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老吉大合校,只合併了白求恩和吉工大,會不會躋身中九

時間 2021-05-06 21:21:25

1樓:

躋身中九是不會的,中九可以以哈工大作為參照。當年合校之前吉大就是比不過哈工大的,吉工不如吉大。

說合的學校都挺好的就算了吧,白醫不說,合校必帶醫學院,這個必須合。

長地可以參考徐礦,單飛分數線肯定不如人家,現在生源穩定比北地好。

長郵肯定比不過重郵,現在生源比南郵好。

軍需更別說了,那是肯定比不過東農的,現在分數也就和東農55開而已。真單飛吉林農都不一定比的過。

現在能吧分數線拉到這樣不錯了,吉大和吉工犧牲大了去了。

2樓:楊YH

想啥呢?

曾被稱為:二流的學校,三流的學生。

一群羊,二群羊,三群羊,四群五群,再把東師也算上,合起來難道不還是一群羊?

兵熊熊乙個,將熊熊出沒。

3樓:Black terry

長春汽車與拖拉機學院農機

思想錯了,什麼都是錯的。

1)左傾冒進主義。追求高大全,什麼都要,什麼都得不到。

2)山頭主義嚴重,內耗巨大。一山不容二虎,讓兩個985211合併,沒有形成1+1=2,反而變成1-1=0。

3)政治幼稚,經濟白痴。當年合併的背景,是把各部委下屬管理的高校切割,交由教育部管理,是減負甩包袱。某些人還天真的以為是做大做強的機會。

和校後,實際平均經費低於合併前各自能拿到的經費。

想起這麼多,就先寫到這

4樓:橘子芒果

按照字面意思,當初如果不合併郵電學院和地質學院,吉大就會比現在好,甚至有可能躋身C9。我想說,合校前,這五所學校也沒有一所能夠進入C9。這五所學校屬於不同特色和優勢學科的學校,理論上來說合併以後的新吉大具備了多個優勢學科,比如地學、汽車、材料、資訊、化學等。

但是,合校至今二十餘年,確實沒有顯現出合校的優勢,其中緣由很複雜。現在的吉大,除了大,似乎沒有其它的特點,大而不強。

看了一些回答,大部分都把原因歸結於缺錢和地方經濟衰落。我只想說,發展好的大學都不差錢,但反過來未必有錢就一定能發展好,否則以今天的市場經濟發展程度,民辦大學應該不至於落的現在的地位。再或者,吉大合校前是靠錢發展起來的?

作為部屬高校,在辦學經費上不會少。同城的東師去年預算20多億,吉大近百億。但這兩所學校各項指標有四倍的差距嗎?

大學要發展好,培養好人才,歸根結底靠的是人。想要留住人,這所大學需要具備好的文化氛圍,有凝聚力,有幹事業的帶頭人。

5樓:佳怡大寶貝

錯錯錯。

當年北洋水師在黃海海戰輸了,絕不是因為那些非主力艦拖了後腿。

吉大發展滯後,排名下降,主要原因是本地經濟發展的原因,當地投入不夠,本地財政經費有限,與經濟發達地區相差很遠。另外,優秀畢業生外流,無法吸引外來優秀人才。

幸好專業多,盤子大,要不然,排名還得往下來。

所以感謝這麼多非主力專業吧!

6樓:lordqin

哈工大和北航同屬於工信部,哈工大排在北航前面,分數線北航比哈工大高幾十分。城市裡面,北京是top1,哈爾濱朝著top50奔去,這就是差距。

7樓:星空夜思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農林專業不背任何學校落後的鍋!乙個地方如果是政治和經濟的中心,一定會是科教的中心!政治和經濟一定要沾乙個才行,否則就是「不三沾」。

(其實政治和經濟根本分不開)

2020軟科:

你不就是喜歡看排名嘛,吉大真論排名和科研能力,比中農強不了多少!(這裡面還沒有考慮體量問題)

8樓:馬克恩斯

吉大當年合併了這麼多學校,不是為了躋身中九的,而是為了躋身全國前十甚至前五的。

不要笑,當時就是這個想法。否則,何必要合併呢?

回過頭來看,如果看到今天這個結果,那最好的合併方案應該是吉大合併白醫大,長春地質學院,光機學院,吉林工大合併郵電學院,吉林工學院。這樣吉林省能有兩個九八五。看看同期的長沙,就能弄出兩個九八五來,其實那時候長沙和長春之間的差別,沒有多大。

所以,和經濟關係不算大,還是決策的失誤。

9樓:

不知道為什麼推薦我這個問題,因為我是出生在吉林的浙大畢業生嗎?

浙大農學高考錄取分數不高是事實,但社會世俗嫌棄農學,學校從不嫌棄農學。

浙大農學學科評估六個A+擺在那裡,我不知道某些人鄙視老浙農的底氣何在,如果真鄙視農業,那請不要吃飯吃菜吃肉喝奶,有點骨氣好不好?

而且農學放提前批有什麼不好?放在本一批統招,把一些全省七八百名的高分考生硬生生調劑到種茶養豬,除了讓最低錄取分數線好看,滿足非農專業學生的虛榮心之外,還有其他好處嗎?

十年前我表弟本一批報吉大被調劑到俄語,想死的心都有了,四年間自暴自棄各種混日子,浪費大好青春。但如果俄語放在提前批,真心想學的人分數低點也可以放心報,完全不想學的人也鐵定碰不到,不是多贏的局面嗎?

同理,地質學院給吉大貢獻了多少光環?算學校實力時就加上去,看錄取分數線時就踢出去,這不就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嗎?

我知道老吉大化學很厲害,但在社會世俗眼中不也是天坑勸退專業嗎?當年通訊行業火的時候長春郵電是不是嫌棄老吉大化學拖後腿?汽車行業火的時候吉工大是不是嫌棄老吉大化學拖後腿?

現在醫學又火了,白求恩是不是嫌棄老吉大化學拖後腿……

不要地質學院只要白求恩吉工大,最好把白求恩的護理學也踢開……好事怎麼都被你佔了呢?你怎麼不去問問白求恩吉工大是不是嫌棄你化學俄語拖後腿呢??

至於地域,浙大從來不會YY自己如果在帝都或魔都,就可以如何如何這種毫無意義的問題,立足現實把事情做好才是王道。如果非要假設,那請有點骨氣去YY搬到北京和清北掰手腕。

我在吉林的老國企出生長大,說實話很清楚如果沒有建國後幾十年裡東北作為共和國長子的政策紅利,今天很可能壓根就不存在哈工大這所學校,而吉大大概率也沒有懷念昔日榮光的機會,這一點看看今天內蒙河北山西河南江西的省內頭牌高校就大致明白了。與其抱怨現在東北不行,還不如感激東北曾經闊過,畢竟小時候當富二代,長大了家道中衰,也遠遠好過從小衰到大吧。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順風時不要覺得天經地義,逆風時也不要自怨自艾。哈工大吉大如日中天之時,浙大南大武大中山因為曾經的「國立」二字,哪個不是灰頭土臉忍辱負重數十年?這幾家能有今天的地位,誰能說他們就是因為躺在地圖上的好位置贏得的?

至於區域經濟的影響,說實話黑龍江吉林經濟還沒差到養不起省裡一所雙一流大學的地步。至於為什麼招不來人亦或留不住人,真的只是錢的問題嗎?

說白了還是觀念問題啊!

有人要裡子,有人撐面子。覺得地質分數線低就要一腳踢開,把一所大學的建設成就和高考分數線優先掛鉤,有這種詭異的想法,能發展好才怪呢……

10樓:彡彡

我永遠愛我的學校,愛他的每乙個專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所有專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少了地質農學動醫任何乙個專業,他都不是我曾經熱愛過的吉大。

11樓:

想啥呢。。。

哈工大都淪落到C9了,吉大想p吃呢。。。

對了,哈工大淪落到C9的意思時,乙個人提到自己時C9,別人會預設這個人時哈工大或者西交大的。

12樓:魏修遠

我作為白求恩的學生得為地院說句公道話,當時合校的時候是五所學校(軍大後來才合併),除了郵電稍微有點拉胯之外(誰知道後來因為電信行業的飛速發展居然成了吉大的高分專業之一),其他幾所學校都是各有千秋,尤其是地院,地院甚至可以說是實力丟失最少的學院之一,老吉大常常以院士數量標榜,其中大量的院士就是地院給的,目前很多重點專案也是地質宮在負責,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不可以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算院士,說紅白黃時把人家有事鍾無艷,完事看最低分,嫌棄冷門專業時無事夏迎春。

13樓:老楊叔聊志願填報

不會,只可能比現在好一點點,如果把這些專業放在提前批,會更好一點點。

以同在東北的哈工大為例,有C9身份,知名度極高,只合併了哈建大,沒有農學、植物學、地學等拉分數嚴重的專業,分數依然相對較低,主要是這幾年東北地域拉胯,地方窮,投入小。

以浙江大學為例,也合併了好幾個學校,專業更是參差不齊。但因為地方捨得砸錢,辣雞專業放提前批,投檔線依然越來越高。

14樓:風跡

不知道問這個問題的是不是吉大學子,如此沒有自信。

吉大2023年最初合併的幾個學校即便在二十年後的今日與許多優秀高校相比也不遑多讓。不說吉工大和白醫大,就說其他兩校,郵電學院前身東北郵電學校,當年是全國僅有的五所郵電大學之一,也是東北唯一的資訊通訊類工科專業院校。地質學院前身東北地質學校,李四光出任首任校長,出過黃大年這樣優秀的校友以及十餘名兩院院士和外籍院士。

五校都是好學校,起碼比浙大武大合併的那幾個學校強。老吉大不合併當年也是全國前十五,綜合大學裡更是全國前五。正常來講合校是為了強強聯合,學校有更好的發展。

但為什麼今天沒有達到效果,吉大排個前十還有一群人逼逼叨叨?一是東北整體環境不太好,經濟發展緩慢甚至下滑,人才外流,吉大如果處於長三角或珠三角,不會比華五差。二是併校整合資源不成功,不求高精尖,只要大而全,連軍需大學這樣的也不加抵制同意合併。

三是吉大務實低調的風氣使然,不擅宣傳,不會炒作,但絕對是實力大於名氣的學校。

有人願意拿高考分數說事,不錯,優秀的生源是能很大程度體現出一所學校的實力以及對於考生的吸引力。比如說清北,幾乎集中了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學子,所以說一流就是一流,必須服氣。而華五人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歷史時期形成的學科優勢,也非吉大所能相比。

至於說其他985及個別211院校,就別來碰瓷了,都是兄弟院校,不說誰強誰弱,最多是各擅勝場。特別是像兩財一貿,兩電一郵那些小精尖院校,用分數高低和吉大比就好像拿北歐挪威瑞典那些福利國家和中國比一樣,你人均GDP和國民生活質量是高,但能比得了國際地位嗎?

還有什麼所謂的中堅九校,哪來的依據,教育部認可嗎?怎麼個中堅法?就靠高考時多出的一星半點分數嗎?

吉大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出過二十餘位兩院院士,培養出過不計其數的黨政領導,優秀法官檢察官優秀醫生優秀工程師,難道不是國之中堅?

15樓:

別想這些有的沒的,好好學習,用實績提高學校水平。

什麼叫拉分專業?合併出來的學校有很多,別的不說,對標浙江大學的發展就行。問題下某位知友說的很對,出問題多看看自己,別動不動就說東北地域影響、歷史關鍵節點問題。

16樓:你口中的混蛋

笑死。說排名的時候,農學地學的指標全部加上,吉大一百多個專業,每年招一萬名本科生,QS排25(2023年),那可是相當好看。

說到生源的時候,又嫌棄農學拉低投檔線,生源排到45名(2019軟科生源排名)。

又x又x。

火星車網速只有34Kb s,當年老美怎麼進行的登月直播呢?

流雲驚風 外行來說兩句。只有幾個答主提到了當時用的是模擬訊號,問題中的kb s是數碼訊號傳輸速率的單位。模擬訊號的 頻寬 和數碼訊號的 頻寬 是倆完全不同的概念,從模擬訊號,變數字訊號,是不是中間應該有一步數模轉換的過程?登月直播傳輸用的模擬訊號頻寬多大不好找,哪位大神能給題主算算NFW模式下的語音...

當年吉喆和麥迪的事真的是吉喆的錯嗎?

已登出 我只知道人都有老的一天,麥迪有,其他巨星也有,詹姆斯庫里阿杜小卡都會有,他們也有可能來CBA吸金,希望這些nt們到時候睜開眼吧,不然還會有下乙個吉喆,別tm張口閉口你的青春,你的青春不是你去網路暴力別人的理由。 阿榮 你要是按先後次序,是麥迪錯在先。你要是按大小輕重,是麥迪錯更大。但是你要明...

如果當年奉軍堅決抵抗?結果會怎樣?

小巡 要是堅決抵抗,日軍不可能迅速得逞,時間一長國際國內事情會起變化。但實際上,奉軍長期依賴日本,從上到下大部分官兵都有恐日病,真正槍一響,就算上峰不讓退,自己撒丫子的也是大多數。 小倪你快樂嗎 必然不能,首先張學良要是抵抗就是違反軍令,他有30萬人,裝備精良,而且相比於紅軍可以全國的轉移來說,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