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私募和做投行,哪個前途更大些?

時間 2021-05-08 15:23:49

1樓:投行小橙子

私募和投行都做過的投行小橙子過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1.背景:不論是私募還是投行,背景很重要

金融市場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要麼你有錢,要麼你有資源,不然誰鳥你。

2.分工:私募團隊人數一般很少,乙個人可能全流程乙個專案。

投行是團隊作戰,分工協作,更重要的是softskills與人溝通,和業務拓展的能力

3.老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不論是去私募還是投行,遇到願意帶你的老大,他的格局,眼界,為人處事,包括機遇都會對你未來的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老闆才是關鍵!

2樓:Nick

買方,賣方。 不過應屆生進買方的難度比較大,買方人都很少,也沒有好的培養機制,賣方普遍平台大些,對應屆生比較好。

賣方普遍比較累,加班嚴重。 買方壓力大,需要承擔責任多。

目前線路看賣方到買方的比較多。 我們這就有幾個ms/jp 的MD

3樓:任博冰Bob

其實行業沒什麼前途的區別,前途是個人在行業裡的發展,所以適不適合行業更重要。

而且在入行之前,這些答案的長篇大論,可能對題主毫無影響,因為入行前的人對這些沒什麼感覺的。建議題主先入資本市場,投行也好PE也罷,過兩年就有自己的看法了。

4樓:小慢

不理解樓上第一的高票回答為什麼有那麼多讚。仔仔細細看完了樓上王璟的答案,感受到了一種不是這個專業畢業,但從底層業務一步步做上來到現在有一定知識和經驗積累後的炫耀之氣的氣質。

首先,我覺得王璟的答案不能說全不對,也不能說全對。基於每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對這個行業的認識也會有偏頗。我很認可文中說的成都的金融氣氛太差勁。

原因是成都各地方性銀行及券商的投行部大多是裙帶關係進去,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有待考量。而國有銀行的投行總部在北京和上海,這裡的金融素養更高,不排除也有裙帶關係,但比例可控並且是有真正做實事的。注:

大多券商的投行部還是分布在北上深。

其次,王璟所說的投行業務和券商的投行業務其實有所區別。縱然兩者都要去企業做盡調、寫報告、核心,但最終面向的群體是不同的。既然面向的群體不同,那說明你的受眾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才其所說的業務素養太低。

再次,所謂投行是乙個資金通道,這個定義我從國外看到國內都找不到這樣的認可度。投行業務何其廣泛,哪兒是單獨乙個承銷就能概括全面的?不知道大家看過《高盛帝國》這本書沒有,高盛從做承銷起家到成為世界金融霸主,不知中間涵蓋了多少業務呢?

反對完說說我的觀點吧。私募也算是乙個投行,所以題主你應該對比的是這兩家offer給你的職位是什麼,發展前景怎麼樣,而不是在乙個大範圍概括對比。

私募也有在一級市場做得好的,也有單純靠二級市場撈錢的。你要分清你這個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再看你要去做什麼。

其他說多都是白說。

再,在金融業請看向北京和上海,這裡才是金融的中心。北京國企,上海外企,深圳呢,則是民間資本,無從談起。

對了,我們業內有句玩笑話:私募踩公募,公募踩券商。當然,體量問題也是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

5樓:Bottle PET

你的問題問得太寬泛了,私募是指PE、VC還是二級市場私募?投行是資管的投行部還是券商IPO?不同專業工作內容和所需知識差別都比較大。

做程式設計的應該被做投行和法律的瞧不起嗎?

謝婆婆 有一說一,作為乙個從把進投行立為頭等大事,最後毅然決然投入碼農懷抱的 過來人 我咋是反過來的呢。論門檻,碼農明顯比投行高。我不認為乙個能過關斬將進大廠的碼農不能在準備之後進入投行。反過來,投行的人想要進網際網路寫碼,可能性就有待考量了 確實職業論薪水有上下限之分,即使技術的極致,厲害如bat...

我想進投行,我該怎麼做?

不能墮落 想進投行的話,當然要通過他們的面試啊。以某中字開頭的券商暑期來說吧 這家券商很迷,面試內容一會簡單一會難 問題有這麼些 Alex 說實在,本科想進投行很難,基本簡歷投遞要求就是碩士,除非你擁有很豐富的專案資源,或者很強的社會關係。作為大三的學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努力 1 未來計畫取得較好...

在摩根大通投行做research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

Eason君 先問清楚是CRG還是BRC吧。CRG的話就還蠻好的,但BRC單純就是查資料的,沒什麼upside。上海CRG和印度不一樣,做得好的話是可以轉前台IBD的。而且好像每年都有,感覺價效比還挺不錯的。19年至少有2個人轉到了IBD。 阿文看世界 感覺offer比bigger儼然成了知乎的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