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都吃什麼?

時間 2021-05-06 07:25:28

1樓:化作紅

不專業,簡單聊下。

很多地方的食物都殖民者化了。

我倒是見過有吃烤雞,蔬菜沙拉,大餅,法棍的。

也有一些風味獨特的燉菜,怎麼說看起來不像歐式的也不像中東的,肉和一些香料放在一起燒,看烹飪手法不會難吃,應該也算是歐洲殖民者和當地特色的結合吧。

聽說烏干達還有香蕉飯,這香蕉不甜,很充飢。

牛排,檸檬蝦,煎蛋也見過。

對了《文明6》上看到剛果酋長送禮物有木薯泥,有興趣專門查了一下,還有常吃的木薯飯。

北邊的話穆斯林風味多一點,什麼鷹嘴豆香料烤肉之類。

衣索匹亞著名的英吉拉就是蓋澆大餅,餅是帶點酸,有時候蓋澆的還有拌了調料的生牛肉。

柏柏爾人啊摩爾人等這些跟西班牙死磕了七個世紀的兄弟還吃駱駝肉,喝駱駝奶。

靠近地中海這邊香料醃魚烤製也是美食,對了還有著名的羊肉塔吉鍋,古斯古斯(就是一種糧食粉加水蒸熟的公尺粒狀主食,上面澆上胡蘿蔔燒牛肉土豆燉雞之類有湯有菜的美味,拿手連菜帶飯涅著吃)

據說卡扎菲喜歡吃粉蒸駱駝肉,估摸著這「粉」應該也是古斯古斯那種粉。

我以前畫過一些簡單介紹柏柏爾人飲食的畫圖個樂,放上圖,水平低勿怪:

2樓:不是咩桑

不都是吃大碗的恩MAXIMA,飲料喝咖啡嗎?開個玩笑,沒有去過非洲,只在北非簡單旅遊過。英國那邊幾個奈及利亞同學怎麼說呢,無辣不歡,據他們說在奈及利亞吃辣就和我們國家湖南人一樣,頓頓都有,沒有具體了解過,僅供參考。

3樓:厭世小仙女

之前看過乙個紀錄片,就是非洲乙個地方的肉餅,是用蚊子做的。。。。

因為那地方一到雨季蚊子超多,帶著鍋隨便就弄一堆,對於食物匱乏的他們來說是個補充蛋白質的好源頭。

4樓:athousandmiled

這個範圍也太寬泛了比如南非無數fine dining 我這說乙個衣索匹亞菜吧

衣索匹亞菜很出名好像就是充滿異域風情吃法也不一樣(需要手抓)的經歷在Simpsons裡面有一集就是講這個菜的有點附庸風雅的意思在南非開普敦搜到一家就近貓途鷹上評價非常高就去看了看

走進去一看這餐廳完全就像乙個商店異域氣氛濃厚到處是雕塑書籍已經植物

看了半天選單沒看懂就乾脆點了個招牌菜大拼盤牛肉雞肉羊肉都有的一道大菜

搞笑的是雖然這條街上感覺來到非洲來這裡吃飯的全是白人哈哈

5樓:門衛不是老大爺

在尚比亞呆過一年多,列舉幾種當地常見的食品。由於我離開尚比亞已經好幾年了,圖都是網上找的。。。

Nshima

N不發音,一般讀希瑪,這個有其他答主說過了。是玉公尺麵熬的糊糊,比國內的要幹一些,個人覺得味道還不錯,特別頂飽,吃一坨一整天都不會餓。一般搭配燉、烤或炸的魚或者肉,或者燉南瓜吃,當地人也喜歡吧南瓜莖葉焯了拌著吃,我剛到非洲時見到這些還覺得當地烹飪方法和我東北老家挺像的。

Shawarma

是一種捲餅,從中東傳出來的美食。用薄餅卷烤肉、生菜、洋蔥、西紅柿,有的店會加炸薯條,一般還會加奶油蒜泥。卷好後還要再烤一下。我的飯量一般吃乙個就飽了。

Samosa

三角形,外面是面,裡面大多包咖哩土豆雞肉或者牛肉,也有純素的,其他餡兒的也見過,可大可小,一般是炸的,也有烤的。這個我在南美洲也吃到過,據說是源自印度。

還有烤玉公尺、烤土豆什麼的,街邊經常有人賣。

6樓:顧辭

接著說剛果布吧。剛果布屬於前法國殖民地,飲食習慣受法國影響很大,但是普通民眾也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生活習慣。主食以木薯為主,配以麵包,肉食主要是魚,其它豬、牛、羊、野味也都吃一些,蔬菜無非是夏天常見的那些茄子豆角西紅柿。

7樓:木思源

很多中國人,為啥總是意淫全世界都會被中國菜驚豔到?然後其它地方都沒有好吃的?

這個問題這個意思也太明顯啦。

實際情況呢?北方人看南方人用隔夜剩菜煮泡飯,南方人看到北方的正宗泡饃胡辣湯,其實內心感受都跟排洩物沒什麼區別。

其實飲食的真相是,中國食材尤其肉類實在是又差又貴,幾乎全球的都比中國的肉好吃,每個地方的人一般也只愛吃自己從小習慣的口味。

醒醒吧,別自嗨了

8樓:

恩希瑪(Nshima)又譯作希瑪,是非洲國家尚比亞的主食。它是由磨碎的玉公尺麵粉製成的,在當地被稱為玉公尺餐。

尚比亞國王天天都要吃恩希瑪,而且是熱的恩希瑪。

9樓:止觀

坦尚尼亞待過一段時間。亂七八糟寫點,湊合看吧。公司有自己的食堂,偶爾也出去吃東西。

當地普通老百姓吃的東西挺多的,比如土豆,雞肉,羊肉,牛肉,青豆(原諒我只認出是綠色的豆子),魚肉,蔬菜等等。

最主要的主食是木薯泥,本人沒試過,同事說並不可口。具體來說就是豆子和肉做成糊狀,木薯成泥,用手把木薯團成乙個小糰子蘸著湯吃。

雞肉做成烤雞塊,炸雞塊。魚肉就乾脆支口大鍋炸出來吃。其餘的沒親自吃過。炸雞店的雞塊非常棒,我和同事在大學裡吃烤雞塊加配菜加飲料加薯條不到40人民幣吧。

魚和螃相比國內不算貴,都是野生的,海魚比淡水魚便宜很多。據說有的地方完全不吃螃蟹,便宜到白送,非親見。龍蝦也比國內便宜。

食堂開始一周兩次螃蟹,後來大家提意見改為一次,可見確實不貴。

超市裡土豆很小,而且貴。綠色的蔬菜也很少,洋蔥很多。華人超市的韭菜總是要提前預定。

香蕉、菠蘿蜜、木瓜、激情果、芒果、椰子通通很好吃還便宜。蘋果很貴,其他類似的需要進口的水果都很貴。到村子裡買過樹上的椰子,3塊人民幣乙個。

小伙用繩圈套在腳上,撐開後借助繩子的力量和手交替向上,1分鐘不到就爬到樹頂上。當時覺得神乎其技。種族天賦不佩服不行。

有空再來補。

10樓:元氣少女郭德鋼

本人長居南非,定位約翰尼斯堡,全世界最危險滴國家,不被搶過不算來過約堡哈哈哈哈

看了其他人發的非洲食物真的很懷疑我們真的是在同乙個非洲嘛?

6-14更新

南非最出名的woolworths超市,早上送了孩子去買菜順便吃個早餐,旁邊很多本地人吃,這個回答不算跑題吧?

家對面約堡人最喜歡的一家餐廳,一到週末就沒有位置,這個薄牛肉配蘑菇醬真的太讚了

孩子學校旁邊的餐廳Grand Cafe,一到中午一大堆上班的人過來吃飯,黑人白人都有。我喜歡的烤小魷魚

約堡最大的shopping mall,mall of Africa裡面的幾家餐廳,都是本地人最愛的

11樓:我的四十公尺大刀呢

座標尚比亞,這邊的吃的東西叫西瑪,水燒開了倒入玉公尺粉,慢慢地攪,慢慢的煮開,最後會形成凝固狀的麵糰,再配合著菜(牛羊肉,蔬菜)弄成團吃。

我沒吃過,因為我認為用直接用手吃東西髒

我喜歡吃自己做的飯菜,或者去吃西餐

12樓:李憧

這麼多答案,裡面也有我在非洲吃過的食物;我在阿爾及利亞待過1年,美食不多但也不少,關於吃這件事,印象最深的一次還是在路邊看見乙隻很漂亮的小貓,正在仔細觀察,然後乙個老阿開車停在我身邊,示意我不要吃。

13樓:乎乎

在衣索匹亞、迦納、吉布地呆過。後兩個地方很少吃本地食物。

衣索匹亞當地食物:

餐館裡還是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啦:

迦納當地主食似乎很喜歡吃木薯

還有下面這個作為零食,好像叫tiger nuts?

14樓:悠然

肯亞的咖啡還是相當不錯的,每次我們都要買滿滿行李箱的咖啡豆,所以咖啡館是我們經常刷的地方,一杯milkshake,然後那個沙拉是蜂蜜和酸奶拌的,不像國內沙拉醬吃起來那麼有負擔,奶香味和蜂蜜味超香。

15樓:VanceHC

題外話,看了這麼多回答,其實大多數都是在寫"非洲有什麼美食"。

照答案中這樣生活,怕不是黑叔叔們乙個個都住在瓦坎達了。

16樓:

肺魚啊,肉鰭魚類基本都爬上陸地不再是魚了(包括在坐各位)

現代僅有的兩種還是魚的肉鰭魚除了隱居深海的矛尾魚就是非洲人吃的肺魚了

17樓:老七

曾經作為通訊工程師的我,畢業後被發配到東非做援建衣索匹亞的通訊專案,當地有一種神奇食物,叫做英吉拉

看過陳曉卿導演的新作品《風味人間》裡面有介紹過,就是圖中那個一捲一捲好似毛巾一樣的物質,它是當地的主食,屬於高原作物(埃塞平均海拔不低),但這東西並不像記錄片裡描述的那樣,它是相當的不好吃,是半發酵物,口味有點酸澀,也較為鬆散,像咱們的煎餅一樣裹著肉、菜還有糊糊吃,但對比煎餅的美味,中間我覺得可能差著乙個銀河,當地人形容起來相當自黑,他用腳尖指了指地,跟我連說帶比劃的講,「難吃很,like earth on the ground.」對你沒有聽錯,前半句「難吃很」是我們教小黑講的西安話。

看到這個提問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啊,順手放上幾張當年的圖。

大嘴部落

非洲外掛程式車

當年的非洲身份證

最後這張得過獎。完

18樓:Chancey

座標烏干達

院子裡的菠蘿蜜,一次幾百斤那,還有香蕉,牛油果,都很便宜的,窮人都不願意吃。

當地餐廳

最後估計才是大家想看的,工人午餐,5-6人民幣大概

19樓:

正好藉著這個問題記錄一下非洲的生活!

目前在衣索匹亞,先來點埃塞的特色!

先來點生牛肉開開胃!沾點圖上的辣椒芥末醬,口感比起三文魚來可好吃多了!

盤子右邊抹布一樣的是當地主食英吉拉!

同一家店,烤牛肉配英吉拉!洋蔥,迷迭香混在一起!味道很讚!

20樓:white白墨

地處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馬格里布地區的氣候還是很棒的這個是菜市場隨處可見的洋薊,沒吃過、不過據說味道很棒這是當地的甜品,味道很棒,阿拉伯的甜品都很甜很甜這是漢堡,其實就是餅裡夾烤肉

三明治。法棍夾烤肉

雞肉配肉碎飯

當地飯店的早餐

這是當地人民的主食,法棍,所有的餐館都會免費提供

21樓:孔麩子

在埃塞出差半年,他們當地主打美食——英吉拉。

我們俗稱:小酸餅。

這玩意是當地的主食,地位就像咱們北方的大餅。

窮人沾醬吃,富人就肉吃。

需要適應,口感微酸到不說,就是視覺上,灰不拉幾像抹布,而且反過來是蜂窩狀的表面,密集恐懼症根本受不了。

那半年我從開始的接受不了,也就練到了後來的能吃,但是不主動想吃的境界……

印象最深的是一種被我們叫成「沙克拉」的美食。

我們俗稱:小碳鍋

圖我真找不到了,形容一下,就是乙個一體成型的爐具,不大,還沒有咱們出去按人頭吃的小火鍋體積大。下面是燃燒室,放碳,上面煎著牛肉塊,類似咱們新疆羊肉串大小,風味也與之相似。

但這東西肉質極硬,吃起來很費牙口,但卻是我們駐在莫亞萊(埃塞與肯亞邊境小城)當地唯一飯店裡面我們唯一能吃下去的東西。該酒店還有一道菜,生吃牛腱峰,礙於衛生以及擔心身體健康,我們真不敢吃。

於是乎,在莫亞萊的幾個月,我的牙算是廢了。不過想來也是,我們公司外派的同事回國以後都去看牙了。前兩天我老婆還問我牙縫為啥這麼大,我說就是這玩意吃的……

而且,莫亞萊氣候很熱,蒼蠅多,這小碳鍋端上來也是持續加熱的,於是乎我們經常一手吃肉,一手轟趕那佔了半個桌子的蒼蠅。

非洲生活苦中作樂,最幸福的還是在北部老城默克萊的生活,也是住在當地最好的酒店(當然啦,放在國內四五線城市隨便一家酒店可能都比它強)。偶爾還能花幾塊人民幣買半杯紅方坐在陽台上邊看夕陽邊喝。

無聊的時候我們也會幫酒店翻譯一下選單,方便以後來光顧的中國工友們。

如果您在衣索匹亞莫亞萊市中心環島(老離宮公園邊上)附近的那家酒店住店吃飯,可別忘了問服務員要中文選單哦!他家的烤羊排(人多的話得提前定,我們一般早飯出工前訂下來)、披薩和GOLDENBLUE排真的不錯!

非洲人真的很懶嗎?

MSUCG 順便,在這裡我們要揭穿隨此過程而興的一種意識形態上的偽善宣傳。資本主義企業常說黑人太懶惰,即使給他們到礦場或工廠去工作的機會,那裡所得可以十倍於他們傳統在土地上勞動所得,但黑人卻不願意工作。這抱怨其實並非始自今日。六十年到八十年前,這種抱怨針對的物件是印度工人 中國工人 阿拉伯工人。十七...

非洲人勤勞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班部 不邀自來。我們的貨有些是要扛袋子的,比如裝貨櫃,每袋子五十公斤,計件,每袋子100非郎。黑蜀黍們早上六點鐘過來,會有幾個頭領,我來選擇乙個頭領,承包給他,他帶著他的小隊 一般十二到十六人 幹活,一般他們會提前在家裡吃過飯。裝車或者裝櫃距離遠的有六七十公尺,近的二三十公尺,袋子全部用頭頂著走,一...

非洲人是否喜歡國人的頭髮?為什麼?

種花家的兔崽子 非洲人有漂亮的假髮,好像是身份的象徵。河南有個企業專門做假髮出口非洲,中國假髮在非洲的市場佔比高達百分之九十。貴的真人頭髮做的,在那邊要賣上千美元吧。 王書聰 黑人的頭髮特點主要有兩個。一是短,不超過兩公分,不長了。二是卷。估計是基因問題。他們喜歡長髮,可能與炎熱的環境有關係吧。跟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