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設計中,什麼是「操作」的一致性?哪些地方需要保持操作一致性?

時間 2021-06-01 03:43:21

1樓:路之由自

舉個例子可能會容易理解操作一致性。

你新搬到乙個六樓新家,晚上你爬樓梯上樓,你走進一樓拍了下手,樓梯間的燈亮了,爬到了二樓同樣你拍了手二樓的燈亮了,三樓、四樓、五樓你都使用同樣的方法讓燈亮了。

到了六樓你怕了手,可是燈沒有亮,你以為是你拍出的聲音不夠大,於是你使勁拍了一下,燈還沒有亮。奇怪怎麼啦?你又多次拍手可是依舊不亮,這時你確定是燈壞了。

正在這時另乙個人經過這裡,伸手觸控了一旁的開關,燈瞬間亮了。你終於知道了這層燈開啟方法不是聲控的是觸控的,與其他樓層不一致。

同一功能,要保證操作的一致性。否則會讓你犯錯不爽的。

2樓:林Chang

所謂「一致性」,有一句話可以用來形容:操作前可預知,操作中有反饋,操作後可撤銷。當使用者的所有預知,所有反饋,所有撤銷,都不用思考,沒有誤解,就算達到一致性了。

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要求的一致性依次提高

3樓:竇凱

設計隱喻(context+focus) 和心智模型保持一致吧. 設計師對於設計隱喻的理解確定了操作的實現方式. 這個觀點位於設計哲學層面,我試著舉例說明吧.

比如乙個多選項的展示. 是下拉列表還是 pop up,這取決於整體互動設計時,設計師心中的隱喻.如果是"隱喻"是一種大量資料與操作員 (operator,人的含義並不強烈) 之間的介面,那可能傾向於下拉列表, 如果"隱喻"是某種情境下的explore, 也許更應該採用 pop up.

因為這種互動方式更符合 explore的心智模型.

細節上來說,也包括布局,質感和色彩. 這些都是互動過程中會影響 "操作一致性"體驗的因素. 單純從通常理解的"操作"來試圖實現一致性的體驗,可能是無解的.

更多關於"操作"的理解,可以參考 < Human-Built World > 這本書的第四章: Technology as Systems,Controls, and Information.

養育孩子的一致性原則具體指的什麼?

九三 家長對幼兒教育上取得一致,意味著相同資訊的重複,從而促進幼兒向同一方向發展。倘若要求不一致,孩子就會無所適從。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資訊不僅會相互干擾,而且容易形成孩子的兩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徵。要實現教育的一致性,首先,每位家長自已對孩子的要求要做到前後一致,夫婦雙方對孩子的教育也要取得一致。家...

mysql,zk這些強一致性的軟體為什麼要先寫日誌?

先寫日誌,日誌落盤就算寫成功,因為日誌是順序寫的,所以效率高。試想如果不寫日誌而是每次寫都把所有資料落盤會極大的影響效能。另外順序寫的日誌可以作為回滾的依據。可以看下postgresql的文件關於WAL的介紹 owen 當你斷電或者其他情況重新啟動mysql服務時,會做crash recovery的...

如何理解資料庫事務中的一致性的概念?

謝謝 我的理解是事務一致性保證資料在commit之前如果沒有錯誤 既違反約束 那麼在commit之後就不應該再出現錯誤。保證事務提交前後的一致性,既所謂從一種正確的狀態轉換為另一種正確的狀態。 看官方文件,這年頭複製來複製去,誤人子弟的太多 check 777 說下愚見,教課書給出的是從乙個一致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