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的5 45 39小口徑彈藥哪些地方設計不合理?是不是大長徑比影響裝藥重量?

時間 2021-06-04 03:09:55

1樓:NeoSource

沒有明顯的短板,對人體的殺傷力還是很好的,雖然近距離不如m193,對軟目標的穿透強於ss109,但是對硬目標的穿透不如。實際上除了對硬目標的穿深以外,和ss109還是互有勝負的。

如果非要說不合理的,那就是動能太低。只有1300j左右,而ss109是1700j。

2樓:richard sun

5.45x39彈口徑設計的有些小了,其實這個觀點在研製時期就有了當時蘇聯候選設計中有5.56口徑的但是因為與北約相同在敏感思維影響下最後把口徑定在了5.

45.ak74的定位與ak47相同並不強調遠射能力各方面均衡度都很不錯

3樓:亞庫寧中尉

我之前一直認為彈頭質量不足很頭疼。

按理說小口徑高速彈的存速性應當還是不錯的。M74的存速性也確實優於M43彈。但比起北約彈SS109/M855,以及後來的中國5.

8彈,M74的存速性優勢並不明顯。私以為是彈頭質量過輕的問題,事實上也有專用的重型彈頭版本。

彈頭過輕使得遠距離上問題重重。這使得蘇/俄軍的連用機槍和狙擊步槍(甚至包括排用狙擊手步槍——西方的DMR)都不可能用M74彈藥。甚至某些情況下連班用機槍都不特別合適使用M74規格彈藥。

好在PK系列不沉,到PKP已經輕到了8.2kg(帶兩腳架,不帶彈箱),作為對比M249為7.5kg。

這樣的重量直接下發步兵班的確不合適,但需要時加強下去也不是不行。

很顯然我輕信了某些謠言,混淆了中口徑中間威力彈和全威力彈。

但有一點不得不提,這玩意兒彈頭徑長比是不是太小了點。一般來說,螺旋膛線的管形火器發射自旋穩定彈丸時,徑長比越小越不利於遵循陀螺原理產生定軸性。這會影響彈丸穩定性,尤其徑長比低於1/6時(這也是為什麼坦克炮和反坦克炮越來越多採用尾翼穩定超速穿甲彈)。

最後吐槽下鱉軍的88式通用機槍。和當年M60乙個尿性,放營連或載具嫌火力不足(M60是射速慢,88式是小口徑彈固有的不足),放排班組嫌沉。88式的槍托也是蜜汁。

其實要是發射藥問題解決得了,完全可以生產88式短型機槍,做足輕量化工作(包括取消聯結槍架的耳軸保留兩腳架),槍托長度正常些完全可以下放班用。只是鱉軍打越南的經驗認為班機用不著那麼強悍,打了能跑才是王道……

有哪些蘇俄內戰的英雄不適應衛國戰爭?

泰倫懲戒騎 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庫利克。鐵木辛哥勉強算乙個,但鐵木辛哥比這仨要強得多。應該說鐵木辛哥肯定是不如朱可夫,甚至不如梅列茨科夫。關鍵是,鐵木辛哥只比朱可夫大一歲,朱可夫還當團長的時候,鐵木辛哥蘇軍的首腦之一了。沙波什尼科夫是乙個例外,首先史達林非常尊重沙波什尼科夫,沙波什尼科夫甚至可以在史...

大家看書最大的困擾是什麼,名字太難讀,蘇俄文學暴擊我的心靈?大家怎麼克服的!?

lris 最大的困擾,地理知識為零,實在是理解不來。記人名習慣列關係圖譜,人物出場 特徵 關係這些,讀到最後會越來越順,也會比較好記憶。 火奴魯魯 如果有心情,我有時會找張大白紙。把人物關係列一下,然後根據他們的性格或者外貌特點給他們每個人起外號,so.哎,好吧,大多數時候並不會這麼空閒。好希望閒下...

分享CATTI法語口譯(三口 二口 一口)考試的經驗教訓?

WU Marie 目前,二級口譯考試 二口 分成 綜合能力 和 口譯實務兩個部分 綜合能力是筆試,口譯實務是口譯機考。通過了二級口譯,就可以報一級口譯啦。一口只有 口譯實務 這一科,也是機考。時間有點久了,可能有些地方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實務是考試的重點,在這裡我簡單說一下實務的情況 一級口譯在主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