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日本,為什麼敢跟龐大的明朝叫板?

時間 2021-05-11 13:43:02

1樓:奔若雷霆矯若驚龍

地緣位置的原因,孤島效應。但凡國力強盛一點,必然心往大陸。

現在有公尺國壓著,將來公尺國不在,必然將繼續大力發展軍備,接著歷史重演,只不過未來海事軍備的發展,可能是兩線作戰,上攻北韓,下徵台灣。

日本的孤島和英國不同,無法推行英國的國策。日本其實是幾千年以來的自卑,周邊就三個國家,比他強時縮著,以防被吞滅,比他弱時先下手為強。否則整個日本都有亡國的威脅。

所以幾千年以來,我們都能在日本人身上看到他的兩面性,彬彬有禮敬而遠之殘暴不堪,想一想校園裡那些不引人注目的邊緣人,平常對你敬而遠之,有的時候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突然就對你拳打腳踢面目猙獰,打輸了還要被他騎在身上繼續挨揍。

關於豐臣秀吉敢叫板我大明,許多答主都說了,一方面確實自身軍力大幅度提公升,想要找個目標作一下參考,二是轉移國家內部矛盾。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豐臣秀吉這個人,此人能認識到日本整個國家的戰略方向,從一介布衣能一統日本,不愧為日本數百年不世出的一代豪傑,只是客場作戰,大明畢竟是當年東亞老大,輸是必然的。

關於什麼滅大明建都北京下印度,這都是畫餅,他自己也知道,占領北韓半島後,通過一對比他也不傻,滅大明想都不要想,他的著眼點在於如何長期占領半島,只是民族性使然,讓他不能低聲下氣,一方面姿態做足,一方面又獅子大張口,最終被戲耍飲恨長眠。

假設,我是說假設,要是當年當朝統治者昏庸,豐臣秀吉更圓滑一點,裝孫子,積極求和封臣,把姿態做到當朝統治者最喜歡的樣子,只求能在半島有塊立錐之地,然後本土大量移民到半島,或許今日中華版圖就不是現在的版圖了。

倭國幾百上千年來對大陸的試探,越來越得心應手,從唐代的潰敗到明朝的萬曆三大征,再到甲午戰爭侵華戰爭,每一次都能讓倭國的民族自信心增強,或許下一次的試探會比以往來得更加猛烈。

大陸的隱患永遠只有乙個,就是日出之國。

2樓:釘宮病中毒者

不會現在還有人以領土面積來衡量國家的實力吧?

不會還有人以現代國家的治理能力對照中世紀的國家吧?

回答區已經回答了諸如雙方人口對比,日本戰爭動員、明朝自身的情況這裡也就沒啥補充的了

3樓:

說到明朝和日本的戰爭,北韓請求明朝出兵,並要求內附,明朝只出兵,不答應內附。戰爭之後大傷元氣。

康熙時期喀爾喀請求清朝出兵,並要求內附,清朝答應內附,從此蒙古歸於清朝版圖。

至於為什麼,這只是個人的志向,或者說夢想,既然是夢想就不會考慮是否能實現,例如亞歷山卓,又例如成吉思汗,中國。。也有,夸父。這類人,志向是沒有盡頭的,到死一刻。

當然猴子只是口頭說說,和亞歷山卓,成吉思汗比,行動力上是差得遠了。

4樓:「已登出」

親愛的朋友,日本真的算小嗎?日本這個人口及面積放在歐洲就是一等一的強國,可能俄羅斯差不多水準。

英法德單挑不一定打得過日本。

所謂小國還是因為離中國太近了。

日本在地球上應該算是中等強國。

5樓:錦飛

同時期日本稅率是50%,而大明只有10%,就這一點稅還徵不上來,搞的民怨沸騰,流民遍地,農民起義不斷。低下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這大概就是日本敢跟大明叫板的原因!

6樓:Eric Andrew

玩過Continental4才知道的日本絕對不是近現代被入侵才勵精圖治變成世界強國的,他的國力跟經濟發展度一直都在世界前列,完全是旁邊這個龐大的帝國過於強大導致人們覺得日本以前很弱

7樓:水神天下

昨晚睡覺的時候好幾隻蚊子在我耳邊嗡嗡響。

今午逛街的時候有乙隻二哈跟我後面叫了一路。

它們都不怕我麼?

我好歹一身兩百斤肥肉啊!

8樓:Ssong

軍人對於戰爭的渴望,不是說停就停的。

就比如秦朝,滅六國以後根本停不下來,因為實現階級躍公升只有耕戰,鞏固階級的只有軍功。所以北邊打匈奴,南邊徵百越,直到帝國崩潰,一幫再也不想打仗的農民上台才能消停下來。

9樓:半杯白水

因為日本是用絕對務實的眼光看待明朝真實的實力,而不會像某些喜歡明朝的人那樣出於自己的立場美化和抬高明朝。

日本一直都想脫離列島成為大國,所以只要有機會就會去征服,在唐朝時被唐朝打服了,但一直都在觀察和學習中原,但一直賊心不死,只要中國衰弱日本就會有動作,終於到了明朝日本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說白了就是被唐朝打服了的日本瞧不上明朝認為自己能輕易打贏明朝,雖然最後把日本趕出了北韓半島,但過程多艱難,結果也是慘勝,經過這個,日本確認了自己的結論。就是如此而已,蟄伏起來,等待下一次機會

10樓:Knightfy

秀吉本人尾張農民出身而君臨日本

這讓他有乙個矛盾的性格,自大又自卑

秀吉曾不止一次遺憾自己是出生在日本而非中國,遺憾日本為何如此狹小

他認為如果他出生於中國,更能獲取名副其實的天下人

同時,他對別人的目光更加的敏感多疑,頻繁改姓換宗,也難掩其農民出身的卑微心態

秀吉沒有朱重八那種朕本淮右布衣的氣魄

他認為他需要不斷證明自己,尤其是當雄獅垂垂老矣,合格繼承人缺位之時,而其手下諸將並非如中國統一王朝初始時那般萬眾一心,其中心懷二志之人不在少數

這是主觀原因

客觀也是很顯然的,統一日本天下的戰爭是三百年未有之功,這就有個酬功的問題,而按日本傳統,獎品只能是土地。

九州四國眾多大名基本屬於和平統一,不可能削掉他們的大量土地分封給新晉者,但不賞則會重蹈北條覆轍。

這時候,開拓也是無奈之舉,而北韓恰逢數百年太平,兩班爭權,兵制荒廢,當不了戰國精銳一合之敵,唯一可慮者就是大明。然而通過對外戰爭消耗敵對大名的實力或對國內根深蒂固的大名轉封到人生地不熟的新土都是鞏固政權的絕妙主意。

但其實從沈惟敬和小西對秀吉議和的誆騙上,也可看出其實秀吉並未對漢土,或者說其有生之年對漢土絕不像其聲稱的那樣有莫大野心,甚至更多的是對明朝公主和名分的莫大虛榮之心,他以為要做的只是需要讓大明付出超出朝堂承受之力的代價。

萬萬沒想到萬曆那個小胖子還挺硬氣

11樓:荻 生

豐臣秀吉最大的自信大概來自於神風的歷史使他相信日本本土是安全的,是不可征服的。

至於出擊大陸,勝了固然特別好,要是敗了問題也不大,傷不到根本,最重要的是,豐臣秀吉事實上已經統一了全日本,但是幾百年戰國積累下來的幾十萬職業軍隊,尤其是其中至少數萬的完全脫離生產的武士,這點人,豐臣秀吉應該是很頭大的,無法妥善安排,武士不是足輕,不能發筆錢就遣散,他要土地祿公尺,要世世代代養起來的,這壓力太大了。乾脆把他們送大陸上去,贏了自然有土地養他們,輸了麼把他們損耗完了也就結束了,這生意固然不一定賺,然而肯定不賠本啊,無論如何,肯定甩掉一大桶包袱,值得幹一把!

12樓:柏森森

因為豐臣秀吉對大明的虛弱不堪深信不疑。

幾十年前一群國內戰爭的失敗者就能剿得大明東南不安,此時大明也確實充斥著內憂外患,於內,是國家改革失敗,於外,西北蒙古人叛亂,李如松被調去寧夏。而豐臣秀吉的初期目標是征服北韓,他自信此時的大明即使支援北韓,也給不出太大幫助,日本經過多年戰亂鑄就的二十萬大軍足以應付。

13樓:公尺悠

首先日本並不小,放哪兒都是乙個區域強國的模板。

其次就是古代軍隊是有數量上限的,不要去看史書上那些虛到極致的動不動幾十萬大軍的說法,一般來說,古代軍隊作戰單位最多5w,算上補給部隊最多10w,高於這個數量不僅會帶來嚴重的補給危機,也會讓隊伍成為瘟疫肆掠之處。

所以這個數量級的軍隊,日本和中國都是可以湊齊的。從軍隊數量級來看,中國日本其實相差不大。

14樓:

那個時候,日本的國力相比於以前是空前的強盛,而大明的國力相比於以前是最為衰弱的,這給了小日本乙個錯覺:我們好像能趁這個機會打敗中國,然後他們就出兵北韓了。相比於日本,北韓的國力很弱雞,於是,北韓人就向我們求援,準確的說是向我們的皇帝求援。

隨後,支援到達北韓,把日本人直接擊潰,支援北韓用的錢還不是從國庫裡拿的,而是皇帝從自己的私房錢裡隨手撥的……一支亡國皇帝用私房錢維持的小部隊都能把日本人打敗。

15樓:

織田家,家系是尾張守護斯波氏的被官,信長爺爺信定是有名的清州三奉行,老爹信秀開始實質取代斯波氏支配尾張,這叫根正苗紅的武士階級。如果沒有本能寺BBQ,考證一條源氏血脈絲毫不是問題。

德川家,烏龜能自我考證到清和源氏一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不管怎樣人家也是傳了五六代的武士了,至少從他爺爺那輩人開始人家就是武家握有三河了。

後北條,其創立者是伊勢長氏,一介浪人,問題是人家有平家血統,這兄弟是桓武平氏伊勢流十一代當主備中國高越山城城主伊勢貞藤之子,所以人家的娃就敢自稱名門北條氏,因為前北條是阪東平氏,冒充了自己幾百年前的遠房親戚,總歸是親戚說得過去。

真田家,真田家是海野氏的分支,海野氏能上溯到源賴朝手下的源氏武士,最次人家也是東信濃的老油條了。

上杉家,兩家上杉就不提了,關東幾百年的地頭蛇,祖上是日本第一大姓藤原氏。就是後來入繼的長尾家也是阪東平氏,都是數得著的武家之後。

尼子家,啊,就是那只七苦八難的鹿的主家,根正苗紅的宇多源氏子孫。

武田家,清和源氏新羅三郎義光後嗣。

今川家,足利將軍家的同族,將軍家不行了今川家隨時隨地上洛就是新將軍了。

偏偏就是這只猴,家譜根本就沒法數,有頭有臉的兄弟都知道這兄弟是賣針出身的,壓根就不是武家,想了個法子去當足利義昭的養子想繼承足利幕府當將軍,義昭說我丟不起這個人,結果乞丐,不對,公家給了養子身份,猴子成為了藤原家近衛前久的養子之後才獲得了統治法理,不過也是不倫不類的法理,以公家關白的身份去統領武家。

問題就出在這個不倫不類上,他統領天下武家的法理並不穩定,靠的是信長公留下來的軍力才能登上天下人的大位,小田原征伐後關東名義上都臣服了,他沒有藉口再去出兵關東。可是這麼多軍隊又不敢解散,解散了他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放在這裡不動經濟壓力又太大。他的選擇就只有向外擴張。

向外擴張只有乙個角度就是北韓半島。而那裡是明朝的藩屬。

16樓:卡布奇諾

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乙個喜歡梭哈的國家。

他們敢跟大唐叫板,敢跟大明叫板,敢跟大清叫板,敢跟沙俄叫板,二戰時期還敢跟美國叫板,而每次叫板必喊的口號就是「皇國興廢,在此一役!」

這個民族給人的感覺就是出不了傑出的戰略家,比較短視。「皇國興廢,在此一役!」「一役」之後呢?輸了怎麼辦?贏了以後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這我不管,我就要梭哈。

這明顯就是賭徒行為啊!賭徒是什麼樣的,一旦有點小錢,就想把之前輸得錢全贏回來,而什麼樣的贏錢方式最快?就是梭哈。

所以對日本人,不能手軟,他們這個民族,給點Sunny就燦爛,給點雨水就氾濫,不管自己能端多大碗,一上來就梭哈。所以別說大明了,當年的沙俄和公尺國面對梭哈的日軍也是懵了一下。

為什麼南韓可以維持那麼龐大的軍隊規模?

瀟灑哥 北韓先軍政策,男人十年兵役,女人7年,好像只有大學生免兵役,說實話早幾年美國想縮減駐韓軍隊,遭到南韓反對!自己再不充實一下,說不定到時候連洛東江都守不住。 heda200926703 南韓地處中原,人口密集,而且本身是四戰之地。有動機而且也有實力養軍隊。但是三家分晉以後其實南韓相比魏趙可以說...

日本的天皇在日本到底算什麼?以及,如何評價明仁天皇?

現在只能算橡皮圖章和吉祥物了 至於明仁天皇 只能說,也許他的本心不一定壞,但是他在位期間右翼的死灰復燃和各種領土爭端的激化也同樣是不爭的事實,至少他對這種局面的失控是得負有責任的 斷空我 突然了解到了乙個聽起來像是笑話的典故,感覺也比較切題,就發過來博眾君一笑。日本戰後有個詞叫 一億総懺悔 聽起來是...

為什麼月薪6000的就敢買車?

其徐如林 人不是無時無刻都是完美和理智的。車是個賠錢貨大家都知道,但人對車的需求擺在那裡。月薪六千買車還是養得起的,重點在於買車的人買的是什麼車,先區分車,再說人。月薪六千上個Magotan阿特茲啥的我覺得有點高看自己了,確實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買個十萬左右的還是可以吧,也不能一板磚都拍死了,有些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