是與非,什麼是黑與白 。

有明則會如理思維,修正自己趨善避惡,作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正業,言論,行為舉止。

佛經裡面用啟明星來比喻釋迦牟尼,因為佛陀覺悟了四聖諦,如實知四聖諦能帶來智慧型。般若,智慧型是因為它有助於了解四聖諦或無常、苦、無我三相的各方面。因為它能夠克服無明與愚痴,或因它主宰了解實相的作用。

慧的相是帶來光明,就好像光一出現即能驅除暗室的黑暗;同樣地,當慧一出現時,它能即刻去除令我們盲目的無明,使到我們能夠看清事實。

因此佛陀說:沒有其它的光明可以比得上慧。

慧的另乙個相是能夠分辨所覺知的事物,就好像明醫能夠分辨什麼食物適合病人,以及什麼食物不適合病人;同樣地,當慧生起時,它令人能夠分辨善惡。慧有透入地如實知見的相,它就好像高明的射手所射出的箭,毫無差誤地射進目標裡。

11樓:寂靜

其實很簡單,無知產生錯誤的行為,你不知道錯誤行為的危險,所以你會去做,導致危險,這叫無明。如果你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危險,你明了其中的因果,你因為害怕危險而不去做,這就是有知見,明。這個危險就是苦,苦的因就是無明和錯誤行為,多簡單的道理。

所以要解脫,要避免危險,怎麼做,去除無知無明。我現在有點明白,為啥學佛這麼難,原來大家把佛法弄複雜了,現實中很簡單明瞭的真相為啥偏偏要想那麼多。

人為什麼有貪,因為無知,他不知道貪帶來的危害,如果他知道,他就努力去除貪,不貪了。

乙個人如果知道因果的真相,那麼他就會努力戒除自己錯誤的行為,那就形成自己的戒行。

12樓:護法居士

不錯不錯,能這麼問,說明很有善根!

確實是有明就不會行了!玩手機,吃零食都不會有了。「做善事」也不會有,因為人都沒有了,誰在做善事啊?

又像是小偷被人用眼光盯住了,他還敢「偷」嗎?就不敢偷了。

如果不理解,我比喻給你聽。

比如你在電影院裡,看見螢幕上的男女老少「玩手機」「吃零食」「做善事」、以及種種悲歡離合。這時影院的屋頂塌了,太Sunny照了進來,那麼螢幕上還有男女老少嗎?沒有了吧。

這就是:「明」時一切消失,本無一事一物。

當知世間如夢、如化,如身在影院中,沉浮於各種虛妄幻想之中。

趙麗穎為什麼有觀眾緣?

故人淚予君書 很簡單有拿的出手 收視 熱度 話題度都高 的作品 陸貞傳奇 花千骨 楚喬傳 知否 傾城時光 等等都是大女主的戲 積累了很多人氣 在觀眾裡混了個眼熟 雖然演技不能和老戲骨演技派比 但還過得去能看,在及格線上徘徊OK 早年沒前的角色也挺好 就這樣補充 她的包子臉很討喜,一看就是那種人畜無害...

為什麼霧山五行孔雀說火行是怪物?

helloworld CCg 主角戰鬥力不說超過其他當代四行,畢竟其餘四行氣場也挺足的,比如金行就傲得很,輕描淡寫 重新封上便是 出手的水火金三行中,也只有他讓麒麟閃避,而不是隨意站著挨打。但主角起碼也是超越歷代火行。水行看著挺裝的,實際一樣拉胯,妹妹被抓,急了,之後一記寒冰掌,對麒麟的效果和火行差...

為什麼總是有女星發通稿說像 艷壓劉亦菲,難道劉亦菲是美學標桿嗎

寒簫對月 害,畢竟劉亦菲和吳彥祖一樣,是個形容詞嘛!這樣即使別人沒見過這兩個人,聽到這兩個 詞語 就表示是在誇那個人顏值了哈哈哈哈哈! 恰似你的溫柔 內娛顏值天花板是濃顏系是范冰冰 淡顏系是劉亦菲 艷壓她倆當然開心 但是我覺得艷壓沒用,比如劉亦菲其實很容易就在同台合影中被艷壓了,但只能說她妝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