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動畫片唯妙唯俏的畫面到底是畫出來的還是電腦生成的?

時間 2021-05-29 22:47:19

1樓:想吃不辣的水煮魚

基本上都是畫的。

現在日漫主流產業鏈是原畫師畫幾張關鍵幀,然後中間的畫交給其他人。這裡的話就是指字面意義的畫在紙上然後掃電腦上。

雖然也有一些其他方式,比如用板子直接畫,但主流還是手繪。

當然,一些背景特效光影效果balabalaba的,一般是用後期,那種東西畫起來麻煩。

再多提一點,一部動畫怎麼崩其實原畫都不會崩,崩的是各個原畫間的由動畫師畫的那些。因為趕工,他們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照著描就是。

2樓:28berserk

肯定是畫的,哪怕是3d動畫也是一幀一幀摳出來的,日本動畫的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力,熟練畫師。

就算是電腦作畫的現在,原畫照樣還是人一筆一筆畫出來的,沒有什麼特殊的裝置。電腦只能生產中間幀,還是質量很差的那種。

有一種東西叫做真人轉描,效果慘不忍睹,還是需要原畫師一幀一幀去修圖,工作量還是很大。還有一種東西叫動作捕捉,中國3d遊戲過場動畫用的很多,效果也很差,人物很僵,最後還是要動畫師去做手動調整。不管怎麼樣,專業的熟練的動畫師還是動畫質量的唯一保障。

究其原因,動畫裡的動作,不是真的,是比真的還真。它還原都不是現實的動作,而是動作邏輯,發力點,節奏,這些東西,是電腦不能理解的。所謂的動畫,就是動起來的畫。

而畫,分為三部分,觀察,分析,最後表達。

畫本身就不存在真正的寫實,它是一種表達。比如光影,觀眾到底能看到幾層亮度?現實裡的光有衍射,漫反射,折射,散射,光有它自己的物理性質和規律,人腦能理解多少?

觀眾需要的資訊是多少?任何畫對光的概念都是做了簡化的,觀眾的到底什麼程度算是可以接受?十層,三層,兩層,無影,不同的人設不同的故事氛圍,都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案,根本沒辦法量化,它是根據觀眾的感覺而設計出來的。

觀感,時間,成本,製作者的能力,人數,組織結構,這些指標做到了均衡,才有一部成功的動畫。

有哪些動畫和漫畫圈子裡才知道的小秘密?

似動知覺了解一下,也就是你認為你理解了動畫中的人物的動作邏輯,然後你腦補出了動作的過程,動畫師的工作就是引導你的聯想。

小時候看了那麼多動畫片,到底動畫片的意義是什麼?

蒼崎青子 意義,其實很難界定,說實話,你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有考慮過意義麼,動畫片本就是供我們放鬆用的,真要說意義的話,讓我們調整心情,放鬆自己也是它的意義之一吧。何況現在有很多動畫都是商業性的,相比起乙個動畫的內涵,廠家更關注它能否賺錢。所以說,在現在很多動畫在本質上都是無意義的,因為人家壓根就沒有...

大家覺得國產動畫片的巔峰是哪部動畫片?

拉麵爸爸 大鬧天宮 近期,姜子牙 的畫質讓我心裡極度舒適。與其問哪部動畫電影是巔峰,不如先確認中國動畫電影是否重回巔峰?無意讓 大鬧天宮 和 姜子牙 比個高下的意思,對 大鬧天宮 的仰望,源於當時創作環境的惡劣和成果的強烈對比,也源於 大鬧天宮 與當年其他國家作品相比的巨大差距。都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了...

現在的動畫片到底教給了孩子什麼?

家裡蹲好久 以前就覺得看動畫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圖乙個樂呵。孩子的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是靠家長和周遭環境培養出來的,當然,前提是不是那種極端的動畫。比如某些披著動畫外衣宣揚血腥暴力色情的內容 我記得某些平台曾經揭露過這種情況,小豬佩奇和碧琪公主都中槍被改過,愛奇藝上還有這類動畫 年齡特別小的孩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