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家的語言有沒有 文言 一說?

時間 2021-05-06 09:36:04

1樓:長泰妹

據統計,中國56個民族,有120多種少數民族語言,50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實際使用的少數民族文字22種。每個民族至少有一種語言,有的還會講幾種語言。中國回族使用漢語,滿族過去曾有自己的語言,後逐漸使用漢語,其他53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有20餘種少數民族語言,沒有文字無以傳承,處於消亡的邊緣。如赫哲語,目前使用者只有十幾個60歲以上的老人;滿語,現在只有約100人能夠聽懂。中國有29個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如藏、彝、蒙古、維吾爾等民族的傳統文字,使用範圍較廣。

由於有的民族使用一種以上的文字,如傣語使用4種文字,景頗族使用2種文字,所以29個民族共使用54種文字。但是,經常使用的只有22種文字。還有二十多個民族依然沒有自己的文字,選擇漢字作為自己的文字。

漢字是在國際活動中代表中國的法定文字。目前使用的人民幣上有四種少數民族文字: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

2樓:

其實。。阿拉伯語的標準語對於阿拉伯人來說比較接近古文了。。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文,只是標準語和土語略有差距。。

然後各個國家有不同的土語而我們只學標準語。。

據說去埃及的時候如果和他們說標準語他們會哈哈大笑,標準語對於他們而言地位相當於文言文了。。

但是在正式場合和正規電視廣播中還是會用標準語的。

其實當初有四個語言同屬乙個語系,但是後來只有阿拉伯語流傳下來了。。。

學標準語可以讀古蘭經,所以據說阿拉伯語標準語最正宗的是拉登大叔因為他日日誦讀古蘭經(逃

3樓:王贇 Maigo

比較古老的國家,語言都發生過比較大的演變,所以存在「古X語」。

有些國家的語言還受到過其它語言的較大的影響,比如日、韓語受到漢語影響,英語受到拉丁語的影響。

這裡的「古X語」以及外語,地位上都與漢語文言有相似之處。

但是,這些語言在現代語言中的殘留的領域和程度不同。

下面舉些例子:

在現代漢語中,除了大量的成語,在正式文體中也常常用到文言式的表達。

在現代英語中,古英語的殘留很少(在個別領域,如法律,還能見到比較多的古英語式表達),拉丁語也只殘留下少數虛詞短語(比如vice versa, per se, et cetera等)。

在現代日語中,古典日語留下了許多諺語,以及一些句型(N1語法的主要考點);漢語留下了一些成語,其中有一些保持原貌,直接音讀,有一些改成了古典日語訓讀。

各位留學朋友,身邊有沒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很奇葩的小夥伴?

lab鄰桌是個伊朗哥們叫saeed,剛一見到他。禿頂,看上去快40了,以為是個老師,畢恭畢敬。後來一聊比我大3個月。這博士讀的也是醉了。慢慢地發現完全是乙個逗比,早上去發現在黑板上畫畫塗塗,我問他在幹嘛,他說我昨天看你電腦沒關,上面有你的中文名,我今天在練習,然後查了一下幫你寫了這個阿拉伯文,你看看...

英語大佬們有沒有在英語試卷上寫過其他國家語言的經歷?

希望下次題目中是來自沙特和埃及的朋友,你一定要加入阿拉伯語詞彙,還必須是阿拉伯語字母,不能是拉丁字母轉寫。你只是想秀一下你略懂西語而已,卻被打臉,心裡不平衡,別找理由了。 輔助進去我不動 老師說的沒錯啊。我在玻利維亞這邊工作,很多任務人都跟我抱怨過英語容易和西語弄混,上大學的時候寫作文一不小心寫岔了...

以前的朝代與其他國家外交時是怎麼克制語言困難的?

檸夏 當語言完全無法溝通的時候,手勢比劃與畫圖都是一種表達方式。有句詩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是一句自我調侃,嶺南如今的位置到古時的都城,放在古代,就已經是關山迢迢水路遙遙。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個時候荔枝送往京城,其耗時耗力可想而知。再有寒門學子赴京趕考,哪個不是數月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