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創業企業家如何與年輕的95後合夥人溝通?

時間 2021-06-23 14:20:47

1樓:李志鵬

老一輩的企業家如何與年輕的95後合夥人溝通,其實這樣的組合現在變得比較常見,因為95後的年輕人已經大學畢業進入了職場,而老一輩的企業家們要麼已經退休享受天倫之樂,要麼就是公司穩定發展,還有一點雄心壯志想要二次創業或者發展新的業務方向。所以這個時候就一定會遇到與90後或者95後溝通的問題。

那既然說到溝通,一定是雙向的,老一輩的創業家他們的創業環境和經驗可能只適用於那個時代,他們的資本和人脈、資源等等才是最有用的,所謂的經驗恰恰是限制他們的東西;

而年青一代呢?他們的視野、闖勁,對市場的洞察力、執行力等等是他們的特長,而資金、人脈等等可能是他們欠缺的。

大家各展所長,老一輩的創業家們要盡量多放手,哪怕是年輕人看起來有多麼不靠譜,但你不讓他們試錯怎麼會知道到底靠不靠譜呢?而年輕人也不要覺得老傢伙們的腦袋過時的,這個世界上,什麼都會變,人性不變,凡事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你會少走很多彎路,尤其是在專案的實際操作上,你會得益很多。

2樓:江一坤

誰喊我~

95後是個性十足的一代,相較於前輩,他們興趣廣泛,具有國際化視野,思維跳躍性強。那老一輩的企業家對他們用怎樣的溝通方式才適合,會不會有代溝?

首先區分一下,典型的老一輩和典型的年前人:

長輩:吃過苦-不冒險-穩重-勤儉節約-暮氣沉沉

晚輩:享樂不吃苦-愛冒險-不穩重-浪費居多-生機勃勃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乙個要命乙個要錢。(別認真)

大概了解了一些特性我們回到正題:老一輩的企業家對他們用怎樣的溝通方式才適合,會不會有代溝?

先回覆最簡單的最後一問:肯定會有

用怎樣的溝通方式才適合?

95後合夥人無非兩種感受:1、心高氣傲,覺得自己牛 2、謙虛謹慎(這種人少,可遇不可求)

第二種就不用說了,裝也得在你面前裝完。

第一種心高氣傲的,是目前非常普遍的現象,學校老師家長都沒解決你認為我這裡叨叨兩句就能解決?(以下建議)

1:不過一般情況下這類人比較好大喜功,多講講長輩那一代的事情(特別是從年輕人感興趣的點下手),從這個點來開始引導他們,然後告訴他們你們所吃過的虧,載過的坑。挺管用,實話。

畢竟毛頭小子就是毛頭小子,再有能力也沒有長輩見識多、遇到的多······

2:這些小野驢,需要牛X的人來給點苦頭吃,見識一下什麼叫能力~他們可不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如何看待當代年輕人的焦慮與老一輩的不理解

瀟灑哥 太正常了,中國成立以來發展變化太快,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爺爺輩以前焦慮的是溫飽問題,怎麼可能理解當代年輕人?他們也許會認為這幫年輕人是吃太飽閒的 紅塵旅者 這個我也解決不了,畢竟這是高速發展帶來的問題。我只有乙個建議,互相不理解住遠一點兒就好了,逢年過節回去看看,一年也就見那麼幾次面,關...

與老一輩的育兒衝突還有那些??

孟秋二十有二 養娃不再是讓娃吃飽穿暖,那麼簡單!每當給爸媽抱怨養娃太難了的時候,他們總會說,養娃有啥難的,吃飽穿暖就行了,還要咋,我們當年啥光景,吃的都沒有 云云,我的天吶,受不了!每次都以沉默,結束這個話題! Ada 跟自己的媽媽真的爭執過無數次,非要穿開襠褲,不允許穿尿不濕,我不吱聲把尿不濕給兒...

你如何看待老一輩的思想?

我說要配一副新眼鏡,家裡老人說原來不是有麼,我初三近視,高三已經完了,中途換過一次,其實高三後期那會兒眼鏡已經撐不住了,現在要復讀,我說度數漲了,原來的不行了,他們說又配?成天還讓那度數漲著? 我是乙個九十年代末的人,而我的父母卻是五六十年代的人,隔著這整整將近四十年的溝壑,我甚至覺得大部分同齡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