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目前只有蜜雪冰城一家店啟用「薄利多銷」的策略?

時間 2021-10-24 18:44:20

1樓:花醉顏

我聽網友說

他從來不是靠低價賣奶茶賺錢,他靠的是剝削加盟商,顧客是他的戰略合作夥伴。

裝修機器服務費先收一波,再靠後面的原材料,罰款細水長流,加盟商申請地段好審批遙遙無期,過些日子發些開了一家,不管加盟商死活,2家相鄰連500公尺都沒有只要你加盟都同意。

2樓:前進方略

橫向市場看:

蜜雪冰城具有先發優勢,其品牌知名度、市場占有率(門店數量)已經具有相當水平,對於潛在進入者而言,其已經占有高地,形成了一種「品牌*成本」的護城河,小資本進場難以模仿,大資本進場難以複製。(相對風險係數高,真想做不如投蜜雪冰城,據說已開始做IPO)

而對於現有競爭者,比如一點點、coco,其本身的定位便是另一種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更高的利潤率,更短的資本回報週期,更快的資本擴張速度。當然不排除這些競爭者會新拓子品牌,對標蜜雪冰城來打,這也是最有可能出現的形式。(目前沒有,不代表未來不可有)

縱向產業鏈看:

2023年,蜜雪便完成了核心原材料全部自產,2023年開始自建倉儲物流中心,2023年打造集產品研發、生產與物流為一體的生態園,2023年全國線下店數量突破10000+。

這意味著蜜雪已經對內完成了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實現了自產自銷,對外已足夠服務眾多分店及加盟商,加之其獨有的(目前)「薄利多銷」商業模式帶來的強大獲客能力,資本肯定看好,而這又會加強蜜雪的商業壁壘。

咱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蜜雪爆發性增長的底層是目標使用者的增長還是市場空白帶來的爆發機會?(增長可持續性)蜜雪獲得的使用者是否可通過其他形式轉化?(增長可複製性)

3樓:肉食者不鄙

你是真認為一杯奶茶值15到20塊錢?再往上我就不說了……

要不然這幾年奶茶突然火起來了,我小時候三塊錢一杯的奶茶會被弄成這個樣子?

4樓:背影

啊,這個我喝過。

現在那些動不動就15往上的奶茶,我也喝過,肉痛,太貴了,也沒多好喝,一樣的奶進嘛

蜜月冰城出來了,我去捧了兩次場,便宜是真便宜,節儉的老阿姨,喝起來覺得沒差啊。就是包裝不夠高大上罷了

5樓:陸小鳳

因為只能有一家。

冰雪蜜城的出現就已經是滿足市場了,他們已經非常不賺錢了。

一部分是「薄利多銷」,另一方面是宣發。

沒有多年的積累,蜜雪冰城的口碑和宣傳都達不到現在的高度。

現在你想再開一家,生意會被蜜雪冰城吃掉大部分。

你現在宣傳,再走一次薄利多銷?

你知道宣發要多少錢嗎?你知道多少錢才能在市場上掀起一點點波瀾嗎?

你知道這一點點波瀾只是開始,後期不繼續投入就會再次歸於平靜嗎?

好了,你現在知道了。

所以你會選這條路嗎?不會,你會選擇一杯奶茶賣40,買點人排隊,招商做起加盟、割一茬韭菜和又一茬韭菜。

6樓:753753753159

人家不是薄利多銷才賺錢的。

他走的親民路線。

任何社會,最底層的人數永遠是最多的。

他走的就是低端路線,迎合更多的群體。

說白了,你白領,稍微有錢一點的上班族的根本不是他的意向群體,我看過乙個很殘酷的資料,中國的無產佔了百分之98,百分之1點幾中產,剩下的是超級富豪。

也就是說,不做中高階奶茶,拿下無產裡面的大部分就足以在餐飲行業割據。

餐飲這個東西是很難打上奢侈的標籤的。

參考,為什麼戊戌變法失敗,為什麼主席帶領廣大群眾能夠成功。

其實道理是一樣,參考一樣商品的屬性。

在這無產98比例裡面,又可以重新篩選一波,但是越是群眾越是基數大。

他們眼裡的喜茶,茶顏,鹿角巷是輕奢品

他們眼裡的公尺雪才是普通商品

往前數七八年,搏殺最厲害的也是10-20這個價位的,相比之下,蜜雪冰城就很顯眼。

餐飲行業裡面還有個醉得意,模式也跟蜜雪發展的路線很像。

蜜雪冰城崛起的那幾年,他上面的「吾飲良品,喜茶」等等都在市場搏殺。

而在他那個低價位的,已經形成規模了。多數想做餐飲的又不懂市場調研,都是腦子一熱進奶茶行業,不知道倒了多少。還一做就也要做中高階,倒也正常嘛

7樓:林子堯

因為蜜雪冰城能掌握著原材料的製作,比如說檸檬這個果子就可以從四川那邊專門拉過來銷往全國各地,而別的奶茶店需要去投資方提供的原材料地方進材料。

8樓:蘭森

也不看看他們用的啥材料。不知道的話,先買一杯蜜雪冰城的奶茶喝一下,再買一杯其他各家的,蜜雪真的太難喝了,就是白水裡輕飄飄放了點玩意,比白水好喝不到哪去。我只吃他們冰淇淋,肯德基的更好吃。

9樓:

你知道蜜雪冰城的薄利多銷後面是多大的前期投入嗎?

蜜雪冰城不同於其他的奶茶品牌,他是有工廠的,果醬廠,茶葉廠,奶粉廠,奶茶廠。還有和農民簽了採購合同

因為大量採購,原材料的錢可以壓低,農民也願意,因為節約了時間人力成本,還降低了風險。

因為量大,可以集中建廠,然而建廠這件事就意味著一大堆錢要投進去。(裝置這玩意真的好貴)

因為量大,可以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統不用讓物流公司多賺一筆錢。

現在的奶茶企業,大多是沒有這個財力,也不想搞這種,他們只想營銷,編故事

10樓:雞腳芝士

不說了,不想再喝蜜雪冰城了,食品安全這塊怕了。

上次去逛街,瓢潑大雨,正好看完電影出來在蜜雪冰城躲雨,點單後在一旁等,然後事情就發生了。。。只見蜜雪冰城的員工拉著小推車載著奶茶,從外面回來,奶茶都是他們那種壺裝的,如下圖,員工只給自己打傘,絲毫不管那幾桶奶茶在雨中被摧殘,沒錯,就是瘋狂順著壺嘴往裡面流 :)

再後來,那天下午,被店員用無根之水沖奶茶一直端著都沒捨得開啟看到問題有感,語句

不通還請見諒

11樓:小知竹

首先,並不是只有蜜雪冰城一家店在啟用「薄利多銷」的策略。有些店知名度小,在使用該策略,只是你不知道罷了。還有一些店使用該策略,並未能成功占領市場,倒閉了。

其次,「薄利多銷」該策略的確是商業模式中很好的乙個策略,但它並不代表著適用所有店鋪。「因地制宜」才是最好的。賺錢的策略有很多,得看你適合哪個,那個會幫助你取得最大利益,那自然會選擇那個。

12樓:皮小丘

因為其他奶茶店不敢去碰他這種商業模式,冒然模仿說不定爭不過蜜雪冰城,反而把自己的錢賠進去了,你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為什麼可口可樂很便宜,為什麼沒有人去效仿去賣可口可樂呢?

13樓:丹丹

你能貢獻一些商家不捨得貢獻的

14樓:得獎勵了

首先看題,薄利多銷,首先多銷,好像大傢伙都能看得到,很多門店生意都是排隊,尤其是近一兩年,隨著品牌勢能越來越大,消費者從眾心理一股腦的喜歡扎堆消費(拋開產品好喝不好喝),尤其是三四線城市,那真是「多銷」

薄利,你咋知道是薄利,你以為售價低就是薄利,你知道人家有自己的原料加工廠,可以控制成本的不,你知道一旦行成規模效應,成本就會被攤的多薄不,另外有心有力的可以看看他家的產品用料(不贅述),真是,哦,原來如此,我說怎麼感覺不好喝,除了冰淇淋能吃,噴子輕點噴,純屬個人想法

祝好人一生平安

15樓:wxd795dd7a10931ec7

很多年前喝過一次蜜雪冰城,當時喝出了幾個小石子,便宜是便宜,感覺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後來就再也不買他們家的飲品了,不知道這兩年為啥爆火,是流量的作用吧!

不過最後還是希望薄利多銷的前提下,衛生放第一位!

16樓:gaffer

蜜雪冰城這個品牌就是要給消費者打造「薄利多銷」的印象。「薄利」能收割消費者,「多銷」能收割加盟商。

品牌或店鋪想要持續經營下去,就是要保證足夠的利潤並且持續盈利。消費者多,加盟商多,品牌可以保證足夠利潤,盈利持續增長,薄利多銷對於品牌商或直營店是正確策略。

但是對於加盟店鋪,保證利潤並且持續盈利,就要保證單店足夠的入店消費者和客單價。「薄利多銷」意味著客單價很難提高,只能爭取足夠多的入店消費者。實體店特點就是覆蓋範圍有限,宣傳觸達的消費者也有限。

如果品牌商不對加盟店的選址、數量、距離範圍等進行審查控制,無限度的加盟,對加盟店就是噩夢。比如已有的蜜雪冰城加盟店200公尺距離內又出現了新的加盟店鋪。部分加盟店會成為品牌無限擴張過程的墊腳石犧牲品。

因為品牌商收割兩波韭菜,加盟店只能收割一波韭菜。

我不了解蜜雪冰城的加盟政策和發展戰略,只是乙個推理。仁者見仁。

17樓:喵啊

確切地說

不是利薄多銷

而是打破了資本家坑矇誘騙的壟斷閉環

讓資本家卷起來

而不是韭菜內卷

光憑這一點

你就可以選擇它

更何況,它的價效比不高嗎?

18樓:北風

薄利多銷的背後是食品行業巨頭的優化整合,手工匠人時代終究讓位給了工廠流水線。

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薄利多銷,也非實力單薄的企業能夠染指的領域,何況在飲品店還留存大量個體工商戶的時代,貿然跟風讓利,只會把自己玩死。

這就是大家都知道「薄利多銷」人氣高,好賺錢,但真正施行的卻很少的原因。

19樓:無歌

奶茶,檸檬水,甜筒本身成本就不高吧,說薄利只能說跟其他比較貴的冷飲店相比。從它們自身店鋪來講,一點也不薄利。我買過兩塊一杯的檸檬水也超級好喝,甚至從目前喝過的檸檬水裡,那家兩塊錢一杯是最好喝的,老闆泡檸檬水的時候還就在你眼下,因為他開在學校旁邊,你也不用擔心他材料作假。

至於說對比其他冷飲店,蜜雪冰城的薄利多銷,這個更應該說是定位和營銷策略更合適,因此也就很好的解釋了,其他冷飲店的行為啊,別人家自然採取另外的營銷策略。就像當年的手機,小公尺、魅族、華為等等一些手機在網際網路發力的時候,OPPO和vivo在各個小鎮開滿了店鋪,隨處都能見到綠藍的搭配,而且還是一起。但說起成功,以上的手機在當年都成功了啊。

所以在大家都是10塊往上走一杯奶茶的時候,那10塊往下走的市場誰來佔據。自然也會有商家發現這中間的空缺。

而且除了蜜雪冰城以外,其實也有很多比較便宜的冷飲店的,只不過蜜雪冰城更加有名氣而已。這個得益於更容易記住的名字,和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宣傳語。因此看似就只有蜜雪冰城在「薄利多銷」,但實際每個城市裡都會有很多小一點同類商鋪也在使用這樣的策略。

20樓:

蜜雪冰城反正我只喝4塊錢的檸檬水,吃2塊錢的甜筒,天冷了檸檬水也不喝了,這個吃法我天天去都不心疼,別的喝一次肉疼好幾天。

21樓:清風與鹿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雪冰城雖然很便宜,但絕對還是在賺錢的,某些品種賺的錢也許會少

為什麼蜜雪冰城的聖代永遠只有半杯?

棉花糖 地區不同,不同店面的容量是不一樣的。我上大學的城市就是半杯,但我這次國慶回家點外賣的都是滿滿一杯。我都快忘了原來它是可以滿的! 山橘月 蜜雪檸檬水不錯,聖代真的坑,我大學超市裡賣的聖代5塊一整杯還隆起來特別高,味道也挺好的,不過摩天脆脆筒還是便宜又好吃量還多,吃它! 開始有人給蜜雪冰城帶節奏...

蜜雪冰城為什麼能火22年?

暢鹿商機網 儘管蜜雪常常被吐槽不好喝,每天卻依然有不少人來買。行業內更是流傳著 開奶茶店千萬別挨著蜜雪開 的說法。而就是這麼乙個草根出身的平價奶茶品牌也即將上市。註冊資本不斷增加 1 平價策略 從表面上來看,這個品牌能火這麼久很直接的乙個原因就是平價。3塊的冰淇淋 4塊的檸檬水,而且飲料都是現做的,...

為什麼感覺蜜雪冰城越來越難喝了

好不好喝,真的是很主觀的事情,更別提越來越難喝。無非就是現在市面上各種奶茶品牌多了,各種奶茶系列多了,口味變的原來越挑剔了。也可能是出於心理作用,覺得便宜的奶茶,會沒有貴的奶茶好喝,其實有這個心理是正常的。開店幾年了,對比營業額的話,感覺一直都還算穩定,說明這邊消費者還算是認可的,味道的話也都嚴格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