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最終季和上一季劇情為什麼接不上?

時間 2021-05-06 02:17:46

1樓:Toptool

因為視角已經從小島,轉移到馬萊大陸了。

而根據作者一慣的倒敘手法。在後面的劇情,會慢慢講到是怎麼來到的馬萊大陸,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作者就是這樣安排的。

2樓:雙立天聽

你再等等你再等等

但是看漫畫的時候我也是,一臉的懵逼,然後看到後面就真香了。相信我,你再看幾集你就能接上了。

再說了前幾季你確定你是按照他的時間順序看的?不還是倒敘嘛,只是我們跟著主角的視野走才覺得這是順敘的,你要是跟萊納的視角走,第一季就是這種感覺了

且看且珍惜

3樓:Yeah

兩點:第一,手法是插敘,沒有營造什麼物是人非的迷茫感。

第二,耐心點,你這不叫「都看到66集了」,而是「才看到66集」。我也不劇透,該補全的故事內容創哥都會給你補上,改呼應的伏筆後面都會呼應上。實在迷茫得不行又心癢癢的話就去找漫畫看。

稍微預告一下,雷貝利歐區戰爭結束後就會開始呈現這4年間發生的故事。

4樓:清歡

當我們突然著眼於馬萊,和帕島一樣的人們生活著,我們的腦海試圖把時間線拼接好的過程裡,就是諫山創成功塑造以及擴大了世界觀,從而主題也得到了昇華

所以為什麼接不上了,因為這部漫畫的世界原本就是隔絕和不同的島內和島外,我們對此和島內人一樣知之甚少。

5樓:蘇之黎

通過這種手段,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過渡,加快故事節奏,使情節集中在主要矛盾上。

在巨人裡,還可以起到掩蓋資訊的作用。由於觀眾不知道帕拉迪島這幾年發生了什麼,就有了一種懸疑感,維持了前幾季裡解密推理的體驗。

通過省略對艾倫心態轉折的具體描寫,也降低了敘事難度,方便了作者展開劇情。

在前三季,艾倫耶格爾始終是故事最重要的視點人物(POV),他掌握的情報和觀眾相同,他的經歷和所思所想,在觀眾心中激發了強烈的共情。

但在解鎖始祖記憶後,艾倫已經成了乙個近乎全知的人物,他的心理狀態也開始明顯異於常人。於是馬萊篇和第四季裡,艾倫的心理和情報就成了乙個黑箱,故事裡的其他人物不能理解,觀眾也只能猜測。

這時候,故事的POV也順理成章轉移到其他「正常人類」身上,比如萊納和法爾科。

不過壞處也很明顯:容易造成讀者觀感割裂。

上乙個打算這麼做(卻又放棄)的,是《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RR馬丁。

馬丁寫完第三部《冰雨的風暴》後,覺得第一階段的劇情已經結束,主要人物年紀都太小,之後一段時間又都是麻煩的過渡,打算下一部直接「五年後」。

但是寫著寫著,他又覺得這樣必須在人物心理描寫裡頻繁說起「這五年裡如何如何」,會讓故事顯得非常吃力。

於是第四部還是老老實實接著寫。

後果就是,第六部坑到現在還沒出版……然後電視劇集因為缺少原著參考而爛尾。

而諫山創這麼做,雖然有一點偷懶的嫌疑(?),但起碼故事沒坑,正常推進到結局。

這也啟示我們,該划水的時候就用力劃,不要死撐。

6樓:歡阿歡

因為漫畫也是這樣畫的

說實話我不管是看到漫畫還是動畫都是懵逼

剛看法爾科躺地上:

剛開始的動畫黨的我:???

重看一遍,聽到法爾科說第一句話:

補完漫畫後的我:????

反正就是一直往後看吧

如何評價進擊的巨人最終季op?

劉文刀2 咋說呢,就是特別瘋狂,絕望,滅世,那種不管不顧打起來吧,就讓世界末日到來吧,都毀滅吧瘋了的感覺 面對這樣的畫面不是熱血上湧,而是對戰爭極度恐懼的感覺,一種想要在炮火下大喊一聲 為什麼 都系爹 的感覺 雪夜楓怡 僕 戦爭 開頭一段類似嬰兒吵鬧的尋求食物 資源 也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如果我們只...

進擊的巨人第一季是否被低估

熙瓜皮 剛剛發現的好東西。發現了疑似智慧型巨人的存在,三人組表現的相對更淡定,阿妮這句話,作為動畫黨來看很符合她冷靜,鎮定的特點。但如果從全域性來看,這裡的反應就很詭異 那一滴掛在臉上的汗 還有這個 讓和阿爾敏把都帶緊帽子,但是萊納把帽子摘了,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注意到這個點。還有萊納被阿妮抓住時阿妮的...

進擊的巨人最終季僅有16話嗎?

冠希直隸分希 肯定分割了,s3p1二十幾話的王政篇12集做完那節奏都有問題 王政篇文戲多所以有時候一集兩話都很難縮進去 雖然換了製作公司,但將近五十話的內容怎麼壓縮16集也肯定不夠。16集聽說是做到馬萊大軍開始攻打帕拉迪島就停,剩下的全是下半部分的內容。其實不考慮現實因素的話,分割放送最好的節點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