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現在建築行業資訊化的障礙有那些?

時間 2021-06-04 07:39:39

1樓:小筑教育BIM研究院

在中國建築資訊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中,中國建築業資訊化率僅約為0.03%,與國際建築業資訊化率0.3%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高達10倍左右。

基於中國建築業現有的龐大體量測算,資訊化率每提公升0.1%個百分點就將帶來近 200 億的增量市場,未來提公升空間巨大。

未來空間巨大,但是現實中資訊化卻面臨著很多問題。

建築行業資訊化的障礙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下游企業資訊化水平低,變革動力不足。建築施工最終還是需要通過購買材料、工人實施才能完成實體的轉化。目前國內的勞務受教育程度偏低,老齡化嚴重,管理難度大,很難實現資訊科技的落地。

第二,國內專案工期緊張,管理細度難以提公升。中國建築市場業主為了降低投資成本,極力壓縮工期,三邊工程仍然存在,導致施工管理難度增大、建築質量安全風險提公升。

第三,慣性思維不願變更,傳統模式難以顛覆。常年來,建築行業粗放管理已經成為習慣,形成思維定勢。而BIM的潛在要求就是全面普及與協同工作,如果不能從頂層推動,從專案負責人督促,實際應用效果往往低於預期。

第四,缺乏具備BIM技能和管理經驗的複合型人才,在施工企業中,一般應用BIM的技術人員大多是剛畢業一兩年的員工,現場管理經驗還不是很豐富,而具有現場管理經驗的員工從個人職業發展角度一般不太想從事單一的BIM工作。

前三點障礙的解決需要的是乙個長期的過程,不是在乙個快速的時間內就能改變的,目前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更多BIM人才的輸入,為建築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這樣才能實現建築行業資訊化的快速發展。

知乎營銷平台

2樓:

主要是錢。

資訊化的話,太透明了,也太理想化,實際情況中,各個參建單位都在利用資訊壁壘賺取利潤以外的財富,而所謂的利潤,往往也並不能如願實現,隨便什麼突發情況,就可能導致利潤沒了。

要實現建築行業資訊化,那除非國家將全部建設專案的全部過程都收歸國有,不管你怎麼幹,都給你發死工資,工期定上期限,能幹來幹,資訊化前提下,多創造的效益五五分成,不搞就讓你走人,絕對不允許渾水摸魚。

社會上似乎還沒有什麼真正實現資訊化的行業,都在利用資訊壁壘,賺取利潤外的財富,而且,還光明正大地將資訊作為一種資源,將資訊不對稱作為一種優勢,這種大環境下搞建築行業資訊化肯定不成。

3樓:段俊宇

究其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

資訊孤島的形成由來已久,各自的利益保護形成了資料不真實,不同步,不互通,於是形成不了協同辦公。造成大量的虛假資料和資訊流的不暢通。

2. 目前市場上資訊化的軟體產品參差不齊,軟體公司對於建築行業的資訊化還停留在軟體企業對於企業管理的認知層面,對於建築業的資訊化還存在偏差,建築業的資訊化是專業性很強的乙個行業「管理標準化、標準表單化、表單資訊化、資訊集約化」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所在。

3. 目前對於建築業資訊化的元資料採集還沒得到相關人事的認可,資訊化的意識不強,利益保護使然。

4.施工現場的硬體設施不到位,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面對如此大規模的行業、目前一片藍海。建築行業資訊化應切實考慮到各個參建方的不同需求打造產品、圍繞專案過程中的全過程管理、打破資訊孤島、讓各參建方資料共享、才是建築行業資訊化的核心述求。

4樓:小魚

這麼多人在說BIM,其實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圖紙出圖速度越快越好,沒有太多時間慢慢磨BIM,圖紙碰錯漏在施工過程中解決就好了,前期花太多時間,影響銷售回款速度

現在建築行業政策中還允許掛證嗎?

已重置 中國建築業發展迅速,建築施工企業對持證建造師的需求較大,實踐中,建築市場非法 掛證 屢見不鮮,國家有關部門也已加大對 掛證 現象的清理整頓力度。在司法實踐中,常出現 掛證 人員以未支付勞動報酬為由向掛證單位主張證書使用費的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規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

在建築行業有什麼好的發展高階建議?

尼治 更新 大背景情況 以目前中國的大形勢背景下,2020年開始基建狂年,眾多的城鄉基礎設施需要努力完善。我自認為是進入整個建築行業最好的乙個契機。在肺炎的影響結束之後,國家勢必出台需求大量基建專案的審批,以此振興經濟,同時為後續的發展做出強有力的鋪墊。以目前中國的大形勢背景下,2020年開始基建狂...

你怎麼看到BIM在建築行業中的發展,未來可期嗎?

andychen 目前來說看不清,風頭一直有,在大型綜合體以及超高層寫字商業樓方面,無論是建設方還規劃設計方都喜歡提BIM,這個詞隨著房地產開發商喜歡堆砌各類洋文做廣告忽悠,也漸漸出現在各類商業建築的宣傳頁面上。但實際對於建行業實際應用方面,BIM目前市場規模和實際效應都不明顯 新月 我是施工基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