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擇優理賠有什麼作用?重疾險在新舊定義下該怎麼選?

時間 2021-06-02 09:59:38

1樓:平安喜樂

事實上在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一定會選擇客戶利益最大化,客戶不必擔心新舊條款,有符合的有不符合的肯定按符合算,可以算重疾也可以算輕症的肯定按重疾算

2樓:一堆好物

新規的出台,有變好的地方也有沒這麼好的地方了,所以買新版還是舊版本來是各有各的好。但是目前,國內有幾十家保險公司推出了重疾擇優賠付,意思就是說在新規正式實施(2023年2月1日)之前購買的舊版產品,如果在2023年11月5日後確診重大疾病,新版舊版哪個版本賠付對客戶更有利,就按哪個來賠付,所以現在買舊規的重疾產品就成了非常好的時機。

3樓:海濤說保險

是的,正是因為擇優理賠,才讓舊重疾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優於新產品。

4樓:大武

很多人說這是薅保險公司羊毛,確實不假。

——從疾病定義細則上看,新版除了惡性腫瘤的變化較大,其他的定義更加準確細緻:

大武:重疾新定義,該下手舊版產品,還是等候新版上市?最詳細權威的介紹看這篇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擇優理賠的政策,新舊版本都是可以參著買些的;

大武:現在可能是入手重疾最好的時候

——很快,擇優理賠政策就發揮了功能,第一例擇優理賠:

大武:【官宣】首例「擇優理賠」案例分享

還有不到乙個月的時間可以選擇了,不少產品已經陸陸續續下架,如果有買重疾的需求,確實可以現在準備起來了。

5樓:彭開權

重疾擇優理賠指的是:在新老重疾定義規範交接之際,購買的老規範下的重疾險產品,假設客戶罹患了疾病既符合新規範,又符合老規範。或者只符合其中一種規範時,按照哪個規範對客戶利益最大化來實施,

最佳的策略就是新的30萬,老的30萬

6樓:煜保寶

如果選擇新定義的話,發生風險後只能按照新定義執行,如果選擇2007版本的產品有擇優理賠的可以享受2007和2020版本的優先定義執行。

7樓:張宗如

擇優理賠是針對在重疾新規實施前投保的舊疾病定義保單的補充,出險時按照有利於客戶的原則選擇最有利於客戶的疾病定義理賠;相當於投保了舊疾病定義保單的客戶同時享受新規的優勢,也就是俗稱的魚和熊掌兼得。舊規在惡性腫瘤理賠標準強更寬泛,新規在幾種手術上增加了微創術,所以建議客戶在過渡期完善保障,享受擇優理賠。

8樓:長槍白馬

「擇優理賠」有什麼作用,這次用最通俗的大白話來把這件事一次盤清。看完之後應該懂怎麼利用這項規則給自己獲得更好的保險保障了。如果還不懂......

就來打我(劃掉)找我諮詢。

「擇優理賠」這個詞之所以火起來,和重疾新規的落地,舊重疾產品面臨停售有關。

13年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了行業第一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 「規範2007」)。時間過去得很快,13年後的今天,醫療技術已經突飛猛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重疾險市場發展迅速,但是2023年的規範已經無法再適用現在的情況,終於在2023年11月5日,「規範2020」來了。

這次新規不僅規範將重疾種類從25種調整到了28種,還新增了3種輕症的定義,不僅如此,疾病定義本身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調整。其中有一些疾病的理賠要求更加嚴格比如惡性腫瘤,另一部分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理賠判斷標準更加寬鬆。正是由於新舊定義之間存在的差異,同一疾病在不同標準下賠付的差異也就出現了。

為了應對這新舊定義交替期賠付的差異,部分保險公司推出了一項福利:消費者在【舊重疾下架前】投保舊重疾,出險後理賠時,如果舊重疾定義對消費者有利就按舊重疾定義賠,如果新規對消費者有利就按新規賠。

這就是「擇優理賠」。

知乎營銷平台其實通過我上面的解釋,大家應該能知道擇優理賠是對消費者利好的一項規定。這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保險公司臨時想出來招攬客戶的手段,它是真真正正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好條款、好政策。

其實它的本質上就相當於將之前的老款重疾進行了條款公升級,即使買的是2023年重疾規則下的老款,也可以按照重疾新規進行理賠。

比如I期甲狀腺癌,按舊定義可以按重疾賠,新定義只能算輕症,那舊定義有利,就按舊定義賠。

再比如我們俗稱老年痴呆的阿爾茨海默症,以往的舊定義是要求嚴重到「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而這次新定義則要求「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或「臨床痴呆評定表評估結果為3分」滿足一項即可,依然可以用新定義配賠。

還有冠狀動脈搭橋、主動脈手術,舊定義要求開胸才賠,新定義不要求開胸,那新定義有利,就按新定義理賠。

讓大家更有代入感地了解這項利好。這裡我拿已經支援擇優理賠的小雨傘超級瑪麗3號max舉例。

在舊版(07版)重疾定義下,「冠狀動脈搭橋術」要求必須實施了開胸手術才能夠按重疾理賠。而在新版(20版)重疾定義下,重疾「冠狀動脈搭橋術」只要符合「切開心包」即可獲得理賠。

小雨傘超級瑪麗3號Max的擇優理賠規則下,「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這一項手術可以按照新版定義,不必實施開胸手術,只要用切開心包就獲得100%的重疾理賠,如果是在60歲前確診的,最高還可以獲得180%的重疾理賠。

男女都高發的甲狀腺癌,在舊重疾定義中是按照重疾標準賠付。但新規裡將甲狀腺癌做了分級,以後重症甲狀腺癌還是按照重疾理賠,但是I期甲狀腺癌會按輕症賠付,賠付比例在30%以下。

而在新舊定義交替期購買小雨傘超級瑪麗3號Max的消費者,依據擇優理賠規則,以後患上甲狀腺癌,還是可以按照重疾獲得賠付。

這就是擇優理賠對消費者的利好。

在查詢了數家保險公司的官網後,我確認了以下保險公司已經有保險產品支援擇優理賠。但要注意,每家公司擇優理賠的方案基本相同,但覆蓋的產品和實行細則會有些許差異。

總體來講,新舊兩版規範沒有絕對的好壞,但如果能享受擇優理賠,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能享受優勢。

所以對於一句打算在新規發布前搭上舊重疾險的最後一班車的消費者,最好優先選擇提供擇優理賠的重疾險產品。

以上就是我對擇優理賠這件事的看法,希望大家都能選購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知乎營銷平台

9樓:希保貝

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重疾擇優理賠,新老重疾到底有啥區別?看完後相信你會有答案

1什麼是「擇優理賠方案」

所謂擇優理賠,是指如果投保的是老版重疾險,2023年11月5日起(時間上公司之間有些許區別)申請理賠時可以擇優選擇2007版重疾定義、2020版重疾定義之一作為賠付依據。意思就是哪個定義寬鬆,就按哪個賠。

舉個栗子

比如冠狀動脈搭橋術,「舊規則」中要求「開胸」才能賠付,在「新規」中變為「切開心包」,如果被保險人按「舊規則」投保,未開胸手術,只做了其他方式的「切開心包」的搭橋手術,那原則上不能按重疾賠付,但是有了「擇優理賠」就可以賠付啦!

又比如「舊規則」中不包含「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如果客戶因造血功能損害或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實施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可擇優按照2020版定義申請理賠,獲得重疾賠付!

「擇優理賠」只是針對舊版重疾產品,新版產品就只能按照新的定義來執行了。

02新老重疾有什麼區別

從病種上看,新版本的重疾病種由2023年版的25種,增加到了28種。同時新增了3種輕症,分別是「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塞」、「輕度腦中風」。

從定義上看,是變嚴了還是變鬆了呢?

這個還真不能簡單的說「嚴」,還是「松」,只能說整體上定義更嚴謹了。

我們可以看一下相對高發的三種疾病,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後遺症。

1、惡性腫瘤

首先,TNM分期為I期或更輕分期的甲狀腺癌,即我們常說的輕度甲狀腺癌,被剔除出惡性腫瘤定義,放入了輕症,賠付比例從100%降低到了30%;

其次,原位癌被剔除出了輕症,賠付比例從30%甚至更高降低到了0;

2、腦中風後遺症

不管是嚴重的腦中風後遺症還是輕度腦中風後遺症,新規與舊版定義及市場現有定義差別不大。

3、急性心肌梗塞

新定義的診斷標準更加國際化,簡化了理賠標準,增加了臨床常用的檢查選項,比舊版定義易於操作、合理,整體上對客戶有利。

當然還有其他疾病定義的變化,總體上有利有弊,不過舊版本有了「理賠擇優」,我們就可以選擇有利的版本賠付啦,這樣不是很好嘛!

03總結

所以,新舊交替之際,有「擇優理賠」加持,舊版本就更值得下手了,尤其對於那些一點保障都沒有的人,就相當於給了自己乙個「選擇權」,未來可以「擇優」。

再重複一下:

舊版定義更寬鬆的疾病,就按舊版定義賠;

新版定義更寬鬆的疾病,有了「理賠擇優」後,按新版定義賠。

但是,如果在明年2月1日後買的新產品,萬一得了I期甲狀腺癌,就不能反過來按2007版定義來賠了!!!

風險不等人,最佳投保時間是剛出生的時候,其次就是當下。

10樓:宋小靜

重疾險新舊定義各有優勢,雖然只能在新舊定義當中選擇一種,但到理賠時卻可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理賠條件(擇優理賠)。

舊定義全部下架之後購買的保單,只能按照新定義走,享受不到舊定義的優勢!

宋小靜:舊版定義的重疾險要停售了,現在上車還是再看看?

11樓:布險者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擇優理賠?

擇優理賠佔盡舊規新規的優勢,能選擇到有擇優理賠的產品固然是很好的。如果體況的因素買不到,那麼有最優的承保條件也是要買的,因為早買早保障,早買比什麼都重要!

12樓:保界才女

擇優理賠的意義:

在新規實施前投保支援擇優理賠的重疾產品,是可以「腳踏兩隻船」的,而且還是哪個好選哪個。2023年1月31日後投保的話,只能適用重疾險新規了。

13樓:13908041644

一幅圖讀懂擇優理賠:

很多人問我,「新版重疾險和老版本有什麼區別,擇優理賠是什麼意思?」

新舊規定過渡期,從「擇優理賠」來看,舊定義重疾產品比較划算,對咱們最有利的,是個不錯的方案。

因此,關於要不要現在買,我的回答是,現在買肯定比以後買划算,新規舊規保障都能享受:

①如果看重癌症(特別是甲狀腺癌)保障,現在入手最好;

②如果特別看重輕症的賠付比例,現在入手最好;

③對於一些還沒買過重疾險的來說,現在買是最合適的,因為多了個「選擇權」,將來可以「擇優理賠」。不然,等到1月份以後再買,就沒有這個選擇權了。畢竟風險不等人,早買早保障吶。

重疾險保障哪些重疾?

樊麗媛 重疾保障疾病種類在合同裡列名,除了國家要求的必保的高發的那25種各家還會自己新增。比如最高發幾類 惡性腫瘤 急性心梗死 腦中風後遺症 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 終末期腎病 冠狀動脈搭橋術 開胸文 此外,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各家也出現了輕症,輕症沒有統一要求和標準,全憑保險公司自己寫進合同。...

低血壓影響重疾險理賠嗎?

從健康的角度講,我覺得低血壓會比高血壓更值得關注。但從買保險的角度來講,它遵循的是有限告知。即問到的問題必須回答,沒問到的問題不需要回答。所以還得回歸到你在填資料時的健康告知問題,看是否有問到相關的問題。 Kammy家美 健康告知有提交該體檢資料嗎?如果沒有提交建議補充告知,因為有問到卻沒答到的,會...

重疾險理賠存在爭議,該如何爭取?

chuzw586 另外自己上網研究幾小時,覺得樓上蠻多人支援保險公司按照條款ICD 10裡面沒有編碼不理賠,我的理解是其實這個編碼在ICD 10裡面是有的只是不叫這個名字比如我查出的疾病原來名字是D38.XX 但是由於已經有了新的名稱以及分類,醫院已不會提供老的疾病名稱病例報告了 現在隨著醫療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