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配偶在教育子女方面和你一條心,儘量減少喪偶式育兒的現象?

時間 2021-11-06 02:54:41

1樓:幼兒小百科

說個悲傷的故事:我老公在教育子女方面挺和我一條心的,我說啥就是啥,但並沒有改變我喪偶式育兒的現狀,因為,他就是像一座山一樣的父親,一動不動……

所以你看,你是想要讓他和你一條心但做的很少呢,還是想要他幫你育兒但偶爾會添亂呢?

關於教育子女,當代母親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焦慮: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別人家的孩子又報了什麼輔導班……但你看咱們小的時候,天天活泥巴玩現在不照樣也挺好?

或許你會說,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以後要求的多,競爭對手也更優秀了,沒錯,但孩子們,畢竟還只是個孩子,她以後有漫長的路要走,會做十幾二十年的作業,畢業工作後要揹負那麼多的壓力和責任,小學之前的時光又是那麼容易快樂,好好讓他玩兩年,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損失的。

最後,我是做學前教育的,孩子的好習慣,有些真的是要求的年齡太小他才完成不了的,比如刷牙洗臉,對於三歲孩子如洪水猛獸,但對於五歲的孩子,都能習慣使然了,時間的作用,遠超教育者的作用,所以,佛系淡定一點吧~

2樓:程程

這就和工作中當領導一樣。你要拿出你的能力來讓她看到。或者拿出學習力來讓她看到。

自己多學習育兒的知識,時間長了必然能影響另乙個人。即便她不學,你可以說,我學了,我可以給你講講我的想法

3樓:傳奇寶寶-0610

這個事情我是深有感觸啊,以前吧,我總覺得他爸爸帶孩子不靠譜,然後什麼都自己管,出去玩啊,領著吃飯啊,陪著學習啊……後來孩子和我越來越親,以至於爸爸再說他的時候,他就會不停的喊,媽媽,老爸欺負我了,然後我自然是向著兒子,後來發現不對勁,這樣一段時間以後,家裡氛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老公只會自己玩手機,孩子的什麼事情也不管,孩子也是有什麼事情都找我,後來我發現這樣不對,於是和老公長談了一次,也認識到了我的錯誤,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後來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改變

第一:在孩子面前樹立老公的形象,每乙個男人都希望自己是這個家裡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所以不斷的提公升老公在家裡的地位,孩子越來越崇拜爸爸

第二:有事情家裡一起商量,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一來,家裡氛圍自然好了,老公對孩子的參與度也高了!

4樓:上上芊

你好,第一點先要知道你自己是不是在家庭裡有絕對的話語權,配偶在家庭家裡是不是一直處於被支配的狀態,假如之前他在家庭教育裡提的意見或者做過的事都被無試或者批評,那就要先解決自身的問題,讓你的配偶感受到他的教育也很重要才行,否則這種喪偶式教育很難轉變過來

5樓:灼見

想要配偶在育兒方面一條心,首先應該對配偶進行耳濡目染,用你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去影響他,讓他與你產生共鳴。

怎麼影響他呢?在生活中,無意識地影響他。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小可,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她有個姐姐,一婚生了個男孩,本來小男孩子還挺優秀的,性格開朗,學習成績好。

二婚,生了個小姑娘,姐夫名下還有個姑娘,還想再生個男孩。她就感覺三個孩子已經夠多了,何況,因為生了第二,忽略了老大的感受,老大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養成了很多壞習慣。

她幾次試圖說服她姐,打消生三胎的想法,沒有用。由於工作的關係,她每天會接觸各種學生和各種學生家長,她遇到那種因為生了老二,沒有精力管老大,老大特別差的學生和學生家長,都會把這些人與事都說給她姐姐聽,說多了,她姐姐也意識到應該花時間,精力去管好這幾個孩子,而不是再生乙個,生再多孩子,沒有精力去管孩子,孩子也會糟糕。

這就是耳濡目染,所以,想要你配偶和你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一致,共同育兒,首先要搞定隊友,不然就是喪偶式育兒或者攪屎棍式育兒。

6樓:風致闌珊

這個其實是孩子爸爸的問題,但他肯定自己沒意識到。

他把自己定位到了乙個」輔助「的角色,所以總會把媽媽推在前面,這也是許多爸爸的特點。

所以問題是如何讓爸爸能知道這點,並且知道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如果期待哪天對方突然開竅,這個有點困難,所以還是靠雙方的溝通,最好是自己先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然後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和爸爸去溝通一下,不要以指責為目的去溝通,而是以達成共識的目的。

7樓:牙齒矯正雷家軒

要給你的老公充分溝通,讓他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哭二鬧三上吊有用,但是臨時行的,主要還是心的充分溝通~不能著急,要讓他理解掙錢重要,但兒女陪伴也同樣重要,在某個階段要放棄部分收入,多顧家

8樓:小婷

爸爸和媽媽的育兒理念未必是一樣的,但是我主張,乙個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無論另一方當時是否贊成,在當時都不要打斷,事情過後再來商議。如果當時就打斷了,那則是無效教育,孩子心裡只會覺得你們到底想我怎麼樣呢?

9樓:馬兒

基本沒有這種可能,乙個家庭中一方教育孩子沒啥不好的,另一方只需要做好父親或母親的角色,2人一起教育,難免理念碰撞,導致孩子無所適從。男生小學適合母親教育,中學之後可以和父親多溝通,女生則反之。這樣的模式,孩子會比較舒服,在懂事之後,與同性的長輩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10樓:Are young

家庭教育中有三大類教育衝突,其中第二類衝突就是家庭教育者之間衝突,其中也包括您所提到的配偶之間的對孩子教育的分歧與協調問題,只是沒您說的這麼嚇人,還「喪偶式」哈哈……

在《家庭教育新論》(劉亞洋著)第十章家庭教育衝突第二節家庭教育者之間的衝突裡,對父母(夫妻)之間對家庭教育可能的分歧進行了仔細地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和建議。

11樓:10個暱稱

1,已經有50個回答了,見仁見智很正常;2,三歲的娃,父母就沒辦法應付了,可見如今的孩子有多麼了不起;3,如何使【監護人】一條心,我認為很難;還是慢慢來,摸著石頭過河吧。【喪偶式】這種說法,不宜創造和傳播。

12樓:磨盤上的烏鴉

基本無用。人的教育觀,與受教育水平和成長經歷密切相關,很難改變。我是教師,教育孩子時經常和孩子媽意見相左。

我試圖溝通,沒用。要想不吵架,只有依著她。有時看她帶孩子,各種溺愛,氣得咬牙切齒,無可奈何。

13樓:沐沐周

退一步,如果你們夫妻倆的愛情已經死了,那麼,你們能夠作為工作合作夥伴(共同養育孩子也是工作),友好相處、做一對好同事嗎?如果連好同事都做不了,那麼,孩子當然問題多多。

先解決大人的問題,如果兩個人的問題解決了、達成共識了,那麼,孩子的問題,壓根就不是問題了。兩個大人聯手,還搞不定乙個孩子?

反之,如果大人的問題沒有解決,只是單純地針對孩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麼,抱歉,孩子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

14樓:月媛

配偶在場的時候對孩子教育的話題多一些,不直接說,影響為主。沒有不注重孩子教育的人,配偶也不會反對教育孩子,只是人的性格原因,有些人就怕別人說他沒有做,這樣的人只能帶動一下。

15樓:我還會繼續愛你

哈哈哈哈

你只能管得住你自己,你管不了別人

所以如果你願意可以改一改自己,比父親更風趣更幽默,更愛孩子,而不是讓孩子畏懼,乙隻兔子,拿起來嚇唬孩子,再怎麼嚇唬孩子,孩子也不會害怕,乙隻老虎放在孩子面前就算不說話,孩子都會恐懼

想讓愛你的人在你面前做什麼樣子的人,你就要先做到成為什麼樣的人

16樓:青螢工作室

根據你的表達,你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已經足夠上心了。

你需要明白的是怎樣去更好的教育孩子,根據你描述的父親,他也想教育好孩子,但是缺乏方法,你是否想過和父親一起學習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呢,如何去做呢

17樓:Amber

這個題目我有經驗,還有教訓。

我娃也是一直在叛逆期,從三歲到六歲到十歲,(而且,我覺得未來幾年,他還會更加叛逆)

反正就是你讓他往東,他要拖延一會,或者他偏要往西。

有時候,我重複說的次數太多了,就會有點失去耐性,嗓門也不知不覺的大了起來。

爸爸就會說:媽媽你不要吼。之類的...

娃一聽,馬上說:媽媽你吼我是不對滴。

我也是火就立刻被挑起來。

事後我想了一下,孩子的事情,應該可以分為大事和小事。

大事要嚴格,小事糊弄一下,估計也沒太大問題。這一點跟爸爸達成一致,可以減少夫妻摩擦和親子摩擦。

18樓:戴超

看了大家的回答,感覺都是比較偏於理論化。

我說一點實際的操作吧。

在我小孩一歲之前,我包括我媽,通常跟小孩說的是:寶寶你再這樣,你媽媽要來打你了/你媽媽不愛你了/你媽媽不給你奶吃了。

在我小孩一歲的時候,我意識到在表達上犯了錯,小孩媽媽並沒有做任何事,卻無端受牽連。

之後我給我媽交流過這個事,後續我們對小孩單位對話就變成了:寶寶,你再這樣的話,爸爸就不陪你玩了。(條件場景是我和寶寶在玩積木)

這是家庭和睦的很關鍵一項,不要把責任及抱怨推給本不該對這件事承擔責任的人。

第二,關於小孩刷牙,洗臉什麼的。

這點就需要一點對人性的理解。

所以對於刷牙,可以選擇告訴她刷牙的好處,或者壞處。

比如,寶寶你不刷牙的話,牙齒壞了你就吃不了你最愛吃的餅乾了。等等。

其實說白了,理論上就是,在發布任何指令的時候,需要給與一定的指令補償。

最後就是建議多反思自己,不需要看很多育兒經之類的,還是以理解人各階段的人性為主。

19樓:風山君

首先夫妻要同心,即便方式不同,但夫妻兩個是最緊密的戰友。要相互信任。第二家庭裡面總有唱黑臉唱紅臉的,這樣孩子既有怕的,又有依靠。第三,黑臉紅臉及時更換調整。

20樓:大程

這個還是要爸爸媽媽多溝通。站在為孩子好的角度,和爸爸提出你的意見。溝通的時候要注意不要互相指責,情緒平緩一點。

首先指出刷牙的重要性,並且從爸爸最關心的方面指出其後果。比如說你朋友小孩不刷牙,牙齒出問題,疼得睡不著覺,最後花了一萬多才治好。

爸爸這個時候應該會有所回應,(如果沒有,那就要考慮爸爸在撫育上的責任了。)然後再強調刷牙的必要性,一定要讓爸爸意識到這個事情很重要。

最後,再說爸爸今天的話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因為這樣說不能讓孩子意識到刷牙的重要性,不能養成自覺刷牙的好習慣。切記保持冷靜,控制情緒。要讓爸爸意識到這不是你的無理取鬧,而是為了孩子好。

題外話,如果爸爸確實沒有意願參與到育兒,媽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也要控制負面情緒。因為這會對孩子以後的人格塑造上產生很大影響。

21樓:

經營好你們之間的感情,建立起兩個人之間的鏈結,自然而然就會有共同的期許和目標。

親子關係需要讓位於夫妻關係。父母之間關係融洽,才會有更多自然的愛傳遞給孩子。舐犢情深,是本能,不需要用力來經營。

22樓:

首先你們三觀必須一致。

簡單地說,你們怎麼要求自己,就怎麼要求孩子。什麼是好的,什麼是有害的,你們夫妻之間一定要有默契達成共識。

遵循原則,而不是遵從爸爸或者媽媽。

在教育子女方面,父母容易犯哪些錯誤?

林紫貓 不會以身作則。自己以身作則,自己做的什麼樣子,孩子也是這個樣子,甚至比父母更優秀或者更差。我有個超級自私的同事,她女兒也很自私。有一天她來問我 你說我女兒很自私怎麼辦?我能怎麼說呢,因為你在以身作則啊。 孟寶糖糖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沒有不會犯錯的父母。人格發展健全的父母非常懂得珍視孩子的天...

為什麼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總是存在這麼多問題?

風過爾 孔夫子早幾千年前就提出了要 因材施教 所以教育其實是具有個性色彩的,可以用於某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定就適合用於另乙個孩子。而且自古以來,沒有哪乙個家長是通過考試晉公升為家長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自學成才的,既然是自學成才,那麼肯定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能夠真正做到對孩子 因材施教 的父母...

在教育方面,說讓孩子順其自然的人是怎麼想的?

蟋蟀 順其自然的人我覺得可能未必是順其自然 他們能風輕雲淡地說出這種話,也許心理早有規劃,一切都在他的一引導中,至今沒碰到家長可以真正做到順其自然的 我不覺得孩子有順其自然,都是受了父母的影響然後一步步走下去,可能影響存在強制性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吧 麼麼噠 家長往往把對事物的判斷強加給孩子那個時候我們...