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煉丹術發展非常迅速,並帶動了很多的金屬及其他化工行業,但為什麼我國古代的化學學科就沒有發展起來?

時間 2021-06-12 05:34:53

1樓:趙志彬

古中國是個擁有數億人口的國家,人口的穩定增長靠的是農業和手工業。這兩種小實業在元代以前,帶動了化學發明發現的積極性,比如為鐵農具應運而生的冶金技術,為銅需求量的增長應運而生的濕法冶銅,這些工作,主要是由古代的煉丹術士完成的。

陳師道注:「道家以烹煉金石為外丹;龍虎胎息,吐故納新為內丹。」

當時的化學發現,推動者主要是妄求得長生不老的君主。由於丹砂的藥理效用及其理化效能,古代煉丹家將其作為煉「長生不老藥」的主要材料。其形體元轉流動,易於揮發,古人感到十分神奇,進而選擇其他金石藥物來配合液體汞(水銀),按照一定配方彼此混合煅燒,並反覆進行還原和氧化反應的實驗,以煉就「九轉還丹」或稱「九還金丹」。

這是人類最早的化學反應產物。在古代,丹砂被列為煉丹的上品第一,是古代煉丹術最早選擇的重要藥物材料。煉丹家將丹砂加熱後分解出汞(水銀),進而又發現汞(水銀)與硫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再經加熱使其昇華,就又恢復到紅色硫化汞的原狀。

丹砂煉汞和汞、硫化合而還丹砂,實際上是屬於化學的還原和氧化反應。

古代煉丹爐,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蒸餾裝置

在一系列探索中,術士們逐漸依據經驗,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無機化學常識,也發現了許多種化合物,比如密陀僧(氧化鉛),禹餘糧(主含鹼式氧化鐵)。

但是到了明代,清代,科技水平停滯不前。在思想上,道教的「假外物以自堅固」思維方式,將物質的物化性質與所謂陰陽五行,人體規律聯絡起來,嚴重阻礙了化學作為一門嚴謹的科學所發展出的一系列科學思維。這時的化學知識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還是定性的,而非定量。

古代化學家在前人錯誤思想的引導下,沒有建立起質量守恆,元素守恆的思想體系,化學的進一步進步就無從談起。

而這歸根結底,是因為封建小農社會中,科技進步只會朝向對農業進步有利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明清人口內耗的時候,吃飽肚子成為了農民的第一要務,導致社會哲學開始偏向對人的研究,而非對自然的研究。在不斷的內耗中,想象力和觀察力被生活消磨的一乾二淨,而恰巧,這兩種能力都是自然科學誕生的要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反過來影響經濟基礎。在乙個持續內耗,五億人都想著吃飽肚子的地方,你能指望什麼神仙來搞煉丹這種「吃飽了沒事幹」的玩意?

大清生於憂患,死也死在了憂患上,這本質上是進步與落後不可調和的矛盾。

我國鐵路的發展趨勢?

Kevin Lee 此回答內容沒看資料,沒有模型,只是自己猜測的。首先完善鐵路網,現在中國的鐵路網運力還是不夠的,而且覆蓋面積也不夠廣。單單這一步,就還需要很多時間。擴大 加密路網,客貨分流,還有盡量每個地級城市都能通鐵路吧。第二,在發達地區,可以學習日本和歐洲的經驗,城際鐵路 通勤鐵路之類的,現在...

簡述我國鐵路的發展和現狀?

前瞻產業研究院 以下資料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鐵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鐵路運輸是一種陸上運輸方式,以機車牽引列車車輛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行駛。傳統方式是鋼輪行進,但廣義的鐵路運輸尚包括磁懸浮列車 纜車 索道等非鋼輪行進的方式,或稱軌道運輸。鐵軌能提供極光滑及堅硬的媒介讓列車...

漆器現在在我國的發展狀況如何?

鹽選推薦 甘而可的 漆器人生 可以說是目前中國漆器發展狀況的乙個縮影,我們不妨跟隨這位匠人了解一下中國漆器的前世今生。如膠似漆 甘而可的漆器工作室位於黃山市屯溪區的黎陽老街上,這條在唐宋時期就已經相當繁華的老街經過 2010 年的城區改造後,新式的現代建築和傳統的民居間雜交替。甘而可呈 L 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