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面積很小人數也少,但德國的法律為什麼那麼厲害?

時間 2021-06-02 00:12:35

1樓:鉤沉

這,有什麼好疑問的?光乙個馬克思就成就了多少個社會主義國家,像馬克思這樣影響世界級別的大師在中國是沒有,但德國就真的非常多,思想大師和科學家幾乎佔據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半壁江山。社會問題都分析得明明白白,還差乙個制度設計嗎?

2樓:企鵝烹飪大師白熊

題主要需要進一步了解一些概念:

1. 德國民法典是基於拿破崙法典編纂的,非要說厲害,那厲害的應該是拿破崙法典,現代大陸法系的開山鼻祖

2. 中國民法典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師從德國。而且大多數大陸法系的概念(包括但不限於東亞諸國,大多數歐洲國家,中南美洲等)都是從拿破崙法典中學來的

3. 德中國人不少,除毛子外歐洲第一

4. 德國面積也不算小,至少在編纂德國民法典的時候一點都不小5. 中國的領土和人口接近於整個歐洲,我一直覺得,如果要比得把歐洲一起拉上,你不能說阿爾巴尼亞,烏克蘭,亞塞拜然的就不算人了

這是以前上學的時候用的書,辦公室裡有一套完整的。

3樓:

我說一句有人可能不愛聽的大實話你就知道了。

其原因僅僅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行法律體系的立法者們以及中堅學者們,絕大多數都來自於德國留學背景,並且在求學之時就已經優先繼受了德式民法體系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行法律體系,尤其是民法物權這部分的制定、編纂的全程都有德國顧問、專家團的間接參與。

在這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情形下,中國的法學界自然也投其所好地揚起了洋務運動的大旗,以留洋為先。

世界上諸多國家,法國、英國、美國以及德國的法律制度都是一流水準,甚至義大利、瑞士、日本的法律制度都有其特色存在,而中國學者的主流卻以「德」為先?其原因真的不在於它多厲害,只是因為,當初德國在文化上對華進行文化輸出的時候,中中國人並不對這個國家反感,而且它也成功做到了第乙個吃螃蟹的人,從而佔據了影響力而已,從而使得中國學者對於德國的法律制度更為熟悉而已。

另外,德國法的影響大多侷限於民事領域,刑法學領域雖以張明楷、陳興良等大陸法系簇擁為達者,然而卻並不為本土學者所廣泛認可,仍有趙秉志老師在扛這條中國特色刑法學的大樑。商事領域裡更是受英美法影響頗深,就整個法律體系而言並不是德國法的影響力一家獨大。

當然,德國的法律體系這麼厲害有其基礎:一是長期的文化發展,催生了大批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人才保障;二是繼受了羅馬法的遺產;三是強大的經濟基礎。

而這幾點,都是中國曾經所根本沒有的。

中國的義務教育至今推進地非常困難,大學畢業生僅佔人口的5%,職業教育人才備受歧視;同時法律研究起步較晚,經濟基礎也相對薄弱,乙個新生的,才短短幾十年的法律體系又怎麼能和乙個發展了近200年的法律體系去相比呢?

不要孤立的看待問題,法律是一門經驗彙總起來的學術,要實現它,可不是給一堆案例擺在面前就結束了。

4樓:劉侃侃律師

因為人家需要法律這個工具,而且一直在用。

我們就不一樣了,傳統上不愛用這個工具,因為對皇帝而言各種不好用,有詔書就好了。家天下嘛,家裡事情可不家長說了算?家長自己限制自己的權利?鬧哪?

5樓:

因為德國法之前存在羅馬法和日耳曼法,而且人家思維習慣本身就很特殊。

——至於羅馬法為啥那麼6,還不是古羅馬的商品經濟發達。

——至於思維習慣,沒法說,畢竟中國自古就沒有那麼濃的科學氛圍,雖然我也不知道為啥。

補充,不只是德國法厲害,事實上法國法、義大利法,日本法,英國法,美國法,還有台灣地區的法律都很出名,只不過我們國家法律是大陸法系,而且很多學者都是研究德國法的。所以對德國法更多青睞。

為什麼戰爭遊戲軍隊人數都做的那麼少?

澄川幸鶴 不僅僅是機能受限的問題,其實即使未來電腦機能足以吃下幾十萬個AI單獨運算了,也不會給你做出來。因為幾百人幾千人的戰爭才是驚險刺激酣暢淋漓。幾十萬人的戰爭完全模擬出來要打一兩個月乃至半年一年。 全面戰爭就是幾十萬人的戰爭啊?我沒搞懂,題主提問中充滿了需要補充說明的部分,舉個例子 史達林格勒保...

關原合戰雙方死傷人數為什麼這麼少?

蘇黎世 其實並不是太少,網上流傳的所謂雙方死亡1000人,3000人道聽途說者居多。根據關原合戰記記錄西軍死亡4000 10000,關原軍記大成記錄西軍死亡32600人 這個可能性確實是非常小 關原始末記記載東軍死亡 8000 人。當然這些僅供參考,並非貼近那個時代的記載。根據目前可信度較高的說法西...

為什麼有些女生沒賺什麼錢也過得很小資?

學而知之 作為乙個26的女生,我平時工資也4千多,自己租房,有時候會給家裡寄點,存的錢不多,喜歡偶爾跟朋友約個飯或者一起去玩一下,平均花費一百多一次,大多數時間自己做飯或者在外面吃,花費都不高。認識個同事比較要好的結了婚,每次約她去吃飯,她都說很貴不想在外面吃,其實我們吃頓飯平均下來乙個人才三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